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1.他大声地说___快离开我___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___要记住下功夫革命___
2.大家就着女老师的手指___齐声轻轻地念了起来___我们___是___中国人___我们___爱___自己的___祖国___
3.往前没走多远___就听到小丽叫___快来呀___姐夫___我跑到跟前___扒开草丛一看___是个不大的水泡子___水面上波光粼粼仔细一看___挨挨挤挤地都是鱼___我不禁叫起来___啊___这么多鱼___他连忙脱掉鞋袜___跳进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___
4.散会了___大家想想我是孩子___应该照顾___就把糖呀___蜜饯呀___橘子呀___拿过来给我说___带回去吃吧___我连连摆手说___不要___不要___我家里有___可是爸爸却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似的___不客气地拿出塑料袋___把糖果一把把地装进去___边装边说___不拿白不拿___
2、填空
1.中华民族自古至今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有_____,有_____,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_____。”
2.《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诗人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
3.群儿_____,一儿_____瓮,足_____水中。众皆_____,光击瓮破之,水迸,儿_____。
4.李明的爸爸是宇航员。这个周末,李明的好朋友王珊准备向李明爸爸了解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李明笑着说:“你算是找对人了。正如《书戴嵩画牛》中说的“_____,_____。”
5.《书湖阴先生壁》中,把山水化成具有生命情感的形象,主动与人亲近,以此赞美湖阴先生高洁品质的诗句是_____,_____。
6.“_____,_____。”通过写梅与雪的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长处必然也有短处;唐代诗人王翰在《_____》中写道:“_____,_____?”描绘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勇气;老师常引用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教我们写作时要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俗语“_____,_____。”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7.“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集中体现,请你写出两部国学经典作品:《_____》、《_____》。
3、形近字组词
蔚( ) 捕( ) 廉( ) 恬( ) 尊( )
慰( ) 铺( ) 歉( ) 括( ) 蹲( )
尉( ) 辅( ) 谦( ) 适( ) 遵( )
4、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______
(2)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______
(3)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______
(4)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向我微笑。______
5、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1、到年底,蒜泡得色知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突出夸赞腊八蒜
2、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截然不同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1)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灯的数量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灯的种类多。
(2)作者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为的是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诗歌《迢迢牵牛星》,回答问题。
【1】既然“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的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迢迢牵牛星》一诗中的实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素:____________ (2)札札:____________
(3)章:_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
【2】《适迢牵牛星》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绸缪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赏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快乐读书吧。
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欧阳修是________代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之一。
【2】这首诗写了哪几种画眉鸟?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1】本段文字选自《_____》一文,文章运用了________的写作方法。
【2】短文里 “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一句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表明居里夫人热爱科学、淡迫名利的句子,用“______”画出来。
【4】文中“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一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象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的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净默着。
【1】给加点词注音。
寻常( ) 撑起( )
【2】找出文段中的错别字,并改过来?
_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3】文中( )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_
【4】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空气 蜜蜂 夜 房屋
稀稀疏疏的( ) 安静而和平的( )
微微湿润的( ) 成千成百的( )
【5】读句子回答问题。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作者把春天比作( )、( )和( ),他这样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以下是“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特征分布”调查数据图: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妹,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显示的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特征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六一”到了,上帝接三个孩子到天上玩,还说:“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你只要说出一个心愿,我就能把它变成现实。”
第一个孩子立刻回答:“我想变个瞌睡虫,会飞,只要往老师的鼻子眼儿里一钻,他就立刻睡着了。”上帝问:“为什么?”“他睡着了,才不会给我们留那么多的作业!”
第二个孩子说:“我想过一个绿色的星期天!到绿色的草地上踢一会儿足球!”上帝问:“怎么?难道你们的星期天是黑色的?”“嗯。每个星期天都要补课,作业特多!”
第三个孩子不表态,好半天好半天才苦歪歪地说了一句:“我想——我想当爷爷!”
上帝吃了一惊,两条眉毛差点飞出了脑门:“什么?你说什么?”“爷爷能养花,能钓鱼,能下棋,爷爷从来都不做那么多的作业!”
上帝明白了,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原来,人间的孩子并不快乐……
【1】这三个孩子有没有共同的心愿?如果有,这个共同的心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个孩子的心愿是:“我想过一个绿色的星期天!”这里“绿色”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星期天是黑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________描写,文中“上帝吃了一惊,两条眉毛差点飞出了脑门儿”一句运用的手法有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4】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5】试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篇童话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而最妙的便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________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________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________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________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苏醒——________ 舒展——________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
他总是自己手________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________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________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________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
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________。
【3】刘老师喜欢放风筝的原因是( )
A. 因为好玩 B. 为锻炼身体 C. 他热爱生活
【4】文中的刘老师有什么特点?从下面的语句中选择一项或者几项,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说明。
A.腿有残疾。
B.善于做风筝,爱放风筝。
C.热爱生活,充满活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说明文阅读。
一棵树的价值
一棵树的价值是多少?如果有人说值20万美元,你准会连连摇头,这不是吹牛吗?有位外国的环保专家曾经给一棵树的价值算了一笔经济账,这位专家认为一棵树作为木材来看待,其价值是有限的;如果从综合价值来计算就大相径庭了。以一棵生长50年的树为例,可以生产出价值31250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500美元的蛋白质,同时能防止大气污染(价值62500美元),涵养水源、促进水分再循环(价值37500美元),防止土壤侵蚀、增加土壤肥力(价值31250美元),还可以为各类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价值31250美元),汇总起来竟有20万美元。
也许你还有些怀疑,那么,请你不妨看看文学大师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吧。作者描写的是广州城外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榕树,它已繁衍成占地16亩的小“森林”,成为“鸟的天堂”,附近水域成了鱼的乐园。一棵树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树是绿色的生命。树不仅能吸收人们吐出的二氧化碳,制造氧气,而且有杀菌、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效用。因此,世界各大城市都十分重视种树绿化。
德国国土的三分之一是耕地,三分之一是住宅、工厂、建筑物,余下的三分之一是森林。在那里,要移动或挖去一棵市区的树,须经市政府批准。此外,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有“森林城”之称,波兰首都华沙有“花园城”之誉。
但是,我国的森林总面积为23.84亿亩,只占世界的4.6%,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排世界第120位。
【1】短文开头的问句,可以看作是( )
A.反问句 B.疑问句 C.比喻句 D.设问句
【2】从“这不是吹牛吗?”我们可以读出一棵树的价值( )
A.一般 B.很高 C.很低 D.不高不低
【3】短文中指出,移动或挖去市区一棵树需市政府批准的国家是( )
A.波兰 B.奥地利 C.德国 D.维也纳
【4】短文主要采用的表达方法是( )
A.举例和数据 B.举例和夸张 C.数据和比喻 D.数据和想象
15、句型转换
1.改成陈述句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肯定句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18、扩写下面的句子。
(1)竹楼藏在竹林中。
(2)土楼显示了魅力。
19、按要求把句子改一下吧!
⑴他与歹徒搏斗的精神值得称赞。(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爸爸对小兰说:“我背你过去。”(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今天的活动我要参加。(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最近以来我们学校许多好人好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吃饱了的八儿肚子已经成了一面小鼓。(用加点词语和本句修辞手法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 作(30分)
题目: 的教训
要求:(1)想想生活中有什么教训,再补充题目。
(2)要有具体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3)字迹工整,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