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 )更新 ( )不绝 冰天( )
左顾( ) 瞠目( ) 高瞻( )
( )思人 ( )无余 ( )相觑
1.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 )的气象。
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 )。
3.这次油价大涨,要不是他( ),及早应对,公司的损失就大了。
4.以上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
①千(____)一发 ②精兵(____)政 ③千山一(_____)
④自(____)自受 ⑤应接不(____) ⑥罪(____)祸首
⑦盛气(____)人 ⑧(____)辕北辙
含赞美意思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批评意思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写出形容很专心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名著阅读。
主要人物 | 情节 | 选自作品 | 对人物的评价 |
__ | 建房定居 | 《鲁滨逊漂流记》 | ____ |
__ | 被牛教训 | 《骑鹅旅行记》 | ___ |
__ | 讲历险经过 | 《汤姆·索亚历险记》 | ___ |
2.《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也是一篇_______文。文章主要的中心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
4、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语,不得重复。
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去河边( )春色,极目( ),无限春光尽收眼底。孔子( )着泗水的绿波,深情地拨动了琴弦。在优美的琴声中,弟子们( )着蓝天,各抒自己的远大志向。
5、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轻于________毛 精兵________政 不________不忙 一________而入
死________其所 千________一发 满脸________肉 重于________山
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竹石》是一首(_____)诗。
【2】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咬定: 。磨: 。坚劲: 。
尔: 。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3】理解
任尔东西南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灰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这一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写的是____________,后两句写的是____________
【3】后两句中哪个字用得妙?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对皇帝给宦官传赐蜡烛这一生活细节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什么?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何当”的意思是( )。
A.何时将要 B.什么时候 C.当时
【2】这两句诗中的“______”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______”象征受到了重用,“_______”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9、阅读练习
科学家揭开变色龙变色之谜
①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变色龙通过变色吸引同伴、吓退情敌、迷惑捕猎者的原理着迷。
②今天,科研人员宣布他们揭开了变色龙变色的秘密,而这一发现让他们大为震惊。
③科研人员发现,变色龙不是通过色素来改变颜色的,而是靠调节皮肤表面的纳米晶体,通过改变光的折射而变色的。
④日内瓦大学的生物学家米歇尔.米林科维奇说:“我们十分惊讶,人们曾认为它们是通过色素来变色的,但真正的原理完全不同。”
⑤雄性变色龙变色,可以让自己的外表更加华丽,以吸引异性、吓退情敌;或是让自己的外表更加不起眼,从而躲过捕食者。
⑥大多数其他种类的变色动物通过黑色素在载黑素细胞内聚集和发散来调整颜色的明暗程度,它们改变的是颜色的亮度而不是色调。
⑦研究团队称,此前人们也一直用该原理解释变色龙的变色过程。但这个说法,现在被证明是错误的。
⑧对变色龙皮肤的分析显示,变色龙的变色是由透明的被称为“光子晶体”的纳米物质控制的,光子晶体位于虹细胞层,在变色龙的色素细胞之下。
⑨日内瓦大学在一份报告中说,变色龙通过“调节”虹细胞内的纳米晶体结构来改变光线的折射。当变色龙结构平静时,纳米晶体呈密集网状分布,折射出蓝光。而当变色龙兴奋时,纳.米晶体结构会变得松散,因此折射的光线呈黄色或红色等其他颜色。他们发现变色龙还有更深一层的虹细胞,这些细胞包括“体积更大、更不规律”的晶体,可折射强光,实质上是一层智能隔热板。
⑩研究团队说:“ 虹细胞呈两层分布是进化的新特点,达令变色龙可以迅速在有效保护色和鲜艳颜色间转换,同时提供被动热防护。”其他爬行动物体内只有一种无法变色的虹细胞。
【1】文中变色龙变色的原理是( )
A.迪过色素改变颜色
B.通过改变光的折射改变颜色
C.通过体内虹细胞的变化来变色
D.以上三种都有
【2】文中第①段加点句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作诠释
C.下定义
D.打比方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雄性变色龙通过变色来吸引异性、吓退情敌迷感捕猎者。
B.其他种类的变色动物通过在载黑素细胞内聚集和发散来改变其色调。
C.变色龙的变色是由位于虹细胞层的“光子晶体”这种纳米物质控制的。
D.变色龙的虹细胞呈两层分布,这是其进化的新特点。
10、课外阅读训练。
他折断了手中的鱼竿
老渔翁扛着鱼竿,提着小桶,来到一条小河边。他放好小桶,打开鱼饵,摆好小马扎,准备钓鱼。
老渔翁今天的心情格外好。他看阳光,阳光是那样明媚;他感受微风,微风是那样轻柔;就连天空的小鸟,今天也变得格外可爱。
老渔翁引以为自豪的是,他有一手高超的钓鱼本领。由此 他得到了许多美称 什么 鱼神 鱼仙 鱼圣 几乎所有表现赞美的词都用上了 有一句话是最能形象地赞美老渔翁钓鱼本领的 那就是 老渔翁抛下一个直钩 也能钓上鱼来
老渔翁哼着小曲就要甩开他的鱼竿。就在这时,远方一条小鱼游过来了。这是一条老渔翁从未见过的小鱼。小鱼全身洁白透明,就像一块浮动的水晶,透明的身体里,一切就一目了然,眼球深处藏一圈金色的细线,摆动的骨骼玲珑剔透,那条细细的血管里红红的血液在流动。
小鱼在绿波中飞行,就像一位小姑娘的天真烂漫。她忽而凝神不动,忽而又倏然远逝,好像仿佛是欣赏不尽这无比美好的水底世界,又好像是觉得水底世界因为有了她而变得更美丽。
老渔翁呆住了。他的目光随着小鱼游移,他的心被小鱼紧紧牵动,竟然忘了抛出手中的鱼钩!看着这条小鱼,老渔翁联想起自己的童年,他也曾像小鱼一样活泼,充满着天真和快乐。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那样美好,阳光、空气是那样纯净,湖光、山色是那样清新,亲情友爱是那样温暖。所有的一切都使他对人生怀有无限美好的憧憬。
想到这里,老渔翁不禁打了一个寒战,他猛然收回了手中的鱼钩。一个声音在他脑海里轰然炸响:小鱼也有她宝贵的生命,钓起她,那就是罪恶!
老渔翁像从梦中惊醒,默默地看着小鱼游过他的面前,游向无比遥远的前方。老渔翁折断了手中的鱼竿,用力地抛向水面,他要让鱼竿为小鱼一路送行……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天真烂漫( ) 高超( ) 洁白( )
【2】请从“那样……那样……”、“忽而……忽而……”、“好像……又好像……”这三组词中任选一组造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三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4】第五自然段有三处地方是错误的,请用修改符号在原文改正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
(1)、“老渔翁抛下一个直钩,也能钓上鱼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实际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声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想到这里,老渔翁不禁打了一个寒战……”老渔翁想到什么?请用“ ---- ”在短文中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看了短文题目后,你会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短文之后,你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生如下棋
父亲喜欢下象棋。那一年暑假,父亲教我下棋。
我们俩摆好棋,父亲让我先走三步。可不到三分钟,三下五除二,我的兵将损失大半,棋盘上光秃秃的,虽然我不肯罢休,可是已无力回天,我输了。
我不服气,摆棋再下。几次交锋,我基本上都是不到十分钟就败下阵来。我不禁有些泄气。父亲看看我,说:“你初学棋,输是正常的,但是你要知道输在什么地方。否则你就是再下十年,也还是输。”
“我知道,输在棋艺上。我技术不如你,没有经验。”
“这只是次要因素,不是最重要的。”
“那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不解地问。
“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态不对。你不珍惜你的棋子。”
“我怎么不珍惜?每走一步,我都想半天。”我不服气地说。
“那是后来,你开始是这样吗?我给你算过,你三分之二的棋子是在前三分之一的时间里失去的。这期间你走棋不假思索,拿起来就走,失也不觉得可惜。因为你觉得棋子很多,失一两个不算什么。”
我看看父亲,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来。
“后三分之二的时间,你又犯了相反的错误:对棋子过于珍惜,每走一步,都是思前想后,患得患失,一个棋也不想失,结果一个一个都失去了。”
说到这,父亲停下来,把棋子重新在棋盘上摆好,抬起头看着我,问:“这是一盘待下的棋,我问你,下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想也没想,脱口而出:“赢呗。”
“那是目的。”父亲不满地扫了我一眼,“下棋最基本的原则是得失。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每走一步,你心里都要非常清楚,为了赢得什么,你愿意失去什么。这样才可能赢。可惜,大部分人都像你这样,开始不考虑失,只想到得。等到后来失的多了,又过于谨慎,束手束脚,所以才屡下屡败。其实不仅是下棋,人生也是如此。”
我看着父亲,又看看眼前的棋,恍然大悟:人生不就是一盘待下的棋吗?所不同的是,有的人,棋刚刚摆好,还没开场;有的人,棋已经下了一半,得失参半;而有的人,棋已经接近尾声,尘埃落定。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不假思索: _________________
(2)患得患失: 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我”和父亲下棋,“我”认为自己输在________上,而父亲认为“我”输在________上。下棋最重要的是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下棋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结合上下文,理解其意思,并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将它的意思表达出来。________________
【4】“其实不仅是下棋,人生也是如此”中的“此”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 《神奇的克隆》,回答问题。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把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 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我们知道,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衍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换句话说,每只动物都有自 己的爸爸妈妈。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
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 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此外,一些植物还可以通过 压条或嫁接培育后代。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那么,高等生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20世纪开始,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的 一只克隆羊。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 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 了饲养效率。 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 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做陶器(节选)
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合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丑陋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多少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一句话,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调合好,运回家,再做成泥瓮。结果,我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它们叫作缸。
我大缸做得不成功,但那些小器皿却做得还像样,像那些小圆罐、盘子、水罐、小瓦锅等等,总之,一切我随手做出来的东西,都还不错,而且,由于阳光强烈,这些瓦罐都晒得特别坚硬。
但我还没有达到我的最终目的。这些容器只能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流质放在火上烧,而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过了些时候,一次我偶然生起一大堆火煮东西,煮完后我就去灭火,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块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
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控制火力,给自己烧出几只锅子来。
【1】鲁滨孙是在____________发现了烧制陶器的方法。
【2】鲁滨孙制造陶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不懈的努力,鲁滨孙终于成功了,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同情的眼神
①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的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②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专注地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乘一匹马共行?您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③骑者吃了一惊,慌忙勒住了自己的马,看看那位胡子上结霜的老人,温和地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④当他们走近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您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您却留住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那里,结果会是什么?”
⑤老人慢慢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老人继续道,“我仔细观察了那几位骑手的眼睛,立即便看出他们内心的淡漠,他们无视我的存在,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您是那样认真地看着我,您看见了我的全身,看到了我冻僵的面部,看到了我求助的眼神,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使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
⑥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以后,我将会更多给予别人帮助。”
【1】第①自然段描写寒冷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他)怀着焦急的心情,他专注地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自然段骑手的“好奇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老人在路上遇到过哪些人?他们对老人表现出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给下面句子换一换说法,句意不变。
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马是跪着的。
________
②天空出现一匹马。
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小红军对陈明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雪覆盖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被”字句)
被白雪覆盖了的这座美丽的城市。
B.桃花心木不是一种普通的树。(肯定句)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C.这场电影,我不能不去看。(反问句)
这场电影,难道我去看吗?
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感叹句)
此刻,他的心情激动吗?
19、按要求完成下题。
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生活中,有温度的话语可以暖人心扉,让我们如沐春风;有温度的话语可以鼓舞斗志,让我们扬帆启航;有温度的话语可以启迪心灵,让我们豁然开朗;有温度的话语可以陶冶性情,让我们受益终生。成长中,无数有温度的话语,伴随我们一路走来。
请以“有温度的话语”为话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题目自拟;2.注意把事件写具体,能以细节打动读者,有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4.字数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