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饱受(_____)(_____) 气势(_____)(______) 雄(_____)壮(_____)
斗(_____)昂(_____) (_____)难(_____)阻 高(_____)激(_____)
2、指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
(1)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 )
(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 )
(3)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 )
3、解释下列词语。
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湿处:____________________
花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手指》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画家________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然后具体描写了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性格和作用。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_______》。
5、课文内容填空。
(1)法国作家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它的________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2)“大自然________!广袤的大地是她________,茂盛的森林是她________,温暖的太阳是她________,和煦的轻风是她________……”写得真美!这里的“她”指的是________,省略号表示________。请你再接着写两句:________,________。
(3)“三人行,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敏而好学,________。”“温故而知新,________。”都是孔子说过的话,对我们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请列举他的两位弟子________ 和________。
(4)我们认识了身体残疾但却十分乐观的刘老师,你能回忆一些赞美老师的名言名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既写出了石灰原料的来之不易,更强调石灰“前身”所经历的痛苦之巨大。
B. “若等闲”三字写出石灰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的态度,经过锤炼是心甘情愿的。
C. “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高尚的节操。
D. 末句是作者在直接抒情,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7、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___________。
【2】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诗句赞美竹子_______的精神品格。
A.无私奉献 B.坚韧顽强 C.硬骨头
9、读句子,并完成练习。
雾中的黄山,果然别有一种风情。雾一会儿浓,一会儿淡,一会儿nuó( )动,一会儿pái huái( ),变幻莫测。此时的黄山就像______________。
【1】用“____”画出这一段话的中心句。
【2】补充段落中的比喻句。
【3】在括号里填上字词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岀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裏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晩方能完事。
(沈从文《边城》)
【1】阅读第一自然段前四句,我想到的成语是“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等地方可以看出来。作者这样写突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面几个画面按照时间顺序排列:____________(填写序号即可)
A.税关前领赏 B.划船前的准备 C.龙舟竞赛盛况
【3】选文重点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凭着对___________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追鸭竞赛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__________的民族精神。
11、成为大师的秘诀
[奥]斯蒂芬•茨威格
我在巴黎学习的时候,已经发表过不少文章,有很多人赞扬。有几篇我自己也认为不错,但总觉得应该还能写得更好,只是苦于无人指点,于是我暗自留心,渴望找到成为大师的秘诀。
25岁那年,我终于找到了这个秘诀,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那是一个周末,我到麦东拜访罗丹。“或许你愿意看看我的工作室?”他和蔼地说,“恐怕没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你不要嫌闷。”
我跟大师来到一个有着巨大窗户的简朴房 间,桌子上堆满了草图,地上摆着一些已经完成的雕像,其余的都是黏土做的雕塑局部:一只胳脾、一只手、一根手指,有的甚至是指关节这样微小的细节。
我正看得入神,回头发现罗丹已经穿上了工作服,站在一个木架子前面。“这是一个新作品。”说着,他小心地掀开湿布,一座少女的半身像出现在眼前。那是一尊黏土 的小样儿,线条柔和,细节逼真,我忍不住赞叹:“太完美了!”
罗丹侧头看了看雕像,后退一步,盯着少女 出神。这位身材魁梧、肩膀宽阔、满头白发的老人好像变成了热恋中的少年,他柔声说:“肩上的线条还是太粗,这里还差一点儿……”
大师拿起刮刀,木制的刀片轻轻滑过湿润 柔软的黏土,所到之处留下肌肤柔美的光泽。罗丹在架子前走来走去,不时转动雕塑台,有力 的双手一刻不停,眼睛里闪着光,“还有这里……嗯,还有这里 ”他一边修改一边自言自语,时而兴奋得点头,一会儿又双眉紧锁。他 捏好一小团黏土,粘在雕像上,再用木刀一点点儿刮开,喉咙里发出含糊奇怪的声音。
就这样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 罗丹再没跟我说一句话,他把我给忘了,把整个世界都给忘掉了。除了手中的作品,他眼里没有第二件东西。他专注的神情,究如上帝正在创造世界。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罗丹舒了一口气,扔下刮刀,满意地笑了。他又一次拿起盖布,小心翼翼地盖上少女,好像把披肩披在情人身上一样,满脸的温存,然后他向门口走去,突然看见我,吃了一惊,凝视半晌才记起我来。
罗丹又变回了先前淳朴好客的老人,为自己的失礼感到魅尬:“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而我毫不介意,握着大师的手,心里充满感激和崇拜。
在麦东的那个下午,我得到的启示比在学 校里所有学到的东西加起来还多。我明白了成就一切艺术与伟大事业必需的本领——专注,
一种无论眼前的工作或大或小,都能将意志贯 注其中的本领。我这才知道自己缺少的是什么。除了专注,成就伟业没有别的秘诀。
【1】文章题目中的大师一是具体指________ ,文中具体写了他 ______________的事情;二是指__________的人。
【2】成为大师的秘诀是什么?请在文中画出来。
【3】“除了专注,成就伟业没有别的秘诀。”对于这句话不正确的理解是( ) 。
A. 这句话是说,专注是成就伟业唯一的秘诀,其他的都不重要。
B. 这句话告诉我们,专注是成就伟业非常重要的品质,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C. 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自谦地认为自己最为缺少专注的品质,这是他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
①我的故乡在广西,我爱故乡的漓江。
②春天,原野上的春色,把漓江打扮得更美丽。细雨绵绵,增加了漓江的水量,催开了两岸鲜艳的野花。随着气候转暖,来漓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漓江像一条友谊的带子把祖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连在一起。
③夏天,漓江的水更清了。人们有的在江中游泳,有的在江中划船,有的玩水球……漓江洗去人们一天的疲劳,使人们感到轻松愉快。
④秋天,桂花开了。漓江两岸飘着醉人的桂花香。我们学习过后,荡着小船在江上游玩,那两岸的青峰分明地立在我们面前。同学们兴奋地抢着划桨……
⑤冬天,漓江因为旱季到来而变浅了,但水还是那么清,山还是那么绿。江畔的柑橘树已经挂满了累累果实,人们正紧张地收获。
⑥漓江的四季都很美,我喝着漓江的水长大,一定要把漓江建设得更加美好。
【1】给文章加上题目。
【2】用“△”给短文分段,段与段之间是________关系。
【3】分别用“_____”和“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4】短文第②~⑤自然段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
【5】文中划线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请你展开想象,再写一个描写人们在漓江游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13、 他是个标致、帅气的小伙子,四肢修长而结实,身材腰长匀称年龄约二十六岁。他面容端正,没有一点乖戾、凶残的样子,眉眼间透出一股男子汉的英气。同时,在他身上还能看到到欧洲人的温柔、 甜美的气质,特别是他微笑的时候,他的头发长而乌黑,不是那种羊毛卷,额头高而宽阔,眼睛炯炯有神,充满朝气。他的皮肤不黑,带褐色,不是巴西、弗吉尼亚等其他美洲土著人那种丑陋的黄,而是一种灿烂的橄榄色,说不出的赏心悦目。
【1】以上语段出自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作品中人物),以下事件不是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经历的一项是(____)
A、搭救了西班牙人
B、种植大麦和稻子
C、做独木舟和小船
D、遭遇了狼群攻击
【2】简述鲁滨逊制陶器的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样的山_____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______着这样的_________山,再加上空中______,山间_______,江上________,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按原文把文段补充完整。
这样的山________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________着这样的________山,再加上空中________,山间________,江上________,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请找出概括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整体感受的句子画上“______”。
【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是________。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红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高兴得坐立不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地方太小,怎么容易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宽容如喜雨,滋润人的心田。(仿写句子)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列文虎克磨薄放大镜的四周。(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过草地的时候,战士们随身带的干粮都快吃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拟人句:高粱红了,稻子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你怎么能说这都是他的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此时此刻教室里真安静啊!”为开头写3—5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第三人称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童年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在这幅画中,有许许多多动听的故事,也有许许多多美妙的足迹。亲爱的同学们,让往事在脑海中浮现,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请你赶快拿起笔,把事情经过中自己的情感变化写具体。以“我_________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开心、愤怒、快乐、难过、成功……)
(2)字迹工整美观,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3)语句通顺,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4)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