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成语,并选词填空(填序号)。
A.亡羊(______) B.(______)空(______)洗 C.引(______)注(______)
D.(______)勃勃 E.(______)而(______)见 F.赏(______)悦(______)
(1)课余时间,同学们(______)地参加科技小组活动。
(2)做了错事不要紧,要想办法(______),及时补救。
(3)院子里盛开的牡丹花让人(______)。
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________小鲤鱼捕_______食。
2.有时我在江河里奔_______跑,有时我也会淹没_______庄稼。
3.孩子如果已经长______大,就得______告别妈妈,四海为______家。
4.啪的一声,豆荚炸_______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3、我会换偏旁组成本课新字,再组词。
例:挂——( 娃 ) ——( 娃娃 )
搂——( ) ——( ) 被——( ) ——( )
径——( ) ——( ) 和——( ) ——( )
4、我很聪明,我会猜谜语。
你笑他也笑,
你哭他也哭,
看得见,
摸不着,
猜猜他是谁?
谜底是:
5、我会比一比,再组词。
喝(______) 挂(______) 但(______)
渴(______) 桂(______) 担(______)
洪(______) 披(______) 份(______)
哄(______) 坡(______) 纷(______)
6、我会看拼音,写汉字。
biàn fǎ gōng yuán kāi jiǎng xiǎo chuán shēn chén
nóng mín jí máng zhàn shì shí hòu qì chē
7、判断题
1.老渔夫为了救三毛才掉下河死了。(____)
2.三毛扶摔倒的小女孩,得到了阿姨的夸奖。(_____)
3.三毛没有帮助一个司机和他的老板推车,他不是乐于助人的人。(____)
4.妈妈叫三毛浇花,可是小弟弟把花摘了,送给爸爸了。(____)
5.三毛帮助推车,车推得飞快,车上的阔太太给了他一百元纸币。(____)
8、判断,在搭配正确的词语后打“√”,错的打“×”。
【1】一把同学______
【2】一盘鱼______
【3】一双眼镜______
【4】一头牛______
【5】一颗树______
【6】一条小路______
9、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我猜“遥”的字义可能与行走有关。________
【2】“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是白天的意思。_______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三千尺”是虚数,“九天”指天的最高处,两个词语都说明了瀑布很高。_______
10、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欲穷千里目”意思是“如果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 )
【2】“好客”中的“好”字,读音是“hǎo”。( )
【3】“小明拿不定主意,感到很烦恼”一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是“生气、伤心”。( )
11、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知了学飞
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很高兴地答应了。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知了怕艰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给它本领,它只试几下,就自满地嚷着:“知了!知了!”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啦!知了很想跟着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这时候,知了眼望着万里长空,只见大雁远飞,真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可这时已经晚了,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
【1】读短文,思考,知了为什么想学飞,在短文中用“________”画出来。
【2】知了没学会飞是因为它________。
【3】知了为什么叹着气说:“迟了!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阅读。
七月荷花浮水面,
八月桂花满枝黄,
九月菊花迎秋风,
十月芙蓉斗寒霜,
十一月山茶初开放,
十二月腊梅雪里香。
(1)阅读了上面的句子,我们可以知道( )花开在七月,( )开在雪里。
(2)用“ ”画出下列各组中不同类的词语。
①桂花 腊梅 荷花 苹果
②春天 春节 夏天 秋天
(3)在图中填上合适的词。
水( ) 杜( )
山( ) 腊( )
(4)什么花不怕寒霜,还要和寒霜战斗呢?
(5)你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吗?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爬山
星期天,我和同学们去爬山。
我们来到山脚下,高高的山峰在微笑着欢迎我们。沿着弯弯的山路向上爬去,小鸟在欢叫,好像为我们加油。小草和野花对我们点头,好像在鼓励我们。我们男生和女生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终于登上了山顶。
一阵秋风吹来,我们心里美滋滋的。
【1】在短文中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3】请按第二自然段内容,标出顺序号。
_____我们沿着山路向上爬。
_____我们登上山顶。
_____我们来到山脚下。
【4】写出如“美滋滋”这样的词语。(最少写3个)
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猴戴眼镜(jìng)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看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fénɡ)补(bǔ)衣服,它就问这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chǔ)。”
一天,小猴戴上了妈妈的眼镜,哟!模(mó)模糊(hū)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晕(yūn)眼花,差点摔(shuāi)跤(jiāo)。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解释说:“奶奶年老了,需要戴老花镜;妈妈戴的是近视镜。”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模模糊糊
我还能写出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正确的打“√”。
小猴的妈妈需要戴(近视镜 老花镜),小猴的奶奶需要戴(近视镜 老花镜)。小猴戴上妈妈的眼镜,觉得(模模糊糊 差点摔跤);戴上奶奶的眼镜,觉得(看得清楚 头晕眼花)。
【4】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从文中找出来并用“ ”画出。
15、我会读,我来做。
深山老林里住着一群猴子。
一天,一只猴子从山上溜下来,独自跑到山下玩耍。他看见来来往往的人都穿着鞋子,感到非常好奇。于是灵机一动,也想弄双鞋子穿穿。有了鞋就不怕蒺(jí)藜(lí)扎脚了。小猴子晚上悄(qiāo)悄溜到一户人家,从窗台上偷了一双小孩儿的鞋,兴高采烈(liè)地回到了山里。
猴子想学人走路的姿(zī)势(shì),到伙伴面前炫(xuàn)耀(yào)一下。哪里知道,他穿上鞋子后,脚倒站不稳了,步子也迈不开了,走起路来像喝醉酒似的。小猴子这副(fù)样子,逗得小伙伴们笑弯了腰。
正在这时,远处来了一只大老虎。小伙伴们一个个都爬到树上躲起来了。可怜的小猴子脚上穿着鞋,一步也挪不动。他想把鞋子脱掉,可是怎么也撕(sī)扯不开,他吓慌了,急得吱(zhī)吱乱叫。多亏(kuī)妈妈及时赶到,跳过来一把抱起小猴子上了树。
老虎走了以后□小猴子哭着对妈妈说:“我以后再也不穿鞋子了□”
【1】短文共有__________个自然段,其中第__________自然段在讲猴子遇到了危险。
【2】在文中的“□”里加上合适(shì)的标(biāo)点符号。
【3】读了短文,我能猜出“兴高采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猴子为什么要穿鞋子?在文中用“ ”画出来。
【5】猴子穿上鞋子真可笑l在文中用“﹏﹏﹏”画出相关语句。
【6】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话想对文中穿鞋的小猴子说呢?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请写下来吧。
我想对小猴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填一填。
(1)“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句话中,把大象的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把腿比作____________。
(2)官员们____________看____________议论。
17、看图写话。(15分)
小朋友,过年了,你开心吗?你快乐的新年都是怎么过的呢,都做些什么呢?写一写吧。
18、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中的动物生活在哪里,它在干什么。然后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看图,照样子写句子。
例: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___真像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图上有谁?在干什么?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