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3、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4、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5、合成氨工业中,每生产2molNH3,放出 92.4kJ 热量。
(1)写出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已知:
1molN-H 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等于_______kJ。
(3)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
已知:CHOH(g)=HCHO(g)+H2(g)△H=+84kJ⋅ mol−1
2H2 (g)+O2(g)=2H2O(g)△H=−484kJ⋅ mol−1
工业上常以甲醇为原料制取甲醛,请写出 CH3OH(g)与 O2(g)反应生成 HCHO(g)和 H2O(g)的热化学 方程式:_______
6、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O围绕
和P分别形成正八面体和正四面体,它们通过共顶点、共棱形成空间链结构。每个晶胞中含有
的单元数有___________个。
电池充电时,脱出部分
,形成
,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则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一种立方钙钛矿结构的金属卤化物光电材料的组成为、
和有机碱离子
,其晶胞如图5所示。其中
与图4中___________的空间位置相同,有机碱
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_;若晶胞参数为
,则晶体密度为___________
(列出计算式)。
7、回答下列问题:
(1)漂白粉是一种常用消毒剂,其中的有效成分是 ________(写出化学式)。
(2)高铁酸钠(Na2FeO4)可以用作自来水处理剂,高铁酸钠处理过程中有氢氧化铁胶体生成,则高铁酸钠作自来水处理剂的优点是________。
(3)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有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等。电子工业常用 30%的 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 FeCl3 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如何检验 FeCl3 腐蚀铜后的溶液是否含 Fe3+ ________。
(4)在用二氧化氯进行水处理时,ClO2 除了杀菌消毒外,还能除去水中的 Fe2+和 Mn2+。用 ClO2氧化除去 Mn2+生成 和 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8、探究草酸()性质,进行如表所示实验。
实验 | 装置 | 试剂a | 现象 |
① |
| 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 |
② | 少量 | 产生气泡 | |
③ | 酸性 | 紫色溶液褪色 |
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现象说明的酸性__________(“强于”或“弱于”)
。
(3)实验③现象说明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9、将1L0.5mol·L-1CuSO4和0.2mol·L-1FeCl3混合溶液,用石墨为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阳极收集到8.96L(标况下)气体(不考虑氯气溶于水),电解结束后将溶液体积稀释至2L。
计算:(已知:lg2=0.3,lg3=0.5)
(1)阳极析出气体为___。
(2)计算稀释后溶液的pH___(忽略溶液中离子水解)。
10、下表是某地区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初中化学和生物学科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表 | 精制海盐、碘酸钾 |
含碘量 | 20~40mg/kg |
卫生许可证号 | ××卫碘字(1999)第001号 |
分装日期 | 见封底 |
储藏方法 | 密封、避光、防潮 |
食用方法 |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
(1)要在食盐中加碘,是因为碘是人体内合成____________激素的主要原料,缺碘会引起疾病。
(2)食盐中加碘,这碘指的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单质)。
(3)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含碘盐的食用方法可推测碘酸钾在受热时容易__________。
11、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___价。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CrO2)2属于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填序号)。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产生沉淀
b.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微粒可通过滤纸
(3)已知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提纯明胶的装置是下列中的___(填序号)。
A. B.
C. D.
(4)氢氧化铁胶体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而达到净水的目的,若向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12、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双氧水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生产双氧水常采用蒽醌法,其反应原理和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A.氢化釜 |
B.过滤器 |
C.氧化塔 |
D.萃取塔 |
E.净化塔
F.工作液再生装置
G.工作液配制装置 生产过程中,把乙基蒽醌溶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作液,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氢化,再经氧化、萃取、净化等工艺得到双氧水。回答下列问题:
(1)蒽醌法制备双氧水理论上消耗的原料是 ,循环使用的原料是 ,配制工作液时采用有机溶剂而不采用水的原因是 。
(2)氢化釜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进入氧化塔C的反应混合液中的主要溶质为 。
(3)萃取塔D中的萃取剂是,选择其作萃取剂的原因是 。
(4)工作液再生装置F中要除净残留的H2O2,原因是 。
(5)双氧水浓度可在酸性条件下用 KMnO4溶液测定,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一种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27.5%,(密度为1.10g·cm3),其浓度为 mol/L。
13、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夹持装置未画出,“Δ”表示酒精灯热源)来研究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已知:无水乙醇的沸点为78℃,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用于验证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氧化产物。
(1)发生反应时,装置A中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 (填化学式,下同),D中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装置C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
(3)装置D中发生的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4、据部分键能数据,以及热化学方程式 ,计算
键的键能为_______。
化学键 | C-H | C-F | H-F | F-F |
键能/(kJ/mol) | 414 | 489 | ? | 155 |
15、如图是部分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其中12~17号元素的有关数据缺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6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_______,核外电子总共有_______种运动状态,最高能级的原子轨道电子云形状为_______。
(2)图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3)铜位于周期表中的_______区,铜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_______。
(4)4、5、6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用元素符号回答)。
(5)元素中,某元素M的逐级电离能如表所示:
578 | 1817 | 2745 | 11575 | 14830 |
①由此判断M元素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回答)。
②分析图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推断:_______
(填“>”“<”或“=”)。
16、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都需要用氯气。
Ⅰ、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制氯气。
观察图1,回答:
(1)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电解饱和食盐水通电后,b侧产生的气体检验方法是_____。
Ⅱ、某学生设计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3)在A装置中用固体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4)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
(5)C装置的作用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6)此实验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偏低,该学生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还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②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将装置做何改进: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