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明亮的(______) (______)的枝叶
优美的(______) (______)的乌云
2、看拼音,写词语。
xún zhǎo liǔ zhī yóu jú wēn nuǎn tián cài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bō wén yǐn rén zhù mù liàn liàn bù shě
____ ____ ____
3、形近字组词。
昌(_______)调(_______)乘(_______)铺(_______)银(_______)
唱(_______)稠(_______)乖(_______)捕(_______)限 (_______)
4、我会填写动词。
( )衣襟 ( )进去
( )起她 ( )着信
( )树种 ( )邮票
( )出笔 ( )地址
5、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如何与人相处,这些课文给了我们一些启示:《狐狸分奶酪》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风娃娃》使我们懂得了_________。
2.学了《坐井观天》,我明白了__________。
3.鲧用___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禹用___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禹为了治水___过家门而不人。
4.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1961年的泼水节之所以难忘,是因为_____。
5.《夜宿山寺》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
6、比一比,组词语。
棵( ) 管( ) 脑( ) 火( )
颗( ) 馆( ) 恼( ) 伙( )
结( ) 理( ) 台( ) 神( )
洁( ) 里( ) 始( ) 伸( )
7、快乐读书:根据本学期所学课文,在正确说法后画“√“,错误说法后画“ד。
【1】“元宵、肖苹果、九霄云外“这几个词语都没有错别字。______
【2】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是农历正月十五。______
【3】“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一句中,若想强调“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应重读“松软”。______
【4】“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纸鸢”指的是风筝。______
【5】《神笔马良》中马良有一支神笔,用它画什么东西都会变成真的。______
8、读王安石的《梅花》,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墙角数枝梅”的“墙角”写梅花生长的环境恶劣,然而梅花屹立不倒。________
【2】“为有暗香来”中的“暗香”,是指梅花浓厚逼人的香味。 ________
9、根据课外读书积累,用“√”和“×”判断下面说法对错。
【1】“歪脑袋”木头桩骄傲自大,觉得自己比谁都高明。( )
【2】《小鲤鱼跳龙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勇敢和坚持。( )
【3】小鲤鱼们是听爷爷讲了鲤鱼祖先故事后才想去跳龙门的。( )
10、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小猫的爪子上有肉垫,走起路来没有声音。(____)
(2)天热时,小狗伸着舌头,是因为狗的汗腺(xiàn)长在舌头上,它要伸出舌头散热。(____)
11、开心阅读。(10分)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那辛勤的园丁。入学时,是老师领着我们参观,让我们熟悉校园。上课时,是老师在黑板上书写,帮我们领会可闻。演出时,是老师为我们整好衣领,带我们登台表演。春游时,是老师指点着远山近水,教育我们热爱祖国。老师像园丁一样,用双手精心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1)这段话有( )句话。(2分)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4分)
我们是 ,老师是 。
(3)你想对老师说什么?(4分
12、阅读
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道路两旁,绿树成阴,鲜花盛开。北京新建了许多立交桥。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各种车辆在桥上桥下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这段共有 句话。把比喻句用“——”画出来。
(2)文中说明车多的两个词语是: 、 。
(3)照样子写词语。
又宽又长 、 、
13、群文阅读
文段一 当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的铃声响起时,学校就热闹非凡了。我的教室在三楼,站在走廊上俯视,瞧,在那棵枝繁叶茂、已有百年历史的大樟树下,站着一队整齐的队伍,左手挎腰鼓,右手持鼓槌,只见他们右手轻轻一挥,便响起了清脆的声音:“咚咚咚,咚咚咚……”那铿锵有力的鼓点舞动着每一位腰鼓手的澎湃激情。宽敞明亮的舞蹈房中,舞蹈队的同学们伴随着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那美丽的舞姿有时像燕子从空中掠过,有时像流水婉转,有时像斜风细雨,让人驻足长留。
文段二 鸡打鸣,天蒙蒙亮,我就背着书包往学校里跑。若隐若现的,星星眨着眼睛。我快走,星星也紧跟着我快走;我停住脚步,星星也站住不动。寂静的巷道里,我模糊的身影移动着,嚓,嚓……前边传来脚步声,小巷子里又跑出几个人影来。小伙伴们呼唤着、追赶着,奔跑到学校。太阳公公喊星星回家睡觉了,我们坐在教室里摇晃着身子背诵课文。
文段三 每天清晨,老师从《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和《叶圣陶童话》里选文章读给我们听,我们都很爱听。老师还读过《凡卡》《爱的教育》等。那些生动的文章,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老师一字一句地读着,声音温柔而又清脆。当她读到最感人的段落时,就停下来沉默着。这时候,几十颗小脑袋和老师一起思索着。我们的眼睛里常常含着泪水,回味着文章中的情景,心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1】【提取信息】阅读文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文段 | 时间 | 事情 |
一 | ___ | ___ |
二 | ___ | ___ |
三 | ___ | ___ |
【2】【整体感知】比较阅读这三个文段,完成练习。
(1)三个文段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了______生活。
(2)文段一抓住_______和_______活动的两个场景,突出______________。
(3)文段二重点描写了“我”在上学路上和_______嬉戏的情景。
(4)文段三主要叙述了“我们”迷恋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沉浸在感人的故事情节中。
【3】【语言积累】从这三个文段中找出有新鲜感的句子,并试着用学过的方法说说你的体会。
有新鲜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我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心灵感悟】文段三中,同学们听着老师的诵读,“眼睛里常常含着泪水,回味着文章中的情景,心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在看书、听书的过程中也一定有特殊的体验,请试着用一两句话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天地。
朱德的扁担(节选)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不料(liào niào) 扁担(biǎn piǎn) 心疼(téng tòng)
【2】读一读,连一连。
穿 草鞋
戴 粮食
挑 斗笠
【3】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第二句具体写了________;第________句写了战士们的心理和行动,一方面为朱德同志的身先士卒而感动,另一方面又为朱德同志的劳累而担忧。
【4】战士们藏了扁担,朱德为什么没有责骂,而是又找来了一根新扁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文片段阅读。
《日月潭》(节选)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1】用部首查字典的方法,查阅下面的生字,按要求填写。
“圆”查部首(_______),再查(______)画, 组词(___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一填。
例( 圆圆 )的太阳 (_________)的湖水 (________)的小岛
【3】北边的湖水叫日潭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在池塘边,青蛙竖起一块牌子。→青蛙在池塘边竖起一块牌子。(照样子,写句子)
在天空中,鸟儿尽情地飞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
1.很多 指南针 大自然 天然的 有(连字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回忆多么美好。(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刺猬走出洞穴。(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堂再现。
青蛙虚心,他听了小动物们的话后,用自己的双手让泥塘变美了.
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青蛙?请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车票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用“○”在车票中圈出下列读音对应的汉字。
xiàn shòu chéng
【2】这是一张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火车票。
【3】本次列车几点发车?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发挥想象,写一两句话。 (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