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石嘴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形近字组词

    满分5 manfen5.com

     

     

  • 2、在句子的括号里加上表示色彩的词。

    ________的池塘边,是一片________的瓜地。瓜叶下躲着一个个________的甜瓜。看着这一幅喜人的丰收景象,那________的荷花都张开嘴笑了。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不______不忙②目不转______③见_____________④追____________

    ⑤死得其____________而不舍 ⑦三____________⑧全神______

    (1)上面词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对近义词。(填序号)

    (2)⑥词语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

    (3)仿照词语⑦,写两个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根据情境,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古诗、名句。

    (1)只有不断学习,吸收新鲜的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这正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己朋友,别离依依,情深意更长。你听,王维在低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在轻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在轻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这句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同学在总结反思时,总是羡慕别人的优秀,总是抱怨自己不够细心,事后又总不知努力,我真想对他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根据课文填空:

    1.   惩罚普罗米修斯的人是_____,惩罚的方式是_________。他还不解恨,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__________________救普罗米修斯的英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普罗米修斯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他来到人间后,看到人类_______的悲惨情景,心里十分难受。他决心背着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_______那里去偷取__________

    3.   自从有了火,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想象不到的变化。人们用火来_________________;用火来_______________;还用火来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如梦令》,完成练习。

    1.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记/溪亭/日暮  B.沉醉/不知/归路 C.兴尽晚/回舟  D.误入/藕花/深处

    2.词中的   一词表明该作品是回忆性作品。

    3.词中的字将一个游兴已尽,陶醉晚归的少女 的形象表现了出来。

    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少女时代的怀念之情以及 之情。

    5.《如梦令》是   (作者)的一首词,从词中的日暮可以看出 ,诗人因为   不知归路,一不小心 。又因为 ,所以惊起一滩鸥鹭。词中表现作者欢愉的词语是   ,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一句是

  • 7、阅读理解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吟”是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_______;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决心。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凿,_________烈火焚身,_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 8、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1请在横线上写出这首诗的题目。

    2全诗3句,第1句提出___的现象,第2句描绘__的状况,第3句议论抒情:___

    3这首诗通过对萁豆相煎的描写,揭露了__________

    4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的另一位兄弟是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片段一)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老舍《北京的春节》)

    (片段二)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二十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冰心《童年的春节》)

    1片段一和片段二都是围绕过年“_______”这个词来写的。读着片段一里画线的句子,不禁让我们想起《元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这两个片段的描写,你觉得下列对联中,最适合贴在图中大门两侧的一项是(   )

    A.上联:十年风雨同舟济   下联:百岁贺宴满堂欢

    B.上联:佳节清明桃李笑   下联:野田荒冢只生愁

    C.上联:欢天喜地辞旧岁   下联:张灯结彩迎新春

    D.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 10、按照答题模式,回忆双引号的作用完成问题。

    鱼游到纸上了

    (1)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鱼呢,那儿也聚集着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孩子,也有青年。

    (2)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3)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4)“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5)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6)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7)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8)“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问他。没想到他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我。

    (9)好骄傲的年轻人。我正想着,眼睛落到他胸前的厂徽上,心不由得咯噔一跳!“福利工厂”,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10)我们开始用笔在纸上交谈。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11)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12)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句中双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__

    【2】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

    “认识”中的双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__

  •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学弈》选自《   》,《两小儿辨日》选自《 》。从《学弈》中,你悟出了 的道理。(2分)

    (2)《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____的作品,课文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语句是 。为什么?   。(2.5分)

    (3)《匆匆》的作者是 ,文章主要写了

    ,告诉我们   。(2.5分)

    (4)邯郸学步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  

      (1分)

     

  •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热心的小马

    路上,小马遇见了老山羊,就对老山羊说:“山羊爷爷!下雨了,请您坐我的车吧!”老山羊高兴得上了车。没走多远,小马又看见了小猫和小兔。小马对它们说:“猫弟弟,兔妹妹,快上我的车吧!”小猫、小兔也高兴地跳上了小马的车。大家都说小马真热心。

    1这一节共有________句话,请在文中标出。

    2小马请猫弟弟、兔妹妹上车,是因为__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高兴________       看见________

    4最后一句中的大家是指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长征路上尝百草

    1936年夏天,张思德所在的红四方面军翻过大雪山,开始过草地。

    艰难地走了二十多天以后,战士们身上带的干粮全都吃完了。为了战胜饥饿,走出草地,完成北上抗日的神圣任务,党组织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带头“尝百草”的庄严号召。那时候,张思德还没有入党,但他被那些党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带头尝草的勇气所感动,于是暗下决心,要向他们看齐,主动加入“尝百草”的活动中。只要看到以前未见过的草,他总是先尝一尝,一旦找到一种能吃的草,就马上去告诉其他人。

    有一回,部队来到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忽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看上去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去,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感到又甜又涩。不一会儿,他感到有些头昏脑涨,全身无力。又过了一会儿,肚子-阵绞痛,随之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把手中的草一扔,就栽倒了,失去了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张思德就是这样时时处处想着别人,直至最后为保护人民利益光荣牺牲。

    (选自《中外和谐楷模100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第2自然段中“看齐”一词的意思是(        

    A.整队时,以指定人为标准排齐站在一条线上。

    B.以某人或某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

    C.把某东西和某某摆放整齐。

    【2】第3自然段中,对张思德的两处语言描写前都加了“急忙”,由此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重点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了张思德怎样的高尚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

    好读书

    ①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要读书。

    ②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前辈们用智慧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以文字作下了永久的记录,便有了(             );他们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探求规律,便有了(             );他们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便有了(             );他们用生动的形象,表达人类的故事,便有了(             )。

    ③读书,自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走出课本读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那才是真正惬意的事情。读书要有选择,只要有阅读兴趣,适合自己的年龄层次和品味的书,我们都可以找出来读。但读书并非一味看热闹,也不能因贪多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既然看了,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一旦真正读懂了一本或几本书,你就能真正体味到读书的欢愉和乐此不疲,你的修养、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④试想,在暖春的艳阳下,鸟儿鸣叫,百花飘香,你领略着自然的神奇,体味着人生的哲理,聆听着一位智慧老人的谆谆教导;在凉秋的灯下,万籁俱寂,你坐在桌前读书,无数鲜活的形象走到你面前,与你交谈……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⑤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大智慧的老人;读书开拓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

    ⑥书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谁可不读书?

    【1】将下列词语填入第②段的括号中去。

    哲学书        历史书       文学书        科学书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声响都没有。( )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乐此不疲: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读书?简要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传蜀汉大将军关羽写过《诫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想想这句话中的三个分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1)“读书好”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2)“好读书”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3)“读好书”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的家长认为读课外书会影响学习,你该怎样和他们沟通?至少用上一句读书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花儿开了。(扩句,至少两处)

       

    (2)何为对李老师说:李老师,你能不能告诉我钱在你心目中是不是最重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3)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改为反问句)

       

    (4)这个地方很少。(改为夸张句)

       

     

  •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他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老班长说:“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4)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 17、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

    ________

  • 18、句子练习

    1.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成“被”字句

    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成陈述句)

    3.一大滴松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

    改成

    4.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么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

    改成肯定句

    5.同学们选举他。当选少先队员。(把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

     

  •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春风吹绿了田野。(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天地(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生活因 而精彩

    要求:在题目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如友谊、诚实、书籍、歌声等),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习作。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

    2.题目:自然界中,朝霞、小路、明月、蝉……都是一道风景。请以“ 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处的内容必须与景物有关;②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