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柳州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供养。

    B.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

    C.因为是孔隙,所以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D.黄继光愤怒地凝视着敌人的火力点。

  •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那(shà)   蜒(wān)   花团锦

    B.黑(江(zhè)   蜿曲折(yán

    C.兰(枪实弹(

  • 3、下列括号里的词语不能替换句子里的加点词语的一项是( )

    A.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那么尽职。(尽责)

    B.可是它又是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勇敢)

    C.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锋利)

    D.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高傲)

  •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锥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B.文文性格很活泼开朗,只是太粗心。不是忘记带铅笔盒,就是把衣服反穿。

    C.菜架上摆满了蔬菜:波菜、黄瓜、韭菜……品种可真多呀!

    D.紫禁域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 5、比一比,注意加点的词语,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忘记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了。

    小学里,那些珍贵的记忆让我难以忘怀

    A.这两个词语意思一样,可以互换。

    B.这两个词语都是“不记得”的意思。

    C.“忘怀”比“忘记”更能表达“我”对小学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 6、给下面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博学多  

    A.没有堵塞,可以穿过。 B.通晓,明白。

    2白发谁家翁  

    A.妇女。 B.老翁、老妇。

    3一片冰心在玉壶 

    A.比喻纯洁的心。 B.比喻冰冷的心。

  • 7、下列句子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按照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交叉描写的方法,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B.“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嫩笋写得非常形象生动,让人感觉到春笋的勃勃生机。

    C.“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的作用,集中概括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的美好生活。

    D.前面三项都正确。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的森林  _____的松脂  _____的波涛  _____的琥珀

    _____的丝绸  _____的低语  _____的变化  _____的特性

    飞离_____ 遨游_____ 满怀_____ 穿过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A. 《赋得古原草离别》 B. 《登鹳雀楼》 C. 《静夜思》

    2能不忆江南?是(    

    A. 设问句 B. 反问句 C. 陈述句

    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A. 日出江花红胜火 B. 风景旧曾谙 C. 江南好

    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

    《生命 生命》节选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她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1】判断,错的打“×”,对的打“√”。

    (1)“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与本句意思相同的是:

    ①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不想放了它。(____

    ②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不把它放了。(____

    ③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怎能不放了它?(____

    (2)我震惊的原因是:

    ①飞蛾的生命力强。(____ 

    ②飞蛾的求生欲强。(____

    【2】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画线的句子在朗读时,应(____)。

    ①语调上扬,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

    ②语调下降,读出作者对小生命的怜爱之情。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阳光地带

    春季的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到家,看见母亲正在晒被子,便也想把被子晒一下。

    我把被子抱出来,晒在了晾衣绳的两端。吃过午饭,我便上班去了。

    下班回来,我一进家门,便看见了我的被子。与中午不同的是,它们已经被晒在最好的地带,夕阳将雪白的被里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色。而母亲的被子却寂寞地待在晒衣绳的两端,房屋的阴影默默地在它们身上画着单调而规则的几何图形。

    我走到我的被子面前,用手抚摸了一下,它们是温暖的。它们当然是温暖的,温暖如母亲的手心。

    我又抚摸了一下母亲的被子,它们是清凉的。

    它们当然是清凉的,清凉如母亲的手背。

    我的眼睛忽然呈现出往昔的许多情节:家里质地最好的那条床单,方位最佳的那个房间,开得最漂亮的那盆鲜花,做得最好吃的那盘菜,甚至吃饭时图案最精致的那只碗。这些事物如我身处的这段阳光地带一样,都是我的。

    我知道,对于母亲来说,这些情节不是偶然。人生短暂而漫长的征途上,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爱人,令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她用她的手背为你阻挡着她力所能及的所有风霜,也用她的手心为你释放着绵绵不断的温暖阳光。

    母亲是永远的阳光地带。

    1母亲被子上的几何图形是指(   )

    A.印在上面的图案。 B.打的补丁。

    C.房屋的阴影。 D.太阳的阴影。

    2母亲的被子是清凉的,原因是(   )

    A.被雨水淋了。 B.被子太薄。

    C.被子太旧。 D.没怎么晒到太阳。

    3“这些情节不是偶然”,意思说的是这些情节( )

    A.很久才出现。 B.过几天就出现。

    C.几乎天天出现。 D.隔几天才出现。

    4短文以_____这件事开头,着重描写了母亲的手,告诉我们母亲用手背为子女阻挡___________,用手心为子女___________,母亲是永远的阳光地带。

    5第5、7两个自然段分别用了两个“温暖”和“清凉”,第一个“温暖“的意思是___________,第二个“温暖”的意思是_________;第一个“清凉”的意思是________,第二个“清凉”的意思是___________

    6说说短文写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旋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形纹。各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也有差别。即使是父子、母女、孪生兄弟或姐妹,即使他们的相貌极为相似,但指纹也有明显不同。据说,全世界的众多人口中,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

    正因为指纹的这些特性,它很早就引起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指纹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用途,有的医生发现,通过检查人的指纹,能够查出某些疾病。近年来,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成了好朋友。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指纹。当人们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设在门上的电脑开关,电脑就能很快识别开门的人是不是主人,如果是的话,门马上就会自动打开了。

    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的面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有删改)

    1人的皮肤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不包括(   )

    A.表皮 B.真皮 C.指纹 D.皮下组织

    2“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读完这句话之后,乐乐仍不明白箕形纹的样子。要解开这个疑惑,乐乐可尝试的方法是( )

    ①请教老师或同学。②上网查找“箕形纹”的图片。③结合生活中看到的簸箕的形状进行推测。④伸出手指,对照文字描述,看看能否找到与文字描述相近的指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的指纹,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都会不相同。

    B.容貌相同的孪生兄弟或姐妹,指纹一定相同。

    C.科学证实,全世界所有人中,没有发现指纹相同的人。

    D.所有的医生都认为,可通过检查人的指纹查出某些疾病。

    4人们利用指纹做了哪些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图章”、检查疾病、用于破案、发明“指纹锁”

    B.当“图章”、用于破案、检查疾病、发明“指纹锁”

    C.用于破案、检查疾病、当“图章”、发明“指纹锁”

    D.用于破案、当“图章”、检查疾病、发明“指纹锁”

    5下列选项用作选文的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指纹的过去 B.指纹的用途 C.指纹的将来 D.指纹的奥秘

    6除了材料里所提到的,现在的生活中,小小的指纹还有哪些用途呢?请你举出一个具体的事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我攀登过(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桂林的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文中最能体现桂林的山的特点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句划上 ,再写一个描写水的比喻句。

     

    3文中三次出现带有的句子,你打算用___________的语气去读,因为它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的山 这样的水,这样的水 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   ”。

  • 14、课外类文阅读

    法布尔的故事

    《蟋蟀的住宅》是法布尔写的法布尔是法国一位著名的昆虫学家

    他为了研究昆虫一生如痴如醉地观察昆虫的习性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致四周围满了人还骂他是“怪人”可他全不在乎又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看螳螂的活动直到树下有人大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美梦中惊醒过来

    满分5 manfen5.com

    法布尔在普温斯敦教书时经常到附近一条沙路上观察昆虫有一天大清早他在沙路上走着忽然听到蟋蟀的叫声于是就循着声音来到一块大石头旁轻轻地躺了下来几个农妇早上去摘葡萄时看见他到黄昏收工时看见法布尔还躺在那里她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了一天工夫就只看一块石头简直是( )了邪! 其实他是在观察石头旁的蟋蟀

    法布尔活了九十多岁。他把毕生的精力都( )注在昆虫学的研究上成为19世纪有名的科学家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 )  循着——( )

    (2)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3)照样子写词语

    例: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短文主要写了法布尔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他勇敢地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着车厢,上了窗口。(用两个以上的动词造句)

    ___

    (2)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感情,仿写句子)

    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运河之间的绿色的一条条低地上花牛在低头吃草。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好像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3.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

     

  • 17、修改病句。

    1.我站在操场上,认真观察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大家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病句。

    1.平静的海面上,船在温柔地航行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镇上一看,街上几乎完全没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传来美妙的歌声和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把它填在横线上,再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体会写出来吧。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标点正确,书写工整。

    3.字数在400字左右。(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我学会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