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要求完成填写相关诗句名言。
某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他父母亲人几番苦口婆心地劝解,始终未能让他明白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针对这种现象,我想用恰当的名言警句来劝诫他使他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_________________”。
2、汤姆·索亚住在(______________)的家里,家里还有(____________)。
3、积累与运用。
1.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3.老师总对我们说:“________________”希望我们将来取得的成就远远胜过他。
4.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他相处久了,我才知道他真是个好朋友。
5.古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勤俭节约。
6.马上就要毕业了,我祝福我的母校_____________,祝福我的同学______________。(填上成语)
7.《石灰吟》以石灰作比,“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8.写出一句与节日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
9.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_________的鲁滨逊,_________的李大钊,还有_________的老班长。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气概( ) 哺育( )
赞美( ) 依恋( )
反义词:
赞美( ) 磅礴( )
甘甜( ) 纯洁( )
5、________________ ,得来全不费功夫。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锄禾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____________)告诫人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 )的辛苦,提醒人们( ),诗歌表达了对农民( ),著名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 )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 ①水国:水多。②蒹葭(jiān jiā):水草名。③苍苍:深青色。④今夕:今晚。⑤离梦:离人的梦。⑥杳(yǎo):无影无声。⑦关塞:边关塞外,代指遥远的地方。
【1】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要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往往要借助独特的景物。从第一、二句能看出本诗是在______季所作,选取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都能够传递离情。
【2】第三句诗的意思是:谁说友人千里之别从今晚就开始了?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和语气可知道最后一句诗的意思是( )
A.离别后的梦无声无息,就像迢迢关塞一样绵长(有这样的梦相伴,我们如同没有分离)。
B.离别后连相逢的梦也杳无踪迹,它竟像迢迢关塞那样遥远(让我连离别的思念都无法寄托)
8、课内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细品诗歌,判断对错。
(1)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故称“张十八”。( )
(2)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3)“绝胜烟柳满皇都”的“皇都”指的是长安。( )
(4)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幕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快乐与感触
依稀记得在我两三岁的时候,我天天跟着妈妈到学校里玩耍,那时妈妈在学校里给幼儿班代课。课间一群比我大点的孩子们总是围着我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我手中或嘴里塞干粮的。他们一听到铃声嘴里“ 哦——”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于是我便一人悠闲自在地在校园里溜达:一步一步地踱到东边看看美丽的花儿;爬到西边的球台上翻着晒晒太阳;听到南边教室里悠扬的歌声,于是又跑到窗户下踮着脚使劲儿地仰起头向里看;仰倦了头嘴里嘟嘟地哼着,若无其事的来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条条块块,也不知道是些什么。
如今,我已是那时年龄的四倍了,仍在这熟悉温暖的校园里,那时一切不懂的,今天都明白了。那时的快乐依在,那时的天真依在。不过现在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悟的比那时多得多了。
清晨的校园,阳光钻透东边茂密的柳林,斑驳的光点印在绿绿的草坪上。无数只鸟儿横着或倒挂在柔柔的柳条上凑响清脆的晨曲。在通向教师办公大楼的水泥道上,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他们又上班去了。
当校园正中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时,悦耳的歌声和朗朗的读书声早已把校园装点得生机勃勃。我再不需要像过去那样踮脚仰头地去向往了。我尽心地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享受着群体的温暖与关爱。
课间,我们三三俩俩去拉着或牵着幼儿班的那些小娃娃,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他们手中或嘴里塞泡泡糖的。有一天,我把三四个小娃娃牵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学着老师的样子摇头晃脑、指着地图比比划划地讲:“这是中国,这是长江、那是黄河……,我们的学校在这里,要记住,别忘记。看我的手好大,把一个省都罩住了。” 小娃娃们叽叽喳喳地笑个不停,我也笑得前俯后仰。
上课铃响了,我们“哦———”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那天我们进了教室,唱完了一首长长的歌,没见老师来,于是我站起来对大家说:“大家先读读书吧,我去办公室看看”。话音刚落,只见李老师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同学们注视着他的脚。原来他脚上缠着一圈大大的药纱布。我们明白他的脚受伤了。他开始给我们讲课,和往常一样站着,不时还转去转来。一会儿,我从他变化了的语调中感到:他的脚疼痛难忍了。我忍不住环视一下四周,发现所有同学的眼里都水晶晶的,此刻我心头一热,眼泪夺眶而出。这天我在日记中写道:“在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也许正痛苦着;在我们获取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正在奉献着;在我们成长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正在消亡着。”
太阳依旧从东边升起,灿烂的阳光总是洒满校园。当我的年龄到了是现在的若干倍的时候,我会依然记起今天的快乐与感触。
【1】作者的感触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拟人的一句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标出文中照应的句子。
【4】在文中找出三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 )——( )( )——( )( )——( )
【5】“ 哦——”中的“———”号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 中的“ ——”号起___________
作用。
【6】把你对“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的理解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 _________自然段是承上启下的文字。
【8】文章先写回忆,再具体写 的校园、 的
校园、 的事例及感触。
10、课内阅读
此时,严寒使海洋收敛住了轰鸣和喧哗,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母企鹅产下一年中仅有的一枚珍贵的卵。为了恢复产后虚弱的身体,也为了给64天后将来到世界的小生命预备口粮,雌企鹅不得不和丈夫分离,把孵蛋的重任交给雄企鹅,依依不舍地踏上遥远的觅食之路。于是,保护着蛋卵、直立着身躯,以一种严酷的不变的姿态,伫立在冰面上的企鹅爸爸们成了南极洲最让人刻骨铭心的一道风景。它们就这样,怀抱着不能碰、不能压、不能搁下片刻的责任,吃力地、安详地等待着,实现着做父亲的承诺,用厚实的身躯为还未出世的孩子遮挡着南极无边无际的风雪。在动物世界中,这是个特例。为了后代,它替代母亲,担当起孵育孩子的责任;为了孩子,它历经艰险,将父爱发挥得淋漓尽致。
【1】这是《_______》中的文段,这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企鹅妈妈要离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企鹅爸爸是怎样守护蛋卵的?用波浪线划出有关语句。
【4】“为了恢复产后虚弱的身体,也为了给64天后将来到世界的小生命预备口粮,雌企鹅不得不和丈夫分离。”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句。
把它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动物世界中,这是个特例。”这句话中的“特例”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在下面选择两个词语写一句话。
依依不舍 无边无际 淋漓尽致 刻骨铭心 冰清玉洁 茁壮成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上任时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是钻天白杨,一行是桃树,一行是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那些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的时候,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给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漫:①不受约束,随便; ②广阔,长; ③到处都是。
漫天风沙( ) 长夜漫漫( ) 漫无目的( )
(2)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下面画横线。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4)文中的“火洲”“风库”指的是 。
(5)吐鲁番人用 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路边上栽种钻天的白杨,可以 ,栽种桃树、梨树,可以 , 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 。
12、课内阅读。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读音。
华(_____)罗庚 锲(_____)而不舍
见微知著(_____) 阿瑟(_____)林斯基
【2】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只要见微知著,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断探索,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3】“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这里的“见微知著”的意思是( )
A.看见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B.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C.从细小的事情中不断探索,得到最后的真理。
【4】为什么文中的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真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其他从司空见惯的小事中见微知著,发现真理的事情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深入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放射 映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映 照)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1】你认为把带点词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这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成功的境界
上个世纪初,有个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象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就练琴。可是连他的父母都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的天赋。
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琴师说:“孩子,你先给我拉一首曲子吧。”少年拉的是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三首,简直破绽百出。一曲终了老琴师沉吟片刻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想拉小提琴呢?”少年说:“我想成功,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出众的小提琴家。”老人又问:“那你拉琴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
于是,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对他说:“孩子,你现在非常的快乐,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对不对?你拉小提琴是了为成功,获得快乐,而现在你已经是这样,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人呢?你看,一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可它们同样美丽,比如玫瑰,比如郁金香,它们在阳光下开放,虽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但这也是就足够了。这才是成功的境界,一种大智慧!”
老人的一番话,让少年恍然大悟。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少年不再对拉小提琴那么狂热了,只把它当作调节生活获得快乐的一种活动。他做什么事情都变得从容冷静起来,不再刻意追求成功了。
20年的年后,这个少年成了名震天下的物理学家。他就是影响世界进程的伟人:阿尔帕特•爱因斯坦。
【1】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呻吟片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位少年有可能成为伟大的小提琴师吗?说说文中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琴师是怎样使那位少年放弃成为伟大的小提琴师的梦想的?用“---------”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短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营
①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被满面笑容的外公叫进房里。(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累得不行了,不得不休息一会儿。(改为一般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已经快晚上八点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原句:鲁肃答应了为诸葛亮借二十条船的要求。
(1)改写成带“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带“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加工厂。
(1) 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是一个汉语家园。(修改病句)
(2) 乡亲们说:“我们要做好生态农业。”(改为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3) 人类 的 语言 在 发展 变化 (连词成句)
(4) 农民们把米粉出口到美国。(改为被字句)
(5) 难道你不认为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吗?(改为肯定句)
20、按要求写句子。(5分)
(1)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为陈述句)
(2)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
改写成拟人句:
(3)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反让大夫取笑了。”(改为转述句)
(4)我最不中用。 我被派到这儿来了。(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5)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21、写话。
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