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宣城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肥拣瘦   衅   拨离间

    B. 冲直撞   肉   惨遭

    C. 咄逼人   罢   相形见

    D.结盟约   棠   瓜熟

  • 2、下列哪些人物属于“明初诗文三大家”?(  

    A.宋濂 B.李梦阳 C.高启 D.刘基 E.杨慎

  •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洪熙元年春正月,御奉天门受朝,不举乐。夏四月,帝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夏税方急,乃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科粮之半。庚辰,帝不豫,辛巳,大渐,崩于钦安殿,年四十有八。赞曰:“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节选自《明史·本纪第八·仁宗》,有删改)

    A.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B.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C.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D.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也”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直不百步耳,是亦走  ②寡人之民不加多,何  ③非我也,岁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⑤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  ⑥女不爽,士贰其行  ⑦臣之壮,犹不如人

    A.①③/④⑤/②/⑥⑦ B.①⑤/③④/②⑥/⑦

    C.③④/①⑤/②/⑥⑦ D.②③/①⑤/④⑥/⑦

  •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B.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其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C.“序”只能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D.王羲之是东晋大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因他曾做过“右丞相”,人称“王右丞”,《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心墙

    万吉星

      小区有些年头了,密密麻麻的防盗笼、蜘蛛网似的线路爬满了红砖墙。每个单元门楼前的空墙上,除了偶尔有几张水电费催缴通知外,贴满了代办信用卡、疏通下水道的牛皮癣广告。

      小王两口子带着刚满月的孩子搬了进来。老人从乡下老家带的土鸡蛋太多,直吃得小王媳妇看见鸡蛋就想吐。小王心里着急,天气太热,鸡蛋时间一长就放坏了。

      媳妇说:“要不给邻居送点吧,我们刚搬来,少不了要麻烦人家。”

      小王提了一篮鸡蛋去敲对面邻居的门,厚厚的防盗门阴沉着脸。

      门后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小王知道这是主人家正对着猫眼往外观察呢。他对着门里说:“我是刚搬来对面的邻居,家里有些乡下带来的土鸡蛋,给你们送几个过来。”门内沉默了几秒钟,传来一个女人冷冰冰的声音:“谢谢,不用了,我们家都不喜欢吃鸡蛋。”话音一落,便有脚步声渐渐远去。

    小王感到有些失落,他抬腿上了楼,敲了敲楼上邻居家的门。

    里面探出来一颗男人的脑袋,粗声粗气地问道:“你找谁?”小王忙将手里的篮子往面前送了送,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男人一愣,打量一下小王,又看了看篮子里的鸡蛋:“谢谢,不用了,我们家冰箱里还有很多。”说完便“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小王站在阴冷的楼道里,感觉心里很冷。

      没过几天,孩子变得不安生了,一到深夜就哭闹不停,吵得小两口不得安宁,也搅得楼上楼下都睡不好觉。小王媳妇说:“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要不你去给大家道个歉,伸手不打笑脸人,等人家骂上门来,不如咱先去陪个笑脸。”小王一想到前次吃的闭门羹,心里就一万个不愿意。

      最后两口子一合计,用小纸条统一给大家表示一下歉意吧!

    第二天天一亮,单元门前的空墙上出现一张手写的纸条:“各位邻居,我们刚搬到这个小区,孩子太小晚上吵闹,影响了大家的休息,深表歉意,感谢大家这些天来对我们以及孩子的理解和包容,在此真诚地感谢大家!”在小纸条的最后,还印上了孩子的小脚印。

      第二天,纸条旁边多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谁家都有孩子,我们也是过来人,能理解!”纸条的后面,画了一颗小小的爱心。

      第三天,又多了一张小纸条:“是不是尿不湿让孩子不舒服,我家用的是××牌的,孩子晚上睡得很香,你们可以试试!”

      第四天,再次多了一张纸条:“是不是奶水不够,孩子没吃饱?花生炖猪脚能催奶,我女儿刚断奶,家里还有很多花生,我给你们拿一点来吧!”

      第五天、第六天……

      最后有一天,在那面贴了无数张爱心小纸条的墙上,又多了这样一张小纸条:“我们在这个小区住了很多年了,大家都不认识,中秋节快到了,我们就在院子里搞一次联欢吧!”

      关了电视,放下手机,二楼的抱来一箱苹果,三楼的提了一篮花生,四楼的拿出一袋核桃,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一轮明月慈祥地挂在夜空,皎洁的月光倾泄在每个人开心的笑脸上。“好长时间没有这么悠闲地赏月了,真美啊!”“哦,原来那张纸条是你写的啊!”“你就住在我对面?搬进来几年了,愣不知道我对面住的是什么人,哈哈哈……”爽朗的笑声打破了小区原来的死气沉沉。

      夜深了,但大家还意犹未尽,临进家门,还不忘回头叮嘱一声:“这个周末每家出两个拿手菜,在院子里搞长街宴哦,不要忘了!”

    这个小区出名了!这面墙出名了!居委会主任来了,办事处主任来了,区长来了,市长也来了……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描写了一个老旧小区乱糟糟的生活环境,为人物活动设置了场景,引起并衬托了下文所写的邻居之间冷漠的人际关系。

    B. 新搬来的小王两口子对邻居间冷漠的关系感到疑惑和不舒服,家里鸡蛋快放坏了,想趁给大家送鸡蛋的机会拉近一下人际关系。

    C. 小说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及比喻、比拟、对比的运用,洋溢生活气息,生动鲜活地表现出邻居关系的变化。

    D. 小王夫妻和邻居之间发生的故事令人感动又引人深思,表现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朴素的生活道理。

    2以小王两口子给邻居送鸡蛋为开端,邻居之间的关系是怎么出现由“冷”到“热”的变化的?请联系相关内容简要说明。

    3小说以这个小区出名了、各级领导纷纷前来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高昂乐观的语调表达自己勇往直前,对理想充满信心的态度。

    (2)苏轼《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阐述万物之间的关系,并表明自己对待世间万物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数字描述了阿房宫建筑面积之大。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李白在《蜀道难》先以“六龙回日”的神话极写山势的高峻,又以“____________”描写激浪回旋的河川,再以“____________”一句用拟人的手法衬托山之高峻。

    ⑵屈原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为了正义和理想,纵使死去多次,也不会后悔的坚定态度。

    ⑶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军营中分享牛肉、奏响军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任选三句)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_______________,余意袅袅,不绝如缕。

    (4)_____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

    (5)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_______________,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

     

  • 10、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如果没有李白的“请君试问东流水”,未必会有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如果没有李白的“举杯邀明月”,未必会有苏东坡《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

    (2)《明居湖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来侧面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该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将进酒》名句默写。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抒发人生短暂的名句,如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李白《将进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他对此不再抱有幻想而逃于酒乡。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①狱,中有冻死囚。

    [注] ①阌乡(wén):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脉相承。

    【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宇文绍节,字挺臣,成都广都人。祖虚中,签书枢密院事。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九年,第进士。累迁宝谟阁待制、知庐州。时韩侂胄方议用兵,绍节至郡,议修筑古城,创造砦栅,专为固圉计。淮西转运判官邓友龙谮于侂胄,谓绍节但为城守,徒耗财力,无益于事。侂胄以书让绍节绍节复书谓公有复仇之志而无复仇之略有开边之害而无开边之利不量国力浪为进取计非所敢知侂胄得书不乐,乃以李奭代绍节,召还,以宝文阁待制知镇江府。

    吴曦据蜀,趣绍节赴阙,任以西讨之事。绍节至,谓大臣曰:“今进攻,则瞿唐一关,彼必固守;若驻军荆南,徒损威望。闻随军转运安丙者素怀忠义,若授以密旨,必能讨贼成功。”大臣用其言,遣丙所亲以帛书达上意,丙卒诛曦。权兵部尚书。统制官高悦在戍所肆为杀掠,远近苦之。绍节召置帐前,收其部曲。俄有诉悦纵所部为寇者,绍节杖杀之,兵民皆欢。升宝文阁学士,试吏部尚书,寻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安丙宣抚四川,或言丙有异志,语闻,廷臣欲易丙。绍节曰:“方诛曦初,安丙一摇足,全蜀非国家有,顾不以此时为利,今乃有他耶?绍节愿以百口保丙。”丙卒不易。朝廷于蜀事多所咨访,绍节审而后言,皆周悉事情。

    嘉定六年正月甲午卒,讣闻,上嗟悼,为改日朝享。进资政殿学士致仕,又赠七官为少师,非常典也。谥曰忠惠。

    (节选自《宋史·宇文绍节传》,略有删节)

    (注)①圉:读“”,养马的地方。②摇足:动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侂胄以书让绍节/绍节复书谓公/有复仇之志/而无复仇之略/有开边之害/而无开边之利/不量国力/浪为进取/计非所敢知/

    B. 侂胄以书让绍节/绍节复书谓/公有复仇之志/而无复仇之略/有开边之害/而无开边之利/不量国力/浪为进取计/非所敢知/

    C. 侂胄以书让绍节/绍节复书谓公/有复仇之志/而无复仇之略/有开边之害/而无开边之利/不量国力/浪为进取计/非所敢知/

    D. 侂胄以书让绍节/绍节复书谓/公有复仇之志/而无复仇之略/有开边之害/而无开边之利/不量国力/浪为进取/计非所敢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的“补”“迁”“升”“除”“进”都与官职变动有关,且这里都指官职升迁。

    B. 阙,本意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常用来代指皇帝的居处,也借指朝廷。

    C. 赠,追赠,指加封死者官职、勋位,古代可用于特别表扬对政府有贡献的死者。

    D. 谧,即“谥号”,古代对死去的有地位的人接其生平事迹,给予的或褒或贬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宇文绍节出身官宦,世代忠君。他的祖父宇文虚中和父亲宇文师瑗都因为出使北国而死,宇文绍节以族子身份成为他家后代。

    B. 宇文绍节谋划长远,措施得当。韩侂胄筹划对敌发兵,宇文绍节在庐州郡中谋划修筑城池,创立修造砦栅,专门为固守考虑。

    C. 宇文绍节善于识人,眼光独到。讨伐吴曦时,他推荐了随军转运使安丙,并派遣亲信用帛书传达上意,最终成功诛杀了吴曦。

    D. 宇文绍节为国尽忠,深受器重。皇上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叹息伤悼,为他改变了朝拜祭祀的时间,并给予了特殊的恩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有诉悦纵所部为寇者,绍节杖杀之,兵民皆欢。

    (2)朝廷于蜀事多所咨访,绍节审而后言,皆周悉事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包身工》中既有对包身工悲惨遭遇的概括介绍,对包身工群体形象的“面”上的描写,如作者在记叙中集中描写了包身工的起床、早餐、上工、收工四个场面,这面上的记叙与描写概括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劳动状况,又有对“芦柴棒”“小福子”典型人物的生动“点”上的描写,作者以“芦柴棒”为例,通过“生病”、被“抄身”等“点”上的描写,写出了包身工奴隶般悲惨命运。请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一段上课的场面。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