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2、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3、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4、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5、已知As2O3与Zn可以发生如下反应: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2)Zn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填序号)。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碱性
(3)该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若消耗0.3molAs2O3,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
(5)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6、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气体A和b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 pC(g)+q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
v(A);反应2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
,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
mol,有
molD生成。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min内,v(A)=______________;v(B)=______________;
(2)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 xV(A)正=qV(D)逆 B、气体总的质量保持不变 C、C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E、混合气体总的密度不再变化 F、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不再变化
(3)反应平衡时,D为2amol,则B的转化率为________;
(4)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1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反应速率_____(是“增大”“减小”或“不变”),
7、连二次硝酸(H2N2O2)是一种二元酸,可用于制N2O气体。
常温下,用0.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10mL0.01mol·L-1H2N2O2溶液,测得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H2N2O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2)c点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3)b点时溶液中c(H2N2O2)___________c()。(填“>”“<”或“=”,下同)
(4)a点时溶液中c(Na+)___________c()+c(
)。
(5)硝酸银溶液和连二次硝酸钠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的连二次硝酸银沉淀,向该分散系中滴加硫酸钠溶液,当白色沉淀和黄色沉淀共存时,分散系中=___________。[已知Ksp(Ag2N2O2)=4.2×10-9,Ksp(Ag2SO4)=1.4×10-5]。
8、破坏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如表所示:
物质 | |||||||
能量/ | 243 | 193 | 151 | 431 | 363 | 297 | 436 |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B.
C.
(3)相同条件下,(
代表
、
、
)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
9、有下列四种有机物①乙烯 ②苯 ③乙醇 ④葡萄糖
(1)苯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2)常温下呈气态,能发生加聚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3)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______(填序号)。
(4)交警查司机酒驾,是利用______(填序号)可以使变色的原理。此反应利用了该有机物的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10、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___________________,Y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使反应时间缩短,可使用下列哪些方法__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增大容器的体积
C.通入He气增大容器的压强
D.加催化剂
11、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三种不同
A.MgO、Na2O、CO2、CuO B.HCl、H2O、H2SO4、HNO3 C.NaOH、Na2CO3、KOH、Cu(OH)2
(1)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
(2)这三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该反应______氧化还原反应(填“是”或“不是”)。
(3)写出这种新物质与足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这种新物质与足量Ba(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2、将Cu投入足量的FeCl3的水溶液中,两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FeCl3+Cu2FeCl2+CuCl2
(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2)当有0.3 mol电子发生转移时,发生反应的Cu的质量为_________。
(3)请将以上反应改写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平下列方程式: FeCl2+ H2O2+ HCl— FeCl3+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高锰酸钾和氢溴酸溶液可以发生下列反应:2KMnO4+16HBr5Br2+2MnBr2+2KBr+8H2O,若消耗15.8 g氧化剂KMnO4,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质量是_______。
1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铁盐与亚铁盐相互转化实验。
实验Ⅰ:将Fe3+转化为Fe2+
(1)Fe3+与Cu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用对比实验法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请填写实验万案:
实验方案 | 现象 | 结论 |
步骤1:取4mL①__________ mol/LCu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KSCN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CuSO4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 |
步骤2:取4mL②__________mol/LFeSO4 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KSCN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查阅资料:
已知:①SCN-的化学性质与I-相似 ②2Cu2++4I-=2CuI↓+I2
Cu2+与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将Fe2+转化为Fe3+
实验方案 | 现象 |
向3mL0.1mol/LFeSO4溶液中加入3mL0.5mol/L稀硝酸 | 溶液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
探究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查阅资料:Fe2++NOFe(NO)2+(棕色)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O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角度对体系中存在的反应进行反应Ⅰ:Fe2+与HNO3反应;反应Ⅱ:Fe2+与NO反应。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kJ·mol-1,500℃时将2molSO2和1molO2装入一体积恒定的10L密闭容器中,2分钟(t1)时达到平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5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
(2)如图表示该反应在时刻t1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___kJ,图中时刻t2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写一个即可)。
(3)t1时体系的压强与开始时压强之比为___。
15、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不锈钢的种类目前有100多种,主要组成元素是铁、碳、铬、镍、铜等,不锈钢在国民生产生活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r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第二电离能_____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
(2)氟与氯同主族,的熔点为1100℃,熔化时能导电;
的熔点为83℃,易溶于水和乙醇。
的熔点比
高得多,这是因为___________。
(3)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加2滴溶液,然后再滴加两滴KSCN溶液,未观察到溶液变红。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水中可以电离出配离子
,该配离子中的配体是___________,该配离子中含有的
键与
键的数目之比是___________。
②依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和
的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
(4)铜的硫化物有CuS和两种,它们的晶胞具有相同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晶胞中
的位置(如图1所示),铜离子位于
所构成的四面体中心,已知CuS和
的晶胞参数分别为apm和b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
①CuS晶体中,铜离子与硫离子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pm。
②晶体的密度为
___________
(列出计算式即可)。
16、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塑料、合成橡胶的化工生产中.一种以工业含锌废渣(主要成分为
,还含有
、
、
及
等)制取高纯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如下表所示:
| |||||
开始沉淀 | 6.3 | 1.5 | 3.4 | 6.5 | 7.4 |
沉淀完全 | 8.3 | 2.8 | 4.7 | 8.5 | 9.4 |
(1)“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酸浸”时通入过量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利用表格中的数据,计算_________________.
(4)“调”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滤渣2经酸溶等进一步处理后可获得
晶体,其中由
溶液制取
晶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废水处理中常用将
转化
除去,向含有
的废水中通入一定量的
气体,调节溶液的
,当
时,
开始沉淀,则
__________(已知:25℃时,
的电离常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