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曲靖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对下列诗句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B.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C.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2、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②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③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

    ④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⑤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A.⑤①②④③ B.⑤①④③② C.⑤④②③① D.⑤③①②④

  • 3、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 )

    A.百年多病登台/留青冢向黄昏 B.低眉手续续弹/胜似闲庭

    C.无边落木萧下/巫山巫峡气 D.转轴弦三两声/曲终收当心画

  • 4、下列对联的内容与传统节日不对应的一项是

    A.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端午)

    B.花市千门雪,灯衢万里春。(元宵)

    C.月满一轮辉宇宙,花香千里到门庭。(中秋)

    D.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重阳)

  • 5、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参历井仰胁息  扪:摸 所守匪亲   或:有的时候

    B.凄凄不似向前声  向前:以前 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手:随手

    C.见悲鸟号古木  但:只 秋月春风等闲度  等闲:随随便便

    D.此情待成追忆  可:难道,哪能 行为偏僻性乖张  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曲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以戏曲艺术美为核心而开展研究的一门学问。就中国的美学界而言,对于美学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从着眼于研究美的本质,转变为围绕审关活动的美学研究。既然美学研究尚且如此,那么戏曲界对戏曲美学的认识显然也不可能完全一致。

    夏写时认为中国戏曲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戏剧与生活的美学关系,因而提出研究戏剧反映生活的基本艺术规律、中国戏剧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戏剧美的诸种表现的基本框架。余秋雨认为戏剧美学应该包括以戏剧本质论研究戏剧美的本质特征,以观众心理学研究戏剧美的具体实现,以戏剧社会学研究戏剧美的社会历史命运。戴平在借鉴了余秋雨的戏剧美学观之后,认为戏剧美学研究应包括在艺术美的领城内论证戏剧美的特殊性和戏剧的本质,研究观众和演员的审美心理特征,研究戏剧与社会的关系。

    这种对戏曲美学体系认识的差异,同样也存在于为数不多的几部戏曲美学专著中。苏国荣的《戏曲美学》在介绍过何为美学之后,对戏曲美学进行了阐释,“戏曲美学是研究戏曲艺术美的特征、规律及其创造和审美的学科。它对创作主体、现实客体、艺术本体、接受主体等诸方面构成的审美关系、审美原则、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等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应该说这是契合对美学的普遍认知的。皮朝纲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曾繁仁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的学问”,都是在强调美学是对审美的研究。周爱华认为,“对戏曲审美特征的研究是戏曲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利用美学基本原理来研究戏曲艺术美的特征、形式、规律及创造和接受活动”。正是在此认知基础上,其所撰写的《戏曲美学导论》主要包括戏曲剧本创作的审美特征、戏曲表演的审美特征、戏曲欣赏的审美特征三个方面的内容。

    对戏曲美学发展史的书写也是戏曲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吴毓华在《古代戏曲美学史》中把古代戏曲美学史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上古至两宋)、兴起期(元代)、发展期(明代)、高峰期(清代)。在各个发展阶段的戏曲美学特点分析上,该书采取了宏观概括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书写特点,既有对所表现出的戏曲美学特点的总体概括,也有对具体的戏曲美学命题和戏曲美学家的美学观的剖析,如对审美意象命题的探讨和对李贽、汤显祖、孔尚任、金圣叹、李渔等人的戏曲美学观探讨,即是典型的个案分析。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中的“中国戏剧美学的逻辑发展”部分,以史述的方式撷取元代戏剧美学和汤显祖、王骥德、金圣叹、李渔、王国维的戏剧美学思想为分析个案论述了从元代到近代的戏剧美学的发展演变过程。

    (摘编自李志远《戏曲美学研究的路径与走向述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的戏曲界,人们对于作为美学分支的戏曲美学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B.在借鉴余秋雨的戏剧美学观后,戴平进一步完善了余秋雨戏剧美学的三个框架。

    C.苏国荣对戏曲美学所做的阐释是符合“美学是对审美的研究”这一普遍认知的。

    D.吴毓华既宏观概括了各个发展阶段的戏曲美学特点,也进行了典型的个案分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美学和戏曲美学的关系入手,并在行文中具体地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联。

    B.文章主要从戏曲美学体系的构建和戏曲美学发展历程两方面来论述戏曲美学研究。

    C.文章引用戏曲美学研究者的著作和观点阐明了戏曲美学研究的成果同中有异。

    D.文章通过例举王国维等人的戏曲美学观,说明了戏曲美学史的书写止步于近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戏曲界虽然存在认识差异,但对戏剧是反映社会生活,戏曲美学是研究观众审美心理的认知是相同的。

    B.戏曲美学多是借用美学原理进行戏曲艺术研究,对美学原理越了解,就能建构越完整的戏曲美学体系。

    C.个案分析即探讨重要的戏曲美学家的戏剧美学观,它与宏观概括一起构成戏剧美学史书写的主要内容。

    D.戏曲美学研究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戏曲艺术美的研究既是过去的核心,也应作为未来的焦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道出,表现全诗主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对“师者”的作用做解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

    B.起句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气势飞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

    C.第二句解谜: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王昭君。在揭示的喜悦中,颇寓惊艳之意。

    D.尾联宕开一笔,言千古琵琶声皆为昭君怨恨所凝,虽是附会之语,却是至情之论。

    2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

    ②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③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偿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④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太祖尝与语,____

    (2)读之竟日____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朕固不为迁官____

    A.本来   B.坚固

    C.确实   D.坚持、坚决

    (2)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____

    A.心灵肮脏默默无闻

    B.心灵肮脏因循守旧

    C.心胸狭窄默默无闻

    D.心胸狭窄因循守旧

    3第③段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B.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C.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D.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4把第④段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5第③段“太祖乃悟”,是推断太祖悟出了什么?

    6第④段赵普“力荐太祖嫌臣”,反映了赵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回顾国家重大成就时,特意向每一位大国工匠致敬。回望这70年,中国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征程中,正是这些群体和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将他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升华成对祖国的无限忠诚。追逐梦想,接续奋斗,才铸就了今天的中国荣耀!

    ②近年来,“斜杠青年”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有人这样定义斜杠青年:“他们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而是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或者填写履历时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古今中外的“斜杠青年”并不少见。在西方,达芬奇是集画家、发明家、天文学家、建筑工程师等身份于一身的大家;在中国,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上述两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