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凉山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有人统计,《红楼梦》中出场人物达千人之多,他们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以下对贾府人物关系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尤氏、尤二姐、尤三姐是三姐妹。尤氏是贾珍的妾,尤二姐是贾琏的妾。

    B.周瑞和王善保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林之孝是邢夫人的陪房,来旺是王熙凤的陪房。

    C.袭人、晴雯、紫鹃最初都是老夫人的丫鬟,后来袭人、晴雯成了宝玉的丫鬟,紫鹃成了黛玉的丫鬟,袭人在服侍宝玉前还做过湘云的丫鬟。

    D.“四春”中,元春是王夫人的女儿,探春是赵姨娘的女儿,属于荣国府;迎春和惜春的母亲都没有提到,但她们都属于宁国府。

  •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②企事业单位需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但不可过于烦琐,作茧自缚,困住自己的手脚。

    ③进入岳麓山,古木参天,云雾缭绕,极目远眺,翠竹林海,群山起伏,一直延伸到与蓝天相接处,顿时你会产生一种歧路亡羊的感觉。

    ④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数学把理性思维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

    ⑤虽然科学家们多少年来为这两个定律的真正含义费尽心机,地球上各民族文化的民谚却早已悟出其中的真理。

    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他继承并发展了民间的和文人的词的优良传统,为宋词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并给后代的词以相当大的影响。

    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所选的两首词都是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期的作品,都抒发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内心苦闷,阐发了他的人生感悟。

    C.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北宋词人,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

    D.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

  • 4、与例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而今安在哉

    A. 石之铿然有声者 B. 赵尝五战于秦

    C. 渺渺兮予怀 D. 古之人不余欺也

  •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孔伋(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

    B.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

    C.《孟子》共七篇,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

    D.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 《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 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异地就医

    材料一:

    在西安,长安通卡可以实现一张卡既能乘坐公交地铁,还能租赁公共自行车甚至购物支付。为了省去患者跑上跑下还要多次排队交费的麻烦,西安多家医院也推出了类似的就诊卡服务,一张卡集合了挂号、就诊交费等功能。虽说在一家医院是方便了,可要是换家医院,又得重新办卡,仍是异地就医。同在一个城市中,如果这些卡能“合多为一”,应该能给患者省去不少麻烦。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记者了解到,2014年4月,西安建成居民医疗“一卡通”资金结算平台,但是目前,较为方便快捷的“一卡通”只能在西安市内5家医院通用。西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信息中心负责人张杨说,在西安市,除去民营医院,西安市的公立医院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西安市市属医院,二是部队医院,三是各大院校附属医院,四是省属医院。在不同系统和不同管理部门中通用一张卡,难度不小。不过张扬介绍说,西安市卫计主管部门也在不断改进,在西安市辖区内的医院推行“一卡通”的工作也在完善中。

    (摘编自《用医疗一卡通被“卡”,西安众多医院目前仅5家通用》)

    材料二: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材料三:

    目前,随着全国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制度的实施,以及定点医疗机构覆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患者异地就医住院报销日益便利。不过,国务院督查组近期在多地走访调查时发现,部分地区仍存在不少问题,给患者报销带来不便。

    天津市人社局医保制度处处长蔡若莙坦言,尽管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成效初显,但也存在一些痛点和堵点,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目前,各省市负责异地联网结算的管理部门各不相同,在职能分工、层级划分、岗位设置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异地间工作沟通较为困难。

    同时,各省市资金清算在31个统筹区进行,每个月工作量较大,且存在资金核算管理风险。

    督查组在调查走访中还发现,由于对医保异地结算等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仍有大部分基层镇村新农合参保人员不了解异地就医和结算手续。

    (摘编自《医保异地结算堵在哪里?痛在何处?—国务院督查组走访直击》,新华社2018年9月3日)

    材料四:

    东莞市2017年6月成功接入国家异地就医联网平台,将全市所有医保定点机构同步纳入平台,实现了全覆盖。

    东莞市社保局加强就医指引,通过“一网两微”平台发布便民信息,公布市内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院,并提供定位服务;在社保经办大厅和定点医院张贴跨省异地就医流程图,安排社工提供政策咨询,引导参保人就医;在定点医院开设跨省异地就医窗口,全年无假日为异地患者办理联网入院和出院结算手续。

    东莞市还率先对“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作出探索,参保人到省内联网医院办理住院就医登记后,出院时只需支付个人承担的费用,其他费用由就医地经办机构审核后,即可在就医地直接结算,实现待遇结算实时高效。72岁的退休人员罗象新是受益者之一。

    此前她在东莞工厂工作并参加社保,退休后返回四川成都老家生活。今年3月她在成都华西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就是用东莞社保卡进行刷卡就医的。“在华西医院治疗产生的费用,可以用东莞社保卡当场办理报销,像刷银行卡一样方便。”罗象新在电话中不住地点赞东莞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便民性。            

    (摘编自《东莞全市社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部接入跨省结算系统》,《南方日报》2018年11月1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安居民医疗“一卡通”具备挂号、就诊交费等功能,给患者带来了一定便利,但其使用尚未覆盖全市所有医院,距离市民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B.2013-2017年我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长,其中2013-2016年增长平稳,2017年参保人数增长迅猛,这应该与相关医保政策的推进有关系。

    C.为全面了解全国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推进情况,国务院开展了相关督查,通过督查发现并解决了部分地区在推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D.在东莞市参保的外来务工人员,退休后即使不在东莞居住,只要完成相关的登记及审核手续,出院结算时也能在异地医疗机构直接办理医保报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安市卫计部门对居民医疗“一卡通”资金结算平台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有一定的思考,并已着手解决问题。

    B.我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多,2017年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突破11亿,如此庞大的参保人数,无疑对各省市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带来较大压力与挑战。

    C.近年,我国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地区对医保异地结算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而导致的。

    D.东莞市将全市所有医保定点机构同步纳入国家异地就医联网平台,在“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工作上取得较大成效,为群众就医提供了便利。

    3我国目前在异地就医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种现状,请结合材料,谈谈政府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作者用动植物设喻来表达对人生短暂、个人渺小的感慨。

    (2)屈原《离骚》中表现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没什么,只要内心保持真正芳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表示既要善于学习正面的人和事,也要善于借鉴反面的人和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后小题。

    长安月夜

    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①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②帝王州;指都城长安。③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借月色之惨淡表达离愁别绪。

    B.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C.“羁病”交代了作者滞留长安期间的个人境况,而“无心逐胜游”则表达诗人对现实的隐忧。

    D.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

    2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桓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也。少学长安,习《欧阳尚书》,事博士九江朱普。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至王莽篡位乃归。会朱普卒,荣奔丧九江,负土成坟,因留教授,徒众数百人。莽败,天下乱。荣抱其经书与弟子逃匿山谷,虽常饥困而讲论不辍,后复客授江淮间。

    建武十九年,年六十余,始大司徒府。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汤对曰:“事沛国桓荣。”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拜为议郎赐钱十万入使授太子每朝会辄令荣于公卿前敷奏经书。帝称善。曰:“得生几晚!”会欧阳博士缺,帝欲用荣。荣叩头让曰:“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因拜荣为博士,引闳、弘为议郎。

    二十八年,大会百官,诏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即拜佚为太子太傅,而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三十年,拜为太常。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乃若是哉!”

    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帝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

    (选自《后汉书桓荣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拜为议郎/赐钱十万入使授太子/每朝会/辄令荣于公卿前/敷奏经书

    B.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拜为议郎/赐钱十万入使授太子/每朝会/辄令荣于公卿前/敷奏经书

    C.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拜为议郎/赐钱十万/入使授太子/每朝会/辄令荣于公卿前敷奏经书

    D.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拜为议郎/赐钱十万/入使授太子/每朝会/辄令荣于公卿前敷奏经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辟,征召,录用。也指帝王召见并授与官职,如辟召、辟引、辟除(征召推举授官)等。

    C.幸,旧指皇帝亲临,后也泛指皇族亲临。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

    D.阳,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此处指显宗为桓荣赐冢茔于首山的北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荣勤学不怠,终成经学大师。少年时他在长安学习,拜九江朱普为师,因家境贫困,常常靠客居作佣工来养活自己,十五年里都没有回家探视,终学有所成,广授门徒。

    B.桓荣谦逊退让,具有宽和气度。显宗皇帝欲以桓荣为博士,桓荣自称“经术浅薄”,才能不及同学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希望皇帝能重用他们。

    C.桓荣为学有恒,不受境遇影响。早年遭遇动乱,他与同族的桓元卿处于困境,却不停地读书背诵,遭桓元卿讥笑,桓荣却笑而不答,不以为意。

    D.桓荣德高望重,皇帝尊以师礼。桓荣生病时,显宗皇帝还亲自到他家问安,皇帝入街下车,捧着经书上前,抚摸着桓荣,流着眼泪,并赐以重礼,很久才离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诏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可。

    (2)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乃若是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人民日报》3月15日用一整版聚焦武汉的孩子:“对于武汉城里的孩子来说,这段日子,是忽然长大的日子。他们中,有的是第一次离开家人,在医院隔离治疗;有的克服困难,坚守书桌;有的用音乐向勇敢者致敬……”

    在你的人生中,是否也有一件事、一个人或者一段经历让你突然长大?在你的身边,是否也有因为一件事、一个人或者一段经历突然长大的孩子?

    请以“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