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 B.妙尽璇机之正
C.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D.而耻学于师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由于过于相倌自己的能力和判断,林乐对同事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②《朗读者》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③从《登髙》一诗命用字讲究可以看出,杜甫苦心孤诣,要在镣铐下跳舞。
④这是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离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A. ②③⑤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②⑤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季用电高峰将临,各家电企业争相把节能作为卖点,连电磁炉这样的小家电,也竞相打出节能牌。对此,行内专家提醒,电磁炉市场鱼龙混杂,须细辨真伪。
B.近年来,中东的局部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C.中国影片《梅兰芳》、《不能没有你》和《泪王子》参加了第82届奥斯电影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角逐,普遍被业界看好,这些影片中的男女主角表演都可圈可点。
D.国家体操队的几位小将在08北京奥运测试赛上表现出色,被誉为中国体操的明日黄花。
4、下列关于贝克特剧作《等待戈多》,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等待戈多》是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
B.在结构安排上,《等待戈多》运用了循环式结构形式。如幕与幕之间在内容上重复,每一幕的场景和生活片断的重复等。
C.《等待戈多》开场时弗拉季米尔正在用力地脱鞋并直喘气,试了几次也没有成功脱下来,这一行为从侧面体现出本剧的荒诞性色彩。
D.《等待戈多》与传统戏剧背道而驰,没有开端,没有发展,没有高潮,没有结束,力图造成一种感觉——时间无穷无尽无始无终,生活始终在无休止的等待中循环往复。
5、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本次讲座我们邀请到知名的康震教授,他将抛砖引玉,讲解中国诗词,为大家带来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
B.本人是名文学爱好者,最近撰写了一本关于中国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作品,您是文学界大家,敬请雅正。
C.师德如山,让人仰止;师德似海,无以为报,适逢恩师60岁寿诞,我特惠赠薄礼一份,以聊表感激之情。
D.我们是“精准扶贫”的工作人员,特意来到寒舍了解您的家庭情况,以便制定精准方案帮助您脱贫致富。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文化转型的20世纪90年代,我们常常看到“传统文化与改革开放”这类话题。事实上,不少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改革开放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或是毫不相干的。例如,《楚辞》与改革开放有什么关系?有利于还是不利于改革开放?二者可以说没有什么关系,但这不等于说《楚辞》没有价值。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如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其价值并不可以也不可能在功利主义的坐标中得到肯定,而是要站在文化自身发展的立场上来断定其价值。
至90年代末,学术界在“传统与現代”的问题上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这就是:传统并不是我们可以随意丢弃、摒除的东西,拒绝或抛弃是不可能的;传统文化对于人的一种作用,而传统对于人的作用和意义,又依赖于人对传统的诠释、理解。因此,传统的意义更多地取决于我们如何在诠释的实践中利用它,知何创造性地传达其意义。
在多数知识分子的理解中,“现代化”主要是一个经济功能性的概念。事实上,“中国文化与现代化”或“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是一个范围远远超过经济发展问题的课题,这是国为“现代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現代生活中仍有传统,也不可能离开传统。尤其是現代人仍需要终极关怀、价値理想、人生意义、社会交往,因此对于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承继与转化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支持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推进其理性化的同时,还需要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思考中华文化传与中国現代化发展的问题,即发达的、现代的市场经济与商业化趋势使道德规范和精神文明的价值更为凸显,传统价値体系的集成和改造将对建设有中国文化特色和完备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发挥积极的作用。事实上,一切传统都与现代化有冲突的一面,都必然对現代化发展中的物欲横流、价位解体、人性异化、人际疏离、文化商业化等消极因素持批判态度。传统是我们在现代社会规范引导現实、重建价值观的重要资源。
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道德秩序和个人安身立命的问题日益突出。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离不开传统道德文化,这已经是转型期执政党和人民的共识。与其他外来文化和宗教相比,中华传统文化提供的生活规范、德行价值及文化归属感,发挥着其他文化要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在稳定社会心态、塑造向上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为当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中国人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这已经成为今天人们的共识,我们高兴地看到传统与现代的紧张关系已经日渐消解,代之而起的是对振奋民族精神、重建价值体系、复兴中华文化的关注和要求。我们对传统的关注已经从现代化的主题转为民族复兴、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主题。当前,人们更为关心的是如何发挥传统的积性、如何借鉴传统的精华,从而提高文化自觉,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正是文化心态成熟的标志。
节选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年第4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其具备什么样的价值需要站在文化自身发展的立场上去断定。
B. 传统不是我们可以随意丢弃、摒除的东西,学术界在90年代已经对此形成了共识
C. 一切传统都与现代化有冲突的一面,都必然对现代化发展中的消极因素持批判态度
D. 提高文化自觉,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下人们关心发挥传统积极性的重要目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列举《楚辞》这部传统经典,意在证明传统文化与改革开放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
B. 文章在阐释现代化离不开传统的同时,还指出了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立与冲突。
C. 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突出中华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生活有着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
D. 文章在叙述“传统与现代”之间诸多关系的时候,总体采取的是逐步推进的逻辑顺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与现代之间对立与紧张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然趋向和谐与统一。
B. 传统价值体系的继承和改造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C. 只要对传统诠释到位,理解准确,就会对现代社会产生积极正面的作用和意义。
D. 成熟的文化心态必将推动传统在提高文化自觉、推进民族复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陈情表》中作者形象刻画出自己孤独无依惨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古代圣贤历经磨难,隐忍著书,以此抒发内心愤懑,期待文章流传后世,使自己心意得以表白的句子是:“_____,_____”。
(3)《长亭送别》中运用拟人和设问手法写出送别时离愁别绪乃至伤心落泪的两句是“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野 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B. 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C. 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D. 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邓愈,初名友德,太祖为赐名。父顺兴,据临濠,与元兵战死,兄友隆代之,复病死,众推愈领军事。愈年甫十六,每战必先登陷阵,军中威服其勇。太祖起滁阳,愈自旴眙来归,授管军总管。从渡江,克太平,略定溧阳、溧水,下集庆,取镇江,皆有功。进广兴翼元帅,出守广德州,破长枪帅谢国玺于城下。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守御单弱愈激励将士与大海合击破之再迁佥行枢密院事。友谅抚州守将邓克明为吴宏所攻,遣使伪降以缓师。愈知其情,卷甲夜驰二百里,比明入其城。克明岀不意,单骑走。愈号令严肃,秋毫不犯,遂定抚州。克明不得已降。会友谅丞相胡廷瑞献龙兴路,改洪都府,以愈为江西行省参政守之,而命降将祝宗、康泰以所部从。二人初不欲降,及奉命从徐达攻武昌,遂反。舟次女儿港,趋还,乘夜破新城门而入。愈仓卒闻变,以数十骑走,数与贼遇。从骑死且尽,窘甚。连易三马,马辄踣。最后得养子马乘之,始得夺抚州门以出,奔还应天。太祖弗之罪也。既而徐达还师复洪都,复命愈佐大都督朱文正镇之。其明年,友谅众六十万入寇,楼船高与城等,乘涨直抵城下,围数百重。愈分守抚州门,当要冲。友谅亲督众来攻,城坏且三十余丈,愈且筑且战。敌攻益急,昼夜不解甲者三月。太祖自将来援,围始解,论功与克敌等。太祖已平武昌,使愈帅兵徇江西未附州县。从常遇春平沙坑、麻岭诸寨,进兵取吉安,围赣州,五月乃克之。进江西行省右丞,时年二十八。兵兴,诸将早贵未有如愈与李文忠者。
(节选自《明史·邓愈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守御单弱/愈激励将士/与大海/合击破之/
B.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守御单弱/愈激励将士与大海/合击/破之/
C.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守御单弱/愈激励将士/与大海合击/破之/
D.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守御单弱/愈激励将士/与大海合击/破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帝王庙号,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B.元,是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C.丞相,古代官名,丞相通常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D.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州一级。如辛弃疾词中有“烽火扬州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愈的父兄都曾担任据守临濠的军中统领,都在与元兵作战中英勇牺牲。邓愈年幼时,就被众人推举为军事统领。
B.邓愈率军归附太祖,跟随太祖渡江,先后攻克、平定了太平、溧阳、溧水、集庆、镇江等地,因功升任广兴翼元帅。
C.苗军统帅杨完者向邓愈发动进攻,被邓愈挫败;长枪帅谢国玺也曾被邓愈击败。邓愈平定抚州时号令严肃,秋毫无犯。
D.邓愈未及而立之年却已屡立战功,二十八岁时就担任了江西行省右丞。像他这样年轻就扬名显达的将领不多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最后得养子马乘之,始得夺抚州门以出,奔还应天。太祖弗之罪也。
(2)敌攻益急,昼夜不解甲者三月。太祖自将来援,围始解,论功与克敌等。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潜)
②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
③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
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
⑤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
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⑦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七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