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全词语
百花(________) 旦旦(________) (________)淑女 (________)自缚
自言(________) 万载(________) (________)至终 (________)澎湃
雪兆(________) 十冬(________) (________)南山 (________)如焚
春风(________) 无日(________) (________)挑一 (________)脯林
金光(________) 大吵(________) (________)得已 (________)似火
2、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缪: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作: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3.劈: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4.撇: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5.切: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王建的“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让我们不禁想起了美好的中秋佳节。面对圆月,你不禁会吟诵起________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朱自清感叹时光飞逝,写道:“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_____________了,如薄雾,被_____________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毛泽东谈及生命价值时,写道:“为人民利益而死,_____________;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_____________。”
3.外国文学名著中人物形象鲜明,但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尼尔斯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汤姆·索亚是一个___________的孩子。
4、根据情境填诗句。
(1)许多大人常常用《长歌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诫我们,要趁年纪还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一事无成,只留下悲伤。
(2)中秋佳节,皓月当空。凝神遥望着皎洁的月亮,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久未见面的表哥,心里默念起王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安徒生是(_____)(国家)著名的(_____),我们在六年级下学期学过他的作品(______),其中小女孩(____)次擦燃火柴,并在第(____)次擦然火柴的时候看见了奶奶对她笑。
2.在我学过的课文中,我知道的世界名画有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B.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C.“闲”的意思是空闲。
D.“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7、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选择相应的字义,填上序号。
鉴:①镜子 ②照 ③仔细看;审察 ④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1)水清可鉴( ) 铜鉴( )
引以为鉴( ) 鉴别( )
活:①生存,有生命 ②在活的状态下 ③活动,灵活
④生动活泼;不死板 ⑤工作 ⑥产品
(2)活捉( ) 活水( ) 活跃( )
重活( ) 活人( ) 出活儿( )
【2】这首诗借景喻理,以 作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 流进,人要想变得更加睿智,就要 。
【3】请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读书、做学问,有许多精辟的名言佳句给我们以启发。请试着写出三句。
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你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8、阅读《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港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对诗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朝雨”一词写渭城一大早就下雨,让送别者感到很苦恼。
B. "轻尘”写雨后道路泥泞,送别者行走艰难。
C. “客舍青青”是说客人住的房间墙壁被涂成了青色。
D. “柳色新”是说柳树被雨水洗过后叶子更加青翠。
【2】下面关于“劝君更尽一怀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劝”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的诚恳。 B. “更”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次数多。
C. “尽”字表现了送别者的感情真挚。 D. “一”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数量少。
9、课外阅读。
雄鹅听了,勇气一下子迸发出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向大雁们证明,家鹅也能做好一番事业。他鼓足气力扇动翅膀,坚持跟在大雁身后。
太阳落山了,大雁们纷纷往下飞,一会儿工夫落在了一个很大的湖岸上。湖面上飘浮着一块块浮冰,浮冰四周是黑亮的水带。对岸是一大片松树林,在茂密的树冠下仍有厚厚的积雪,雪和冰混杂在一起,积雪像冰一样坚硬。
小男孩饥寒交迫,可是他不知道到哪儿找东西吃,到哪儿取暖。黑暗笼罩着大地,小男孩害怕极了,他环顾四周,感到自己可怜极了,这时他发现,雄鹅的处境比他更坏。雄鹅无力地瘫在地上,好像断了气一样,任凭小男孩怎么推,怎么叫,他都一动不动。
以前,小男孩对所有的动物都很冷酷,可是现在,雄鹅是他唯一的依靠了,他拼命地把雄鹅推到了湖边,把雄鹅的头伸进湖水里,过了不久,雄鹅恢复了精神,为了报答小男孩,他捉了一条小鱼,放到小男孩身边。
【1】写出下面的词语的近义词。
迸发——( ) 饥寒交迫——( )
【2】在有关高空飞行的描写中表现最好的是( )。
A.大雁们
B.小男孩
C.雄鹅
【3】此次旅行,小男孩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又是怎样解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男孩和雄鹅在历险中相濡以沫,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1】“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选文中的困难指的是______________。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情景写出了鲁滨逊面临的困难。
【2】作者为了突出鲁滨逊遇到的困难,使用了表示时间的词语,请你摘抄下来,并谈一谈从中你感受到了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
【3】对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几乎”从表面看是“差不多”的意思,但这里意在表明所用的时间比一年短
B.“花”的意思是“用掉”,这个字可引申理解为“耗费”
C.“完全”的意思是“全部”,这个词体现出鲁滨逊做事的有始有终
D.“小小的”突出了鲁滨逊住所的面积小,衬托出鲁滨逊劳作的艰难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选自互联网)
【权威调查】2018年、2019年18~70周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
年度 | 人均纸质书 阅读量 | 人均电子书 阅读量 | 日均纸质书 阅读时间 | 日均数字化 阅读时间 |
2018年 | 4.67本 | 3.32本 | 19.81分钟 | 171.79分钟 |
2019年 | 4.65本 | 2.84本 | 19.69分钟 | 186.79分钟 |
注:“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
【媒体信息】
4月20日,左岸书店店主发微博宣布:鄞州万达的左岸书店将于“五一”节后关门谢幕。近年来,由于书店入不数出,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相继关门,如今左岸书店也即将和宁波民说再见。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在宁波逐渐衰弱。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但愿,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我们的实体书店能够兴旺起来
(选自《现代金报》
【他山之石】
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全家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本。
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选自《宁波晚报》《现代金报》)
【1】什么是碎片化阅读?请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碎片化阅读往往能让人们迅速获得海量信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
B.很多外国政府对实体书店实行免税,并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C.从近两年国民阅读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看,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D.深度阅读是构筑人们精神家园的有效办法,这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
【3】阅读上述材料,推断民营书店衰落的原因。(至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这几则材料,说说你获得的启示,(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阳光很活泼
为了给儿子一个满意的答复,做父亲的他起了个大早来到海边看日出。
太阳还没出来,但在那天与海的交界处已是一片绯红,像镶嵌了一道红边。他看得醉了。随后,他看见太阳微微露出一点,但很快又害羞似的闪了回去,然后再露出一点,露出一点……就这样,太阳像顽皮的小孩一样跳跃着,终于跃出了海平面,那太阳光也随着起伏荡漾。他心底闪过一句话:阳光真的很活泼。
其实,当画家的他已经多次观察过日出,也画过不少日出,可他觉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新奇,像今天这样感到“阳光真的很活泼”。而他今天之所以来看日出,只不过是因为要在儿子与儿子的老师之间做出一个公正的评判。
事情是这样的:老师让同学们用“活泼”造句。儿子把那个自认为造得非常漂亮的句子——“阳光很活泼”交了上去,可没想到却挨了老师的批评。
当时他听了儿子的诉说并没有多大的反应,只觉得老师是不会出错的。可是一向听话的儿子却对此反应强烈,说他自己去看过日出,那阳光真的很美,很活泼,像顽皮的小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看着一脸兴奋的儿子,他被感染了。他答应给儿子一个答复。
回到家里的时候,儿子已经睡了,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支起画架,想着那美丽的日出,想着那活泼的阳光,完成了他觉得最美丽、最得意的作品,他为这幅画起名为“阳光很活泼”。
第二天,他让儿子把画和一封信带给了老师。
信中这么写道: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
【1】照例子,写一写。
例:阳光很活泼。
(1)____很活泼。 (2)____很活泼。
【2】从父亲要给儿子一个满意的答复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和画横线的句子相呼应的句子有哪些?用“﹏﹏﹏”画出来。这几句话表明了( )(多选)
A.短文是以“父亲给儿子答复”为线索的。
B.短文是以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记叙的。
C.短文在结构方式上做到了前后呼应。
D.短文在叙述事情时做到了详略得当。
【4】对“阳光很活泼”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阳光像孩子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B.阳光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让孩子认为阳光是活泼的。
C.阳光有着活泼的性格,总能穿透乌云照射到大地上的每个地方。
【5】短文中的父亲和孩子有着怎样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理解课文。
父亲的发薪日
①在我的人生最美记忆排行榜中,童年时代父亲领工资那天,绝对排名靠前。每逢那一天,父亲就会蹬着他那辆宝贝加重飞鸽,从一百多里外的单位归家,车笼头上一定挂着一块两斤重的大肉,后座上则是一个大萝卜和一大捆蒜苗,这是他当时的经济条件允许的奢华上限了。
②肉洗净,加水加姜和花椒上炉,不一会儿,便煮出满屋香气。父亲用筷子捅一下肉皮,如果能插进去,就捞出锅,放到菜板上。那个高度,正是我的眉眼和弟弟额头的高度,我的旁边站着弟弟,弟弟旁边站着邻家的狗,都盯着案板上的肉吞口水。
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切肉是世界上才最美好的事。粉嫩的肉皮、洁白的肥肉和淡红色的瘦肉,都闪着一层暖暖的油光,锋利的刀切下去,它们就颤颤悠悠倒成整齐的片,每片上面,都散发着丝丝缕缕的热气,仿佛随时都会有一个小仙人,摇摇晃晃地从里面钻出来一般。
④切好的肉放入油锅中,不一会儿便香气四溢。这时的肉自然还是半生的,只有表皮熟了。那时的我们当然不明白,大半个月没吃到肉了,胃里恨不得伸出一只小爪子来。趁父亲不注意,我和弟弟伸手各抓了一片,囫囵含入口中,一股肉香瞬时炸开在口鼻之中,还没等久不见荤腥的牙和舌头反应过来,便已滑入喉中,一路暖暖地冲下肚去。
⑤如果父亲发现,一定会及时制止,并挤一挤菜板上的肉片,指着上面冒出的粉红血水说:还没熟呢!
⑥我们瞬间就觉得后悔,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下一次再伸手。两斤肉切开,是很大一堆,再加上择好洗净的蒜苗,足以炒出一大盆回锅肉。大萝卜,自是在切肉之前,已变成了一堆小块,乒乒乓乓滾入锅中,不一会儿就变成乳白汤锅里的一块块软玉,迎面一场葱花雨,便温婉可人,异香扑鼻。
⑦这一天我们不像平时那样各自一份地吃分餐,而是全家围在桌边,尽力气吃。这是我们难得的敞开肚子吃东西的记忆,我和弟弟的肚子,挥笔平日里大两三倍,轻轻打个嗝,都有油汤荡漾出的感觉,仿佛已变成了两只装满了油水的坛子。
⑧通常,这个时候就是父亲给母亲交家用的时候,也是最有仪式感的时候。父亲总是把不多的一沓钱拿出来,像过家家一样念叨着。母亲则耐心地听着,并接过钱来点一点,看一看,这些可爱的纸,在她那里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她必须在它们离开前,细细地看看它们,尽量把记忆留深一些,待它们远去时好作念想。
⑨当时的表情,足以促使父亲更加倍地去上班,并在上班之余,带点家乡的土特产到单位去售卖,或趁着节假日去打鱼或做凳子卖,收到钱之后,风雨无阻地骑一百多里车回家。
⑩母亲说:“发工资那天,就是天上下刀子,爸爸也会回来。”
【1】第一自然段中“奢华上限”具体指( )
A.每逢发工资那天父亲就会蹬着他的车飞速回家。
B.父亲那天不用上班,可以从一百多里外的单位回家团聚。
C.父亲买回一块两斤重的大肉、一个大萝卜和一大捆蒜苗。
D.父亲可以带上不多的工资风雨无阻地骑一百多里车回家。
【2】“我”和弟弟趁父亲不注意吃半生的肉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被切开的生肉太诱人了
B.太久没吃到肉了,肉香诱人
C.“我”和弟弟看到什么都想吃
D.趁没人发现,先吃为快
【3】画“——”的句子通过什么手法表达出“我”和弟弟满足、快乐的情感( )
A.融情于景
B.点面结合
C.直抒胸臆
D.对比联想
【4】文中“我”和弟弟盼着 。作者真实自然地写出我们急切的心情,请你用“﹏﹏﹏”画出相关语句并简单批注。
【5】关于文章内容,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作者用大量笔墨对“回锅肉”“萝卜肉汤”进行描写,运用了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 )
(2)母亲说:“发工资那天,就是天上下刀子,爸爸也会回来。”说明爸爸一发工资就得回家做饭。( )
(3)“可爱的纸”是指钱,因为这些钱是父亲辛苦挣来的,用来支付家庭各种开支,所以是“可爱的”。( )
14、阅读《一双皮鞋的秘密》
一双皮鞋的秘密
①我上高中的时候,班里大多数同学都买了皮鞋,我也想买一双。
②星期六回家, 我对妈妈说了。妈妈半天没说话,只是盯着我。好久,她才说,非买不可吗?我没有说话,却点了点头。妈妈说,你快要交学费了吧?我又点了点头。妈妈又说,你的学费还没攒够呢!我听了没说话,把头转到了一边。妈妈说,你爸爸在地里刨葱,你去看看吧。
③我去了地里,爸爸正在刨葱。见我不说话,爸爸问,怎么了?我还是不说话。爸爸就不问了。那天的天气很好,可我却觉得很闷,头就像被谁用棍子打了一下。过了一会儿,妈妈也到了地里。她把我想要皮鞋的事给爸爸说了。爸爸听了,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说,晚几天买不行吗?我不说话,我想星期一上学的时候就穿上新皮鞋。可我说不出口,我知道我的家境很穷。
④爸爸说,你想要皮鞋,行,你肯下力气吗?我说,肯下力气。爸爸说,邹县的葱比咱这儿贵好几分钱,只是路太远了,我一个人拉排车怕拉不到。我当时就说,我帮你拉。
⑤邹县离我们这儿有七十里路,我和爸爸吃过晚饭,就拉着一千多斤的葱上路了。刚开始,我觉得还行,没怎么费力。大约走了有二十里路,就觉得浑身上下酸酸的,排车的轮子好像坏了。我和爸爸吃力地前进着。爸爸说,你能坚持到邹县吗?我咬了咬牙,说能。爸爸就不再说什么了。
⑥晚上没有月光,只有几颗星星在天空眨着眼。有露水从天上落下来,打湿了我和爸爸的头发。晚上已经很冷了,可我们身上却流着汗。为了一双皮鞋,我豁出去了。
⑦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我就走不动了。三十多里路,我们走了四个小时,但还有四个小时的路呢!我说,邹县可真远。爸爸说,不近。我说,咱歇一会儿吧。爸爸说,你不想要皮鞋就歇一会儿吧。我说,歇一会儿就买不成皮鞋了?爸爸说,咱早到一会儿可能卖个好价钱,晚到一会儿可能就把你的皮鞋给耽误了。
⑧我说,那咱赶路吧。爸爸说,咱一口气赶到。我咬了咬牙说,行。
⑨那天葱卖得很好,一斤比我们那里多卖八分钱,一千多斤就多卖了一百多块钱。我心里很高兴,我的皮鞋有希望了。
⑩一回到家,我就躺在了床上。我一夜没合眼,累坏了。待我醒来时,爸爸把一双皮鞋递到了我手里,我心里很高兴。妈妈说,花了一百多块呢!
⑪星期一,我就穿着皮鞋去了学校。有个眼尖的同学说,你的皮鞋不是皮的。我不信。同学给我指了出来,我的心当时就凉了。
⑫爸爸被人骗了,那可是我们俩的力气钱啊!说真的,我当时沮丧极了。后来我回家,爸爸问我,怎么没穿皮鞋?我说,我得省着穿。爸爸笑着说,知道省就好。 爸爸说,你要想穿上名牌皮鞋就得好好学习。
⑬我一直保存着那双皮鞋。我怎么也忘不了为了一双皮鞋,我和爸爸拉着一千多斤的葱到七十里开外的邹县去卖。我和爸爸辛辛苦苦多卖的钱,被卖皮鞋的人给骗去了。至今我都没有给爸爸说那是双假皮鞋,我不想让爸爸伤心。如今我已结婚生子,我不再为了一双皮鞋而发愁。可我怎么也忘不了那双皮鞋,就是那双皮鞋让我知道了做人的艰辛。那双皮鞋怕是要陪伴我一辈子了。
⑭一天,我陪爸妈吃饭。妈妈说,你知道吗,多年前的那双皮鞋是人造革的。我说,我穿上皮鞋到了学校就知道了。妈妈说,可你没说啊。我说,我知道那双鞋比真皮鞋还贵。
⑮爸爸突然说,有个秘密你们都不知道,当年我没有被骗。我和妈妈一听,都愣了。爸爸继续说,我去给你买皮鞋时,在路上遇见了一个病危的老太太,我把钱给她了。我想皮鞋真假都一样穿,可人的命就只有一条。
⑯爸爸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他的背也已经驼了,但我却忽然发现,爸爸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高大。在他面前,我只能仰望,一直到永远。
(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括号内写出主要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4个字)
想要皮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三段,先后出现“我没有说话”“我听了没有说话”“我还是不说话”“我不说话”,表现了“我”非常想买鞋但面对贫困家境时内心的自责和悔恨。
B.第六段中的环境描写,突显了夜晚的漆黑、寒冷,烘托了“我”迫切希望得到皮鞋的心情,还使用了拟人的修辞,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C.“我说,我得省着穿。爸爸笑着说,知道省就好。”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我”懂得体谅家庭的困难,知道了节省。
D.爸爸喊上“我”一起去卖葱,根本的原因是,一千多斤的葱、七十里的路,他一个人拉不到。
【3】阅读全文,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原文所说的“皮鞋的秘密”( )
A.“我”知道了皮鞋是人造革的而没有告诉爸妈。
B.妈妈从爸爸那儿知道皮鞋是人造革的,却替爸爸掩饰而没有告诉 “我”。
C.爸爸捐钱救助病危老人,然后买了假皮鞋。
D.我忘不了当时我和爸爸拉着一千多斤的葱到七十里开外的邹县去卖。
【4】知道爸爸买回来的是假皮鞋,为什么后来“我”说“那双鞋比真皮鞋还贵”?请读懂全文,至少写出两个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写到,“我”觉得头发花白、驼背的爸爸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高大。结合全文,分析“我”心目中的爸爸的形象。(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每题1分,共7分)
(1)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缩句)
(2)老人又一次梦见了狮子。(扩句)
(3)天安门广场红旗翻动。(改为比喻句)
(4)小鸟在树枝上唧唧喳喳地叫。(改为拟人句)
(5)看到数十只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我们懊悔极了。(改为反问句)
(6)铁路要经过许多高山,要开凿隧道。(改为双重否定句)
(7)蔺相如对秦王说:“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为转述句)
17、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缓缓到来。(仿照句子写一句表现景物变化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1)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___________。
(2)教室里真安静啊,静得________。
(3)他的生活过得很不好,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_________。
(5)我很饿,饿得___________。
19、吃饱了的八儿肚子已经成了一面小鼓。(用加点词语和本句修辞手法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她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说:“我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有时候,我的灵感还是从失败中获得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仿佛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点绿洲。(仿写句子)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展示
以“我的一位好友”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来描写人物的性格。字数不少于4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