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驻马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悬”字的部首是______,再查_____画;音序是______,再查音节_____

    “悬”字的解释有:①挂 ②公开揭示 ③ 危险 ④无着落;无结果 ⑤距离大;差别大。

    A. _____  B._____ C._____ D._____  E.______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__________

    2)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__________

    3)比喻模仿不到人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__________

  •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1.古今______ 妻离______ ______眼快 ______割舍

    2.呐喊______ 忍无______ ______屏气 ______残忍

    3.花纹______ 劫富______ ______为喜 ______西啃

    4.舞姿______ 树木______ ______不及 ______游哉

    5.浑身______ 韵味______ ______一团 ______绿意

  • 4、提示型默写:

    1.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韦应物《滁洲西涧》)

    2.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苍苍竹林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 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古今义

    1弓缴而射之

    古:_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之矣

    古:_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日始出时人近

    古:_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及其日中如探

    古:_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任尔东西南北风。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2】解释重点字词。

    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④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②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③之子于归:这位姑娘出嫁。④宜:和顺、亲善。⑤室家:这里指夫家。⑥有蕢(fén):即蕢蕢。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⑦蓁(zhēn)蓁: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灼灼其华”让我们自然联想到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美丽的少女形象。______

    ②从“之子于归”中可以看出本诗是一首在少女出嫁之时表达对其祝福的诗。______

    ③本诗各个章节只变换了几个词,反复咏唱,韵律节奏缺少变化。______

    2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下列诗词句不是以桃花写美人的是(   )。

    A.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B.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C.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课文《狱中联欢》节选,回答问题。

    期待的日子一转眼就来了。

    元旦那天早上,天还未亮,女室一带头,每一间牢房同时响应,像一阵闪电,爆发了洪亮的歌声。

    人们纵情高歌,唱完一支又一支。

    新年大联欢开始了。

    唱歌是第一个节目。第二个节目是交换礼品。每间牢房,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送给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战友,作为联欢的纪念品。最多的礼物是“贺年片”,那是用小块的草纸做的,上面用红药水画上鲜红的五角星或者镰刀锤子,写上几句互相鼓励的话。楼七室经过昼夜赶工,刻出了一百多颗红的、黄的、晶亮的五角星,分送给各个牢房的同志。女室送给各室的是一幅幅绣了字的锦旗,那些彩色的线,是从他们的袜子上拆下来的……

    接着第三个节目开始了。每间牢房的人都在门口贴春联。所有的春联都是用草纸接连起来做成的。所有的对联都不是一个人写的,同一副对联中,有老年人苍劲的笔法,也有“孩儿体”的弯弯曲曲的笔迹。女室里,江姐捏着“监狱之花”的小手,也写了几笔。所有的对联,都洋溢着革命的乐观精神。

    女牢的对联写的是:

    洞中才数月

    世上已千年

    大家心里明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正在崩溃,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就要到来,“世上已千年”还形容不了翻天复地的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咧!

    她们还在牢门上贴了一张横额:

    扭转乾坤。

    猩猩也许看不懂,也许看懂了又不敢承认,居然妄加评论道:“这对联倒有些修仙炼道的味道了。”

    1填写节选部分新年联欢的过程:唱歌——_____——____

    2选择正确的一项。

    1)关于狱中礼物的制作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____

    A.用草纸代替纸片   B.从袜子上拆彩线来绣字

    C.用红药水涂和画   D.用镰刀刻出各色五角星

    2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这幅对联包含了狱中战士怎样的思想情感?____

    A.对苦难牢狱生活的憎恶   B.对革命将胜利的欣喜期待

    C.对修仙练道心境的向往   D.对革命捐躯者的深深怀念

    3)文中结尾处猩猩的言行表现了特务对狱中战士们怎样的态度?_____

    A.无可奈何 B.深感钦佩   C.疯狂镇压 D.冷嘲热讽

    3读了节选部分,你印象最深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谁干什么活谁怎么样的句式回答)?为什么这幅画面令你印象深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某一种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在文章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所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发”是全文线索,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母亲的优秀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吃蚕蛹

    前几天,邻居给我家送来些蚕蛹,让我们炸着吃。我看到那些黑糊糊的在盆里蠕动的蚕蛹,不由得打了个冷( ),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心想:这些小东西放在外面会不会变成蛾子?吃了会不会变成蛾子在肚子里乱飞?……我不敢( )想下去了。因为这些东西长得太吓人了,跟书上画的一模一样。

    这天,爸爸炸了一些让我们尝尝。我看见爸爸吃的可香啦!心里也想吃。爸爸见我这副模样,便让咬一个尝尝。我闭着眼,屏着气咬了一口。哇……好难吃!我发誓再也不吃蚕蛹了!

    今天,爸爸又炸了一些蚕蛹,不知怎么回事,馋虫又在我肚子里张开了小嘴儿,脑袋朝上,想吃蚕蛹了。我使劲向下沿着口水,实在( )制不住自己了,便找爸爸要了几个,咦?这次怎么比上次好吃呢?我顾不得这些了,又找爸爸要了几个。开( )我吃蚕蛹的白肉,别的什么也不吃;后来连皮带肉一起吃。我吃得津津有味。

     我敢吃蚕蛹喽  蚕蛹不仅味美  而且还含有许多营养呢

    1选择正确读音。

    ________zhà  zhá    ________mó mú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________    放纵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字。

    冷(       [        ]

    不敢(  )想    [ ]

    )制    [ ]

    开(     [ 使]

    4请你解释。

    蠕动:________

    津津有味:________

    5给最后一自然段加标点。

    6文中的开始是怎么吃得,感觉如何?后来又是怎么吃?

    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太阳》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在天上走的时候,常常背着一缕白云。

    我小的时候,妈妈常驮着我。烧饭、下地就把我捆在她的背上,像吊一扇石磨一样,不歇地背半天。

    听妈妈说,我小时候个儿小小的,却像山上捡来的石头一样重重的,铁邦邦的。我十分好动,不时的把手攥成小拳头,放进嘴里呜呜地唱,喷出口水;老是爱摆腿,那两根小竹筒一样的小腿一摇一摆一蹬着踢着。我姐背不动我,常常被我的摇动晃倒,两个倒在地上滚轱辘,谁比谁更疼也不清楚。有一天,妈妈妈栽秧去了。姐背着我在田棚外的坡上玩逮蚂蚱,不小心从坡上滚下来,轱辘地滚进水田。大概被吓咆了魂,第二天一早,妈妈就拿着一个鸡蛋,带着我和姐的衣服,到田棚去请魂。从此以后,妈不让姐背我,她像一匹马,把我捆到她的背上,驮着我做着屋里屋外的活儿。

    太阳撑到山背上,妈妈就下地了。

    山路细细的,像竹篾片儿一般。

    妈妈用一条黑幽幽的粗布被单,把我挂在她干瘪的胸脯上,背上却背着一只箩篓,她一边走,一边用根筷子做成了带钩头的木棍搓棉线,一边搓线一边同经过的路人搭话。

    山路细细的像黑线一般,但是,妈妈不会跌跤,走步平稳。

    妈妈背着我,我从来不哭,手握成木锤似的小拳头,放进嘴里呜呜地唱个不停。妈妈不禁止我唱,她静静地走山路,静静地搓线,山路长没有我妈搓出的棉线长。

    太阳在天上走,天上没有留下她的脚印。

    妈妈在山路上走,山路上烙下了她的足迹。

    太阳下山时,妈妈回家了。

    那只竹篓高凸凸的装满了猪食叶,她背上有了重量,不得不伛着腰爬坡,所以她把我也放在猪食叶顶上,妈妈头上是猪食叶,猪食叶上驮着我,我的头上是太阳。

    山路细细的像竹篾片一般。

    今天,我长高了 ,长大了,而妈妈长矮了,长小了。身体佝偻着,走路也一步步,数着走一样。许多个夜晚,我细细地琢磨着一个道理,那时小的长大了,那时大的长小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来我看着山里的太阳,明白了这个简单又不简单的道理——待到秋天,山地上的庄稼都成熟了,山饱满了,山谷也饱满了。那一轮太阳也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头,低低的,沉沉的,从秋天山谷的沟壑之间走过去,山高了,太阳变小了。

    山里的太阳,就是这样辛苦。如果没有太阳的辛劳哺育,难道会有饱满的山地吗?

    1本文的题目太阳与母亲之间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路细细的,像竹篾片儿一般在文中多次出现,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来,我看着山里的太阳,明白了这个又简单又不简单的道理一句中又简单又不简单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高了,太阳变小了在文中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画线处填上下面哪一句表达效果会更好?为什么?

    1)如果没有太阳的辛勤哺育,难道会有这样饱满的山地吗?

    2)有了太阳的辛勤哺育,山地才有了这样的饱满。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________________

    啊,福海真美呀!

    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又好似一块无暇的翡翠;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蓝纱巾,映在水中的山、阁、桥、树就像纱巾上的点点花纹。

    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小岛好像翡翠中间镶嵌着的一颗光彩照人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卫护着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那一座座小桥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阳光普照,如同一湖碎金闪闪烁烁;微风拂来,好像一匹绿缎徐徐展开。

    福海湖映山,山环水,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

    1给这篇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围绕 _______________ 秀丽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湖水时,分别把湖水­­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划上横线。

    5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卫护着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 

    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6文中主要写了福海的________美和________美。

  • 14、阅读题

    根据下面的文字材料,为“999感冒灵颗粒”写一个小说明书。

    999感冒灵颗粒是由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本药由三叉苦、全盏、银盘野菊花、岗梅等配制而成。此药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儿童。年老休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开水冲服,一次10克(1袋),一日3次。999感冒灵颗粒使用说明书

    [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能主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法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型转换

    1.改成陈述句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肯定句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母亲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照样子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例: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我们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一位名人在谈及自己的父亲时,不无感动地说:我身上最紧要的部分,都是他亲手培养和 改善的,他把最珍贵的财富给了我。在你的理解中,什么是最珍贵的财富?请回忆你的生活, 你认为你的父母或者老师给予你的最珍贵的财富是什么?这种财富给你带来什么帮助?请 最珍贵的财富为题,进行写作。体裁:记叙文。字数: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