1、杨树的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成熟区
C.伸长区
D.分生区
2、“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帝都”的美誉。在“牡丹节”上常常可以看到同一株牡丹上面开放着不同颜色的花朵。下列繁殖方式与此种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
A.截取葡萄幼嫩枝条,插入土壤中培育形成新植株
B.播撒到土壤中的玉米种子萌发出玉米植株
C.椒草的叶插入水中形成新植株
D.草莓的匍匐茎压到土壤中形成新植株
3、如图是我们常吃到的一种美味,是人们喜爱的佳肴,海带也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它的分类和结构特点是( )
A.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藻类植物
B.生活在水中的多细胞藻类植物
C.生活在潮湿陆地的苔藓植物
D.生活在潮湿陆地的蕨类植物
4、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天后,发现纸片周围只有甲菌生长。对这个实验结果解释不合理的一项是( )
A.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
B.不同的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
C.乙细菌处于休眠状态
D.乙细菌在盐水环境中不能够生存
5、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Ⅱ可表示卵生、变态发育
B.若D表示为果蝇的受精卵,则其发育过程为D→A→B→C
C.若图乙表示青蛙发育过程,则C时期的呼吸器官为鳃,皮肤辅助呼吸
D.蝗虫在幼虫和成虫时期都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
6、菜豆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 )
A.胚乳和子叶
B.胚和胚乳
C.种皮和胚
D.种皮和胚乳
7、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米勒实验证明:有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B.原始大气含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气体
C.地球刚形成时,温度很高,熔岩横流,不会有生命存在
D.高温、紫外线、雷电为有机物的形成提供了能量
8、上课听讲时,接受声波刺激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的(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蜗
9、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是接种新冠疫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不会威胁人类健康
B.新冠病毒有细胞结构,能独立存活
C.新冠病毒经人工处理可制成疫苗
D.接种新冠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
10、生活在水中的鱼,口和鳃盖后缘不停地交替张合,这是它在( )
A.喝水
B.呼吸
C.游泳
D.找食物
11、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阴影部分可以表示与遗传因素有关
B.阴影部分可以表示与生活经验有关
C.阴影部分可以表示有利于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D.阴影部分可以表示有利于适应一切环境
12、爬行动物能适应复杂多变的陆地环境,其主要特征不包括( )
A.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
B.体外受精
C.在陆地上产卵
D.用肺呼吸
1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这些生命观念已深深印入我们的脑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沙蚕身体两侧有疣足,可以辅助运动
B.蛔虫体表的角质层可以防止其被消化液分解
C.鱼的鳃丝展开可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利于呼吸
D.青蛙的肺很发达,可完全满足身体对氧的需要
14、某同学用长木板①和②、橡皮筋③和④、螺丝⑤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和②相当于两块骨
B.用该模型模仿屈肘动作时,③处于收缩状态,④处于舒张状态
C.用该模型模仿屈肘动作时,⑤起支点作用
D.④可以表示肱二头肌,③可以表示肱三头肌
15、下表所列实验操作步骤与实验目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名称 | 操作步骤 | 实验目的 |
A | 观察蚯蚓 | 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 使蚯蚓能正常运动 |
B |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 时常往包裹小鱼的棉絮上滴水 | 保持小鱼正常呼吸 |
C |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 接种前对培养基、培养皿高温处理 | 杀死其中细菌、真菌 |
D | 探究蚂蚁的通讯方式 | 实验前进行饥饿处理 | 促使蚂蚁积极觅食 |
A.A
B.B
C.C
D.D
16、如图为人体内的三种血管模式图,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示的血管分别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人体通过甲所示的血管将血液从心脏输送至全身各处
C.血液在甲、乙、丙所示血管中的流速是:乙>甲>丙
D.甲和乙所示血管的内表面都存在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17、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C.外来物种的合理引进能丰富我国生物的多样性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8、李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测定出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那么你推断玉米卵细胞、精子、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20条、20条、20条
B.10条、10条、20条
C.10条、10条、10条
D.5对、5对、10对
19、猫和狗属于同一目的生物,它们一定属于( )
A.同一属
B.同一门
C.同一种
D.同一科
20、下列特征与鲫鱼适应水中生活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鳃呼吸,用鳍辅助游泳
B.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C.体表有鳞片,鳞片表面有粘液
D.身体的背面呈深灰黑色,腹面呈白色
21、细菌是靠_____进行生殖的,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_____来繁殖后代;细菌和真菌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细菌没有_____。
22、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________,并且释放较多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_________,并且释放较少能量。乳酸菌是一种厌氧细菌,制作过程必须在_______条件下进行。
2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____和所占____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作生态平衡。
24、蝗虫、蜘蛛、蜈蚣、虾等都属于节肢动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体表有坚韧的 ,身体和附肢都 。
25、动物按体内有无脊柱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26、下图是鲫鱼的形态图,根据图示写出图中数字所指结构的名称。
① 鳍,② 鳍,③ 鳍,④ 鳍,⑤ 鳍。
27、昆虫:身体分为头、 、 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 ,为感觉器官;胸部着生有运动器官- 和 。有外骨骼防止体内 。
28、许多科学实验证明,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9、生殖方式:___生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___,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30、染色体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存在的(填成对或成单)。
31、请把左边描述的特征与右边相关的动物类群配对连线。
①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A.腔肠动物
②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B.扁形动物
③身体和附肢分节,有外骨骼 C.软体动物
④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D.节肢动物
⑤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E.线形动物
32、酵母菌、草履虫、霉菌都是单细胞生物.____________.
33、下表为小强同学对家庭成员进行的遗传调查记录:
调查项目 | 父亲 | 母亲 | 小强 |
有无耳垂 | 无 | 有 | 无 |
能否卷舌 | 能 | 否 | 否 |
单双眼皮 | 单 | 单 | 单 |
请据表中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① 小明调查的眼皮、卷舌、耳垂等项目在遗传学上称为 ,单双眼皮、能否卷舌、有无耳垂等
在遗传学上称为 。
② 如果有耳垂的基因为B,无耳垂的基因为b,请写出父亲、母亲、小强的基因组成: 、 、 。小强的父母再生下一个小孩,有耳垂的可能性是 。女孩的可能性是 。
③ 前些日子,小强的妈妈去整容医院做了双眼皮手术,现在小强的父母准备再生一个孩子,问能否生出双眼皮的孩子?回答 ,原因是 。
34、近年某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探究镉的危害,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重金属元素镉对人类有多大的危害呢?
(1)实验过程:
①取32只体重为3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
②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其结果如表。
③实验结论: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________。说明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________。
(2)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3)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须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4)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主要是为了减少误差,避免出现________
(5)“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于是该同学用“镉大米”喂鸡,但镉通过食物链最终不断在人体内________ ,仍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