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2、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4、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5、(本题共8分)
水煤气法制甲醇工艺流程框图如下
(注:除去水蒸气后的水煤气含55~59%的H2,15~18%的CO,11~13%的CO2,少量的H2S、CH4,除去H2S后,可采用催化或非催化转化技术,将CH4转化成CO,得到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是理想的合成甲醇原料气,即可进行甲醇合成)
(1)制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s)+H2O(g)CO(g)+H2(g),此反应是吸热反应。① 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②下列能提高碳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 。
A.加入C(s) B.加入H2O(g) C.升高温度 D.增大压强
(2)将CH4转化成CO,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其反应原理为:
CH4 (g)+3/2O2 (g)CO (g)+2H2O (g) +519KJ。工业上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对X、Y、Z三种催化剂进行如下实验(其他条件相同)
① X在T1℃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② Y在T2℃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③ Z在T3℃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1×106倍;
已知:T1>T2>T3,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在生产中应该选择的适宜催化剂是 (填“X”或“Y”或“Z”),选择的理由是 。
(3)合成气经压缩升温后进入10m3甲醇合成塔,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甲醇合成,主要反应是:2H2(g) + CO(g) CH3OH(g)+181.6kJ。T4℃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O、H2,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 H2 | CO | CH3OH |
浓度/(mol·L-1) | 0.2 | 0.1 | 0.4 |
①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 v逆 (填“>”、“<”或“=”)。
② 若加入同样多的CO、H2,在T5℃反应,10 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H2)=0.4 mol·L-1、c(CO)=0.7 mol·L-1、则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 = mol·(L·min)-1。
(4)生产过程中,合成气要进行循环,其目的是 。
6、(1)酸性:H2SO4__HClO4;(用“>”、“<”、“=”填空)
(2)沸点:F2__Cl2,HF__HCl;(用“>”、“<”、“=”填空)
(3)热稳定性:CH4__NH3,HCl__HI。(用“>”、“<”、“=”填空)
(4)选择下列某种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的空格。
①同位素 ②同素异形体 ③同分异构体 ④同系物 ⑤同种物质
物质名称 | 丁烷与2—甲基丙烷 | 红磷与白磷 | 庚烷与十六烷 | 氯仿与三氯甲烷 | 氕与氘、氚 |
相互关系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7、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包括氟、氯、溴、碘、砹五种元素,统称为卤素。其中代表元素氯富集在海水中,其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氯原子能量最高能层上的原子轨道数为______;现代化学中,常用光谱分析来鉴定元素,这与原子的___________有关。
(2)物质的熔点与其结构密切相关。某同学判断某些卤化物的熔点为NaF>NaCl,SiF4<SiCl4。该同学的主要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3)在氢卤酸中,HF是唯一的弱酸,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4)光气()用作有机合成、农药、药物、染料及其他化工制品的中间体。从电子云的重叠角度分析,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类型是_______,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5)PtCl2(NH3)2为平面结构,可以形成甲、乙两种固体。其中,一种为淡黄色固体,在水中溶解度小;另一种为棕黄色固体,在水中溶解度大,是癌症治疗的常用化学药物。
① 棕黄色固体是图中的___(填“甲”或“乙”),试解释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淡黄色固体大的原因是___。
② Pt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可按图 所示方式堆积形成金属Pt晶体:
该晶胞的堆积方式为____,M 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若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Pt原子的原子半径为______pm。
8、(1)反应mA+nBp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___________.
②若C为气体,且m+n=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_____方向移动.
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______态.
(2)乙二酸俗名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法测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x值。
①称取1.260g纯草酸晶体,将其酸制成100.00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取25.00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③用浓度为0.1000mol/L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mL;
(1)滴定时,KMnO4标准液应装在 式滴定管中
(2)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数据,计算出x=___________
讨论: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9、在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的两份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A、B所示。(忽略温度和体积变化)
(1)曲线B表示滴加的溶液为_________。
(2)d点溶液导电性最弱的原因为__________;ac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曲线A中b点溶液的pH_______曲线B中b点溶液的p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a点和c点加入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
(4)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继续滴加Ba(OH)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0、回答下列问题
(1)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NaH2PO2为_____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其溶液显___________(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
(2)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泡沫灭火器的原理:___________。
(3)室温,10mLpH=3盐酸和氯化铵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_mol•L‾1、___________mol•L‾1,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氯化铵溶液的pH值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4)室温下,0.1mol/L的硫氢化钠溶液和0.1mol/L的碳酸钠溶液,碱性更强的是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已知:H2S:Ka1=1.3×10-7 Ka2=7.1×10-15;H2CO3:Ka1=4.3×10-7 Ka2=5.6×10-11
(5)25℃时,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Vb和a=0.5b,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1、某实验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以检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实验中发现,反应后①中的温度升高;②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热反应,Ba(OH)2•8H2O与NH4Cl反应时,需要将固体研细其目的是_______。反应过程_______(填“①”或“②”)的能量变化可用下图表示。
(2)为了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填序号)。
(3)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碳棒)其中_______(填A或B)处电极入口通甲烷,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4)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电极c为Al、电极d为Cu、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写出该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当电极c为Al、电极d为Mg、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时,该原电池的正极为_______;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
12、弱电解质有许多如:醋酸、碳酸、氢氰酸、一水合氨等,已知25℃时,醋酸、碳酸、氢氰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氢氰酸 | 碳酸 | 醋酸 |
Ka=6.2×10-10 | Ka1=4.2×10-7 Ka2=5.6×10-11 | Ka=1.7×10-5 |
(1)25℃时,pH相等的三种溶液①CH3COONa溶液、②Na2CO3溶液、③NaCN溶液,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填序号)。
(2)25℃时,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将浓度为0.02mol/L的HCN 与0.01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c(H+) _____c(OH-)(用 < > = 填空)
(4)常温下,向浓度为0.1 mol·L-1、体积为V L的氨水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用pH计测溶液的pH随盐酸的加入量而降低的滴定曲线,d点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温度时NH3·H2O的电离常数K=______。
②比较b、c、d三点时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
③滴定时,由b点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各选项中数值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c(H+)·c(OH-) B.
C. D.
④根据以上滴定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溶液中N元素只存在NH和NH3·H2O两种形式)。
A.点b所示溶液中:c(NH)+c(H+)=c(OH-)+c(NH3·H2O)
B.点c所示溶液中:c(Cl-)=c(NH3·H2O)+c(NH)
C.点d所示溶液中:c(Cl-)>c(H+)>c(NH)>c(OH-)
D.滴定过程中可能有:c(NH3·H2O)>c(NH)>c(OH-)>c(Cl-)>c(H+)
13、某化学小组采用如图所示装置用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 密度/( |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
环己醇 | 0.96 | 25 | 161 | 能溶于水 |
环己烯 | 0.81 | -103 | 83 | 难溶于水 |
已知:+H2O
(1)制备粗品
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
②导管B的两个作用是_______,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
③该条件下因发生取代反应而得到的一种副产物是_______。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
②再将环己烯按如图所示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______备(填“A”或B)口进入。
(3)下列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14、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X(g)+nY(g) ===pZ(g)+qQ(g),式中m、n、p、q为化学计量数。在0~3 min内,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 时间 | X | Y | Z | Q |
起始/mol | 0.7 |
| 1 |
|
2 min末/mol | 0.8 | 2.7 | 0.8 | 2.7 |
3 min末/mol |
|
| 0.8 |
|
已知2 min内v(Q)=0.075 mol·L-1·min-1,v(Z) ∶v(Y) =1 ∶2 ,
(1)试确定以下物质的物质的量:起始时n(Y)=______,n(Q)=______;
(2)方程式中m=________,n=________,p=________,q=________;
(3)用Z表示2 min内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 min时,Z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15、氯化亚铜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以硫化铜精矿为原料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
已知:难溶于乙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
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热水中易水解
I.制海绵铜
铜矿氧化酸浸中,为加快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任填一条
;经测定氧化酸浸过程中有单质S生成,写出此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制CuCl
熔融态的导电性极差,则CuCl属于_______化合物
填“离子”或“共价”
;CuCl固体应___________保存。
步骤
中溶解温度应控制在
,原因是___________。
写出步骤
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步骤
中如果先加
再加入
时无沉淀产生,则产生沉淀的进一步操作是_________。
上述工艺中,步骤
不能省略,理由是__________。
上述浓缩液中含有
、
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
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中
为__________。
已知
,
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样品
,将其置于过量的
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用
的
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
溶液
,反应中
被还原为
,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16、Ⅰ.现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如图乙所示)中通入1molCO和2mol,发生反应
,测定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容器中CO的物质的量,结果如表所示:
反应时间 物质的量 温度 | 0min | 10min | 20min | 30min | 40min |
1mol | 0.8mol | 0.62mol | 0.4mol | 0.4mol | |
1mol | 0.7mol | 0.5mol | a | a |
(1)_______ (填“>”或“<”或“=”)
,理由是_______。
(2)若将1molCO和2mol通入原体积为IL的恒压密闭容器(如图丙所示)中,若再向容器中通入1mol
,重新达到平衡时,
在体系中的体积分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Ⅱ.将一定量的固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
②
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
,求:
(3)平衡时HI的分解率为_______。
(4)反应①的平衡常数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