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词语、句子补充完整。
不可思(______) 自(______)聪明 完(______)归赵
慢条(______)理 目(______)口呆 风烛(______)年
2、指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写出近义词:
盼望——______ 明媚——______ 漂亮——______ 奇怪——______
写出反义词:
空虚——______ 简单——______ 暗淡——______ 茫然——_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峻(______) 蜡(_______) 挠(________) 奏(_______)
竣(______) 腊(_______) 饶(_______) 揍(_______)
4、辨字组词。
媒( ) 萝( ) 庞( ) 甫( )
煤( ) 箩( ) 宠( ) 捕( )
5、根据所学的基础知识填空。
(1) ,唐代诗人,字子同,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贬官后,放浪江湖间,自号 。他的 词对后来历代文人诗词和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文与画成就辉煌,给我国古代文学史增添了分量,尤以 最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主要作品有《玄真子》十二卷、《渔父》五首。
(2)王昌龄(?——约756),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字 。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盛唐著名 诗人,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 ”。主要作品有《 》《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 》等。
(3)叶绍翁, 中期诗人,字 ,号 ,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曾任朝廷小官。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是 诗人,他的诗以 最佳。主要作品有《夜书所见》《田家三咏》。
(4)苏轼(1037-1101),字 ,号 ,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派词人代表。与其父 、其弟 合称“三苏”。主要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东坡七集》《前赤壁赋》等。
6、课外文言文阅读。
①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②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③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④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凿以写龙(凭借) B. 叶公见之(代“龙”)
C. 施尾于堂(对于) D.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而且)
【2】描写叶公好龙的句子是第____句,描写其害怕龙的句子是第______句。(填序号)
7、课外阅读
鹊桥仙①
[宋]秦观
纤云弄巧②,飞星③传恨,银汉④迢迢⑤暗度⑥。
金风玉露⑦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⑧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⑨。
(注释)①鹊桥仙:词牌名。②纤云弄巧: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③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④银汉:银河。⑤迢迢:遥远的样子。⑥暗度:悄悄渡过。⑦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⑧忍顾:怎忍回视。⑨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银汉迢迢暗度。( )
A.愚昧,糊涂。 B.悄悄地。 C.不亮,没有光。
(2)便胜却、人间无数。( )
A.能承受。 B.战胜,打败。 C.超过。
(3)忍顾鹊桥归路?( )
A.回头看。 B.照管,注意。 C.拜访。
(4)两情若是久长时。( )
A.如,像。 B.此,如此。 C.如果,假如。
【2】判断下面朗读节奏划分的正误。
(1)飞星/传恨。(____)
(2)银汉/迢迢暗度。(____)
(3)忍/顾鹊桥/归路。(____)
(4)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
【3】这首词借______________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意思,并指出其表达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词语。
故人:____
辞:____
烟花:____
下:____
唯:____
【2】这首送别诗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___;送别的时间:____;故人的去向:______。
【3】后人评说本诗是千古丽诗。请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品读课文重点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得紧紧拥抱在一起。
【1】这三句话节选自课文《________》,作者是美国作家________。
【2】本文的语言独具特色。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这样的数字表达更能体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3】“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文中类似的话出现了几次?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文尾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你能结合课文解读吗?
__________________
10、认真听录音朗读儿歌两遍,然后回答问题。
【1】下列垃圾分别放哪里呢?请根据录音内容连一连。
可回收垃圾 绿桶
厨余垃圾 红桶
有害垃圾 蓝桶
【2】根据录音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玻璃金属可乐瓶,纸盒塑料属于厨余垃圾。(____)
②干湿垃圾要分开,放进专门垃圾桶。(____)
11、课内阅读。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一一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1】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
①
②
③
【2】找出一个过渡句,画上“_____”。它在文中起 的作用。
【3】哪句话说明了“大人们也忙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关注食品安全
【材料一】那瘦肉多得动你心的猪肉,有可能就含有瘦肉精;那颜色白得馋你嘴的馒头,有可能就用过漂白剂;那色彩艳得逼你眼的饮料,有可能就加了塑化剂……
【材料二】公众中之所以引起“愁吃”的恐慌,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词的宣传不无关系。列如,某个地方西瓜使用了膨大剂,专家证实如剂量适当不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但由于媒体的片面宣传,导致很多人不敢吃西瓜。他们把个别问题当成普遍现象,动辄以“致癌”“致死”定论,把食品安全的问题放大了。
【材料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主管、职能检测部门,已经开始行动,采取措施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实行全程监控和监测,对“黑心者”频出重拳。
认真读上面三则材料,每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提炼一个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河水和大堤
河水在两条蜿蜒的大堤之间流着,像一条银鳞闪闪的大蟒。
“好啊,河水!“河上各式各样的船只大声地唱着。它们有的_____,像__________;有的摇橹,像蜈蚣伸开长腿;有的吐出白烟,像蛟龙喷着云雾,凭着水力轻捷地航行着。
“好啊,河水!”水中的鱼虾、龟鳖、萍藻、菱芡,还有无数浮游生物,齐声唱着。它们或俯或___,或沉或___,顺应着和谐的水流,自在地生活着。
“河水啊,你就是生命之源,你就是自由之母!”白鸥踏着浪花的旋律,向河水高唱赞歌。
可是,河水并不这么想,它满怀愠怒,瞪着两条大堤,心想:“自由之母?笑话!我给这两条大堤紧紧地夹着,只能在狭窄的河槽里沿着指定的方向流动。这大堤,像两条锁链捆住我的手脚,我的生活跟囚徒差不多,还谈得到什么自由?要自由,就得砸碎这大堤!”
于是,河水举起高山一般的大浪向着大堤砸去。
轰!大堤颤动了一下。
“别胡闹,否则你会毁灭!”大堤喊着。
“谁怕你的威胁!”河水轻蔑地吹着口哨。
于是,河水又一次举起大浪,用尽全力向着大堤砸去。
轰!大堤崩裂了。
河水哈哈大笑,它狂热地冲出河床,漫过大堤,向着四面八方流去。
霎时间,一场水灾发生了。
河水像千万头横冲直闯的野兽,吞食了村舍,吞食了田野,吞食了家禽,吞食了一切山林草树。船只折帆断桨,有的搁浅,有的沉没。各种水族冲得晕头转向,有的在洼里喘气,有的在山崖上碰死。
一切幸存者都在咒骂河水。河水哪里去了?它变成漫山遍野的浑浊的泥浆,漂浮着各种尸体和杂物,发散着令人恶心的臭气。河床早已干涸,裂出横七竖八的大缝子,像在一块破布上画着无数歪歪斜斜的大问号,在问:自由在哪里?
自由________________。
【1】仿照文章第二段加横线的句式,再写一个与船的特点有关的句子。
【2】请在第三段横线上各填入一个恰当的字。
【3】文章最后一句用象征性的手法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既与开头第—句照应,又总结了全文。请根据行文思路在横线上写出这句话(提示:用开头第一句中的7个字组合而成)。
14、课外阅读。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合、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劫难国难)。
滚滚而來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危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 相信)政府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傾尽仝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掩盖 淹没)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流露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可以夺去人的生命,但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飄散。
世界上最坚硬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的微笑着、痛苦着、高扬信念旗帜的灵魂。
【1】用“√”选择括号内恰当的词。
【2】“V”字形代表__________,“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请写一写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这条公路宽阔、平坦。这条公路漂亮。(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训练。
(1)我们积极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的要求。(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
(2)爸爸对小明说:“今天你跟我去奶奶家一趟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
(3)听了这话,他愤怒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不会忘记几年来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发现了这一只瓦砾似的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他这一声吼叫,把大家的胆都吓破了。(注意划线处的写法,仿照句子,写一写你获奖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20、改成陈述句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仔细观察放学时的校门口,写一写同学们的不同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