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南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关注生活。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有许多名言让我们深受启发:________________教育我们要虑心好学;________________启发我们既要学习,又要思考。

  • 2、形近字组词。

    载( )   膝( )

    栽( )   漆( )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缘由——__________   平庸——_________   

    俯瞰——__________       幼稚——_________       

    仿佛——__________   忙碌——_________

  • 4、看拼音,写词语。 

    chū xún  suàn bàn   jiǎo zi   fěi cu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zá bàn     zhēn zi   mài yá tá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sì yuàn     áo zhōu   mǐ cù     lì z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fēng zheng    biān pào   guàng miào hu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5、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并指出病因。

    1)在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下,有了很大的进步。( 病因: )

    2)小学生要注意用眼卫生,维护自己的视力。( 病因: )

    3)我们从小应该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传统。 ( 病因: )

    4)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 病因: )

    5)清晨,人们呼吸着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病因: )

    6)来花博会参观的有工人、农民、青年、学生、妇女、解放军等。( 病因: )

    7)音乐会上,用编钟演奏了优美动听的乐曲。 ( 病因: )

    8)《茶经》的作者是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写的。 ( 病因: )

    (9)我把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座大殿基本上都游览一遍。( 病因: )

    10)看到这张照片,我不禁想起了以前的一件往事。 ( 病因: )

    11)造纸和印刷术一样,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现。( 病因: )

    12)六·一中队的少先队员们通过并讨论了爱我长城的红领巾行动计划。( 病因: )

    13)我爱读的书有《安徒生童话》《三国演义》和《中国少年报》等。 ( 病因: )

    14)行进在游行队伍最前面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队。 ( 病因: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外阅读。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①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②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③临:逼近,到,临近。④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⑤玉龙:宝剑的代称。

    【1】解释加点字。

    (1)黑云压城城欲。(_____

    (2)甲光日金鳞开。(_____

    (3)霜重鼓寒声不。(_____

    【2】用原句填空。

    (1)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_________

    (2)表现誓死也要忠心报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______________的《易水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中的“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中的“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光。

    B.第四句中的“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中的“鼓寒”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 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展现了几幅图画?

     

  • 8、课外阅读。

    苍松怪石图题诗

    [清]李方膺

    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

    干春风碧云里。

    (注释)①君:你。 ②阙:宫殿。 ③迥:远。

    1这首诗画“  ”的句子采用了_____的写作手法,突出了_____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

    2这首诗中的怪石、苍松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好的生存背景,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

    B.诗歌中怪石耸立,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

    C.诗歌中苍松挺劲,象征诗人刚正不阿的气概。

    D.这首诗歌中的苍松和怪石之间没有相互衬托的关系。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画出带给读者无限希望的诗句。这两句诗颇有“   ”之意。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综合性学习。

    一个青年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儿!到红安县实验小学还有多远?”老大爷用拐杖在地上点了点说:“还有500。”“路只有论‘里’,哪有论‘拐杖’'的?”“论里(礼),你应该叫我!”

    1这段话中有一句不得体,请用“﹏﹏﹏”画出来。

    2根据上下文,在两处方框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3中国历来讲究礼仪,你能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吗?

    (1)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___________

    (2)好话一句______________,冷言半句六月寒。

  • 10、语段赏析

        我们一看,是呀,那月亮款款地、悄悄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去了。

    “快出去寻月吧。”我们跑出门去,院子里白光光的。院子的中央,有棵粗粗的桂树,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比平时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1白光光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写很多。

                                                                                 

    2那月亮款款地、悄悄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去了。这句话是把当成_____来写的,一个字生动地刻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儿似乎比平时少了许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读句子,回答问题。

    1)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从这个句子,可以体会到这是一位 的父亲。

    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可以看出   平静而慈祥说明

    3)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一种伟大的力量指的是

     

  • 12、读片段,完成练习。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1】“纵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它还可以搭配词组:

    纵观__________ 纵观__________ 纵观__________

    【2】“司空见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缺陷者捧出的花束

    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完全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什么也听不到。听众向他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却不知道,到了同伴向他示意的时候,他才猛然地想起向听众致意。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生理上存在严重缺陷、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的人,却陆续写下了大量美妙的、家喻户晓的乐章,他为的不是自己的耳朵,他为的是广大听众的耳朵。

    像这样的事,今天我们想起来仍是很感动的。在一个音乐大厅里面,美妙的音乐四溢,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甜蜜的艺术欣赏中,然而那个以全部生命活力舞动着他的仙笛般指挥棒的音乐家,却一点儿也听不到。

    但是这位不幸的音乐大师,我想,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恐怕又是当时那音乐大厅里许许多多的人所没法体验的 这就是 不被缺陷和困难吓倒的那种劳动创造的快乐

    这样的事情 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

    这些年来,我们听到过多少缺陷者在学习和创造上攀上了高峰呀!

    有一位从事微细雕刻的工艺师,他能够在一粒米那样大小的物体上刻上十八罗汉,在一粒芝麻那样大小的物体上刻岳飞的《满江红》,这位工艺师是盲了一只眼睛的,你如果以为他是由于从事微细雕刻而盲了一只眼睛,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是青年时代右眼失明之后才从事这种微细雕刻研究的。他仅存的一只眼睛发挥的作用竟比常人的不知高了多少倍。

    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他们的汗水化成了花朵上晶莹的露珠。

    让我们赞美能够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吧!

    让我们从历史上某些缺陷者所栽培出来的瑰丽的艺术鲜花中更好地体会勇敢、劳动、创造……这些词的伟大!

    1给第4、5自然段补充标点符号。

    2微细雕刻的工艺师向人们“捧出的艺术花束”是什么?在文中用“﹏﹏﹏”标出来。

    3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到这些缺陷者所捧出的“美丽花束”,你想对他们说点儿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腊八粥》选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nǎng)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

    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啊!孥()孥说得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合拢____________ 浓稠____________

    搅拌____________ 好奇____________

    【2】如果用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八儿对腊八粥的期待,这两个词语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选文第一句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来说明腊八粥受所有人喜爱。

    B.选文第二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说明腊八粥的制作过程。

    C.“喜的快要发疯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形容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和期盼。

    D.“塞灌”写出了人们吃腊八粥时的痛快淋漓。

    【4】选文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八儿对腊八粥的期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朋友,你喜欢吃腊八粥吗?写一写你吃腊八粥的心情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

    (缩句)  

    2.用生气的不同词义造句。

    (1)活力;生命力。  

    (2)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3.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我是无从描绘的。(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 16、按要求写句子。  

    1)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雄的故事,我们怎能不为之肃然起敬?(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完作业后,我们要认真改正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寒风吹在脸上,很痛。(改成夸张句)

     

     

    (2)妈妈高兴地说:小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改成转述句)

     

     

    (3)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搜查。(改为直接叙述)

     

    (4)写一句话,用上否则及表示关联的词语无论…………”

     

     

     

  • 18、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第三人称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小溪哗哗地流着。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姑娘捧着硬币对张丽说:“我数了两遍,请您数一下吧!”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搭石不是家乡人勤劳的象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我们的_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3.语句通顺;4.感情真实;5.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名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