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四项表述,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任确的一项是(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 严刑酷法导致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
B | 北宋大家张载的“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张载主张实学,强调经世致用 |
C | 明朝人颜钧在《箴言六章》评述道:“《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決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 | 《大明律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
D | 1689年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是中国与外国划定边界的第一个近代主权国家间的条约,以国际条约的形式第一次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 | 清朝完成了向近代外交的转型 |
A.A
B.B
C.C
D.D
2、北宋时期,地方设路、州、县三级,中央政府曾对一级地方行政单位“路”进行过多次析分。如表为北宋时路的数量变化。这一变化说明,北宋时期( )
至道三年(997年) | 天禧四年(1020年) | 宣和末年(1125年) |
15路 | 18路 | 26路 |
A.提高了州县的政治地位
B.地方贫弱无力对抗边患
C.国家疆域范围不断扩大
D.中央强化了对地方控制
3、意大利的薄伽丘通过小说歌颂现实生活,反对等级观念;德国的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挑战教皇权威;法国的伏尔泰等人主张天赋人权、民主自由,抨击专制制度。这反映出
A.反封建斗争形式日益多样化
B.人文主义深入发展
C.思想解放曲折反复
D.欧洲社会矛盾中心不断转移
4、18世纪80年代,在英国棉纺织业中,手工织机仍占绝对优势。到了19世纪中期,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动力织机增至22.5万台,手工织机则减少至6万台。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
B.机器制造焕发新的活力
C.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
D.垄断组织的出现与扩大
5、唐宋时代,同业商人组织,叫做“行”,而“行”这个词,同时又指同业商店的街区而言。相同工种的作坊、工匠,组成为一“行”。到宋代,“行”的数目由隋唐的120行发展到440行。这一变化说明( )
A.政府管理更加严格
B.商业垄断日益明显
C.劳作方式发生变化
D.社会分工不断细密
6、1988年,新加坡政府发布《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明确了作为国家原则的五项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新加坡政府此举意在( )
A.凸显文化包容
B.鼓励社会互助
C.注重家庭和谐
D.强化国家认同
7、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因制定颁布于旧历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对这一学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科举制的废除
B.中国文官考试制度开始建立
C.推动了京师大学堂的创建
D.标志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8、19世纪中后期,英格兰的城市学院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科课程,例如纽卡斯尔理学院的采矿、电气工程,利物浦大学学院的工程、电机,约克郡学院的化学、物理等。上述特色课程的形成( )
A.助推了工业革命的起步
B.适应了技术革新的需要
C.拉大了各城市间的差距
D.促进了西欧大学的兴起
9、如表所示为清代前中期南方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概况。据表可知,当时( )
地区 | 概况 |
浙江昌化县 | 其茶、烟、漆、桕、棕、粟、楂、萸之类,游于他省。 |
湖南新化县 | 茶桐杉竹诸凡有资民生日用之物,所产亦繁。民以此装运邻境,易谷米以食。 |
江西新城县 | 今皆惟烟是务,妇不知织,布从何出。 |
A.赋税制度改革推动经济作物推广
B.政府主导了外来物种的推广
C.农业生产发展深受商品经济影响
D.生产关系调整促进作物改良
10、对如表主旨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大概时段 | 信息媒体 | 农业 | 工业 | 军事 | 治理规模 |
公元前7万—前1万年 | 语言系统 岩画 | 狩猎 采集 | 石器 | 石头武器 弓箭 | 部族 |
公元前1万—前3000年 | 象形文字 泥版 | 种植 畜牧 | 铜器 | 青铜武器 | 村落 |
公元前3000—前1000年 | 书写系统 石碑 | 犁耕 | 铁器 马车 | 骑兵 | 国家 |
公元前1000—公元1500年 | 字母表 书籍 | 大型 粮食贸易 | 大型 工程 | 兵团 火药 | 帝国 |
A.狩猎采集时代信息交流困难
B.伴随社会进步人类交往不断扩大
C.技术条件限制国家治理规模
D.制度优势推动古代帝国逐步扩张
11、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创办了大量军用和民用工业,引入西式教育,开办各类新式学堂,编练新式海陆军。据此,对洋务运动评价最恰当的是( )
A.它的失败有其历史必然性
B.它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它是资产阶级的自救运动
D.它加剧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12、北宋规定州级行政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进行牵制。后来,中央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举常平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可由武人担任。北宋此举旨在( )
A.推行崇文抑武的治国方略
B.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C.削弱相权以加强君主专制
D.吸取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
13、《唐律疏议》规定妇女要求离婚的条件:丈夫殴打妻家亲属,丈夫杀害妻家亲属,丈夫卖妻为婢等。还规定,“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这些规定( )
A.由皇帝与三省制订再交六部执行
B.得益于女皇武则天积极推动
C.反映妇女离婚权有一定法律保护
D.显示儒家伦常道德已被否定
14、据西塞罗记载,马勒奥洛因弑母而被处以死刑,临刑前立下遗嘱,将他的朋友指定为遗产继承人,其弟弟提出异议,认为自己被不公正地剥夺了继承权。法官最终推定马勒奥洛为“精神病人”,认定其拟定的遗嘱无效。这表明罗马法( )
A.条文解释权归司法机构
B.司法实践兼顾社会情理
C.具有保护弱者逻辑思维
D.以宗法血缘为最高准则
15、1916年,成都警察局发布了新的规章。根据要求,在夏秋两季茶馆演戏必须在晚上10点前结束,春冬两季则在晚9点收台;规定演员在舞台上不得有任何不适当的言论和行为。茶馆的规模也相应受到限制,未经许可茶馆不能随意增加座位。这体现( )
A.城市管理职能的扩张
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C.城市娱乐方式多样化
D.娱乐业管理专业化
1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
A.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B.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D.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17、王安石变法在时间维度上是北宋中期对北宋初期以来社会问题的回应,在空间维度上是南方派系对北方派系的斗争。在空间维度上,下表中论据选用正确且论证过程合理的是
| 论据 | 论证 |
A | 王安石是江西籍官员,他的幕僚多为江西、福建籍官员。 | 江西、福建籍官员多为北民南迁的迁移家族(如王安石),迁移家族的特点是求变多于守成, |
B | 政治重心迁到南方不久。 | 初入南方,为适应南方经济发展要求必须改革。 |
C | 北宋中期积贫积弱。 | 北宋初期以来逐步形成的“三冗”问题,导致积贫积弱,国家内外交困。 |
D | 王安石一生在南北多地为官。 | 丰富的南北阅历,使王安石既不同于北方士人,又与南方士人相异。 |
A.A
B.B
C.C
D.D
18、西欧封建社会庄园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经济上自给自足,二是政治上有较高的自治权。两个特征的影响是( )
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城市兴起
C.容易形成分裂割据
D.产生人文主义思想
19、下图中数字代表欧洲城市潜能高低,这最大程度地体现了( )
A.生产技术的辐射
B.经济中心的转移
C.贸易格局的变化
D.工业城市的发展
20、严复以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论证“自由为体”的合理性,将自由视为生物进化、人类进步的标志。“民主为用”是指民主政治是自由的产物,是实践自由的理想场地。严复在多篇文章中赞扬西方民主政治中的平等、尚贤﹑隆民。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旨在
A.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启民智
B.揭露中体西用的顺序错误
C.用西方的科学民主来改造中国
D.宣扬民主共和发展资本主义
21、有学者认为,唐朝中后期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失败,意味着政府已不能再把土地和农民束缚起来,而且门阀及有关政治势力也不允许将土地所有权交由政府支配。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实施赋税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B.门阀士族危及政府统治
C.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业发展
D.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22、中国现代有一种制度被誉为“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既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也不是单纯的地方自治,而是两者的有机统一”。该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3、图1、图2可用于说明此时期美国的农业生产( )
图1 美国农场劳动力总数变化 图2 美国农业机械使用变化
A.率先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严重缺乏劳动力
C.推动了农业劳动力转移
D.技术领先于世界
24、西藏、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是在( )
A.元朝
B.清朝
C.三国
D.唐朝
25、________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六部。所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明成祖设内阁。
26、冷战与两极格局:冷战的原因
(1)失去同盟基础:二战结束后,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________的基础不复存在。
(2)重要原因:美国和苏联是两个________完全不同的国家,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3)根本原因:两国的________存在严重冲突。
(4)美国的战略:战后美国________的野心急剧膨胀,在全球进行扩张,将社会主义的________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
(5)苏联的意图: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关心自己的安全,特别是________边界的安全。为确保________国家对苏友好,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发生了尖锐矛盾。
(6)双方的态度:逐渐强硬,都把对方视为敌人,美苏双方的对外政策都从________转向了________。
(7)拉开序幕: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为冷战推波助澜。
27、上海、太原失守后,_______、_______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_______战争。根据地军民依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_______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28、海外贸易:________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________、明州等
29、公元前3100年左右,如果你来到古代埃及,有幸与当时的法老进行交谈。在目睹修建的金子塔同时,在赞叹其宏伟的同时,不仅要问为什么要修建?法老告诉你,他相信________,下辈子还会统治埃及。
30、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民国时期
(1)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货币政策延续了清朝的传统,以________为法定货币。
(2)币制改革
法币 |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________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加上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________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________收为国有 |
金圆券与银圆券 |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开始发行________。金圆券的贬值速度比法币更快,各地纷纷拒用金圆券,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于是,国民政府又发行________,仍以失败告终 |
(3)人民币:华北人民政府于________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________,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31、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条件
直接背景:20世纪________的重大突破,如_________________的提出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引向了________领域;
理论支持:系统论、________、控制论的问世;
两次世界大战也促进了科技发展。
(2)兴起:20世纪40年代中期。
(3)主要内容:原子能的开发利用、________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________技术的突破。
(4)意义: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发展进入________,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32、21世纪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本质:面向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文化。
33、出现国家:________。
34、列宁主义的形成:形成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________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也就是________
35、40年来,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国外一位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为什么它被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
(2)1978年,农村经济改革经历了“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三个阶段,其中“分田单干”指的是什么?有什么进步意义?
(3)40年来的对外开放,推动了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请以80、90年代对外开放的措施加以说明。
(4)以1992年为界,改革开放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请指出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36、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和东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重要地位。请回答: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任举三位?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三位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请在他们的主要思想后面对应写出他们的名字。
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4)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请谈谈你的认识。
37、简答题:法国启蒙思想家有哪些?他们的主张主要有哪些?
38、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2)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征是怎样的?
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一段美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广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世界上很多看过《天仙配》的人,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
材料二“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在全国“两会”发言的重要内容。李汉秋建议教育部门应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学内容,逐步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故事的起源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念有关?该故事为什么能受到统治者推崇?
(2)首先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为人处世道德标准的是谁?政协委员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你认为是否合理?说出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