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能读准这些字词,并想办法记住它们。(给加点字注音)
松鼠( ) 幸福( ) 哭了( ) 折纸船( )
扎风筝( )( ) 住抓( ) 但愿( ) 取出( )
2、照样子,填一填,写一写。
例:一条小毛虫
一____老牛 一____石桥 一____树坑
例:慌慌张张
____ ____ ____
例:笑呵呵(含有“笑”字)
____ ____ 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孩(_______) 园(_______) 今(_______)
该(_______) 圆(_______) 令(_______)
进(_______) 渴(_______) 分(_______)
近(_______) 喝(_______) 纷(_______)
4、我会查字典。
查的字 | 部首 | 除去部首有几画 | 音序 | 音节 | 组词 |
洪 |
|
|
|
|
|
闭 |
|
|
|
|
|
忘 |
|
|
|
|
|
圆 |
|
|
|
|
|
5、我会查字典。
“谁”字要查____部首,除去部首还有_____画,读音____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shān pō tī zi
hào kè chénɡ shì
7、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西部。(_____)
【2】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经过了十三年,洪水终于退了。(_____)
【3】蒲公英是靠动物的皮毛来传播种子的。(_____)
【4】《雪孩子》中是兔妈妈救了小白兔。(_____)
8、我是小法官 (对的打“√”,错的打“×”)。
1“风吹草低见牛羊”中“见”的读音是xiàn。它的另一个读音是jiàn。( )
2《敕勒歌》是南朝民歌,《望庐山瀑布》是唐代的李白写的。( )
3“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是怀疑银河从天上落下来了。( )
4“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意思是天空像蒙古包的圆顶一样,笼罩着大地。( )
9、判断对错,正确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
【1】“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àn”,在句中的意思是“看见”。 (______)
【2】《夜宿山寺》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______)
【3】《雾在哪里》一课中“我要把大海藏起来”和“我要把自己藏起来”两个句子用一样的语气来读。 (______)
【4】默读课文时,可以发出声音。 (______)
10、判断下面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狐假虎威》写出了狐狸的狡猾。(____)
(2)《狐狸分奶酪》中的狐狸是真心帮助小熊哥俩分奶酪的。(____)
(3)《纸船和风筝》写出了松鼠和小熊的真挚友情。(____)
(4)《风娃娃》写出了风娃娃好心做了坏事。(____)
11、课外阅读
老办法不行了
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去找水喝,在村中遇到猴子。猴子告诉它“村子的井里有水。”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xián)到井里,可是衔了好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候,猴子来到井边打水,看到乌鸦用这种方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啦!”
说完,猴子很快用水桶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
【1】这篇短文讲述的是_____和_____之间发生的故事。
【2】乌鸦的老办法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3】猴子是用什么办法打到水的? 用“~~~~~”在文中画出来。
【4】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不能总用一个办法
B.老的方法会过时的
C.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做事情
12、课外阅读。
动物的耳朵
鸡的耳朵长在眼睛后面,哪儿有一撮突起的毛,毛后面就藏着它的耳朵。它的耳朵只有一个小洞,虫子钻不进去,雨水淋不着。
狗的耳朵很大,能竖起来,还能来回转动呢,所以四面八方的声音它都能听见。
松鼠的耳朵毛茸茸的,挺大挺大的。它每天在树林里跑来跑去,这样的打耳朵可以保护自己的眼睛不让树木刺伤。
【1】照样子写词语
毛茸茸: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这篇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动物的耳朵。
【3】狗的耳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狗的耳朵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其他哪些有趣的动物的耳朵,说一说,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张衡的故事
儿时的张衡天资聪明,特别喜欢思考问题。
有一次,他和母亲一起到田野中挖野菜。出去的时候,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他不经意间看见自己的影子是那么长。他想,我要是长得像影子那样高大多好哇。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母亲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他跟在母亲后面,一蹦一跳地走着。“咦!影子哪里去了呢?”他惊奇地叫道。低头一看,影子缩成了一团,踩在脚底下。张衡赶忙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说这是由于中午到了,太阳升得最高,影子就会变短缩成一团,到了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影子还会变长的。
【1】读短文,完成填空。
( )的张衡 ( )地叫道
【2】短文讲述的是张衡小时候到_________挖野菜时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3】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张衡看到自己的影子_________ ;中午,他看到自己的影子_________ 。妈妈告诉他这是什么原因呢?用“ ”画下来。
【4】读了短文,你觉得张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选一选,可多选)
A.善于观察
B.勇敢
C.乐于思考
14、阅读
知了学飞
传说在很久以前,知了是不会飞的。于是,它就请大雁教它飞的本领,大雁高兴地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知了很怕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怎么飞,它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让它试着飞一飞,它只试了几下,就自满地嚷道:“知了!知了!”
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知了很想跟着大雁一齐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
这时候,知了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它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
【1】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骄傲——(_____________) 愉快——(____________)
【2】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__)自然段是具体描写知了学飞的。
【3】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
A.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不怕吃苦,
B.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多学习,学不学得好没关系。
15、课文直通车。
《我有一盒彩笔》节选
我有一盒彩笔,
我用它画美丽的今天:
画一条蓝色的直线,
那是小河流过稻田。
画一个黄色的圆,
那是中秋明月挂在山尖。
画一条紫色的曲线,
那是连绵起伏的远山。
画一个细细直立的三角,
那是电视塔插入云天。
1.选文一共有________句话,“我”用彩笔画的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选文内容连一连。
蓝色的直线_________黄色的圆__________紫色的曲线_____细细直立的三角
小河流过稻田_____电视塔插入云天_____中秋明月挂在山尖___连绵起伏的远山
3.如果给你一盒彩笔,你会画什么呢?
16、请用下面的词语造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出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反复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照例句,用加点字词写句子。
(1)例:曹冲才七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会造句子
(1)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可爱的:_________________
(2)他高兴地叫了起来。
高兴地:________________
(3)小河上有座石桥。
……有……:________________
(4)小青蛙欢快地说:“多好玩啊!”
……说……:________________
(5)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给:________________
20、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