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德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正确朗读下列词语。

    雀斑       障碍     尼尔斯·豪尔耶松       前爪     混乱

    咯咯声       鸡冠        刨土     猫咪       咽喉     犬牙     

    缰绳       荆棘       黑莓       藤蔓     乌合之众   无济于事

    流水潺潺       跃跃欲试     头晕目眩     得意扬扬

    理解词语意思:

    乌合之众:____________

    跃跃欲试:_____________

  • 2、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语言,你会使用吗? 

    看着寒冬里的大雪,你会想到谚语:________。当你夸奖他人时,可用歇后语:________。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用惯用语说是________。比喻给某人提供方便,用惯用语说是________

  • 3、写出下列歇后语

    鸟入笼中——________              锦上添花——________

    卒子过河——________              纸老虎——________

    阿拉伯数字8字分家——________       按着牛头喝水——________

    阿公吃黄连——________            按鸡头啄米——_______

  • 4、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请结合学过的《悯农(其二)》中的相关诗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 5、解释句中带点的字词。

    (1)京口瓜洲一水间

    瓜洲:__________________

    京口:__________________

    (2)钟山只隔数重山 钟山:_________________

    (3)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____________的特点。

    3请结合古诗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当春乃发生。

    ,江船火独明。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春夜喜雨》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你认为颔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_,前两句点明_______的季节,后六句集中写_______(白天 下雨 夜雨),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_______之情。

    5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8、阅读词句,并完成练习。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词句。

    【2】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B.唤取:呼唤,询问。

    C.啭:鸟婉转地鸣叫。

    D.因风:因为风势。

    【3】词的上阕,一个“_______”字直接道出了词人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来与自己同住。词的下阕,通过黄鹂“___________”,写出春天已过,初夏已来。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_______之情。

    【4】在这首词中,运用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将__________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__________的喜爱。

    【5】美好春光的流逝总是让人感到无限惋惜和伤感,请你再写出两句类似的诗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理解

    妈妈撑起的天空

    在土耳其旅途中,巴士经过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导游说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地震后第二天,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难人员不断搜寻着可能的生存者,两天后,他们在缝隙中看到一幕难以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她一看到救难人员便拼命哭喊着:快点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我快撑不下去了……”7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

    救难人员大惊,卖力地搬移压在上面和周围的石块,希望尽快解救这对母女,但是石块那么多、那么重,怎么也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边。媒体赶来拍下画面,救难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辛苦的母亲苦苦撑着……

    通过电视和报纸,土耳其人都看到了这一幕,心酸地掉下泪来。更多的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深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难人员够着了这位母亲的小女儿,将她拉出来,但是……她已气绝多时,母亲急切地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

    以为女儿还活着,是她苦撑两天的唯一理由和希望。这名救难人员终于控制不住,放声大哭:对,她还活着!我们现在要把她送到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他知道,如果母亲听到女儿已死去,必定失去求生的意念,松手让土石压死自己,所以欺骗了她。

    母亲疲惫地笑了,随后,她也被救出送到医院。她的双臂很长时间僵直,无法弯曲。

    隔天,土耳其报纸头条是一幅她用手撑石的照片,标题是:这就是母爱。

    人高马大的导游说:我是个不轻易动感情的人,但是看到这则报道,我哭了。以后,每次带团经过这儿,我都会讲这个故事。

    其实不只他哭了,车上的我们也哭了。

    1划去加粗字的不恰当的读音。

    1)他们在缝(féng fèng)隙中看到一幕难以置信的画面。

    2)一名高大的救难(nán nàn)人员够着(zháo zhe)了这位母亲的小女儿,将她拉出来。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搜寻——(  ) 快速——(  ) 急切——(  ) 轻易——(  )

    3救难人员为什么告诉那位母亲她的女儿还活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短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1难以置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将文中难以置信的画面写下来。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想对那位母亲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部分

    詹天估经常(      )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     )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1在括号里把词语补上。

    2这部分是詹天估的(①动作 ②语言 ③神态 ④内心活动)(选择:_____)。

    3詹天估不允许工程人员说______  样的话。这表现他 ____

  • 11、走遍天下书为侣

    [英]尤安艾肯

    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 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八音盒,还是一只口琴......似乎很难作出选择。

    如果你问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的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背诵的程度。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 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 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 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务,并从中找到 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 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 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作者选择一本书陪着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用“一”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这一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读文章片断,按要求回答问题。

    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

    1填空。

    总要的意思是:   ,说明母亲  

    常常的意思是: ,说明母亲

    2回答:去掉总要常常,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 13、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完成练习。

    为了研究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赵明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小组。他们对城乡213名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两则材料是调查结果。读后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名著阅读情况:阅读人数居前五位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和《格林童话》。同学们说,广泛阅读文学名著,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文化品位。成长,离不开文学名著的滋养。

    【材料二】   

    影响阅读名著的因素:

    选项

    因素

    人数

    所占比例

    A.

    找不到书

    70

    33%

    B.

    没时间

    105

    49%

    C.

    不喜欢

    38

    18%

    【1】材料一中的五部名著,多有想象丰富、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请任选一个特点,从五部名著中找出一个例子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下面的例子,对材料二的图表作说明和分析(从B、C中任选一项)

    例:选A

    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名著的因素是“找不到书”的同学有7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

    家里藏书不多,而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又未能提供方便的借阅条件。另外,书价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文天祥的故事

    文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

      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夕。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关在地牢里。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心。

      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折磨。1283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

    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至今仍然永垂不朽!

    【1】词语“危在旦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中含有一对反义词是________,像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件事,下面词语中最恰当的是(       

    A.威武不屈

    B.精忠报国

    C.弃笔投戎

    D.兢兢业业

    【3】文中画线句子是对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文天祥对国家的_____________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天祥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说你对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照样子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 

    []  李红说:我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李红说,她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小芳说:我爸爸要带我去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写一个包含两个以上叠词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l.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2.维吾尔姑娘很漂亮。(写一个比喻句)

       

    3. 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很苦。和田维吾尔人感觉很甜。(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 18、句型练习。(4分)

    (1)托德刻薄地说: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修改病句: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 19、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说:我相信你不会知错还犯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花的秘诀是在传承中得到创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天真的其中一个词义写一句话。

    天真(心地单纯,性情直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真(头脑简单,容易被迷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聪明机智的大卫,出其不意地打败了狂妄自大的歌利亚。

    缩为最简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温柔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柔嫩的柳丝。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关于读书,老舍曾说过这样的话:随读随作笔记。这样不仅大有助于记忆,而且是自己考试自己,看看到底有何心得。”“不管自己的了解正确与否,意见成熟与否,反正写过笔记必得较深的印象。及至日子长了,读书多了,再翻翻旧笔记看一看,就能发现昔非而今是,看法不同,有了进步。先读一读课本中《骆驼祥子读后感》,然后选一篇或一部自己喜欢的老舍的作品,读一读,写出读后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