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图木舒克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季用电高峰将临,各家电企业争相把节能作为卖点,连电磁炉这样的小家电,也竞相打出节能牌。对此,行内专家提醒,电磁炉市场鱼龙混杂,须细辨真伪。

    B.近年来,中东的局部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C.中国影片《梅兰芳》、《不能没有你》和《泪王子》参加了第82届奥斯电影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角逐,普遍被业界看好,这些影片中的男女主角表演都可圈可点

    D.国家体操队的几位小将在08北京奥运测试赛上表现出色,被誉为中国体操的明日黄花

  • 2、下列各句属于戏剧语言的哪种形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鲁侍萍:①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带走的②(自语)③哦,天那,我觉得我像是在做梦

    A.①对话 ②舞台说明 ③独白

    B.①对话 ②旁白 ③独白

    C.①独白 ②舞台说明 ③对话

    D.①对话 ②独白 ③旁白

  • 3、“黔驴技穷”这一寓言故事的作者是谁?

    A.庄子 B.柳宗元 C.韩愈 D.荀子

  • 4、下列句中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十分清幽静谧。

    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选字帖。

    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D.垃圾分类既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齐美。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宁许以秦曲

    A.左右欲相如 B.大将军邓骘其才

    C.见汉使者 D.反欲两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就其本质来说是两个不平等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有一个人需要帮助,而另一个人给予这种帮助。基于母爱的这种忘我无私的特点,母爱一直被看作是最神圣的感情联系。但是看起来母爱中值得赞美的东西还不是母亲对婴儿的爱,而是母亲对成长着的孩子的爱。大多数的母亲在她们的孩子尚还幼小,而且完全依赖她们的时候,她们确实很爱自己的孩子。大多数的妇女希望生孩子,由于孩子的诞生而感到幸福,而且急不可待地希望自己来照料孩子,尽管她们除了孩子脸上的笑容和满意的表情外一无所得。看起来母亲之所以持有这种态度是一种本能所致,这种本能同样可以在动物身上找到。但是不管这种本能的作用有多大,比这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和心理因素:因为母亲一直把孩子看作是自身的一部分,所以母亲对孩子的爱和痴情很可能是满足自恋的一种途径。另外一个根源也许是母亲的权力欲和占有欲。一个软弱无能,完全服从母亲的孩子不言而喻是一个专制并有占有欲的母亲的自然对象。

    虽然对母亲的动机各有解释,但最重要的动机是我们称之为“超越自己”的追求。这一追求属于人的最基本要求,并以人的觉悟和下列事实为基础:人对自己的纯生物作用不满,他不能忍受自己仅仅是被扔进这一世界的小卒。他一定要感到自己是创造者,是能超越处于被创造者消极地位的生命。满足这一要求有许多可能性,最自然和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母亲对自己创造物的关怀和爱。在孩子身上母亲超越了自我,她对孩子的爱使她的生活产生新的意义。

    但是孩子必须长大,脱离母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生命。母亲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也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母爱不仅应该允许这一分离,而且还应该希望并促成这一分离。只有在这个阶段,母爱才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这时就要求母亲无私并能贡献出一切,除了被爱者的幸福一无所求,但恰恰在这点上许多母亲都失败了。自恋的、专制的和贪婪的妇女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可以是一个很疼爱孩子的母亲。但是当孩子处于同母亲分离的阶段时,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爱的妇女,那些觉得给比得更幸福的妇女,那些生命之根底很扎实的妇女才会继续是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

    对正在成长的孩子的爱,这种忘我无私的母爱也许是爱的最困难的形式。但是由于母亲对孩子的爱是那么自然,所以往往给人一种容易做到的假象。正因为难以做到这点,所以只有那些有能力爱的妇女,那些热爱丈夫,热爱其他孩子,热爱陌生人和人类的妇女才能成为真正爱孩子的母亲。在这个意义上,没有能力爱的妇女当她们的孩子幼小时,可以是一个娇惯孩子的母亲,但永远成不了爱孩子的母亲。检验这一点的试金石是看一个母亲愿不愿意忍受同孩子的分离,以及在分离后能不能继续爱孩子。

    (选自弗洛姆《爱的艺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和孩子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因为一方需要帮助,而另一方则需要给予帮助。

    B.母亲给孩子忘我无私的爱,竟然完全是一种本能使然,在这里人与其他生命无异。

    C.允许并积极地促成孩子与自己分离是母亲真正艰巨的任务,好在母亲们都能完成。

    D.爱孩子是一种能力,体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而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孩子幼小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分类说理,重点阐释了母亲有时难以做到爱成长中的孩子的深层次原因。

    B.对孩子的爱可能源于满足自恋,这一立论的前提是母亲把孩子看作是自身的一部分。

    C.本文运用发散思维探讨母爱动机的多面性,但尤其看重母亲占有欲在其中的作用。

    D.本文注意揭示因果关系,于第四段“由于”“所以”“因为”“所以”等可见一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对婴儿的爱”和“母亲对成长着的孩子的爱”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必须加以区分。

    B.对于婴儿的爱到底具有怎样的动机,对于不同的母亲个体,或许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解释。

    C.“自己是创造者”是人“超越自己”的追求,也是人的最基本要求,能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

    D.世间没有不爱孩子的母亲,但是有许多不愿意忍受孩子的分离,或在分离后不能继续爱孩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了学重于思的观点。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两句,从声、色两个方面生动地勾勒出赤壁古战场壮丽雄奇的图景。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英雄余韵经历风雨,一去不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南台寺

    韩偓

    无奈离肠日九回,强抒怀抱立高台。

    中华地向城边去,外国云从岛上来。

    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日宫紫气生冠冕,试望扶桑病眼开。

    [注]①南台,在福州城南。②韩偓,京兆万年县(今西安市)人,因不阿附朱全忠,被贬到地方。朱全忠弑君,为收买人心,矫诏召韩倔回京复职。韩偓深知回长安即入虎口,便不奉诏,南逃到福建。③日官,借指皇官。④扶桑,朱瑾花,产于长江以南。试望扶桑,意为从福建遥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表达的情感与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完全相同。

    B.颔联首句中“中华地”“外国云”,运用借代手法,分别指陆地和海上之云。

    C.南台寺所处环境,天高地远,四季花开,这是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D.首联写登寺的缘由,中间两联写登台所见所想,尾联抒发情怀,脉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元孚,宇秀和,少有令誉。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见孚,咸曰:“此子当准的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见耳。”累迁兼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宦者干政,孚乃总括古今名妃贤后,凡为四卷,奏之。迁左丞

    后拜冀州刺史。孚劝课农桑,境内称慈父,邻州号曰神君。先是,州人张孟都等八人,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曰八王。孚至,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后为葛荣①所陷,为荣所执。兄祐为防城都督,兄子礼为录事参军。荣欲先害子礼,孚请先死以赎子礼,叩头流血,荣乃舍之。又大集将士,议其死事。孚兄弟各诬已引过,争相为死,孟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荣曰:“此魏之诚臣义士也。”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颢平,封孚万年乡男。

    永安末,乐器残缺,庄帝命孚监仪注。孚上曰:“昔太和中,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金石,数十年间,乃奏成功;太常卿刘芳请别营造,久而方就。复召公卿量校合否,论者莫有适从,登被旨敕,并见施用。往岁大军入洛,戎马交驰,所有乐器,亡失垂尽。臣至太乐署,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云承前以来,器象差位,调律不和。臣今吹律求声,叩钟求音;损除繁杂,讨论实录。今量钟磬之数,各以十二架为定”奏可。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太傅、录尚书长孙承业妙解声律,特复称善。

    孚性机辩,好酒,貌短而秃。周文帝偏所眷顾,尝于室内置酒十瓨②,瓨余一斛,上皆加帽,欲戏孚。孚适入室,见即惊喜,曰:“吾兄弟辈甚无礼,何为窃入王家,匡坐相对?宜早还宅也。”因持酒归。周文帝抚手大笑。后迁太傅。薨,帝亲临,百官赴吊。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四》)

    [注]①葛荣:北魏时期河北起义军领袖。②瓨:长颈的瓮坛类容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B.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C.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D.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丞”和“右丞”为尚书令及仆射的属官,从文中看,尚书左丞官职应高于尚书右丞,与古代以右为尊位不同。

    B.“农桑”指耕种和种桑养蚕等,泛指农事;“劝课农桑”即勉励、督促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在古代有重要意义。

    C.“表”和章、奏、议都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但功用略有区别:表以陈情,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议以执异。

    D.文中“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金石学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孚享有美名,深受他人赞赏。他年少时,游肇、高聪、崔光等人就夸奖他会成为榜样人物,他的敌人也称赞他是魏国的诚臣义士。

    B.元孚关心时局,治政赢得民心。朝政混乱时,他通过献书想匡救时政;担任冀州刺史时,一些原先对抗官府的人也都主动为他效命。

    C.元孚履职尽责,工作得到肯定。任职监仪注,他实地调查,亲自校验,解决了乐器缺损的问题,连通晓音乐的官员也称赞他做得好。

    D.元孚机敏善辩,妙语解除窘境。他身材矮小且秃头,喜欢喝酒,在周文帝想借此戏弄他的时候,他巧妙避免了兄弟无礼带来的尴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孚兄弟各诬己引过,争相为死,盂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

    (2)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全面阅读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