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期末固原四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根据课文的理解,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文题《看不见的爱》中的“爱”是指(   )。

    A.小男孩爱打弹弓。

    B.母亲对小男孩的支持、鼓励和信任。

    C.作者“我”的好奇心。

     

     

  • 2、由“不转眼地望着”,你不能联想到哪个词语(       

    A.目不转睛

    B.应接不暇

    C.目不斜视

    D.全神贯注

  • 3、下列画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绿(nèng   shŭn  

    B.jiá   那(shà   午(shăng

    C.息(píng   迹(zōng   若(tăng

    D.suì   坤(qián  

  • 4、据说古时候,有一个人叫(   ),他是一位通晓鸟语的专家。

    A. 公孙龙 B. 公冶长

  • 5、从下列句子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

    B.数字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路程。

    C.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政治觉悟。

    D.人们倾听和注视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 6、下列加点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彩(zhònɡ   赠(kuì 绳子(   误(dān

    B. 于(shǔ   shòu   失(sǔn

    C. 针(zhā   奋(xīnɡ   huǐ 育(

  • 7、选择正确的答案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句诗是描写哪种花的?   (      )

    A.梅花

    B.梨花

    C.荷花

    D.桃花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辨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诗人___________,诗中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

    【2】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特点向我们展示了农村特有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第三句写道“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诗的三、四句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的喜爱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快乐岛。

    时到今日,我已是第五次回内地探亲。由于长时间身寄台湾岛,每当我回到故乡,总想再尝尝年少时吃过的家乡菜,这也算是一种情结吧。前几年回来,都是在暮秋,或者初冬。这次回大陆,我特意选在 的春天,这样(   )可以观赏祖国美丽的 ,(   )可以到家乡去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现代文阅读

    老舍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阅读,说一说课文中说小猫可爱主要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可以看出作者喜欢猫的几个句子,至少两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从初夏到深秋,花儿 。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 的色彩,因为太阳花特别喜爱 ,特别能够经受住 。地夏日酷烈的阳光下,牵牛花 ,美人蕉   。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阳光越是 ,它开得越加热情,越加茂盛。

    1按原文填空。

    2理解内容填空。

    1经久不衰是指太阳花   一幅锦缎是指  

    2)这段话是用比较的方法写的,通过太阳花与     的对比,突出了太阳花   的特点。

    3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与欣赏。

    让田园风光变为“聚宝盆”

    材料一

    文化和旅游部于2019年7月28日公布了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名单。据悉,该名单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共同遴选推出。其中,福建省名单如下:

    三明市泰宁县杉城镇际溪村、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漳州市南靖县梅林镇官洋村、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平潭综合实验区流水镇北港村、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宁德市寿宁县犀溪镇西浦村、漳州市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山重村、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大昨村、宁德市福安市溪潭镇廉村、南平市政和县石屯镇石圳村。

    材料二

    将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无疑是做活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棋眼”。造福一方百姓,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乡村旅游为经济发展注入了不竭的活力。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打破农村产业界限,实现了在土里“刨金”,让生态变成“摇钱树”,让田园风光变为“聚宝盆”的梦想。

    材料三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未来5年,中国农业银行将提供1000亿元意向性信用额度,用于加快推进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促进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升级。根据通知,该笔1000亿元意向性信尉额度,将被用于支持重点村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生态与传统文化保护、公共服务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以及乡村民宿、观光度假、农事体验、乡土美食、文化创意等文化和旅游产品的研发与推广。

    1在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名单中,福建省入选乡村数最多的市是(  

    A.三明 B.龙岩 C.漳州 D.宁德

    2让田园风光变为“聚宝盆”的关键是(  

    A.乡村旅游 B.土里刨金 C.栽摇钱树 D.银行贷款

    3将提供1000亿元意向性信用额度贷款支持乡村旅游的是(  

    A.文化和旅游部 B.国家发改委 C.中国农业银行 D.中国建设银行

    4关于这笔贷款如何推进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可用于生态保护,如际溪村种植菜园

    B.可用于矿产开发,如山西开矿采煤

    C.可用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如修建厕所

    D.可用于传统文化保护,如培田村保存牌匾

    5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大蚱村的郑东看到村里来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想筹100万人民币修建民宿。结合材料,你觉得他可以如何筹得这笔钱?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小英雄雨来(节选)

    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内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了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已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1选文中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在选文中找出描写鬼子打雨来动作的词,并画上“○”从这些动词可以看出敌人的_______和雨来的____________。

    3理解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1)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儿行字上。________

    A.表现了雨来不惜用鲜血和生命哲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

    B.血滴在课本上,说明血弄脏了课本。

    (2)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________

    A.指出了雨来平时上课的内容。

    B.表面上说的是课本内容,实际上说的是雨来的爱国精神。

    4从选文中画“﹏﹏﹏”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与感悟。

    中小学生网络使用统计表

    项目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

    聊天交友

    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

    玩网络游戏

    学习、查阅资料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19.3%

    34.4%

    30%

    16.3%

     

     

    1下列从统计表中得出的结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829%的学生每天都会上网。

    B.中小学生上网的人数不多。

    C.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小学生上网是为了看动漫、电影和下载音乐。

    D.163%的学生上网是为了学习、查阅资料。

    2你觉得上网和学习成绩的好坏有关系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反映的情况,结合自己的体会,向广大中小学生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差不多全部做完了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病句。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取得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病句。

    (1)指南针和造纸一样,都是古代我国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到扬州,把瘦西湖、个园、何园这三个著名景点基本上都游览了一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同学们,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请以《奇妙的书包》为题目,写一篇习作,做到书写工整,内容完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