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保山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②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③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

    ④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⑤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A.⑤①②④③ B.⑤①④③② C.⑤④②③① D.⑤③①②④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全都同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③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⑤羡长江之无穷   ⑥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

  • 3、对于寓言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猫头鹰和斑鸠》一文中,斑鸠想让猫头鹰认清问题关键,并加以改正。作者是刘向。

    B.《涸辙之鲋》选自《庄子》,反映了帮助他人无需顾及求助人的实际需求,可以随意为之.

    C.伊索写的《鹰和鼹鼠》,文中鹰王和鹰后因为没有听取鼹鼠的忠告,酿成悲剧。

    D.《驴和骡子》使用了寓言常用的想象、比喻的艺术手法,讽刺驴的自私害死了自己。

  •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录了战国时期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C. 癸丑、壬戌、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时、纪日、纪月和纪年。癸丑年的下一年是甲寅年。

    D. 《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比斯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罗洛的轻薄,都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对比。

  • 5、下列各句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美国运营的油田钻井数连续18周下降,预计北美的页岩油产量增速将放缓。此外,中东局势也不甚明朗,国际油价的走势还是很难﹍﹍﹍﹍。

    ②鱼塘旁,一排出售食品、茶叶和书籍的商店无人﹍﹍﹍﹍,就连镇里的神树下也没人许愿;宽大的树冠下,一炷香在一堆灰烬上闷烧着。

    ③面对世人的质疑和议论,陶渊明一笑而过,﹍﹍﹍﹍。他践行了自己对淡泊自由的本心的坚守,他不屈于富贵的心,那一刻胜于千军万马。

    A. 琢磨 惠顾 不以为然

    B. 捉摸 光顾 不以为然

    C. 捉摸 光顾 不以为意

    D. 琢磨 惠顾 不以为意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雷雨》不免要涉及“周朴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旧话题。一言以蔽之:一个性格十分复杂的反面人物而已。他像康大叔那样凶残,像葛朗台那般贪婪,他也有鲁四老爷似的道貌岸然,但他又不与其他的文学作品中的反面形象重合。特别是“周鲁相认”那一场,周朴园对鲁侍萍那种似爱非爱的感情和前后判若两人的态度,可以说是一种叶公好龙式的“爱”。

    30年来,周朴园有如叶公,把他和侍萍这一段恋情作为“龙”的形象,牢牢地“画”在他的记忆中。这体现在他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中,比如他保留了侍萍“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家具等),保留了她“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的习惯,他甚至念念不忘“那顶老的箱子里,纺绸的衬衣,没有领子的”旧衬衣以及那件旧雨衣……作者让周补园如此念“旧”恋“旧”,是颇具苦心的。善良的读者和观众也许会因此对他有所原谅。可不,连鲁侍萍不也几乎被软化了么?

    但即使痴情至此,细心的读者仍不难看出,周朴园画的“龙”,只是为了供自己在灵魂空虚、感情寂寞时咀嚼。一旦“生龙”降临,他决不会用这张旧船票重登当年的客船。

    把握了这一点,认识“相认”的戏就不困难了,从周鲁相遇到相认,周朴园发问四次:

    “你——你贵姓?”“你姓什么?”“你是谁?”“你、你、你是——”精明的周朴园问得怯,聪明的鲁侍萍答得巧,情节一波四折,事态则越来越明朗,周朴园的语气也越来越迫切。真相大白后,周朴园的态度、话言陡变,但变而不离其宗。他首先要弄清“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两大问题。答案是令他放心的:这纯属邂逅。于是他用30年“画龙”的良苦用心暂时稳住了侍萍的情绪。周朴园毕竟不是叶公,他老谋深算,伺机出击,力图将30年的积案了断于瞬间。我们不妨来看看他带“好”字的七段台词:“那更好了。”“那双方面都好。”“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好得很。”“好,好,好,”“很好,”鲁侍萍既不要他偿还感情债,也不要他以金钱抵偿,更“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周补园最后的威胁全部解除,对他确实再“好”不过。

    在这一过程中,周补园到底给了鲁侍萍什么呢?一,让她“看一看“儿子周萍,这一点做到了:二,给了她一张5000块钱的支票(被侍萍当面撕了),5000块钱值多少?有一个参照数据,当年周补园“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这么一比,鲁付萍30年受的苦只值这笔“收入”的1/720!这就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和“爱”!

    (摘编自吕厚泽《叶公好龙似的情和爱一周朴园》,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朴园像康大叔般凶残又如葛朗台般贪婪,还像鲁四老爷似的道貌岸然,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反面形象在他身上都有所体现。

    B. 周朴园处心积虑,30年如一日,把他与鲁待萍的那段恋情作为“龙”的形象,牢牢地“画”在他的记忆里,以博取鲁侍萍的原谅。

    C. 从周朴园与鲁侍萍相遇到相认,周朴园连续发问了四次,真相大白后,周朴园从态度到语言都似乎陡变,但答案却让他放心。

    D. 周鲁相认过程中,周朴园让鲁侍萍与儿子周萍相认,又给了鲁侍萍一张5000块钱的支票作为赔偿,30年的积案了断于瞬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在提出“周朴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基础上,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B. 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把周朴园对鲁侍萍那种似爱非爱的感情与叶公好龙作类比。

    C. 文章第一段总述,本论部分结合《雷雨》内容进行论证,全文层次分明,思路十分清晰。

    D. 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如第四段列举周朴园发问四次的语言,有力支撑了论点,令人信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补园用他30年来种种“念”旧“恋“旧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善良的读者和观众,并取得了他们的原谅。

    B. 把握住周朴园决不会因鲁侍萍的再次出现而接受她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准确深入地认识“周鲁相认”。

    C. 周朴园保留了鲁侍萍喜欢的家具,保留了她的一些习惯等,这些都只是他空虚寂寞时的一种自我安慰。

    D. 鲁侍萍当面撕了周朴园给她的支票,并非嫌钱太少,而是对周朴园对她的“情”和“爱”的一种否定。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湖面非常广阔,景色优美,似仙境一般。

    (2)杜甫《登岳阳楼》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3)古人写文章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杜牧《阿房宫赋》中就以“ ________________”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覆辙。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王安石化用杜牧的“台城曲”,再现陈后主亡国悲剧,而其后统治者不以此为鉴,相继覆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苏洵在《六国论》结尾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

    晏殊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余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消息未知归早晚。斜阳只送平波远。

    1根据词的上片,概括主人公惆怅幽怨的原因。

    2结合下片,简要赏析结句“斜阳只送平波远”的表达效果。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①,嬉笑自如,不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 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②,事乃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 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 剌的兵败事变。②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俭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 /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B.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C.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D.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呼。

    B.母丧去官,即“丁忧”,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遇父母去世,则须去官守丧。

    C.礼部,古代六部之一。六部各司其职,礼部主要职能为掌管礼仪制度、祭祀、科举、户籍等事。

    D.宪职,负责弹劾纠察的官吏,一般都相当于都御史、御史一类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耿九畴能把握全局,清廉公正。他得到大臣们的推荐担任盐运司官员后, 痛下决心改革遗留问题,所提建议被皇上定为法令。

    B.耿九畴办案能力强,能刚正执法。他曾多次辨析办理疑难案件,还不惧怕给事中王汝霖等的诬陷,对章瑾和王汝霖加以弹劾。

    C.耿九畴善于治理地方,安抚灾民。当凤阳遭受灾荒、快要产生盗贼时,他奉命前往巡视招抚,招来七万户流民,安定了地方。

    D.耿九畴敢于直言,多次提出合理建议。他曾建议皇帝停止购买羊角为灯,他在灾异发生时提意见曾被皇帝下诏书加以褒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

    (2)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3月31日下午,救火队员遇突发林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平均年龄仅为25.5岁。国家评定这30名牺牲人员为国家英烈,授一等功。

    《人民网》

    2019年9月30日上映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中国机长》连上热搜。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成为网红,网民纷纷为英雄机长点赞。

    《搜狐网》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从武汉到北京乃至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英雄,如钟南山、李兰娟、柳帆、龙巧玲、彭银华、韩红、林生斌、汪勇等众多的英雄。

    《微信公众号》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讲话》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