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天空。
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_______________)。
2、词语乐园。(在横线上把ABB式词语补充完整)
1.看着学生们吃上了香______、热_______的饭菜,方校长脸上露出了笑容。
2.她深深知道,是那些头发乱______、小手黑______,但双眼却充满求知欲的孩子们,用金子般的童心,感染着她,激励着她,让她忘却了生活和工作条件的艰苦。
3、积累运用
(1)对于学本领,列宁认为:“聪明在于学习,________。”宋庆龄认为:“任何成就________。”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想起毛泽东说的“________,只要肯登攀。”在和朋友相处时,我牢记古语说的“________,人无完人。”我们不要轻信传闻,因为“耳听为虚,________。”
(2)背诵古诗,就像去旅游观光一样。我们跟着李白来到天门山,看到“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来到西湖,看到“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品读古诗,还能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比如,江上的秋风吹过,梧桐树沙沙作响时,诗人叶绍翁就吟诵出“萧萧________,________。”重阳节登高,诗人王维吟诵出“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_____)空见(_____) 追(_____)求(_____)
(_____)独有(_____) 见(_____)知(_____)
(_____)而不舍 百思不得其(____)
1.一切在科学领域卓有成效的人,都能从____________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____________。
2.比喻做事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3.飞机神秘失踪的现象在德国发生过一次,____________,后来在美国也发生了一次。
5、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_______)也没有机器的声音。
(2)父亲怀里的表(_______)秒针会自己走动,(_______)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3)阿瑟林斯基关于“睡觉时眼珠转动与做梦有关”的发现,(______)凭空猜测,(_______)经过反复实验得来的。
6、阅读。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1】作品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
【2】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选择答案,将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
A.这篇作品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及旅居在外的喜悦之情。
B.这篇作品通过景物烘托,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哀愁。
7、阅读理解。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诗人,因此他被称为________。
【2】“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分别是________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________》和《________》。
【3】李白的这首小诗写的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____和________,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4】诗句“________”这两对诗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8、阅读《春雪》,感受韩愈笔下不同的景。
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芳华”在诗句中指的是( )
A.草色 B.鲜花
【2】“都”和“惊”分别写出了诗人内心的(______)和(______)之情。
A.失望 B.焦急 C.欣喜 D.遗憾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描绘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是从“_______ ”和“ _______”这两个字体会出来的,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 ”有异曲同工之妙。
9、阅读短文。
表里的生物(节选)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拔 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显现 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 爱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 恐怕)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
【2】选段中的加点部分“心也加速跳动”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生活中我也有过心跳加速的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作者看到的表里的世界。
【4】对选段中画“﹏﹏”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表现了“我”十分贪玩的特点。 B.表明“我”对表充满无限的好奇。
C.说明“我”小时候是个淘气的孩子。 D.表达了“我”对父亲的不满。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汤姆心急如焚,企盼着早点下课,不然弄点有趣的活计捣鼓捣鼓来打发时间也好。他七摸八摸地摸到了口袋,不知不觉地,他为之一振,满脸露出感激之情。于是他悄悄地拿出那个雷管筒子,把扁虱放出来,放在那条平平的长条书桌上。这小东西大概也有种谢天谢地的快感,可是未免高兴得有些太早了,因为正当它感激万分地要逃走时,汤姆用别针把它翻了个个儿,让它改变了方向。
汤姆的挚友乔·哈帕就坐在他旁边。和汤姆一样,乔·哈帕终于有了出头之日。看见扁虱,他很感激,一下子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两个朋友平日里是莫逆之交,可到了星期六就成了对阵的敌人。乔从衣服的翻领上取下别针,开始帮着操练这个小俘虏。这种玩法立刻有趣多了。不久,汤姆说两个人玩一样东西既不方便也不过瘾。因此他把乔的写字板放到桌子上,在写字板正中间从上到下画了一条直线。
【1】用小标题的方式分别概括两个自然段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
【2】“莫逆之交”的意思是:________
【3】“感激”一词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请说说分别是谁对谁的感激。三个“感激”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汤姆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短文最后一句话,请你猜想接下来的情节是什么,并用一句话概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莫扎特的造访
①我家的音响中正播放着莫扎特的《F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妻子在读一本画报,儿子在做功课,我们三个人都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②我曾经告诉儿子,莫扎特写这部作品的时候还不到10岁,儿子睁大了眼睛,惊奇地问:“真的?他是天才?…‘是的,是天才,他是上帝派到人间传播美妙音乐的天才。”我这样回答儿子。
③10岁的莫扎特,心里没有任何阴霾,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未来的幻想和憧憬。一切都明丽而鲜亮。莫扎特把童年时代的梦幻都倾吐在他的音乐中了。我喜欢这样的音乐在我周围幽幽地回荡。从钢琴上蹦跳出的音符,轻盈而圆润,犹如一滴滴晶莹剔透的雨珠,从冥冥的天空中落下来,在宁静的空气中闪烁飘荡。你看不见它们,接不住它们,却真切而优美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感觉到它们在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它们滴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反弹出清幽脆亮的回声。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小小的蝴蝶扇动着它们的彩色翅膀,从这片草叶上,飞到那片草叶上,终于在一朵金黄色的小花上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让湿润的风吹拂那对美丽的翅膀……
④我问儿子,在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中看到了什么。儿子说:“我看见一个金头发的孩子在弹琴。他坐在花园里,身边有很大的喷泉,喷出银色的水花,漫天飞舞。”妻子说:“我看见一条小溪在绿色的山坡上流淌,小溪里都是五彩的石头。”儿子又说:“有喷泉,也有小溪,还有春天下雨时在树林里听到的声音。”
⑤我告诉儿子,莫扎特离开人世时,两袖清风,一无所有,他甚至没有能力给自己买一口棺材。在风雪中,他被不认识的人埋葬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人们甚至无法在他的墓地上献上一朵小花。
⑥“他为什么那么穷?”儿子的目光里饱含着困惑和不平。
⑦“因为那时音乐不值钱。”我的回答无奈而黯然。
⑧___钱算什么___儿子突然喊道___钱会烂掉___音乐却活在人的心里___我和妻子相视一笑。
⑨在音乐的流水声中,我们狭小的屋子变得无比宽阔,所有的墙壁都消失了,可以看到最遥远的风景。莫扎特像一个目光平和的天使,在我们的前方翩翩地飘行。我们幻想中所有美丽的地方,他都能引导我们抵达……
⑩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
【1】从文中直接摘录下列划线词语的反义词填写在横线上。
①10岁的莫扎特创作的乐曲没有________,而是快乐的。
②听了我对莫扎特的介绍,儿了感到非常________,这是生活在这个年代的孩了无法理解的。
③在音乐的陪伴下,我们________的屋子变得无比宽阔。
【2】根据短文的描述《F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
A. 忧郁 B. 忧伤 C. 恐惧 D. 明丽
【3】我和妻子相视一笑,“笑”中包含了________
A. 无奈 B. 欣慰 C. 满意 D. 高兴
【4】文章结尾句“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有什么作用?请选择不符合表达意图的一项。________
A. 与题目互相呼应。
B. 感谢莫扎特的音乐带给一家人的美好享受。
C. 感谢莫扎特的音乐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启迪。
D. 对莫扎特的造访表示感谢。
【5】根据短文,给第⑧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________钱算什么________儿子突然喊道________钱会烂掉________音乐却活在人的心里________我和妻子相视一笑。
【6】在聆听《F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时候,儿子联想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面线的句了写什么?是用了什么方法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用简练语言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钱学森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有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双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
13、课外类文阅读。
草木篇
白 杨
她,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孤零零地立在平原,高指蓝天。也许,一场飓风会把她连根拔起。但,纵然死了,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
藤
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
仙人掌
她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遍身披上刺刀,主人把她逐出花园,也不给水喝。在野地里,在沙漠中,她活着,繁殖着儿女……
梅
在姐姐妹妹里,她的爱情来得最迟。春天,百花媚笑引诱蝴蝶的时候,她却把自己悄悄地许给了冬天的白雪。轻佻的蝴蝶是不配吻她的,正如别的花不配被白雪抚爱一样。在姐姐妹妹里,她笑得最晚,笑得最美丽。
毒 菌
在阳光照不到的河岸,他出现了。白天,用美丽的彩衣;黑夜,用暗绿的磷火,诱惑人类。然而,连三岁孩子也不去采他。因为,妈妈说过,那是毒蛇吐的唾液……
(1)这一组散文共写了______种植物。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五篇小短文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
(2)在正确答案下面画上“____”。
作者在写这些植物时,赞扬了白杨的(孤傲 骄傲),赞颂了仙人掌的(孤独 顽强),赞美了梅的(冷艳 脱俗)。
(3)作者写这些植物时,揭示了藤的________,抨击了毒菌的________________。
(4)“藤”是可恶的,但作为“另一株树”应吸取什么教训?假若你是另一株树,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几十年前,广东沿海发生了一次海啸,许多田地和庄稼被海水淹没了。这场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总得不到好收成,接连几年都是这样,_______风调雨顺,______不见起色。
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说也奇怪,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大家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
老农把秘密说破了,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都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后来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庄稼,没有蛇来捕捉它们,它们繁殖得特别快,庄稼都让田鼠给糟蹋了。现在田里又有了蛇,大量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________ ________
【2】写近义词。
收成________ 糟蹋________
【3】老农把秘密说破了。”“破”指________。
A. 东西受损伤变得不完整 B. 使真相露出 C. 打败。
【4】联系上下文,“秘密”指________。
15、拓展题。
从所给的事物中自选一个,补写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的语句。
蜡烛:它虽然不如电灯那么明亮,但它总是默默无闻地为人们带来光明。
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我送小王出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带弟弟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吃饱了的八儿肚子已经成了一面小鼓。(用加点词语和本句修辞手法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见义勇为的行为,让我们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例句,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句: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 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寒风吹在脸上,很痛。(改成夸张句)
。
(2)妈妈高兴地说:“小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改成转述句)
(3)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搜查”。(改为直接叙述)
。
(4)写一句话,用上“否则”及表示关联的词语“无论……都……”。
。
21、习作:
请以《幸福》为题,以下面任意一段文字开头,续写一篇
400~500字的作文。
(1)说到"幸福"二字,我就联想到了家人、朋友、同学给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
(2)马克思说"奋斗就是幸福",看到这句话,我在生活、学习中,战胜困难的往事便一幕幕
浮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