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等诗句,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
A.自强不息
B.和而不同
C.崇德尚贤
D.家国情怀
2、先秦时期的村落继承了原始聚落的“集村”式形态,村民相对集中地聚居在一个村落共同体中。至战国秦汉时期,在“集村”外又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散村,一些农民开始摆脱村落共同体的藩篱,开垦荒地,另辟居处。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铁犁牛耕的使用
B.宗法制度的瓦解
C.争霸战争的结束
D.国家政策的引导
3、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康熙帝曾下令开放海禁,次年正式公布开放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通商。然而至乾隆二十二年(1575年),其中的三个口岸被关闭,限定广州一口通商。这一变化( )
A.使中国朝贡贸易体系逐渐衰落
B.表明中国海权意识不断强化
C.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使得中国对外交流完全断绝
4、“这场战役,既打破了日军打击中国第二战区部队,从右翼配合日军华北主力在平汉路作战的战略企图,又顿挫了日军向山西腹地深入的进攻势头,挫伤了日军的锐气,使之再不敢贸然深入,从而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抗战。”这场战役是( )
A.台儿庄大捷
B.平津战役
C.平型关战役
D.淞沪会战
5、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现了汴京的繁华。我们于图中十字路口,会看到一家卖小吃的流动摊位、一间招牌为“刘家上色沉檀拣香”的香药铺;右上方是一个说书摊位、一间羊肉铺、一个小吃摊、一个鲜花摊、一家豪华大酒店“孙羊正店”;一个销售“香饮子”(饮料)的小摊;一家“解库”(当铺)。这些细节反映了宋朝城市( )
A.生活便利丰富
B.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C.纸币投入使用
D.商业繁盛外贸发达
6、到18世纪末期,伦敦克拉肯维尔区每年能生产12万块钟表,其中60%出口。对此,有人形象地说:“伦敦几乎就像是在生产时间本身。”该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科学技术的深度变革
D.垄断资本的积累
7、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8、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
A.旨在终结宰相制度
B.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
C.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D.有助于加强皇权专制
9、葬礼演说是雅典城邦一项重要的制度,体现了城邦官方的意识形态。演说赞颂的对象,在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城邦公民集体。但到公元前4世纪末的演说中,将军成为主要的赞颂对象,公民集体只是作为陪衬出现。赞颂对象的变化反映了雅典( )
A.公民丧失了爱国热情
B.城邦制度基础有所动摇
C.民主政治进程发展缓慢
D.城邦民主制度已经腐朽
10、据统计,至1926年7月,湖北省建立起农民协会等革命组织的有十余县,参加的农民有三万余人。到1927年3月初湖北省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时,有组织的农民已达八十万,农民协会能直接领导的农民群众约五六百万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发生转移
B.国民革命促进农民运动发展
C.人民群众土地革命斗争热情高涨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得到认同
11、种姓制度是一种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体系,曾普遍存在于南亚次大陆,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该制度( )
A.源于印度特殊的自然环境
B.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C.有利于缓和印度阶级矛盾
D.推动了佛教的产生发展
12、据记载,宋代开封每日“有生鱼数千担”运入;“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上市,动即百数”;粮食“用太平车或骡马驮之,从城外守门入城货卖”。在临安“细民所食,每日城内外不下一二千余石,皆需之铺家”。于是,仅新开门外草桥下南街“米市三四十家”。这些记载可用于说明,宋代( )
A.城市坊市分区制度瓦解推动商业繁荣
B.国家对社会的控制逐渐松弛
C.商品经济发展提高了社会商品化程度
D.区域之间商品贸易趋向频繁
13、下表为英国议会通过的部分法案。这些法案的颁布
时间 | 法案 |
1694 年 | 《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任期不得超过三年 |
1701 年 | 《王位继承法》规定,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 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 |
1707年 | 《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失去了议员资格 |
A.确保了议员正常行使权力
B.剥夺了国王的一切权力
C.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D.促成了责任内阁制确立
14、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向印度远航时,运用了海上迂回原则,顺着信风向西南驶入大西洋,直到接近巴西海岸;再乘上盛行的西风扬帆东行,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见如图)。达▪伽马远航的成功,得益于( )
A.航海知识的进步
B.地理大发现的扩展
C.造船技术的发明
D.东西方交流的密切
15、郭店楚简中的《尚书·洪范》记述了周武王与箕子的对话,箕子陈述“天地之大法”,其中包括王者遇大事,要“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由此可见( )
A.西周形成天子、诸侯、卿、士等级制
B.周初仍保有民众议政的原始民主遗风
C.敬鬼神是周人政治生活中首要之事
D.庶人与卿士具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地位
16、在英国,公务人员一律不准经商,或是从事与其公职部门业务有关的任何营利性事业。凡利用国家职权泄露国家机密的,将根据《国家保密法》予以严惩。同时,公务人员也不可以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公开发表政见对政府施政任意批评或使政府为难。这些规定旨在( )
A.树立公务员公正无私的责任心
B.维护政府公正无私的形象
C.杜绝公务员营私舞弊的现象
D.保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作
17、1757年,清乾隆皇帝颁布上谕,撤销沿海各海关,仅保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促使一个特殊的商人群体迅速崛起。他们是( )
A.徽商
B.十三行商人
C.晋商
D.宁波商帮
18、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已经学会用火。研究元谋人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 )
A.考古发掘
B.史书记载
C.神话传说
D.学术论著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以下科技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关注( )
①研制成功原子弹、氢弹 ② “神舟五号”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
③亿次巨型计算机问世 ④ “嫦娥一号”首次完成绕月探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72年和1982年,重庆市涪陵小田溪墓地先后发现了7座墓葬,尤其是1、2号墓葬,规模巨大,随葬品数量众多。这些生产或生活物品大多与《山海经·海内经》《华阳国志·巴志》记载相同。这表明( )
A.先秦政权重视民众的生产与生活
B.巴国文化的记载并不可靠
C.考古文物与历史文献可相互印证
D.重庆是长江古文明发源地
21、据《宋书》记载:南朝宋时期,路太后(孝武帝母)的侄孙路琼之去拜访中书令王僧达,被其讥笑祖上是王家的车夫。路太后震怒、请求孝武帝惩处。孝武帝回道:“琼之年少、自不宜轻造诣(拜访)。王僧达贵公子,岂可以此事加罪!”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门阀士族势力较为强大
B.君主的权力受到削弱
C.庶族地主力量不断增长
D.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
22、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中央军委根据会议精神颁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此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 )
A.加快了解放军战略进攻步伐
B.适应了解放战争发展的需要
C.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
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23、“青铜时代”概念最初由丹麦国家博物馆保管员汤姆森所创用。其后,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在《青铜时代》一书里,对此作了科学的界定。中国的青铜时代一般是指( )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
D.魏晋南北朝时期
24、1959年,毛泽东在会见喀麦隆独立运动领导组织代表时,明确表示“非洲当前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反对资本主义”。这表明此时的中国( )
A.不再坚持“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B.尊重非洲人民自主选择前进道路
C.联合非洲国家打破帝国主义封锁
D.拒绝履行同苏联结盟的相关义务
25、金融危机现代国际金融具有一定的风险,金融风险一旦失控,就会导致大范围____,甚至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26、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世界三大宗教 | 佛教 | 基督教 | 伊斯兰教 |
产生时间 |
|
|
|
产生地点 |
|
|
|
创始人 |
|
|
|
经典 |
|
|
|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________年9月,第一届________在北京举行。
(2)大会通过了《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类型的宪法,体现了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原则。
(3)大会确立的________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和________制度、________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它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28、________年英国、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以《天津条约》和________为代表的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9、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背景:_________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
(2)特点:孟尼利克二世发表《_________》,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
(3)结果:1896年打败_________,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
30、________年________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40余艘,士兵4000多名,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组织了抵抗。这场反击英国侵略的战争,以________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________》而结束
31、世界大战的酝酿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________,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各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主要有:英德矛盾、________、德俄矛盾、俄奥矛盾等。
②主要原因: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________。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________:同盟国和协约国。
③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①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________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②性质: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________之战。
32、外交影响: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_________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________推动构建_______________,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__________________。
33、宗教伦理与教化:宗教改革前,宗教伦理的教化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何影响?
(1)体现:
①________年,________成为罗马国教。________年,西罗马帝国灭亡。5世纪,日耳曼人国家逐渐接受了________教
②教士们主要任务是宣讲________
③教会还开办________,主要讲授________内容
④节日大多与________教有关
⑤教会时刻不忘告诫人们必须________、不许偷盗、奸淫、杀人,忍受人间的痛苦等。
(2)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影响了人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
3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
35、《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36、“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和“王安石”两幅图片,思考:两个人的改革一成一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37、中国制度和文化对古代周边国家的影响。
38、为什么民国后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会陷入困境?
39、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诸多措施,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