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黔南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匆匆》一文的作者是___。课文紧紧围绕着“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之情。文章中有很多语句值得我们积累,如:________ 

    2.《那个星期天》一文的作者是史铁生。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对童年的一个星期天的回忆,课文是按“我”__________的心理变化顺序来写的。

  • 2、读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______)(______

    2.我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______)(______

    3.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______)(______

  • 3、看拼音,写词语。

    kū wěi fěi cuì      shū jí  wéi qún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tóu xián rónɡ yù ɡuāi qiǎo chōu t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4、古诗文名句填空。

    1.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自在娇莺恰恰啼。

    3.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4.本是同根生,____________

    5.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可爱深红爱浅红。

  • 5、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日夜不____ 张灯结________积德    能歌____

    ____堂大笑   随心所____ ____三刀    赞叹不____

    (1)唐东杰布表演藏戏,就是劝人__________,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2)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__________的七兄妹。

    (3)今年的元宵节晚上,街上__________,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4)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让人们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只有敬亭山。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他在敬亭山上看到了 _____________的景象。

    3古诗前两句中的“___”和“____”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世界,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古诗的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和____的相知之情 。

    4这首诗中诗人的心情应该是( )

    A.孤独 B.高兴 C.悲伤

  •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白梅》诗中“不同桃李混芳尘”中的“混”字,说明白梅具有什么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墨梅》一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歌前两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能力。

    “天眼”之父——南仁东

    2017年9月15日,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2岁。此前的23年时间里,他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这个项目将在未来10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南老师20多年只做了这一件事。”南仁东的同事和学生们如此评价。1993年,在日本东京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仁东对同事说:“咱们也建一个吧。”没有多少人看好这个设想。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地方?施工难题能不能克服?这些都是未知数。

    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他要寻找当地的窝凼(dànɡ——几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体围绕,正好挡住外面的电磁波。“为了选址,南老师当时几乎踏遍了那里所有的洼地。”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回忆,有的荒山野岭连条小路也没有,当地农民走着都费劲。但访山归来,南仁东心里有了底,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洼地建设射电望远镜的设想。

    工程的每一步都关乎项目的成败,南仁东的付出有时甚至让学生们觉得“太过努力了”。他连夜要赶项目材料,课题组几个人就挤在南仁东的办公室,逐字逐句推敲,经常干到凌晨。

    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锁网变形,既要受力,又要变形,在工业界没有什么现成技术可以依赖。国家标准是10万次伸缩,而FAST需要200万次的伸缩,南仁东自己提出了特殊工艺,后来支撑起FAST的外形。

    不认识他的人,初见面觉得南仁东像个农民。面容沧桑、皮肤黝黑,夏天穿着T恤、大裤衩,骑着自行车,他自己也跟学生说:“我就像个农民。”

    2016年9月25日,FAST竣工并进入调试阶段。利用这一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人类可以观测脉冲星、中性氢、黑洞等等这些宇宙形成时期的信息,可以探索宇宙起源,这也将在环境研究、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2017年11月17日,“天眼”之父南仁东被追授为“时代楷模”。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________

    (2)指荒凉没有人烟的山岭。   (________

    2短文倒数第2自然段画线句子写南仁东的外貌的作用是(  )。

    A.说明了南仁东生活朴实,点明了科学家的特点。

    B.反衬出南仁东致力于完成国之重器项目,潜心FAST研究的科学精神。

    C.突出南仁东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D.表现南仁东不忘本,以及保持农民本色的品质。

    3短文介绍了中国“天眼”工程的哪些功能?用“  ”在文中画出来。

    4“南老师20多年只做了这一件事”,是指哪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研究FAST的过程中,南仁东遇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

    6“时代楷模”南仁东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海底动物各有各的特点。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闪烁:________________ 免费: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1分)

    (3)、文中海参的活动特点是(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梭子鱼的活动特点是(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些海底动物中,我最喜欢   )的活动,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1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冰山不是真正的山,,可是有的冰山却比常见的山丘大得多。北冰洋已发现的最大的冰山高出海面达134米,南极地区的冰山高出海面最高的约有90米。这还不能算是他们实际的身高,因为漂浮在海上的冰山,大部分身体藏在水下,只在水面露出一个脑袋。北冰洋的冰山,水下部分一般比水上部分厚1-2倍,南极冰山的水下部分比水上部分可以厚达6倍。

    有趣的是,南极和北极的冰山出身不同,外貌特征也不一样。南极冰山多是平顶的,个儿较大。北极冰山个儿较小,多是尖顶的。

    冰山的数量更是多得惊人。每年,会有成千上万座冰山从南北极的摇篮中诞生。这些顽皮的大个子在海上到处飘流。它们有的可以作长途旅行,有的则只能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地方逛一逛。暖洋洋的海水,会让它们逐渐融化消失。它们当中个儿大的,( )消失得慢,( )就旅行的远了。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理解文章,判断对错。

    ①南极冰山多是平顶的,个儿较小。

    ②北极冰山个儿较大,多是尖顶的。

    ③南极冰山多是平顶的,个儿较大。

    (3)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每年,会有成千上万座冰山从南北极的摇篮诞生

     

    这些顽皮的大个子在海上到处飘流。

     

    (4) 这还不能算是他们实际的身高,因为漂浮在海上的冰山,大部分身体藏在水下,只在水面露出一个脑袋

    这里的身高指的是(   ),脑袋指的是(   )。此句运用的是( )修辞手法。

    (5)文中有哪些词语体现了冰山的数量较多?找出来。

     

  • 12、课外阅读

    弱种子也要发芽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     )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     )地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能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城里人(     )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伙,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请把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在文中相应的括号里。

    ①感激                  ②小心翼翼               ③悄悄

    【2】农民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的心事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国作家海伦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给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的标题是“弱种子也要发芽”,“弱种子”喻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老师领进门(节选)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1】田老师所说的“不过是无心插柳”对作者而言,是指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下面内容,回答题。

    一条小面包

    从前,有个地方闹饥荒。一位富有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二十个小孩召唤来,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条。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条面包。

    这些饥饿的孩子们蜂拥而上,围住篮子你推我嚷,因为他们每人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最后,当他们拿到了面包,也没有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

    但是格琳琴,这位衣着贫寒的小姑娘,即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到一步以外,等那些坏行为的孩子离去以后,才拿起剩在篮子里最小的面包。她还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以表示感谢,然后才回家去了.

    第二天,那些孩子同先前一样没有教养,抢在前面。而羞怯、可怜的小格琳琴只得到一条比头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

    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赶快去,格琳琴,赶快去!当小姑娘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他说:不,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闹饥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蜂拥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小格琳琴对面包师充满了感激请在文中用_____画出来

    【3】为什么格琳琴得到了奖励?

    【4】你想对文中其他的小孩说些什么?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这条公路宽阔、平坦。这条公路漂亮。(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他跑得很快。(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乡亲们对唐东杰布说:“我们要感谢您为民造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下列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雪覆盖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被”字句)

    被白雪覆盖了的这座美丽的城市。

    B.桃花心木不是一种普通的树。(肯定句)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C.这场电影,我不能不去看。(反问句)

    这场电影,难道我去看吗?

    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感叹句)

    此刻,他的心情激动吗?

  • 19、将下面语句有毛病的地方改正过来。

    (1)这里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缩。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谆谆教导,把我们从一个心智成熟的孩子培养成懵懂天真的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认为取报纸是自己一项“权利”,是绝不能让别人侵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雄的故事,我们怎能不为之肃然起敬?(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完作业后,我们要认真改正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看图写话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想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