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________)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________)
3.孩子们连玩带洗,大呼小叫,噼里啪啦的,溅起一盆的水花,个个演出一场哪吒闹海。(________)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________)
2、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成语
(1)横着,竖着,十分杂乱。(_____)
(2)举动非常谨慎,一点不敢疏忽。(_____)
(3)说到做到,说话和行动一致。(_____)
(4)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_____)
(5)前面的倒下,后面的马上又跟上。(_____)
3、照样子,写出画线词语代称的含义。
例:王老师,您真是桃李满天下。(学生)
(1)感谢您妙手回春,好一位杏林名家。(_________)
(2)恭喜您的高足荣登榜首!(_________)
(3)他在朝中耳目众多,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就能知晓。(_________)
(4)你知道吗?我们全家都成了莫言的粉丝了。(_________)
4、我会填。
《石灰吟》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他是钱塘人。他是一位民族________,也是一位政治家。
5、用“然”字组词填空。
(1)这样浩大的工程(______)只用了十个月就完成了。
(2)风平浪静的海面(____)狂风大作。
(3)爷爷的身体(______)能预报天气,昨天他喊关节痛,今天(______)就下雨了。
(4)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的人等待他的(______)是失败。
6、课内阅读。
竹 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___。
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1】请将诗句补充完整。
【2】《竹石》是一首_____诗,是_______代书画家_________为自己所画的________图而题写的,他是借______言怀,表现了诗人那种______,______,不畏_____、_____的硬骨头精神。
7、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泊船瓜洲》中诗人所描绘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
清平乐( lè yuè ) 茅檐 (yán yáng)
剥莲蓬 (bō bāo) 亡赖(wáng wú)
相媚好(méi mèi) 翁媪(wēn ǎo)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相媚好”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两句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情景,写一段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画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卧”换成“趴”好不好?(____)
A.好,“趴”的意思和“卧”相近,可以互换。
B.不好,“卧”巧妙地写出了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
(3)结合整首词,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平乐•村居》中,“_______”是词牌名,“村居”是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词人_______ 。这是一首描写_______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平常的景象,把农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抒发了词人_______的思想感情。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体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你还学过哪些诗句也是表现儿童的纯真、活泼、可爱的呢?
_______________
【6】“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中,“卧剥莲蓬”是怎样的情景?用心体会一下,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与思考
三个人去登山,第一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 )。”第二人登到半山,( ),望着上面险恶高俊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 )吧!”也退了下来。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峰顶。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省下许多力气。”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第三个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适可而止 B.知难而进 C.知难而退 D.气喘吁吁
【2】这篇短文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活动描写
【3】联系上下文,理解“适可而止”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唐僧师徒越往前走,越觉得热气扑面而来。一打听才知道离此不远有座火焰山,只有翠云山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灭山上的火。孙悟空大喜,驾着云来到翠云山,想凭借当年和牛魔王的交情借到扇子。
哪知,铁扇公主早就对孙悟空恨之入骨,很想杀了他。可是任凭铁扇公主怎么用剑砍孙悟空,他一点儿也不在乎。气得铁扇公主取出芭蕉扇,一下子把他扇出五万多里。后来灵吉菩萨送给孙悟空一颗定风丹,这回铁扇公主再也扇不动孙悟空了。
有一天,铁扇公主坐在洞中,喝了一口茶,突然觉得腹痛难忍,原来是悟空变成小虫,飞到茶中,被铁扇公主喝了进去,吓得她赶紧把扇子借给孙悟空。没想到,悟空借来的是假芭蕉扇,火越扇越大。悟空只得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到翠云山骗出了芭蕉扇。牛魔王知道后,非常生气。他就变成猪八戒的样子,在半路上又把芭蕉扇夺了回去。悟空追上,牛魔王现出原形和悟空战到了一处。托塔李天王用照妖镜照住牛魔王,使他无法逃脱。铁扇公主只好把芭蕉扇交给了刊、悟空。悟空连扇了七七四十九下,让大火再也不能燃烧了才罢手。
(1)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横线上。
(2)根据你对《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了解,请选出铁扇公主对孙悟空恨之入骨的原因。( )
A. 铁扇公主本是红孩儿的母亲。
B.观音菩萨将红孩儿收为善财童子。铁扇公主因此怀恨在心,想杀孙悟空。
C.孙悟空与牛魔王是结拜兄弟,后来反目。
(3)短文中写孙悟空几次借芭蕉扇?每次都是用什么办法借的?
(4)短文中的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1、课外阅读。
一个女孩毫无道理地被老板炒了鱿鱼。
中午,她坐在单位喷泉旁边的一条长椅上黯然神伤,她感到她的生活失去了颜色,变得黯淡无光。这时她发现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站在她的身后咯咯地笑,她好奇地问小男孩,你笑什么?
“这条长椅的椅背是早晨刚刚漆过的,我想看看你站起来时背是什么样子。”小男孩说话时一脸得意的神情。
女孩一怔,猛地想道:昔日那些刻薄的同事不正和这小家伙一样躲在我的身后想窥探我的失败和落魄吗?我绝不能让他们的用心得逞,我绝不能丢掉我的志气和尊严。
女孩想了想,指着前面对那个小男孩说,你看那里,那里很多人在放风筝呢。等小男孩发觉自己受骗而恼怒地转过脸时,女孩已经把外套脱掉拿在手里,她身上穿的鹅黄色的毛线衣让她看起来青春且漂亮。小男孩甩甩手,嘟着嘴,失望地走了。
生活中的失意随处可见了,真的就如那些油漆未干的椅背在不经意间让你苦恼不已。但是如果已经坐了,也别沮丧,以一种“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心态面对,脱掉你脆弱的外套,你会发现,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被老板炒了鱿鱼:_________________
失意: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与短文画横线的句子相互照应的句子。
【4】小男孩想看到女孩,实际上是想看到女孩,以此来取笑失意的女孩;但是失意的女孩却脱掉了被油漆玷污的外套,也就脱掉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她让男孩看到了“青春漂亮的鹅黄色毛衣”,实际上是让男孩看到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读了这篇文章,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面对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瓦特发明蒸汽机(节选)
瓦特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孩子。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对发明创造最感兴趣。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前来做客,正好看到小瓦特坐在炉子旁边发呆,手里拿着笔和纸,地上有许多画过的图。他好心地说:“小瓦特应该上学了,别光在家用玩耍来打发宝贵的时光了。”父亲莞尔一笑,说:“谢谢你,我的朋友。不过,你还是看看我的儿子在玩什么吧……”原来,小瓦特在设计各种各样的玩具,还画了许多图样,这年小瓦特才刚好6岁整,客人吃惊地说:“这孩子真了不起!”
又有一次,家里人全出去了,只留下瓦特一个看门。他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烧水的茶壶。水快烧开了,壶盖被蒸汽顶起来,一上一下地掀动着……他想:这蒸汽的力量好大啊。如果能制造一个更大的炉子,再用大锅炉烧开水,那产生的水蒸汽肯定会比这个大几十倍、几百倍。用它来做各种机械的动力,不是可以代替许多人力吗?
为了搞发明创造,小瓦特发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13岁开始学习几何学,15岁读完了《物理学原理》,17岁开始当学徒工。此后,他真正投入了蒸汽机的研制和发明,一发而不可收。
1757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大学当教学仪器修理工。那里既有完备的实验设施和各种仪器,又有许多著名学者和专家,还专门为他创办了实验车间。这些都给瓦特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1769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经过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终于制成了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并且获得了第一台蒸汽机的专利权。
【1】从父亲的“莞尔一笑”中,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可能是____________。
【2】“一发而不可收”的意思是( )
A.指事情一旦发生,就发展得非常迅猛,已经不是凭借人力能够结束的了。
B.指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局面无法收拾。
C.指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
【3】文章讲述了瓦特小时候的两个故事,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表现了瓦特_________的品质。
【4】读了这篇文章,瓦特的成长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灰肩雄出事了
这天上午,灰肩雄同往常一样,带着两只雏鹅下到湖里嬉水觅食。天气很好,艳阳高照,碧空如洗,湖面荡漾着清波。两只雏鹅一会儿啄咬随波漂(piāo piào)浮的水草,一会儿互相追逐嬉闹,玩得很高兴。开始,灰肩雄还瞪大眼睛寸步不离地跟在两只雏鹅后面,警惕地( 瞭望 观察 )四周。四周很平静,什么可疑的迹象也没有。过了一阵,它脖子弯成一个圆圈,嘴壳抵在胸前,浮在水面上打起瞌睡来。它太累了,两只眼睛熬得通红,严重睡眠不足。春阳暖融融,湖水散发出野花的香味,也容易使疲倦的天鹅变得懒洋洋,浮在水面上打瞌睡。暖风吹拂 ( hú fú ),它随着水波慢慢飘向芦苇丛。我恰巧在用望远镜观察,整个过程看得清清楚楚。“咚”,它的身体撞在一根芦苇上。芦苇秆轻轻摇曳,撒下一层白色花粉。在轻微的弹力作用下,它退离那根芦苇秆数尺远。随着芦苇秆的(震动 颤动),突然,芦苇梢花絮里伸出一只三角形蛇头来,蛇脖子紧张地扭成麻花状,碎玻璃似的眼珠死死盯着灰肩雄,叉形舌须不怀好意地吞吐着。我熟识这种蛇,学名叫中华水蛇,别名泥蛇,是一种生活在沼泽湖泊里的小型毒蛇,体长有七十厘米左右。显然,这条泥蛇原本盘在芦苇梢睡觉,冷不防被撞醒,受了惊吓,以为受到了威胁,便摆出攻击姿态来。灰肩雄大概昨晚上没有睡好,睡得很沉,毫无察觉威胁正在临近。又一阵暖风吹来,它被微波推搡着,一点点往那根芦苇秆漂去。一般来说,细小的泥蛇不是成年疣鼻天鹅的对手,不敢与成年疣鼻根芦苇秆漂去。一般来说,细小的泥蛇不是成年疣鼻天鹅的对手,不敢与成年疣鼻天鹅正面交锋;成年疣鼻天鹅对蛇毒没有免疫力,害怕遭到致命的噬咬,所以也心有畏惧,不敢贸然攻击泥蛇。假如此时此刻灰肩雄是醒着的,一定会嘴壳对着泥蛇,“嘶嘶嘶”,发出恫吓的叫声,一面做出积极防御的姿势,一面慢慢往后退却;而泥蛇也会重新缩进芦苇梢花絮里,蒙头大睡,以消化囤积在体内的食物。说到底,疣鼻天鹅和泥蛇彼此并没有食物链的关系,也不存在争夺领土资源的矛盾,犯不着斗个你死我活。然而,灰肩雄闭眼瞌睡,什么都不知道。泥蛇用尾巴缠住芦苇秆,身体弯成S形,蛇头左右晃荡着,那架势,是在发出最后警告:你再过来,我就要不客气了!暖风和水波依然把瞌睡中的灰肩雄往那根芦苇秆推搡。它的身体刚触碰到芦苇秆,泥蛇突然松开尾巴,弹飞过来,像根草绳一样落到灰肩雄的脖子上,迅速盘了一圈,狠狠地咬了一口。灰肩雄一阵刺痛,“嘶”地惨叫一声,从睡梦中惊醒,还没等它看清是什么东西咬了它,那条泥蛇已跳入湖里,潜水逃之夭夭了。
【1】用“√”画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照样子写词语。
碧空如洗: (____________)
逃之夭夭: (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冷不防: (_______________)
贸然: (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灰肩雄因过度劳累而疲惫不堪的样子。
【5】读了短文,你觉得灰肩雄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谈谈你的感受。
14、阅读感悟。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选文出自现代文学家_________(作者)的散文篇《________》。
【2】根据语境解释词语:
千门万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痕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稳重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是一个_________句。换一种句式,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这个句子中,“痕迹”指_____________;第一个“赤裸裸”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赤裸裸”指__________________。
15、不改变句意,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
①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娘用手拢了拢头发说:“俺去西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是刘姥姥逗笑了大家。
改写成把字句。
改写成被字句。
改写成反问句。
(2)在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刘姥姥逗乐了府里上上下下的甚至包括贾母在内的所有人。(缩写句子)
17、按要求,写句子。
(1)黄山的松树挺秀坚劲。(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瀑布挂在岩壁上。(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髓而长大起来的吧?(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这株松树长在悬崖旁边,一面靠近岩壁,一面向着空中,那么它的枝条就全部向空中生长。(用带点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哨棒被武松赶紧丢在一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天,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字句、“被”字句改写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20、给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玛丽”号剖开了一个大口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题目:这件事,我不会忘记 提示:这是件什么事?为什么令你难忘?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内容具体,把难忘的原因写出来;句子通顺、中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