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人有难皆怜惜,奸恶无灾尽诧憎”这两句诗出自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诗中“好人”是指_________,被人称为及时雨。
2、回忆《三国演义》,回答问题。
1.简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一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悟空在乌鸡国斗的是什么妖怪?用什么方法救活了死了三年的国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孩儿是谁的孩子?谁降服了他?收回后做了什么?给红孩儿套的是什么箍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黑河擒妖这一故事情节?师徒四人是如何过黑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车迟国的三位国师分别是哪三个妖怪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______)
(2)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______)
(3)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______)
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再读一读。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只有……才…… 宁可……也不……
(1)普罗米修斯( )忍受各种痛苦,( )承认错误,归还火种。
(2)( )现在电子计算器已广泛地使用,( )算盘仍有它的重要作用。
(3)( )勤奋的人,( )有希望获取优异的成绩。
(4)( )番茄含有较多矿物质和很丰富的维生素,( )它的营养价值
很高。
(5)我国( )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 )有约47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6)( )全国(3)9亿户家庭都在用电后拔下插头,每年( )可节电约20.3亿度。
5、“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_________)在浔阳楼写的反诗。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B.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2】“________________”突出强调了飞来峰的高峻。
【3】说说“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诗中语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国破"句中,"国"指京城长安,"破"的意思是"沦陷"。
B. "城春"句中的"深"意思是茂盛。
C. 第二句的意思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D. "浑欲"句意为,安史之乱不平定,诗人就不整理散乱的头发。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定下了高昂的爱国基调。
B. "家书抵万金"一句出自肺腑,情真意切,很自然地引起共鸣,因而千古传诵。
C. 诗的前四句写景,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的境况,充溢离情。
D.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8、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完成练习。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体会“绝胜”二字在诗句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语段赏析。
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盘踞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它顺着山头盘旋,那一字排开的城垛就像巨龙身上的背鳍,那一行行灰色的城砖是这巨龙的鳞片,那一座座突起的烽火台是这巨龙的利爪·····
【1】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把 比作 ,把 比作 ,把 比作 。运用这修辞手法,突出了 、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
之情。
【2】文中的省略号起到了__________作用,你能继续续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北京的春节》节选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文段第1句话与后面几句话是______ 关系。
【2】文段从多个角度描写了除夕的热闹,读句子选一选。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1)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
(2)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 )
(3)鞭炮声日夜不绝。( )
【3】读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用加点词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加点词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选文中除夕的习俗。
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儿童诗
我一直认定乡村老家六岁的女孩子毛豆是一位诗人。我记得是在秋天,毛妈妈在簸稻谷,妈妈簸啊簸啊,毛豆就在一边看。在掀动的簸箕里,好稻谷与秕稻谷立马分得一清二楚,好稻谷沉甸甸地往后聚集,秕稻谷则轻飘飘地从簸箕口落了下来,在那里形成一个秕稻谷的瀑布。毛豆凑得很近地看着,突然对她妈说;“妈,你簸一簸人吧,这样就能分得清 和 了。”
又一次,毛豆和我女儿陶舒天在外面玩了一整天,晚上我罚舒天在家做作业,毛豆在一边看。她没有做作业的概念,看着舒天姐姐痛苦的样子她也非常着急,盼望这个漫长的夜晚快快过去,见她妈妈在一边缝衣服,她这样说:“白天那么短,肯定是妈妈用剪刀剪的;晚上又那么长,是我妈妈 。”
毛豆发表这样的口头诗歌是经常的随意的。春天的午后,我们来到池塘畔,看到树上的桑葚红艳如血珠,毛豆悄悄告诉陶舒天:桑葚一颗颗(掉 滴 落)进池塘里,它要将塘鲤鱼喂成一个穿红肚兜的孩子;青桃子开始长毛,它也要变成个男孩子的脑袋;小蝌蚪是拼音字母,让青蛙日夜背诵。你看,只要分行排列,这不就是和顾城差不多的童话诗吗?
昨天我刚刚起床,毛就和陶舒天在开满繁花的桃树下跳起了花房子,这是我童年时最常玩的一种乡间游戏。她们用木块在地上画起了大方格子,乡下女孩子灵巧的脚就这样带着小木块在画满花朵的方格里(蹦跳 跳跃)。女儿在城市里从来没有玩过这种游戏,她就在一旁看毛都(熟练 熟悉)地安排。毛豆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一格里画上桃花,一格里画上雪花,我们两个人,就用木块跳花房;你把木片踢到雪花上,我把木片踢到桃花上,你一脚跳出了冬天,我一脚跳进了 ——我就站在窗口听着,感受到(纯净 纯洁)的诗意像春风捎着桃花吹进来,一直吹上我心头。
【1】用“√”选择括号里恰当的字词,并解释其中一组选择的理由。
【2】短文第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一词流露出作者对毛豆的赞许。
【3】结合上下文将文中空白处的部分补充完整,要保持语言中的天真和趣味。
【4】本文中表达的童年情趣是( )
A.儿童具有惊人的想象力,儿童眼中的世界充满诗意。
B.儿童对很多事一知半解,经常张冠李戴。
12、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地球总水量约为14.1亿立方公里,但如此多的水中淡水只占3%,而且其中的87%被封闭在冰川、大气、地层中。20世纪以来,全球人口增长了3倍,经济增长了20倍,用水量增长了10倍。同时,由于生产和生活废水急增,而且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更加重了水资源匮乏这一全球性危机。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97年把水资源定义为“可资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即应当能够为满足生产生活用途而得以利用”,而《中国自然资源》将水资源定义为“能为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在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地下径流和由它们存留在陆地上可再生的水体”。
③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只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此外,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南多而北少。重经济发展而轻环境保护又导致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水体污染,因此,水资源问题也成了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1】请简要列出全球水资源危机产生的若干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对“水资源”有两种定义,请指出它们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出目前我国水资源的三个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生活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的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写的就是三峡风光。
三峡,是瞿塘峡峡,巫峡,西陵的合称,长江三峡的自然景色,概括起来说:瞿塘雄,巫峡奇,西陵险。
瞿塘峡在三峡的西头,西起白帝城,东起黛溪,长8公里。“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峡西入口处,西岸悬岸壁力,直冲云霄;江上双峰欲合,如门半开,叫夔门,又叫瞿糖关。矗立在北岸的赤甲山,想一名披甲的士兵,山嘴尖尖,似一只鲜艳的蟠桃,所以又叫桃子山,南岸的山峰银光闪闪,名曰蓝山,它们唯物雄壮,把守着三峡西口。再看底下,“瞿塘嘈嘈急如弦,回流溯逆将覆船。”江水受束,湍流似箭,古代的一叶扁舟,碰到狮吼雷鸣般的旋涡,覆舟顷刻,怎不与人胆战心惊呢?
从大宁河口到湖北巴东县渡口42公里的峡谷是巫峡。巫峡的山体是石灰岩,由于水流的长期溶蚀冲刷,深壑陡崖,秀峰迭起,悬崖逼江。江水在千重闸中奔腾,七折八弯。山上林木葱郁,绿肥红瘦。江上水汽蒸腾,崖顶云霞变幻,景色权佳。
从香溪口到南津关,全长75公里。这就是三峡中最长的西峡陵。西陵峡中央有些宽谷,险滩多,西陵峡的特点。川江上的5个险滩,如控岭滩,青滩等,都集中在这里。有民谣说:“出了南津关,两眼泪不干,想要回四川,难于上青天。”
三峡风光如此奇异,难怪有人说:“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河之壮,庐山之幻,它兼而有之。”游人在船上欣赏百里三峡画廊,激流似箭,闪金烁银,群峰飞驰,扑面而来,真叫人心旷神怡,拍案叫绝。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各用一个词概括一下瞿瑭峡、巫峡、西陵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让你做一个导游,你将从哪些方面对三峡风光进行恰当的介绍,让更多的游客了解三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句赞美三峡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类文阅读。
张思德的故事
一个冬天的早晨,张思德起床以后,看到哑巴炊事员老王担水上山很吃力。他到了伙房,搬过来一个榆木疙瘩,扶老王坐下,伸手就给他脱鞋。老王没拦住,鞋被脱下来了,那一双脚上裂了好几条大口子,渗着血。
张思德烧了一盆热水,替老王把脚洗干净,涂上一些猪油,又把自己的毛袜子给他穿上。第二天,张思德从老乡那里打听到一个土方:把土豆捣成糊糊涂在口子上,可以治冻疮。于是,他一连几天,给老王洗脚,涂土豆糊糊,直到口子完全好了为止。
( )粮食不足,( )战士们饭都吃不饱。通信班大都是年青人,经常走远路外出送信,饭量都比较大。为了让大家多吃一些,每次张思德吃到一半就不声不响撂下饭碗,提起水桶去打水。
一次、两次同志们没有注意,时间一长,张思德的这个秘密就被发现了。
一个星期天,张思德跑出去几十里地,从一个水坑里捞来一些小鱼。没有油,他就用火烤好,让大家会顿餐。大家吃得正香,他又要去打水,这回水桶让副班长先拿走了,他只好转身回来。自己碗里不知道谁给放了几个黑面馍馍,他明白了,这是同志们想让他多吃一些。他故意细嚼慢咽,好半天才吃了半个馍馍,剩下的放回盆里,刚要走开,被战士小韩一把拉住了。“班长,你别再瞒着我们了,我们都知道了。”“我吃饱了。”小韩把张思德拽回来,把那几个馍馍硬塞给他说:“班长,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不要一个人饿着肚子,省下让我们吃。”张思德见实在推不开了,就把几个馍馍掰成12份,全班每人一份,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找出描写张思德为老王治冻疮的动作的词语,并写下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写了张思德的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张思德是个什么样的同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公园对外开放,谁都可以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他这一声吼叫,把大家的胆都吓破了。(注意划线处的写法,仿照句子,写一写你获奖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例:托米说:“我爸爸就和我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托米说,他爸爸就和他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1.苏小明对班长说:“我要像你一样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候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5分)
(1)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为陈述句)
(2)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
改写成拟人句:
(3)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反让大夫取笑了。”(改为转述句)
(4)我最不中用。 我被派到这儿来了。(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5)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21、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昙花为了自己多年一现的梦想,甘愿承担往日无人的理睬;彩虹为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梦想,宁可忍受暴风雨的洗礼;雄鹰为了自己翱翔蓝天的梦想,宁愿接受生死的挑战。为了自己的梦想,不管它多么遥远,多么困难,只要相信自己就是奇迹,把梦想当做目标,从现在起,带着梦想出发,带着梦想启航,带着梦想飞跃,让梦想找到属于它的归宿……
请以“为了自己的梦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立题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