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鹤岗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邻国之民不少(更)   积土成山,风雨兴(兼词,在这里)

    B. 填然之(动词,击鼓)   非能也(用做动词,游水)

    C. 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可靠的)   赢粮而从(通“影”)

    D. 学于师(以……为耻,意动用法)    取汉中(向南,动词)

  • 2、下列各句中的“是”与“是寡人之过也”中的“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浑身是胆 B.敢不唯命是听

    C.是古非今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3、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拒守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送给项王。

    B.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困窘饥饿,没事情做,悬赏捉拿又很紧急。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乏的物资。

    D.其辱人贱行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再看看五个人的死,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物理学家张首晟等人发现了“天使粒子”,将主要运用于计算机领域,从理论上证明量子计算的可行性,推动人类进入更高层次的信息文明社会。

    B.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设中国人文艺术通识课程,在校园中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C.科技馆以创新、绿色、科技为主题,采用高效生产模式,运用多管道立体栽培、柱式立体无土栽培等技术,实现了当地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航标和新突破。

    D.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充满活力的千年商都广州作为领跑者,在经济方面不仅要锐意创新,还要在法制方面进行改革,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剌客不行,良将犹在

    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⑧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暗物质

    天文学家们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意识到宇宙中存在着看不见的暗物质。1933年,瑞士的天文学家弗里茨·兹成基(FritzZwicky)对距离地球3.2亿光年、由超过3000个星系组成的星系团进行了长期的观测。

    他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测量星系团的质量。第一种方法是对大量星系的运动速度进行分析。因为速度与引力有关,所以可以间接估计出星系团的质量。用这个方法得到质量称为“力学质量”。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星系团内星系的亮度来估计质量。因为恒星质量越大就越亮。这样得到的质量称为“光度质量”。按说力学质量和光度质量应该相近,然而实际得到的结果是,力学质量比光度质量高了400倍左右!也就是说,力学质量里的绝大部分是我们看不到(不发光)的物质。如果没有这部分“看不见的物质”的作用,那么这个星系团的引力就不足以将其中的星系像现在这样束缚在一起。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正式提出了“暗物质”这个名称。现在普遍认为,组成星系团的质量中,星系只占了很小的比例,而星系际介质约占20%,暗物质的比例则高达70%~80%。暗物质的所谓“看不见”,不单单是说用我们的肉眼在可见光波段看不见,而是说不论探测什么波段的电磁波,比如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等,都看不到它。也就是说,暗物质不发出任何波段的光。

    但是暗物质到底是什么,现在还不清楚。我们先来看看科学家已经排除了哪些暗物质的“候选者”吧。

    人们首先想到暗物质会不会是那些用光学望远镜很难发现的暗天体,例如行星、褐矮星、衰老的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但是所有暗天体加起来,也达不到星系总质量的10%,不足以扮演暗物质的重要角色。

    那么,扩大范围,暗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吗?研究认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也不足暗物质的1/5,依然无法满足暗物质所需要的量。

    在宇宙的早期可能存在小型的“原初黑洞”,它们不是从原子组成的恒星演化而来的,所以并不能将之从暗物质候选者中排除掉。但是原初黑洞是否真的存在现在还并不清楚。

    子弹星系团是由两个星系团碰撞而形成的。科学家利用引力透镜研究其质量分布的变化发现,暗物质与其他物质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在碰撞的过程中会相互穿越而过。这个性质使人想到了中微子,它既不是原子组成的,也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而且中微子数量庞大,每秒钟都会有上百万个中微子穿过我们的身体。那么中微子是不是暗物质呢?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提出,宇宙中如果只有“可见物质”的话,那么从宇亩宙诞生至今的这段时间里,就来不及形成现在所观测到的宇宙中的某些结构。1985年,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卡洛斯·弗伦克(CarlosFrenk)团队提出,暗物质对于宇宙中恒星和星系等小结构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由于偶然性,有些地方的暗物质会聚集得多一些,所以引力更强,暗物质就更易积聚,密度渐渐变大;接下来,由原子组成的物质(气体)也被引力拉过去,很快进一步坍缩,生成恒星和星系等结构;然后,一些星系进一步汇集,形成星系团。就这样,在暗物质的作用下,从星系到星系团,一步步形成了宇宙中的大尺度结构。

    但是上述方案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就是暗物质必须是很“冷”的,这意味着它们是由低速的粒子构成的。计算显示,如果运动的速度太大,粒子弥散的范围太广,星系这样的小尺度结构就难以形成了。而中微子是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热”粒子,加上它的质量也太小,因此也被从暗物质的候选者中排除了。

    宇宙中有暗物质,但是暗物质到底是什么,现在还不清楚。

    (节选自2015年12月《科学世界》)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力学质量里的绝大部分我们看不到(不发光)的物质,将星系团中的星系像现在这样束缚在一起。

    B.因为速度与引力有关,所以科学家对大量星系的运动速度进行分析,就可以准确得出星系团的质量。

    C.宇宙中因为有“可见物质”和“暗物质”的共同作用,从宇宙诞生至今的这段时间里,才可能形成现在所观测到的宇宙中的某些结构。

    D.暗物质必须是很“冷”的,因为它们是由低速的粒子构成的。而中微子是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热”粒子,因此也被从暗物质的候选者中排除了。

    2下列对文中“暗物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暗物质不发出任何波段的光,所以不单单我们的肉眼在可见光波段看不见,而且探测任何波段的电磁波都看不到它。

    B.现在普遍认为,组成星系团的质量中,暗物质所占比例比星系和星系际介质所占比例高得多。

    C.20世纪80年代,有科学家提出,暗物质对于宇宙中恒星和星系等小结构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经过近百年的研究,宇宙中存在的暗物质逐渐被科学家们认识。

    3请结合文章,总结成为暗物质,都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批评一些人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小问题时从师学习,而遇到大问题却放弃的做法。此处说的“小问题”是指“_________”,“大问题”是指“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叹惋繁华盛况和英雄业绩已荡然无存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

    宋 叶梦得

    客路重经黄鹄前,故人仍得暂留连。

    长枪大剑笑安用,白发苍颜空自怜。

    照野已惊横雉堞,蔽江行见下楼船。

    灞陵醉尉无人识,漫对云峰说去年。

    【注】①刘季高:叶梦得的好友,叶、刘两人都遭到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排挤。②雉堞:指防守的壁垒。③下楼船:指金兵浮江而下,楼船千里,进攻建康。④灞陵醉尉:西汉时,李广和一名随从返家时至灞陵亭,灞陵尉喝醉了酒,禁止他们通行,二人只得夜宿亭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重经京口,得以暂时和故人相聚,算是此行的可喜之事。

    B.“照野”句写战场上烽火照野、战垒横陈,表达了诗人对前线战士殊死战斗的赞美。

    C.尾联中,诗人借李广无人识的典故说自己无人识,“漫”字看似随意,实则蕴含悲痛之感。

    D.本诗诗意悲慨苍凉,诗人对友人感叹时事,对议和深为不满,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2】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笑”“空”二字的表达效果。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壁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壁有瑕,请指示王。”王授壁。相如因持壁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壁,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壁,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壁,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壁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泰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壁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选段二: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散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C.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D.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2】下列对选文中的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  

    A.《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B.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前,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节。它原是周朝天子专门用来接待天下诸侯的重典。先是从殿内向外依次排列九位礼仪官员,迎接宾客时则高声呼唤,上下相传,声势威严。

    【3】下列对两段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秦国诈称以城换赵之和氏璧,赵王不敢不予,又恐秦为所欲为。蔺相如出使强秦,维护了赵的利益,取得了经济上的胜利。

    B.面对强秦,蔺相如临危不惧,机智果敢。他那种赴汤蹈火的大无畏精神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尚品格,彪炳史册,光耀千秋。

    C.蔺相如拆穿了秦王的骗局,用自己与和氏壁同归于尽的决心来威胁对方,利用秦王的贪婪心理,迫使他不得不同意自己的要求。

    D.“太史公曰”是司马迁对蔺相如的高度评价和热情赞扬,也是司马迁创作动机和目的的揭示,从中也可看出他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2)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选择无处不在,人这一生,要面临多少次的选择,小到今天我们吃点什么,大到在一些关键时刻的决策。选择是一种智慧,而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结果。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自拟标题,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