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王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通过目镜没有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以下操作不起作用的是( )
A.转动反光镜
B.转动遮光器
C.转动转换器
D.移动玻片标本
2、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使防治新冠肺炎的任务更加艰巨和迫切。下列关于奥密克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侵染细胞的种类,奥密克戎属于动物病毒
B.为进一步研究,可在营养物质充足的培养基中培养病毒
C.奥密克戎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D.“核酸检测”目的是检测人的细胞中是否含有病毒的遗传物质
3、下列关于下图中植物叶片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是叶肉,能进行光合作用
B.①和④是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C.③是叶脉,属于营养组织
D.叶片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一种器官
4、如图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的目的是把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
B.步骤②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
C.步骤④的目的是除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D.该实验只验证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5、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吃到樱桃分泌唾液
B.看到杨梅分泌唾液
C.淡论酸杏分泌唾液
D.嗅到芒果香味分泌唾液
6、自然界中最高等。最复杂的植物类群是(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7、下列关于被子植物中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B.芽在发育时,营养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C.木本植物的茎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D.植株生长需要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有机物
8、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奥地利动物学家费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订计划
D.表达交流
9、种植大棚蔬菜时,一般采用延长光照时间和降低夜间温度的方法来提高道理。其原理是
A.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
C.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
D.减弱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
10、珙桐是我国特有植物,因花苞形似家鸽,又名“鸽子树”,它与家鸽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
B.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
11、某同学为了研究光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播种下大豆种子并且设计了如下实验。这个实验设计的错误之处是( )
花盆编号 | 大豆种子粒数 | 光照 | 温度/℃ | 水 |
1 | 10 | 向光 | 20 | 充足 |
2 | 10 | 暗室 | 20 | 不充足 |
A.光照不同
B.浇水量不同
C.温度都为20℃
D.大豆种子粒数均为10
12、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操作原理,不正确的是( )
A.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B.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里,应该在盒子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
C.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看到视野中细胞物像在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玻片可使物像居中
D.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若视野中无叶绿体判断该细胞应是动物细胞
13、辽辽和宁宁两位同学用同种植物做了如下图所示的一组探究实验,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度与________有关( )
A.叶片的多少
B.光线的强弱
C.环境的温度
D.环境的湿度
14、下列科学家与其相应研究成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
B.哈维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C.林奈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提出了生物分类系统
D.达尔文建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15、一棵植物由细胞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依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D.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16、如图,甲为显微镜结构图,乙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④是由于盖盖玻片不当引起的
B.向下方移动装片,可将③移至视野中央
C.若观察的视野较暗,可调节②
D.高倍镜视野下调节①,可使物像更清晰
1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
B.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的肾”之称
C.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18、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下列关于大熊猫和竹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们具有不同的组织
B.竹子的叶和熊猫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C.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有系统这一层次
D.各自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9、如果绿色植物被大量砍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急剧增加,并能引起温室效应,体现了绿色植物可以( )
A.涵养水源
B.过滤尘埃
C.降低噪声
D.调节碳氧平衡
20、下列生产生活中的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一致的是( )
A.雨季在农田边挖沟排涝——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
B.种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C.保鲜膜覆盖水果冰箱贮藏——促进细胞的呼吸作用
D.向蔬菜大棚补充二氧化碳——降低蔬菜的呼吸作用
21、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___、门、___、目、科、属、___其中,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
22、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征。
结构 | 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 |
体形 | ① |
翼 | ② |
骨骼 | ③ |
肌肉 | ④ |
呼吸 | ⑤ |
其他 | ⑥ |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23、人类祖先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
24、健康是民族复兴之路,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实现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营养学家设计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营养金字塔”,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刚每天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医生诊断为坏血病,但并未给他开药,而是建议他多摄取表格中的___________级食物。
(2)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有的关键时期,每天需摄取适量的图中的___________级食物
25、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下列标号的结构名称: C.
(2)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收缩力最强、心脏壁最厚的是【 】
(3)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如:A→B→a,原因是A.B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4)与D相连的血管是【 】 。
26、气孔是蒸腾作用的“窗口”,它由一对_________________围成的。
27、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化、生态的科学,是一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________的,也有________的;它们有的生活在________中,如衣藻,有的生活在________中,如海带。
29、某同学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1)加入唾液是因为唾液中含有 ,能够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37℃水浴保温是模拟 。
(3)实验中鉴定淀粉的方法是 。
(4)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②]号试管的X处应加入 ,与[ ]号试管形成对照。
(5)实验结果:①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 ,②③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 。
(6)实验结论: 。
30、试分析一棵桃树和一头牛在身体结构层次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
31、请将下列疾病和它所对应的维生素用线连接起来。(如A---------①)
32、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 )
33、下面是某校合作学习小组同学在学习了“人的生活需要营养”有关知识后,在一次小组讨论会上,对自己的一些生理活动进行的梳理和归纳。图甲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图乙是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1)甲图中,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_。
(2)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甲图中的[ ]___________,它可以分泌胆汁,有乳化脂肪的作用。
(3)小明早餐主要食用了油条,油条主要由面粉和植物油组成的,根据图乙分析,能表示二者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淀粉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__,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___。
34、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做了“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的实验。图表示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释放氧气与吸收氧气的情况(其他因素不改变)。A、B、C为曲线上的三个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问题。
(1)B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该点植物消耗氧气的量______产生氧气的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据图分析,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该植物氧释放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除了光照以外,可能还有_________等(写出一点即可)。
(4)据调查,其他种植条件相似,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产的甜瓜含糖量高,据图分析,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图中A点将________(选填:上移、不动或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