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载”是____结构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再查____画。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年;②装载;③记载,刊登;④充满。“怨声载道”中“载”应选____;“三年五载”中“载”应选____。
2、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
(2)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
(3)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 ( )
(4)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 )
(5)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 ( )
3、解释句中加点字的词语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1)诲:_______ (2)惟:____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shū jí(_____) hán hú(_____) jú shì(_____) cán bào(_____)
jiě fàng(_____) xìng wàng(_____) quē diǎn(_____) jì tuō(_____)
5、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 《水浒传》写得荡气回肠,全书的高潮部分是_________;全书的低潮部分是_________。
6、古诗阅读
春夜细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知_____ 乃_____
晓_____ 潜_____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春雨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春雨仿佛知道节气,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
C.最后两句,诗人没有想到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写出了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
7、课内语段赏析
默写《山行》,按要求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山行
【2】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1)坐:________________(2)红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他观察的顺序是从 到 。
【4】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迷人的______(季节)图画,诗中描绘了寒山、石径、人家、枫林、霜叶等景物,特别是那一抹红色,使秋天的山林呈现出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__的作品,通过_______赞美,表达了作者对 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碧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丝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填空。
“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用了的______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绿丝绦。这样比的原因是:①它们的颜色相似:绿丝绦是绿色的,也是绿色的。②它们的形状相似:柳条细长的形状。答案选择(_____)
【4】说说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诵读这首诗,想象着一棵高大的柳树,在春风中袅娜多姿的情景,融进自己对诗句和春天的感受,写一个情景交融的片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铅笔
铅笔,一边嗒嗒地唱着歌儿,一边迈着匆匆的脚步。
_______优美的文字从笔下流出,_______美丽的图画在笔下涌现。人们为它大声喝(A、hē B、hè)彩,奖给它一_______闪闪发光的金杯。可是铅笔却把金杯双手奉献给它身旁已经磨损得只乘下几乎是一个小头头的橡皮。人们大惑不解。“橡皮可有何功劳,它怎么配获金杯?”不知谁说了一句。铅笔含着泪说:“橡皮恩师我永不能忘,每当我走错了路,它总是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帮我纠正,为了让我走正确的道路,它默默无闻埋头工作,倾注了一_______的心血,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吝惜……”
我们每一个获得成绩的人,难道不应该像铅笔一样,在荣誉面前,想到那些切切实实给(A、jǐ B、gěi)予过自己帮助的人吗?
【1】给划线字选择读音
喝________彩
A.hē
B.hè
【2】给划线字选择读音
给________予
A.jǐ
B.gěi
【3】按顺序选词填空:
一幅幅、一行行、腔、尊
________优美的文字从笔下流出,________美丽的图画在笔下涌现。人们为它大声喝彩,奖给它一________闪闪发光的金杯。倾注了一________的心血
【4】最后一个自然段是________句、改写成陈述句是________。
【5】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 )
A.这则寓言说明铅笔既有本领又非常虚心。
B.这则寓言说明橡皮为帮助他人纠正转误而默默工作,尽职尽责。
C.这则寓言说明铅笔在荣誉面前不忘给予自己帮助的恩师。
10、请阅读下面内容,回答小题。
一条小面包
从前,有个地方闹饥荒。一位富有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二十个小孩召唤来,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条。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条面包。”
这些饥饿的孩子们蜂拥而上,围住篮子你推我嚷,因为他们每人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最后,当他们拿到了面包,也没有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
但是格琳琴,这位衣着贫寒的小姑娘,即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到一步以外,等那些坏行为的孩子离去以后,才拿起剩在篮子里最小的面包。她还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以表示感谢,然后才回家去了.
第二天,那些孩子同先前一样没有教养,抢在前面。而羞怯、可怜的小格琳琴只得到一条比头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
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赶快去,格琳琴,赶快去!”当小姑娘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他说:“不,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闹饥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蜂拥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小格琳琴对面包师充满了感激?请在文中用“_____”画出来。
【3】为什么格琳琴得到了奖励?
【4】你想对文中其他的小孩说些什么?
11、阅读理解
不负寸光阴(节选)
在北洋法政学堂的6年里,李大钊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类书籍,时常挑灯夜读到深夜而不自知,为了勉励自己学习,他还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钊”,意为努力、勤勉,并为自己取字“守常”。由于十分仰慕荆轲、高渐离那样的义士,李大钊还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筑声剑影楼”,典出战国时期荆轲和高渐离刺秦的故事。在这座书斋中,李大钊整整奋斗了6年。
1913年,李大钊从北洋法政学堂毕业,因为“仍感学识之不足,乃承友朋之助,赴日本东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他放弃了进入国内法政界的光明前途,毅然远走他国,寻找济世救民的良方。他的内心是痛苦的,因为了解历史,一方面,李大钊十分痛恨日本侵略中国的无耻行径,另一方面,日本明治维新后,从封建社会转入了资本主义社会,逐渐成为东亚最为强大的国家,在许多的方面,中国人又不得不像向日本学习。就是在这样一种极为痛苦纠结的心理下,李大钊选择了留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
在出国之前,李大钊再一次游览了五峰山,他在火车上目睹一起日本驻屯军士兵枪杀5名中国警察的事件。心中悲愤交加,在《游碣石山记》中,李大钊特别写道:“彼倭奴者, 乃洋洋得意,昂头阔步于中华领土,以戕我国士,伤心之士,能无愤慨!自是昌黎遂为国仇纪念地,山盟海誓,愿中原健儿,勿忘此弥天之耻辱,所与倭奴不共戴天者,有如碣石。”
(选自《李大钊传》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1】文中提到的“挑灯夜读到深夜而不自知”让你想到的成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李大钊在《游碣石山记》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李大钊“放弃了进入国内法政界的光明前途,毅然远走他国,寻找济世救民的良方”,从这里我们不可以看到他的( )精神。
A.爱国精神
B.担当精神
C.舍生取义精神
D.创新精神
【4】根据书中的描写,李大钊为什么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钊”?那么,你怎么理解他为自己取字“守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2自然段中李大钊内心的痛苦你能理解吗?对于他做出的选择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 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 | 小学生 | 初中生 | 高中生 |
记得母亲生日的 | 54% | 66% | 91% |
记得同学生日的 | 58% | 86% | 92% |
差值 | 4% | 20% | 1% |
请用简要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 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 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 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 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膝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根据下面句子,在文中找出成语,写在括号里。
①青年人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可佩的。
②嘴里还有奶味,形容人年幼无知。
③找出与“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相照应的句子,并写下来。
【2】选出正确的答案,将对应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后生”原意是晚辈,年轻人的统称,文中指 。
A. 王勃 B. 美国智力超常儿童 C. 泛指晚辈(包括我)
【3】选出正确的答案,将对应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畏”有敬佩的意思,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A. 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名人都不是他对手。
B. “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C. “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口服心服。
【4】爸爸原来认为 ,我对此持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 ,二是 。
【5】如果我再举第三个事例,你认为选择哪个事例合适 。
A.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重,一筹莫展,年幼的曹植用石头巧妙称象。
B. 华盛顿小时候砍了父亲的樱桃树,勇敢地向父亲承认错误。
C. 黄香九岁时便懂得体谅父亲苦读的艰辛,夏天帮爸爸赶走蚊虫,扇凉父亲的席子。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4、课外阅读:
受人青睐的绿色食品
①当你去超市采购时,你是否注意到,茶叶、咖啡、果脯、饮料等的包装上都印有同样的图案——太阳底下的两片绿叶轻托着一枚绿芽,这就是“绿色食品”的标志图案,这些食品就是大名鼎鼎的绿色食品。
②你也许会感到奇怪,绿色食品不就是那些绿色的蔬菜、水果吗?怎么连奶粉、饮料之类也成了绿色食品?其实,绿色食品是指安全、营养、无污染类食品。那绿色食品的标志图案告诉我们,绿色食品出自纯净、无污染的环境,能给我们带来勃勃的生命力。
③绿色食品为什么受人青睐呢?
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入口”的东西既要美味,又要有营养、卫生、无任何污染。因此,不含有害物质残留的绿色食品便成为人们渴望的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生产也因此成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必然趋势。绿色食品犹如绿色的春潮,正快速涌进我们的生活。
⑤绿色食品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它包括地里种的,水中游的等多种多样的食品,如餐桌上的粮食、蔬菜、鱼肉、鸡蛋、水果以及油、茶、酒、调味品等。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如作物要在没有污染的地方进行栽培,以保护作物不受污染;禽畜的饲料中,不准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激素添加剂;制罐头、饮料的工厂中,使用的工艺设备必须无铅、锌等污染。
⑥绿色食品标志已成为我国食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出口创汇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绿色食品带来“绿色事业”,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
【1】绿色食品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绿色食品的标志图案是什么?这一图案蕴含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食品的生产有哪些严格的操作规程?请简要回答。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5】请为“绿色食品”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如_____,被____________
(2)请根据“我走出校门”这一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练习。
1.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用上问号,意思不变)
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广玉兰一样美好的事物呢?你喜爱它的什么?请仿照课文最后一段写句子。
(1)我爱 ,更爱 。
(2)我爱 ,更爱 。
3.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改为陈述句)
4.他把每天看到的情况,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改为“被”字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在山林中逮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突然看到了两道及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祈求,更像是对我的蔑视和抗议。(仿写,用上加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恐龙的灭绝,难道不是一个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不会忘记几年来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四部分:习作。
题目:晒
“晒”字在词典里有三个义项:①暴晒、晒干,如“晒被子、晒书、晒太阳”;②置之不理,慢待,如“我把他晒在那儿”;③展示、交流,与人分享,任人评说,如“晒工资、晒收藏、晒幸福”。
要求:(1)根据自己的生活和理解,将标题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400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