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河源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形近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春天里,当你看到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用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当你来到瀑布脚下,望着美丽的瀑布,不禁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冬天到了,校园里的花儿几乎都凋谢殆尽。早晨,你从假山旁经过,一阵芳香沁鼻而来,看着眼前烂漫的梅花,你真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把词语补充完整。

    精兵______   不落______   曲高和______)   (______耳欲聋

    应接不______)   ______祸首   盛气______   ______人口

    我还能写出两个形容很学习认真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并能用其中的一个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猜谜语。 

    1.最宝贵的话。(猜一成语)______ 2.最快的速度(猜一成语)_______ 

    3.最激烈的辩论(猜一成语)_____  4.一条黑犬(猜一字)__________

  • 5、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鉴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提。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几处谁家能否换成处处家家”?请谈谈你的着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古诗阅读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____________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根据自己的积累和理解,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咏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古诗,诗中劝诫人们要及早努力奋斗,莫要到年老时再后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忆你读过的诗歌,与本诗最后两句意思相近的诗句有哪些?请写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杜牧的《清明》,回答问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杜牧字(   ),( )(朝代)的著名诗人,人们把他和(   )并提,称他为“(   )”,称杜甫为老杜”.

    2理解词语

    ①清明 ――(   )

    ②欲断魂――(   )

    ③借部――(   )

    ④纷纷――(   )

    3理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明时节雨纷纷,诗人杜牧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理解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秋,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然而止(  ) 果(  )  (  ) (  ) (  )

    2把文中画   ______”的句子改陈述句。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   ),夏天的特点是(   ),冬天的特点是(   ),秋天的特点是(   )、(   )、(   )。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作了(   )、(   )、(   )。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句中的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和时间赛跑

    林清玄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  )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  )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问。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爸爸等于给我一个谜语,这谜语比课本上的日历挂在墙壁,一天撕去一页,使我心里着急        ,        的谚语还让我感到可怕;也比作文本上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  )你一直和时间赛跑,(  )可以成功。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文中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都是形容时间易逝的,这样的词语还有            等。

    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一句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

    4短文主要讲了哪些事?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祖母去世,爸爸和谈话

    B. 在草原上和骏马赛跑

    C. 和太阳赛跑

    D. 和作业赛跑

    5与时间赛跑的方法是什么?“ ”画出来。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你打算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如何珍惜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情况

    图表一

    问题

    积极

    一般

    无所谓

    你愿意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吗?

    55.92%

    37.28%

    6.80%

    你怎样看法定节假日增加了中国传统节日?

    86.09%

    8.88%

    5.03%

    【1】你从图表一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

    【2】你从图表二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这两份图表结合起来看,你产生了怎样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

  • 12、陈嘉庚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教育事

    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资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建的。

    他一生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全国解放后,他回集美定居。1951年立即主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和扩建工作。有一天,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同志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辆黑色的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下,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这幢小楼,它和集美的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几个补丁,那是陈嘉庚在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环视着屋里的陈设( ),心中很有感触(   ),脸上浮现出复杂的表情。他随后拿起茶几上盘里的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想到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个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着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得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呀!”“惭愧,惭愧,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省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建设学校,振兴祖国,是我一生的心愿。

    听了这话,陈毅紧紧握住嘉老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写出加点的词语的近义词。

    【2】读画线句子,陈毅的表情为什么复杂?他会想些什么?

    【3】短文通过陈毅和陈嘉庚的对话,赞扬了陈嘉庚怎样的精神?

    【4】细读第4自然段,这一段具体描写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 13、   ①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扰着我。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一伸手抓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②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的向上,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③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的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的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④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⑤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管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的活下去。

    1解释第②自然段中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擎天撼地:_____________________肃然起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忍不住放了小飞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瓜苗才成活了几天为什么说它有擎天撼地的生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②③自然段的三个事例,分别从三个角度给了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三个角度是

       

    5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可分为三个层次。仿照下面对第一层要点的概括,归纳出第二、第三层次的要点。

    第一层次:要对自己负责,好好使用生命,让人生有意义。

    第二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呼唤生命,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B. 写小飞蛾,是为了告诉人们:小飞蛾是一条生命,一切生命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

    C. 心脏跳动,让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强烈的生命意识震撼了,让严肃的思考人生。

    D. 文章呼唤人们珍视生命,坚强勇敢,让自己有限的人生活得光彩而有价值。

  • 14、(一)在( )的日子里,在(   )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这一段文字选自   。(2分)

    (2)按照原文在括号里补充词语。(2分)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徘徊  

    游丝  

    (4)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2分)

    (5)通过这段话,我可以感受到: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都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 16、乡亲们对唐东杰布说:“我们要感谢您为民造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①难道这一天不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难道这不是一份苦差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紧紧地缩成一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句:小明爱钓鱼。(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刑法这样没常规,岂不是让天下百姓手足无措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就是臣不敢奉陛下的命令杀权善才的原因,臣不能陷陛下于无道啊!(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宗生气了,板着脸说:权善才砍了昭陵上的树,是陷我于不 孝,必须杀他!(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子大舞台。(12分)

    (1)藏戏是戴着面具演出。(改为反问句)

       

    (2)爸爸说:我今天很忙,就不接你回家了。(改为转述句)

     

    (3)维吾尔的姑娘漂亮。维吾尔的姑娘能歌善舞。(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  

    (5)竹楼藏在竹林中。(扩句)

       

    (6)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

    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口语交际。

    班级中正在开展小辩论会,有同学认为小学生穿着打扮不要讲究,要简朴。也有同学认为小学生应注意仪表形象,穿着打扮要体面,讲究。你赞同哪种观点,请概括出两点理由,并简单说明。

    我赞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