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十五夜望月》。
①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___天的景物。
②“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可以看出。“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_______________。
2、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____歌____舞 随___所____ ____面____方
行____积____ 独出________ ____无分____
(1)解释画“ ”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画“﹏﹏﹏”词语的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匆匆——_______ 痕迹——_______ 遮挽——_______
反义词:空虚——_______ 觉察——_______ 伶俐——_______
4、根据意思把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
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我常常感叹道:“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我们和同学朝夕相处,同学间的情谊不会忘记!这真是“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5、看拼音,写词语。
wǎng luò(______) chuí zi(______)
záo jǐng(______) fén shāo(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古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中诗人将主人不在家或不想让青苔留下木屐的痕迹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语言幽默风趣
B.诗的后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出墙的“一枝红杏”,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并通过一枝红杏,引发无限遐想,让读者想象“满园春色”
C.本诗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诗人“小扣柴扉”但园主人却“久不开”,说明园主人懒于社交,性情孤僻冷漠
D.朗读这首诗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前两句要语调低沉,语速缓慢,读出诗人的失望扫兴之感;后两句要语调上扬,语速稍快,读出诗人的欢快、喜悦之感
【4】诗中揭示了“一切美好的、充满生机的新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这一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十五夜望月》和《望月怀远》,完成下列各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借景抒情,借助中秋节“_____,_____”的景象(用原文回答),抒发了作者 _____的感情。
【2】你还知道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请写出前后连续的两句。
答:_____,_____ 。
8、诗歌鉴赏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_____________,第三、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转折。
【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唐东杰布在山南琼(qióng jīng)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cáng zàng)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随着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文中画线句子是______,起______的作用。
【3】西藏第一个藏戏班子是由什么人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藏第一个藏戏班子用什么样的形式?表演什么故事、传说?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___”画出文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
10、你的眼泪是一条河
①摇曳的光影里。六十年了,多少苦涩的泪伴着逝去的岁月,在母亲的脸上流呀流,流走了母亲满头的青丝,流成了道道细密的小河。
②从出生那一天起,我就把无尽的牵挂和愁苦带给了她,母亲的生命从此成为一支被我点燃的蜡烛,再没有停止过燃烧和流泪。
③不满一岁的时候,我得了急性肠炎,这病在三十多年前的农村,是可以置人于死命的。当时,已经担任村支书的父亲远在几百里外的地委党校学习。母亲抱着气息奄奄的我,冲进雷电交加的茫茫雨夜,一路跌跌撞撞,终于在子夜敲开了十里外一个老中医的家门。母亲跪在老中医的面前,求他救救她的儿子。她再次用她的泪感动了上苍,我竟死里逃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④说起来,我还算给母亲争气,从小学到中学一路读过来,没让她失望。那年我参加高考竟考了个全县文科第一,母亲连夜把我的被子拆了,添一层新棉絮,灯光下,她手中的针线起起落落,点点滴滴的泪水连同那颗慈母心都缝进了那厚厚的棉被里。
⑤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到一个新兴城市工作。母亲盼来的不是儿子过年归来的团圆,而是我患病住院的音讯。在我所住的医院,母亲踉跄着扑到我的床头,抱着我的头,泉涌般的泪水湿润了我的脸。我的心里满是对母亲深深的歉意,为什么我带给你的总是流不尽的泪?我真是一个不怀好意的讨债鬼吗?
⑥在以后整整十八个月的日子里,病魔与死神将我这个不满24岁的生命当成它们手中的一根扯来扯去的猴皮筋,母亲用她带血的泪水和根根白发陪着我一道和它们较量,最终我竟奇迹般摆脱了死神的纠缠,可是它并没有空手而去,带走了我的一双眼睛。
⑦对失明的儿子,已是心碎的母亲,就如做错了事的孩子,不知如何才能不惹我发怒。黑暗中,我下意识地伸出手,她竟看见了,忙把一支烟放到我手中,然后又急急忙忙地去找火柴。我深吸一口香烟,许久才伴着一声重重的叹息吐出浓浓的烟雾。母亲又小心翼翼地开口了:“妈知道你心里难受,可我们总还要活下去!”“活,像我这样活着有啥用?”这是我几个月来第一次顺着母亲的话茬儿答言,母亲受到了更大的鼓励:“咋没用,只要你还活着,只要我和你爹下地回来能看到炕上坐着我们的儿子,我们心里就踏实,就有奔头……”窗外的雨下得更大了,落在长出新芽的树上沙沙作响,忽觉得脸上痒痒的,用手去摸。是泪。
⑧肆虐的风暴过去了,生命之树带着累累伤痕又艰难地站了起来。在家休养了三年,我又鼓起勇气上路了,因为有母亲那句“咱要好好活!”我必须走出一条活的路来。几年来我的脚下已有一条路的雏形,尽管还不是很清晰,尽管还很狭窄,但那是我自己用脚踩出来的,是我活着的见证,这条路上有我的梦,也有母亲的泪。如果说我的生命是一条船,那么母亲的眼泪就是一条河了。
⑨母亲啊,你的眼泪真是一条流不尽的河,每当我的生命之船搁浅了,你总是用自己的生命托起我这只船,送我到远方。 ——选自《时文选粹》
【1】阅读全文,概括出“我”让母亲“牵挂和愁苦”的四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多次写母亲的眼泪,而写“我”流泪仅在第七小节结尾一处,请分析“我”流泪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析文中加点词语和句子
(1)在我所住的医院,母亲踉跄着扑倒我的床头,抱着我的头,泉涌般的泪水湿润了我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的生命从此成为一支被我点燃的蜡烛,再也没有停止过燃烧和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文中母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在城关医院工作时,有位老同志拿着一瓶进口药,想请海迪翻译一下英文说明书。海迪笑了:“我连学校的门都没进过,怎么能懂得英语呢?”
老同志失望地走了。海迪想:不懂,不懂为什么不能学呢?学会了英语,不是能做更多的事情吗?
但是,海迪从来没接触过外语,又没有老师教,完全靠自学,实在太困难了。开始背单词时,她怎么也记不住。
她一抬头,看见墙上挂着一幅居里夫人的画像,那双蓝色的眼睛仿佛在说:“孩子,坚持下去!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
“别人有学校,我有笨办法。”study、study、study……她一连写了几百遍,终于默写对了。就是从这种笨办法开始,她终于翻译出了十三万字的小说——《海边诊所》。在学习的过程中,海迪的练习本足足有两尺高,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她练习的笔迹。
自学容易,坚持难。对海迪这样的人,坚持就更难了。
动了第四次大手术后,海迪疼得无法忍受,她咬着被单在颤抖,朋友们心疼地说:“海迪,你哭吧,哭出声来就好受了。”但是,稍稍平静后,海迪却央求说:“让我看看书吧。”
她只能仰卧着,脖子不能朝左,也不能朝右,稍稍一动,都会揪心地疼。
“拿镜子来,放在床头柜上……替我翻开枕头边那本《英语九百句》。”
镜子放着光。海迪通过镜子的反照,学着《英语九百句》。周围的亲人和朋友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只要心在跳动,我就要努力学习和工作,顽强地与疾病抗争,相信我是一个胜利者,我要用生命的火花去照亮通往未来的征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2)短文详细描写了海迪______________的故事。用“____”画出文中的过渡段。
(3)“学会了英语,不是能做更多的事情吗?”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读文中画“ ”的句子,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常见的口罩有哪些类型?
①普通纱布口罩
它的材质可能是棉布、纱面、毛线、帆布等,由于材质本身不够紧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目的。
②N95型口罩
过滤效率达到95%,能够有效防治pm2.5,阻隔5%以上的细菌和病毒。这种口罩的微尘过滤效果和密封效果都比较好,但戴久了容易发闷,还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适合特殊情况下使用。
③一次性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有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这三层截留沉积随气流运动的较大颗粒。佩戴时白色的无纺布朝内,蓝色的防水层朝外,有金属片的一边朝上,橡皮筋挂上双耳后捏紧金属片和鼻子贴合,抚平两颊,使口罩和面部之间尽量不留缝隙。
材料二:
《世卫组织关于卫生保健中的预防和控制感染流行和大流行性急性呼吸道疾病的临时指南》,给到了4个建议:
①用口罩仔细遮盖口鼻并系牢,尽可能减少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空隙;
②在使用时避免触摸口,要取下口罩时,用肥皂水:或酒精洁手液洗手;
③在口罩受潮或沾染湿气后,换上新的清洁并干燥的口罩;
④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在每次使用后应丢弃并在取下后立即处置。
材料三:
口罩多久需要更换一次?
为了防止感染,有些人可能一天到晚都戴着医用口罩,但这样会使鼻粘膜变得脆弱,失去鼻腔原有生理功能,降低抵抗力;因此,在人口密度不高、较通风的场所,可以不用佩戴。
需要提醒的是,任何类型的口罩,防护的效果都是有时效的,必须定期更换,建议每隔2至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若口罩被污染,应第一时间更换。
材料四:
戴口罩的那些事,你遇到了哪些?
某论坛上,几位网友就戴口罩遇到的问题,展开了大讨论:
①一天眼镜起雾N次,雾蒙蒙,看什么都蒙了一层。——明月地白
②我都胸闷气短了,想想口罩这么贵,舍不得,继续戴着。——最爱牛肉
③同感啊,每天藏衣服口袋,在空气流通的地方都舍不得戴。——明月地白
④那天看到一姑娘戴着三个N95口罩。难怪我买不到口,只能多洗手了。——蝴蝶有梦
⑤戴比不戴好啊,我出家门就戴口罩,外面是不摘的。——沧海有泪
【1】根据材料一介绍的口罩类型及功用,奶奶上菜场买菜建议她戴____口罩。
【2】根材料二的内容,请你把“材料二”的标题补全: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需要提醒的是,任何类型的口罩,防护的效果都是有时效的,必须定期更换,建议每隔2至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若口罩被污染,应第一时间更换。”如果用圈点的方法给这句话圈出一个关键词,你会圈哪一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天看到一姑娘,戴着三个N95口罩。难怪我买不到口罩,只能多洗手了”对蝴蝶有梦的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疫情发生后,出于某种恐惧心理,有些人以为口罩戴得越多越安全。
B.疫情发生后,口罩走俏,民众购买口罩有难度。
C.她要买的口罩都被别人买走了,她没有买到一个口罩。
D.勤洗手和戴口罩同样重要,要重视。
【5】综合上面四则材料,请帮助明明完成这则公众号的信息编辑。
日常口罩佩戴指南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我们可以去药店购买______________这种口罩,以达到___________的目的,从而有效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校期间,建议______________更换一次口罩,勤洗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6】“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是日本援助湖北的第一批防疫物资上的赠言。明明爸爸开了家一次性口罩生产厂,想给西部地区捐赠一批口罩,请你帮他设计一句赠言,可以引用古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语段阅读。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 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以上这段课文选自 《_________》 一文,作者是_________,是为悼念烈士_______而写的。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为什们要采用“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呢?(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拓展。
不可缠绕的心灵
曹文轩
我们的天性是自由的,但我们却会因为一些僵硬的知识的束缚而失去自由。
十二岁那年春天,我在田野上发现了一株很瘦弱的小树苗,便将它挖回来栽在菜园里。它一天一天地长大了,两年后就有了一米多高。春天来临,它的树干是亮灿灿的紫铜色。它长得结实而漂亮。再过两年,它就能挂果——我想。然而,两年后,它并没有如我所期盼的那样。我的小桃树再也没有长高,而且还显出奄奄一息的样子。记得那时我很难过。后来我终于找到了原因:我的老祖母借它为瓜架,在它的根下种了丝瓜,那些刁钻的丝瓜藤就沿着它的树干攀缘而上。若是直上也罢了,它们却像锁链那样一道道地把树干箍扎起来,对它千缠百绕。我把它们全扯掉了。第二年,桃树又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那年,春寒料峭,它开花了。夏天,桃子成熟了,十分可爱。如果我们也像这株桃树一样,被僵硬的知识的藤蔓所缠绕,我们就会失去创造力,失去生命的光彩,甚至会精神窒息。
一位从事诗歌研究的朋友曾介绍过两首小孩儿写的诗。诗的题目我都记不得了,诗句也已忘却,但大概意思还记得。一首诗说一群孩子去捉鱼,可是已没有什么鱼好捉了,他们自己就互相把对方作为鱼而玩起捉鱼的游戏来。另一首诗说一个无拘无束的小孩儿光着脚丫在地板上跑起来,留下的脚印就像游动的鱼。妈妈来了,却用拖把将这些“鱼”一网打尽。这两首诗简直妙极了。我想,它们只能出自两颗未被僵硬的知识束缚的心灵。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释放——(_____) 柔软——(_____)
【2】请说说你对第二自然段画线句子中“奄奄一息”一词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说:“我们的天性是自由的,但我们却会因为一些僵硬的知识的束缚而失去自由。”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3)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16、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这个问题不能不讲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起地道战,谁也不能不承认是个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不遵守交通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大黑猫得意扬扬地念了一阵经。(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展示厅。
1.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改变顺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鲁滨孙一点儿也不畏惧。(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木兰爹的年纪大了,弟弟还小。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的武艺好,一定能得胜归来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花将军英俊威武,怎么可能是女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
(2)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
(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
21、习作表达。
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习作。
(1)再见了,老师
提示: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多少难以忘怀的往事历历在目,有多少心里话想要倾吐。请你选择一件或几件事,围绕一个中心,向老师诉说你毕业前夕的心里话。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条理,注意详略,语句通顺,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②作文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校名一律写为“育才小学”,老师用“秦老师”、“田老师”代替。
(2)《西游记》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独具个性、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百变猴头孙悟空,阳光灿烂猪八戒,憨厚老成沙和尚,阿弥陀佛唐僧……请你选择《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做同桌,想象和他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要求:①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内容具体,详略得当。②作文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