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猎捕狗熊中,( )冲进狗熊洞内,把又蠢又笨的狗熊从睡梦中惊醒。
A.黄犊
B.卡鲁鲁
C.蓝魂儿
D.双毛
2、下列划线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绮qǐ丽 露lù天
B.活泼pō 闪烁shuò
C.瞥piē见 夜莺yīng
D.猛厉liè 卜bǔ落卜落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
B.她自己的身体感到一点点地正在化为泡沫。
C.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D.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4、“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连附近的狗都了解鹅吃食的规律,可见它吃饭多么三眼一板。
B.作者把鹅称作“鹅老爷”,意在指鹅像老爷一般难伺候。
C.作者把鹅称作“鹅老爷”,明贬实褒,言语间流露出亲昵,表现出对鹅的爱意。
5、“满两周岁”中“满”的意思是( )。
A.十分,完全
B.全部充实,没有余地
C.到了一定的限度
6、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米库米国家公园乐趣无穷,所以每年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B.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与教育。
C.虽然我再也没有见过王大爷,但是他送我的那只小花狗我一直带在身边。
D.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7、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农厉 模仿 原子核
B.痕迹 悲残 瞧不起
C.混乱 撤唤 恨不得
D.否则 卧室 暖洋洋
8、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陆地的恐龙演化成天空中的飞鸟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你能给排序吗?______
①第一种恐龙 ②猫食性恐龙 ③庞大家族 ④学习飞行
(2)“千年梦圆在今朝”中“梦”指的是________,“圆”指的是________,是因为中华儿女有着锲而不舍、________的精神,千年的梦才能在今朝实现。
(3)形成需要的条件有______。(多选)
A.高温
B.松脂
C.长时间
D.小生物
E.化石
F.地壳运动
9、 操场边的树
一株株一排排
操场边的这些树是穿着迷彩服
正在军训的学生么?
烈日下,精神抖擞
纪律十分严明
虽然蝉声就像汗水一样不停地流下来
它们一动也不动 保持着立正的姿势挺胸、抬头望着前方
休息十分钟---
这个时候,我看见它们相互搭着肩膀
轻松地说着、笑着
哗哗的声音一阵阵传来很绿、很生动
【1】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姿势 姿态
(1)它们一动也不动,保持着立正的(___________)。
(2)同学们个个准备好,以全新的(________)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严明 严肃
(3)他的表情(_______),让人觉得紧张。
(4)军训的学生们纪律十分(_______)。
【2】“擞”用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抖擞”的意思是______。请你用“精神抖擞” 造个句子吧。______________
【3】诗歌全篇运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
【4】把操场边的树比拟为军训的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
【5】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从操场边的树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加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
材料二:纳米材料已做成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
材料三:纳米技术可以使墙面涂料的耐洗刷性提高数倍,还可以制成自洁玻璃和瓷砖。
材料四:纳米陶瓷有望成为汽车、轮船、飞机等发动机部件的理想材料,能大大提高发动机
的效率和可靠性,延长发动机的工作寿命。
【1】以上材料,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方面介绍了纳米技术的运用。
【2】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纳米技术的应用使建筑界的清洁工作效率大大提升。________
②目前纳米技术在饮食方面的运用仍处在设想阶段,离实际运用还很远。________
③纺织、交通、建筑等领域,将免不了一场因纳米而引发的“材料革命”。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竹林
我爱鸟语花香,更爱眼前的这片竹林。
又一次走进竹林,像是走进了世外桃源,心都醉了。单听微风中竹叶的窃窃私语,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声音的动人。眼前一片绿色,青翠欲滴。绿是生命的象征,竹林里生机勃勃,真让我陶醉。
鸟雀在竹林间欢蹦乱跳。它们这儿一声,那儿一调,上下呼应,远近附和,清脆婉转。细看,这些鸟儿五颜六色,姿态各异。噢,它们今天是在竹林里开歌咏会,要八仙过海—一各显神通了。鸟儿见到我,有的羞答答地躲进竹叶里;有的大胆地站在枝叶上,向我点头示意;有的对我的到来并不好奇,仍在唱着自己的歌。我不禁鼓起掌来,为它们的表演叫好。这下可不妙,它们害怕了,乱糟糟地叫成一团,好像在问:哪里来的庞然大物,到这里来捣乱?
有鸟语便有花香。花儿有名的,没名的,朵朵艳丽芬芳。低头看去,一簇簇的。我真担心,看多了,我的眼睛会被染成五颜六色。不过,染了彩也好—一看多彩的世界就更方便了。有了鲜艳的花儿,生活中就有了芳香,人间便充满了温馨。禁不住,我俯身摘下一朵,放在心口。我真希望它能变成我的灵魂。
最妙的是,竹林间竟有一条小河。河水叮咚,更衬托出林中的寂静。偶尔有阳光从竹缝中跳到河面上,顿时,小河波光闪动,光芒直刺我的眼睛。河中的小鱼儿异常活跃,在河水中忽上忽下地窜动着。清澈的河水蜿蜒东去,带着岸边的鸟语花香,去向太阳问好。
我不是第一次来这竹林,但每次来了就不肯离去。如果真有来生,我真想成为这里的一株竹子,永远扎根在这里。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草木茂盛润泽,颜色浓郁得好像要滴下来一样。(_______)
(2)指各种颜色。(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总领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竹林的喜爱。
【3】作者通过(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竹林醇人图。
A.鸟语、花香、小河 B.鸟语、竹叶、河水 C.竹叶、鸟语、小河
【4】为什么作者说“每次来了就不肯离去”?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最贵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
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你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狐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在柜台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
小女孩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再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对小女孩说:“拿去吧,小心点。”小女孩满心欢喜,连蹦带跳地回家了。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到:“这条项链是在这里买的吗?多少钱?”
“本店商品的价格是卖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
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蓝宝石项链却货真价实。她买不起的。”
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说:“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1】理解文中带点的词语。
百无聊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货真价实:________________
【2】读了文中画“﹏﹏﹏”的句子我知道了小女孩买项链的原因,我还会抓住话中的要点转述给别人听: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句子,选择序号填空。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外貌描写
(1)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 )
(2)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再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 )
(3)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 )
(4)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你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 )
【4】这篇短文以“项链”为线索叙述了四件事,请你照样子给其他三件事添加小标题。
(1)小女孩看项链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以后,我认为这条项链“贵”的原因有两点: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13、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到许多人被病痛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痛不欲生。为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师学医。
华佗拜见师傅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候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侍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研究用药的情况。因此,他在 3 年时间里就了解了不少病源、病理和用药的方法。
一天,师傅说:“你已磨炼了 3 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来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便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攻读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 3 年。一天,华佗正在读医书,忽然有个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去看看吧!”
华佗连忙跑过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没有大病,自己会好的。”人们都责怪华佗不懂医德。就在这时候,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个个惭愧,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治病去了。
【1】在文前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题目。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悲痛欲绝—(_______________) 餐风饮露—(_______________)
【3】华佗为什么要立志学医?请用“__________”画出短文中的有关句子。
【4】最能体现华佗刻苦研习医书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文精彩回放。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是这村里的。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芦苇 ( )的苇絮
( )的芦花 ( )的白雪
【2】文中画线句是一个_______句,这个句子是把______比作________。
【3】芦花村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交代了小英雄雨来生活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少年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的站在岸上。”为什么强调“当头挨了一棒”?去掉行不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看到眼前的这颗“五角星”,我不禁忍不住被吸引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碧绿的草地上开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是小林读《芦花鞋》后写的一段话,存在三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帮他修改。
读了《芦花鞋》这篇课文,被青铜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激了。如果我们能像青铜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害怕,努力去克服,就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洪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想发明一些神奇的东西。你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让我们把它写下来吧!
要求:1.题目自拟。
2.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3.想象合理,注意写清事物的特点和功能。
4.字数在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