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和田地区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嗟 (jī) 云蒸霞(wèi)

    B.(sù) (yī) 断壁残(yuán)

    C.(zhǒng)  (yān)  (huàn)然冰释

    D.(lí) (yì) 甘之如(yí)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取() 胆qiè) 胜在握(juàn

    B.zhuó) 蓬gāo) 获益浅(fěi

    C.职(chèng)  扣()   沥尽心xuè

    D.褓(qiăng)  朴(chún)  不可灭(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C.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D.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公车特征拜郎中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C.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D.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诗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友情是什么?是黄鹤楼下“___________”的伫立身影;是渭水岸边“____________”的惜别依依;是塞北关外的“____________”的豁达与宽慰。

    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

    ③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 ①③② B. ③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①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父亲是3 天前的一个下午来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兜蹲在门口抽叶子烟。傍晚,楼上的张婆告诉我,她下楼撞见父亲,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父亲惶惶不安:“这是我儿的家呢!”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父亲正在厨房择菜。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站起来,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穿周正一点。”我本是怕父亲心灵受到创伤,欲安慰他一番的,岂料他不但没有半点委屈和愤慨,反而以为自己丢了我的丑而深感惭愧。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痛。

    ②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声音,开门一看,见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走开,出去!”父亲不知所措地捂着脸。“他是你爷爷,你爸爸的爸爸,我是他一手一脚养大的,你知道吗?小子!”我对儿子动了武。听到儿子的哭声,妻子一把把他抱过去,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又像犯错一般。夜已很深,隔壁的我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③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代:“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 ”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和妻子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帕子,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下关了门。

    ④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我按按他肩:“爸爸,您想帮我们拖地板是吧? ”父亲点头。我便拿出拖把,给他示范了一番,然后交给他:“您试试。”父 亲拖净了剩下的半间客厅。他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望着我,一脸感激。

    ⑤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妻子顿时火冒三丈,对我大发脾气。我和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正斗至酣处,门铃响了,父亲站在门口—一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 声,又进了卧室。

    ⑥我说:“爸爸,吃饭吧!”父亲说:“吃吧,吃吧,我孙儿呢? ”孩子被妻子送到岳母家去了,若父亲知道内情一定会伤心,我只得对他撒了一个谎。

    ⑦父亲盯着我看了一阵儿,若有所悟,默默地离开饭桌,打开身边的袋子,拿出两袋核桃粉、两瓶蜂糖、一袋健脾糕。

    ⑧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舍,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⑨父亲顿了顿又说:“蜂糖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⑩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要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娘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放了回去,但舌头添嘴唇的 细节将他此时的欲望暴露无遗。我给父亲卷了支烟,也给自己卷了一支。我俩中间隔着张饭桌面对面坐着,烟雾缭绕,我们都不说话。

    ⑪父亲执意要走,他说他惦念屋边的塘,惦念塘边的田,惦念那条跟他一起串东家串西家的大黑狗。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富康车开到父亲身边,但一生都没有坐过小车的父亲却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服侍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在为儿子的举止而激动啊。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我顿时百感交集。

    ⑫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腰开过车门。我为别人开车门的时候,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毕恭毕敬,表里如一过。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的高度,但我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而我呢?仅仅为他开了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感动异常……

    ⑬车越开越快,望着父亲离这个人情味淡薄的城市越来越远,突然间有一种冲动让我心头一颤,禁不住泪水潸然而下。

    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小说笔墨精炼,为我们刻画了一位憨厚、诚实、慈爱而又落后无知的老父亲的形象。

    B. 第②段中“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是因为自己对城里生活陌生,给儿子一家带来麻烦感到不安,自己反复思考在不在儿子这里住下去。

    C. 第③段“妻”的“交代”运用了句式简短的排比句,表现了“妻”当时对父亲的鄙弃和厌恶的心理状态。

    D. 第⑤段划线部分运用肖像描写:既写父亲冒雨买东西,对儿女无私的爱:又表明其辛苦操劳、饱经风霜的人生,及其勤劳朴实的品格。

    E. 第⑩段“贴身”一词,生动形象,准确表达了父亲的钱来之不易,怕丢失,因而倍加珍惜的情感;同时小说第(12)段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深化了主题。

    2⑩段中“说完,‘父亲笑了一笑’”,如何理解父亲“笑”?请简析。

    3(11)段尾画线句“我顿时百感交集” 。对于“我”当时那种“百感交集”的心情,怎样理解?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在《雨霖铃》中运用细节描写直接表现情人之间依依惜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酒祭奠明月,抒发自己内心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春 夕

    崔 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①烟景有谁争?

    (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这里是指诗人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下列是对本诗内容与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前四句重在对春夕情景的描绘,因景抒情,虽未明言思乡,而一片乡情跃然纸上;后四句重在抒情,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B. 颔联写得极为精粹,诗人造语新奇,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意境,不愧为传诵不衰的名句。

    C. 颈联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遥想故乡,忧心如焚,连年累月,无心翻书,揽镜自照,白发满头,诗人内心愁苦,溢于言表。

    D. 尾联暗用五湖典故,含有归隐田园之意。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2“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两句诗为后世称道,请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之。”项王许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 B.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的意思。

    C.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D.不如因善之  遇:相逢,会面。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私见张良,具告事/具沛公言报项王

    B.项伯夜驰之/沛公军度我至军中,公

    C.良曰:“长臣”/樊哙覆其盾

    D.沛公默然/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3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项伯“重义气,少谋略”的一项是( )

    ①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②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③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⑤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A.②③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伯的本意是为自己的私情救张良,但他智短虑浅,头脑简单,在“信义”面前,他不明是非,最终被刘邦拉拢。

    B.刘邦与项羽的为人处世相反,在这段文字中,刘邦的“四问”非常高明,清楚地表现了他处变不惊、善于用人的性格特点。

    C.从项伯夜驰至沛公军、张良引项伯与刘邦相见可以看出,张良是这场宴会中刘邦阵营的总导演,是一个善于谋略的大智者。

    D.节选的这段文字,虽然没有对项羽进行重点描写,但从“项王许诺”一句中可以看出,项羽缺少思考,疏于分辨是非真假。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是从一场抗疫开始的,新冠病毒由一例而起,迅速扩散,全国各地疫情纷起。面对病疫,国人没有逃避,迎难而上,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人人都是堡垒。

    战斗前线,有多少白衣天使拼尽全力抢救生命?多少民警不分昼夜护卫安宁?多少工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供应?……他们是群体也是个体,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故事,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名字——抗疫先锋。

    还有战斗在后方的我们,安于室内,做好隔离。我们身边有社区的帮护,有志愿者的服务,有邻里的守望相助……

    一个人,一群人,一国人;一件事,一类事,无数事。都与抗疫相关。

    作为一名高一学生,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