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中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照样子写词语。 

    ________骛远    ________万钧

    心清________    ________翼翼

    ________   热泪________

    仿画线的词语再写两个“ABCC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 2、按查字典填空。

    1.“残”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__。“残”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不完全; ②余,剩的; ③毁坏; ④凶恶。“残暴”中的“残”应选第______种解释。

    2.“鼎”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 ,再查音节_______。“鼎”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②大;③正当,正在。“鼎力相助”中的“鼎”的意思是_______;“鼎盛时期”中的“鼎”的意思是_______;“人声鼎沸”中的“鼎”的意思是________

  • 3、根据人物,写出四大名著的故事情节。

    诸葛亮——________    武松——________      刘姥姥——________

    鲁智深——________    孙悟空——________    林黛玉——________

  •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东风——_____   日暮——_____

  • 5、根据积累填空。

    1.“中秋”是农历_______。唐朝诗人王建写的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__”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2.春节贴春联的习俗不禁让我们想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

    3.《寒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纤(xiān qiàn

    盈(yín yíng

    脉(mò mài

    2这首诗选自《________》。

    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迢迢牵牛星》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绸缪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的感情。

    【2】翻译三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请你赏析“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内阅读。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_______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_______的事情,但他从_______想象出_______,感受到_______,心情由_______转为_______

    2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_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3诗中“春色”和“红杏”都被_______,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说明_______的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与理解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谈到的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发现者”、“创立者”的位置能否对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红色的词语在含义上与文章结尾段落的一个词相照应,这个词是__________

    【5】语句中“?”指什么? “ !” 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 )野炮( )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 )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扔 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 欢叫),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励 激动)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词,在下面画“√”

    【2】在文中( )里补上合适的标点

    【3】在描写阅兵式这个场面时,作者写受检阅的部队的次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军。其中重点写了_________军,它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兵种

    【4】哪个句子最能体现群众的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用“_________”画出来。

  • 11、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练习。

    (材料一)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彻底火了。人民日报等媒体都发布有关的消息。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统计。

    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特征分布

    年龄

    <19岁

    19﹣24岁

    25﹣34岁

    35﹣49岁

    ≥50岁

    比例

    41%

    21%

    18%

    9%

    5%

     

    (材料二)2019年11月10日,“我爱诗词”第三届番禺区中小学生诗词大会圆满落幕。“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赛场上,选手们或急中生智,或冥思苦想;台下观众或击掌赞叹,或摇头惋惜。最终,大赛决出小学组和中学组状元、榜眼各一名,探花各两名。

    (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堤出质疑: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春节过后,《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彻底火了。_____

    ②对中国诗词大会关注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_____

    ③榜眼、状元、探花依次是指第一、二、三名。_____

    ④对于《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得主武亦姝,所有人都对她表示赞赏。_____

    ⑤(材料二)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过零丁洋》。_____

    ⑥(材料二)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联诗的作者是龚自珍。_____

    2“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的药方

    德诺十岁那年(  )输血不幸染上了爱滋病,(  )伙伴们全都躲着他,只有大他四岁的艾迪依旧像从前一样跟他玩耍。//

    离德诺家的后院不远,有一条通往大海的小河,河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艾迪告诉德诺,把这些花草熬成汤,说不定能治他的病。

    德诺喝了艾迪煮的汤身体并不见好转,谁也不知道他还能活多久。艾迪的妈妈再也不让艾迪去找德诺了,她怕一家人都染上这可怕的病毒。但这并不能(阻隔 阻止)两个孩子的友谊(yí  yì)。一个偶然的机会,艾迪在杂志上看见一则消息,说新奥尔良的费医生找到了能治疗爱滋病的植物,这让他兴奋不已。//

    于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他带着德诺,悄悄地踏上了去新奥尔良的路。

    他们是沿着那条小河出发的。艾迪用木板和轮胎做了一个很结实的船。他们躺在小船上,听见流水哗哗的声响,看见满天的星斗。艾迪告诉德诺,(  )到了新奥尔良,找到费医生,他(  )可以像别人一样快乐生活了。

    不知漂了多远,船进水了,他们不得不改搭乘汽车。为了省钱,他们晚上就睡在(随身  贴身)带的帐篷里。德诺咳嗽得挺厉害,从家里带的药也快吃完了。这天夜里,德诺冷得直发抖,他用微颤(zhàn  chàn)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200亿年前的宇宙了,行星的光是那么的暗那么的黑,他一个人在那里,找不到回来的路。艾迪把自己的球鞋塞到德诺的手上:“以后睡觉,就抱着我的鞋,想想艾迪的臭鞋还在你手上,艾迪肯定就在附近。”//

    他们身上的钱差不多用完了,可离新奥尔良还有三天三夜的路。德诺的身体越来越弱,艾迪不得不放弃了计划,带着德诺又回到家乡。不久,德诺就住进了医院,艾迪依旧常常去病房看他。两个好朋友在一起时病房便充满了快乐。他们有时还会合伙玩装死游戏吓医院的护士,看见护士们上当的样子,两个人都会忍不住地大笑。艾迪给那家杂志写了信,希望他们能帮忙找到费医生,结果却杳无音讯。秋天的一个下午,德诺的妈妈上街去买东西了,艾迪在病房陪着德诺,夕阳照着德诺苍白的脸,艾迪问他想不想再玩装死的游戏,德诺点点头。然而这回,德诺在医生为他搭脉时再也没有睁开眼睛笑起来,他真的死了。

    那天  艾迪陪着德诺的妈妈回家  两人一路无语  直到分手的时候  艾迪才抽泣着说 我很难过  没能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  不  艾迪  你找到了  她紧紧地搂着艾迪  德诺一生最大的病是孤独  而你给了他快乐  给了他友情 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3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穿过的那只球鞋。//

    1请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用“____”划出。

    2请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3根据文章内容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结实____   厉害____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杳无音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文章第小节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6文中已用“‖”标出划分好的段落,请简要概括第三段、第四段的意思。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

    第四段:_______________

    7回答问题。

    ①当德诺静静地躺在长满青草的地下,为什么双手抱着艾迪穿过的那只球鞋?

    _______________

    ②文章以《生命的药方》为标题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

    ③你觉得文中的艾迪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花猫真可爱!它圆圆的脑袋上竖着两只尖尖的小耳朵。大头下面一双细长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大概(gài)它正在睡觉吧!再看那又黑又长的眼睫(jié)毛直直地搭在粉红色的小脸蛋上,更显出它的妩()媚(mèi)。微微上翘(qiào)的小红鼻子此时好像发出呼噜呼噜的打鼾(hān)声。俊(jùn)俏(qiào)的三瓣嘴稍稍向上张开,好像告诉人们,它正在做着甜美的梦哩!

    1这篇短文有________句话。短文写了小花猫________时候________的样子。

    2短文具体地描写了小花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会连。

    圆圆的________        耳朵        粉红色的________           红鼻子

    尖尖的________        嘴巴        又黑又长的________         小脸蛋

    细长的________        脑袋        微微上翘的________         眼睫毛

    俊俏的________        眼睛

    4短文是围绕________句话来写的。

  • 1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1】按文章内容填空。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辩论家”中的双引号表示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照样子,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1)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___________

    (2)教室里真安静啊,静得________

    (3)他的生活过得很不好,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_________

    (5)我很饿,饿得___________

  • 16、改成间接引语

    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雄的故事,我们怎能不为之肃然起敬?(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完作业后,我们要认真改正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贝常年生活在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   改为陈述句。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一年一年,风霜遮住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

    ——满文军《我懂你》

    别说我们还太小,其实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常会于不经意间被轻轻拨动,妈妈的唠叨,其实我懂;老师的眼神,其实我懂;同学温馨的鼓励劝告,其实我也懂;自然界滋润万物的雨水、无私的春风、感人的画面、美丽的故事、课文中的形象作者的意图,其实好多我都能读懂。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象,深刻的哲思,会一瞬之间漾遍全身,是的,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其实我懂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2.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