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汕尾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写出近、反义词

    近义词:豁达——     绽放——     摇曳——     深邃——  

    反义词:乐观——     浪漫——     寂静——  

  • 2、根据语境写词语

    (1)那个zhí xíng______任务的同志巧妙地bì kāi______了穿着高筒马靴、形似mó guĭ______的jūn fá______

    (2)cán bào______的fĕi tú______拿起一块砖头威胁他,他不屑地说:“hēng______,chŏu______你们那样儿,吓唬不了我!”

    (3)无数 gé mìng______先烈 xī shēng______自己的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guó tài mín ān________,我们要努力学习,向着更高的mù biāo______奋进。

  • 3、解释下列词句中带点的字词。

    (1)奔流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风______________

    (3)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方或长,流必向下。____________

    (4)我有同龄的伙伴,只好独自玩耍。____________

    (5)妈妈看中了一件衣服,无论质地、色彩还是款式,都无可挑剔,美中不足的是型号稍小,不太合身。 这句话中不足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补充句子。

    (1)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

    (3)__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 5、近义词填空。

    偶尔_____  依赖_______  特别____  模仿______   优雅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 ①天山:指祁连山。②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③金鼓:指锣,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④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1诗的前半部分表现了边塞生活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要表达的主题有_____(填序号)

    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 B.边塞生活的艰苦 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的戍边战士具有怎样的精神面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内阅读。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寒食》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____(讽刺 怀古)诗。诗人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__________,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物点明诗歌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后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现在人们常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3】下面对诗歌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无处不”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写出了整个长安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

    B.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夜晚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作出委婉的讽刺。

    C.诗的后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皇宫也不例外。

    D. “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 8、课外阅读。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________的竹子。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课外文段。

    等待让自己开花的季节

    ①英国少年艾金森,愁头愁脑,行为举止笨拙而幼稚,成了同学们的戏滤对象,甚至老师们都不愿意给他上课。虽然艾金森是个按时交作业的好学生,但他滑稽的表情总是让同学们捧腹大笑,每堂课都会被他搅成一锅粥。艾金森的父亲更是认定了他不是白痴就是智障,甚至从不跟他说话。

    ②走向社会的艾金森因此而找不到工作,四处碰壁,苦恼至极。

    ③只有文金森的母亲认为他是优秀的。艾金森的母亲是个花匠,她将儿子带到她的花园里,指着各种各样的花说:“每种花都有开放的机会,那些还没有开放的,只是未到季节。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只是还没有遇到适合你的时机。但是,花在没有到适合自己开放的季节时,需要吸收养分和阳光,储蓄足够的能量等待属于自己的季节来临。所以,你现在也要储蓄足够的能量,那就是学习更多的知识,经历更多的挫折,积累更多的人生智慧,等属于你的季节一到,你自然会绽放出美丽的人生之花。”

    ④艾金森从母亲对自己充满信心的目光中站了起来。他深深地记住了母亲的话:不是他无能,只是适合他的季节还没有到来。

    ⑤后来,英国《非9点新闻》剧组的导演看到了艾金森的表演,决定由他饰演憨豆先生。他的表演有一点笨拙、幼稚、单向思维(脑筋不转弯)和腼腆,深受观众喜爱,于是他在英国迅速走红。

    ⑥如今,憨豆先生傻乎乎地飞往全世界,《憨豆先生》票房在欧洲已突破1亿美元,在美国公开放映时好评如潮。

    ⑦艾金森终于等到了自己开花的季节。

    1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要概括(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题目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你现在也要储蓄足够的的能量”中“储蓄足够的能量”指的是什么?(用文中原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篇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坊

    孤岛32年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86年7月的一天,王继才受老政委的委托上岛了。上岛后,他发现岛上的情况比预想的差得多:杂草丛生,海风呼啸,空荡荡的旧营房,一条黑咕隆咚的坑道,没有淡水,没有电……王继才蜷在角落里,一夜没有合眼。

    上岛48天后,妻子王仕花前去看望。船刚停,她就迫不及待地跑过去,迎面而来的那个人是她的丈夫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人面对面站在那儿,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王仕花哭着说:“这岛咱不守了!”王继才没作声,望着大海:“仕花,你回去吧。我得留下,开山岛是海防前哨,你不守,我不守,谁来守?”

    回到家的王仕花思来想去,她毅然辞去了工作,也上了岛。上岛后,王仕花才真正体验到守岛的艰难。升旗、巡岛、观天象……日复一日的生活轨迹。夏天湿热,只好睡到房顶上;冬天阴冷,不得不搬进海风吹不透的山洞里。时间长了,他们都患上了关节炎和湿疹,疼痒难忍。台风来时开山岛就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一次,连续刮了17天大风,柴火都用光了,他们只能把生米用水泡酥后,捞起来干嚼,一连嚼了5天的生米。

    守岛不仅艰苦,还很危险。一次,海边巡逻,一个大浪打过来,,把王继才卷到海里,又一个浪头过来,王仕花看见浑身湿透的王继才,正从岩石往上爬。从那以后,他们出去巡逻,就用一根背包绳拴在两人腰间。

    一天的坚守不难,一年的坚守弥足珍贵,他们用32年的坚守诠释了初心的伟大。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迫不及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世隔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毅然______ 诠释______

    【3】用“______”画出文章中的过渡句。

    【4】“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什么样的王继才竟会让妻子认不出。结合短文,请写一写王继才当时的模样,至少写出三个方面。(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5】短文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两次写到环境的艰苦,这样写( )

    A.重复啰嗦

    B.突出守岛的艰难

    C.是为了强调环境艰苦

    【6】32年的坚守,你认为王继才和王世花坚守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读故事,明道理。(3分)

    失去大树保护的小花

    有一朵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小花,生长在一棵高价的大松树下。小花非常庆幸有大树成为她的保护伞,为她挡风挡雨,让她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有一天,突然来了一群工人,没几下就把这棵大树给砍掉了。小花非常伤心,非常难过。她痛哭着说,没有了大树的保护,我该怎么办?来了大风我要怎么办?来了大雨我要怎么办?他们会把我柔弱的身躯弄死的。听到她的哭诉,远处的另一棵树安慰她说,不要这样想,少了大树的保护,你正好可以接受阳光,接受雨露,这样会让你的身躯变得更加强壮,你将会把你的美丽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他们在看到你后,会惊奇地夸你,啊,好美的一朵小花,你说你高兴不?小花听完后,开心地笑了。

    这个故事的教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我最棒。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句中把     比作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句子。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其中的“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______,“赤裸裸地回去”指_________

    【3】文段最后一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________

    【4】写一条表达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警句。

    ________

  • 13、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______  间断——______

    2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3用“∥”将这段话分两层。分两层的根据是什么?(   )

    A.先总体写,再具体叙述除夕热闹的活动。

    B.先交代时间,再具体写活动。

    C.先说节日名称,再说节日活动。

    D.先说在家的人如何过除夕,再说在外的人回家过年。

    4文中从“视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全方位地描写了除夕之夜的热闹:“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是从_________角度描写的;“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等是从_________角度描写的;“鞭炮声日夜不绝”是从_________角度描写的。

    5本段主要描写了除夕的哪些活动?你还知道什么节日?有哪些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匆匆》12自然段完成下面作业。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时谁?又藏(cáng zàng)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jǐ gěi)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kōng kòng)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用影子。我不禁(jīn jìn)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标出括号内正确的读音,给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

    2联系上下文,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⑴杨柳枯了: A、植物失去水分。B、河流变得没有水。C、没有生趣;枯燥。

    ⑵花谢了:A、感谢。B、认错;道歉。C、辞去;拒绝。D、脱落。

    3“——”在原文画出一句排比句,然后仿照其写作方法也写一句这样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这个片段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俗话说,时间就是生命!你是怎样珍惜时间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摘录两句你最熟悉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是有人偷了他们罢中的他们是指_______

    8文章第一段用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9文章拿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跟时光作对比,写出了_______的特点。

    10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

    11在原文用“~~~~~~~”画出表明作者失去时间急,为时间一去不复返而伤心的句子。

    12读下面句子,把你理解到的意思写下来。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运用了大量叠词,仿例子写词。

    匆匆: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头涔涔: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伶伶俐俐: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14找出你认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并写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默读这段话,领悟它的主要表达方法,然后填空。

    作者运用 _____ 和设问句的手法发出一连串问题;还运用了 _____ _____ _____的修辞手法。

    16你认为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在这段里提出了几个问题?是哪些问题?作了答复吗?从文中找出来,标上①②③④⑤……

    18读下面句子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体会句子的内涵。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走;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音序查字法查,其音序是(   ),音节是( );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首是(   ),再查( )画,这个字的意思是( )。都是(  )结构,其部首都是(  ),其意思都是一样的:( )。

    20作者写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破折号是(  )。

    A. 表示解释说明;   B. 表示语意递进;   C. 表示意思转折。

    22选择正确理解,在括号里打“√”

    1)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A、作者在文中深入思考日子一去不复返的原因,因而在文章开头提出这个问题。(  

    B、这个句子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惋惜。(

    C、作者在文章开头提出了这个问题,却并未作出回答,因此,这是一个疑问句。(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用影子。

    A、时间多的是,像汪洋大海。(  

    B、在时光的大海里,属于我的时间太少了。表现了作者的哀伤。(  

    C、过去的日子显得那么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 16、改为字句

    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   将下面的句子变为反问句。

    电影是门伟大的综合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改写句子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班长摸摸嘴说:“我早就吃过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①外面的噪声太大,我只好关上门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一定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用“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题目:我也是富翁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