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拼音写词语。
ē nuó bí zǔ chéng fá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bào yuàn tūn shì tuō jiāng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辨字组词。
弯________ 休________ 象________ 昨________ 关________ 岛________
湾________ 体________ 像________ 作________ 天________ 鸟________
3、填空。
(1)《墨梅》中诗人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独善其身,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几句中,词人把水比作___________,把山比作___________,“眉眼盈盈处”既指___________,又描绘了___________。
(3)《石灰吟》中是清代诗人__________的作品,诗中赞颂不怕牺牲,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一比,组词。
茵(________) 盲(________) 券(________) 腊(________) 屡(________)
菌(________) 育(________) 卷(________) 蜡(________) 缕(______)
粼(______) 谱(_______) 醒(________) 涛(________) 健(_______)
5、辨字组词。
蜷______ 歼______ 瞅______ 衰______
倦______ 纤______ 揪______ 哀______
6、古诗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润如酥”写出小雨润滑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湿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文阅读。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这首诗的作者是 ______( 朝代 )诗人____________ 。
【2】找出本诗中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渔家傲·秋思》,体会不同的军旅情怀。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所写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
【2】①“风景异”中“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②戍守边塞的士兵与“秋雁”的不同之处是(______)。
A.秋雁能飞翔空中,士兵却只能守在陆地
B.秋雁能离开边塞南飞,士兵却不能归乡
【3】以下不是“燕然未勒归无计”所体现出的情感的一项是( )
A.思乡 B.哀婉 C.忧心 D.爱国
【4】“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泪”是为( )而流。
A.边塞的艰苦 B.不平遭遇 C.羌笛的曲声 D.壮志难酬,归期无望
【5】请你将以下军旅诗句补充完整。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共在人间
那一年,到土耳其去,住在一个仿佛与世隔绝的小农村里。
我们下榻的农舍,住着一对老夫妇。两张脸像是皱缩成团的黑枣子,密密地布满纵横纹路。可是,他们腰不弯、背不驼,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耕生涯。
正是麦子播种的时候,还是停留在原始落后的“ 点播”方式,老叟走在前面,用锄头在土壤里打洞;老妪跟在后头,把麦种轻轻地撒进洞里。一行行、一亩亩地种,神情专注而满足,好似在从事一件无比庄严的事情。
傍晚,夫妻俩在厨房里烙饼。满布岁月沧桑的古老灶子,烙出了满溢麦香的饼,含蓄的米黄色,淡淡的麦味儿;大而圆、烫手。在幽幽的暮色里,两人坐在矮矮的木凳上,以枯瘦多皱但却坚实有力的手捧着饼儿,大口大口地吃,脸上笑意荡漾。
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
活着,真好。
知足地活着,常乐。
许多人,活着而不快乐,只因不满足于他所拥有的,一心憬憧他所未知的,“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往往坐这山,望那山、吃这碗、盼那碗;任由“ 欲望的树”在心田里无止无尽地长着,长了一寸,他要一尺;长了一尺,他要一丈;眼看那“ 树”已经高入云霄了,可是,他还是满心焦灼地嫌它“ 发育不良”。天天在欲望的“ 无底深潭”里浮浮沉沉,弹指间,短短数十寒暑已成过眼云烟;回首前尘,竟不知“ 快乐”一词如何诠释。
这个下午,和这一对萍水相逢的老夫妇共食大饼,共享快乐,是记忆里的永恒。
老夫妇教会了我,有一亩田,便诚诚恳恳地耕那一亩田;有一块饼,便快快乐乐地吃那一块饼。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共在人间,话人间、爱人间。天上究竟有多少富贵、多少安逸,不必说,更不必盼。
【1】“这一幕”深触动了我的心,这一幕指的是( )。
A. 老夫妇俩坐在矮矮的木凳上。 B. 老夫妇俩烙饼而食很满足。
C. 老夫妇原始落后的”点播”方式。 D. 夫妇俩大口大口地吃饼。
【2】文中的老夫妇过着 的生活,下列词语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与世隔绝,原始落后。 B. 一穷二白,得过且过。
C.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D. 安居乐业,暖衣饱食。
【3】文中“回首前程,竟不知‘快乐’一词如何诠释”是因为( )。
A. 一直在追求所憧憬有的。 B. 忌妒羡慕别人所拥有的
C. 身无分文,粗茶淡饭 D. 日复一日,单调枯燥。
【4】文段中“眼看那‘树’已经高入云霄了”中的“树”指的是( )。
A. 高入云霄的树。 B. 无止境地长着的树。
C. 发育不良的树。 D. 任由欲望生长的树。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老夫妇知足的活着,常乐。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你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谈谈自己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生日的礼物
①儿子提出今年的生日不在家里过,要和自己的同学们一起过。16次生日,他都是在家里和我和他妈妈一起过的,这一次,他要离开家,离开我和他妈妈。自己去过了。我知道,儿子长大了。随日子一起长大了,但多少心里有些失落。
②儿子这次过生日,早在半个多月前就开始和同学们紧锣密鼓地筹备了。自己动手,比在家里我们帮他过生日要认真,也要有兴趣的多。他们找到一家小饭馆,物美价廉,环境也不错。那一天生日的时候,他一清早就出去了,准备先到北海去划船,然后再去聚餐。那些同学也早就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来,热线联系,为他准备好了生日礼物。一位同学为了他这个生日,本来全家要到北戴河去避暑疗养,任爸爸妈妈一再劝,愣是忍痛割爱,毫不犹豫,留下来陪他。另一位同学和家人在西安度假,电话里得知他的生日,自己提前赶在他生日那一天回到北京。而又一位同学怎么找也找不到,以为刚放暑假时曾经对她讲过生日的事忘了,便不报希望。谁知生日的前一天晚上,这位同学打来电话,她是特意从老家赶回来,刚刚进家门……
③这就是孩子!只有孩子才会有这样的热情,这样的认真,这样的纯真,将一个普通的生日化作了一种友谊、一种承诺、一种象征。如果我是儿子,知道会有这么多同学如此对待自己的生日,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离开家和同学们聚会在一起。当我知道这一切,我不再责备儿子,而是有些羡慕他。
④生日那天,儿子和他的同学在那家小饭馆里一直热闹到很晚。这一次他的生日,家里少了他,一下子显得冷清了许多,但我可以想象得到儿子那里点燃生日蛋糕上红红的蜡烛在跳跃着生命的焰火和那里洋溢着只有青春才会有的活力、朝气和欢乐。我知道,这是家里无法给予他的。家里可以给予他无限的温馨、快乐和富有,却难以给予他这些。一片叶子即使在再温煦柔和的风中也难奏响悦耳的乐章,只有一棵树上那一片片叶子聚会在一起,才有风中飒飒细雨,诉说着话题,摇响着一片他们彼此听得懂的动人的音乐……
⑤那天晚上11点多的时候,儿子在那家小饭馆里给我打来电话,翁嗡嗡的话筒里,可以听得见欢笑声,想来儿子他们玩的正开心。儿子告诉我:他们正聊到兴头上,他想今天晚上不回家住了,他要到一个同学家住,可以接着兴致勃勃的聊个海阔天空。他问我行吗?我该怎样回答?我能说不行吗?我虽然有些不大情愿,有些无可奈何,但最后我还是答应儿子生日这一天对我提出的唯一的要求。即使我多少有些伤感,但孩子毕竟已经长大,比我们想象地要飞快地长大。再美好温暖的家,也只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站,孩子总要像鸟一样,离开家飞走了。我知道这时候给孩子最好的生日礼物,就是送他一副飞翔的翅膀。
【1】文中“我”围绕儿子这此生日而引发了一连串的心理活动。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事件 | “我”的心理活动 |
儿子提出自己要和同学们一起过生日。 | ①_______ |
②_______ | ③_______ |
④_______ | 感觉家里冷清了许多 |
⑤_______ | ⑥_______ |
【2】第3自然段中说“我”“有些羡慕他”。“我”羡慕他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这些”指代的是( )
A.在外面过生日。
B.无限的温馨、欢快和富有。
C.那点燃着的生日蛋糕上的红红的蜡烛。
D.只有青春才会拥有的活力、朝气和欢乐。
【4】第4自然段中最后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5】第5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内容“送他一双飞翔的翅膀”的深层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完成练习。
为了研究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赵明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小组。他们对城乡213名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两则材料是调查结果。读后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名著阅读情况:阅读人数居前五位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和《格林童话》。同学们说,广泛阅读文学名著,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文化品位。成长,离不开文学名著的滋养。
【材料二】
影响阅读名著的因素:
选项 | 因素 | 人数 | 所占比例 |
A. | 找不到书 | 70 | 33% |
B. | 没时间 | 105 | 49% |
C. | 不喜欢 | 38 | 18% |
【1】材料一中的五部名著,多有想象丰富、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请任选一个特点,从五部名著中找出一个例子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下面的例子,对材料二的图表作说明和分析(从B、C中任选一项)
例:选A
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名著的因素是“找不到书”的同学有7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
家里藏书不多,而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又未能提供方便的借阅条件。另外,书价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走进天堂的门票
①有一对长相酷似性格各异的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哥哥忠诚敦厚,弟弟活泼机灵;哥哥拙于言词,弟弟口若悬河。哥哥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贫病交加的父母默默无语,弟弟关在房里不吃不喝,长吁短叹“天公无眼识良才”。
②愁眉不展的老爸默思了两个通宵,终于眨巴着眼睛向大儿子开口了:“让弟弟去读吧,他天生是个读书的料!”
③哥哥把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弟弟手中,并在弟弟的身旁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不是走进天堂的门票,别把太多的希望放在它的上面。”
④弟弟不解,问:“那你说这是什么?”
⑤哥哥答:“一张吸水纸,专吸汗水的纸!”
⑥弟弟摇着头,笑哥哥尽说傻话。
⑦开学了,弟弟背着行囊走进大都市的高等学府。哥哥则让体弱多病的老爸从镇办水泥厂回家养病,自己顶上,站在碎石机旁,拿起了沉重的钢钎……
⑧碎石机上,有斑斑血迹。这台机子上,曾有多少名工人轧断了手指,哥哥打走上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在做一个美丽的梦。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对机身进行了技术改造,既提高了碎石质量,又提高了安全系数。厂长把他调进了烧成车间。烧成车间灰雾弥天,不少人得了矽肺病。他同几个技术骨干一起,殚精竭虑,苦心钻研,改善了车间的环保措施。厂长把他调进了科研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他博览群书,多次到名厂求经问道,反复实验,提炼新的化学元素。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实验,使水泥质量大大提高,为厂里打出了新的品牌产品,产品畅销华南几省。再之后,他便成为全市建材工业界的名人……
⑨弟弟进了大学后,第一年还像读书的样子,也写过几封信问老爸的病;第二年,认识了一个大款的女儿,就又坠入爱河。那女孩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包,整整两年他没向家中要过一分钱,却通身脱土变洋,“帅呆了”“酷毙了”。进入大四后,那女孩跟他“拜拜”了,他便整个儿陷入了“青春苦闷期”,泡吧,上网,无心读书,考试靠作弊混得了大学毕业文凭,他像一只苍蝇飞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家乡所在市求职。他还有那么一点羞耻感,不愿在落魄的时候回家见父母。经市人才中心介绍,他到一家响当当的建材制品公司应聘,好不容易闯过了三关,最后是在公司老总办公室里答辩。轮到他答辩时,老总迟迟不露面。最后秘书来了,告诉他已被录用。不过,必须先到烧成车间当工人。
⑩他感到委屈,要求一定要见老总。秘书送给他一张纸条,他展开一看,上书八个大字:“欲上天堂,先下地狱。”他一抬头,猛见哥哥走了进来,端坐在老总的位子上,他的脸顿时烧灼得发痛。
(1)文中“天公无眼识良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欲上天堂,先下地狱”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弟弟的所作所为并非偶然,是他思想发展的必然。根据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读本文的感想。(限50字以内)
13、仔细阅读下边漫画,再认真作答。
【1】这幅漫画体现了哪些新冠肺炎病毒预防措施?(____)(多选题)
A.戴口罩 B.不聚餐 C.勤洗手
D.多通风 E.避免近距离交流
【2】怎样理解“因为爱你,离你一米”?
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40多亿年前,火星与地球逐渐形成了。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_____同样有高山_____峡谷_____同样有白云_____尘暴和龙卷风_____同样是四季分明_____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1】给缺少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________同样有高山________峡谷________同样有白云________尘暴和龙卷风________同样是四季分明________
【2】请用横线画出能说明火星是地球“孪生兄弟”的原因的句子。这些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模仿文中的句式,用“同样有……同样有……”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扩写下面的句子。
(1)竹楼藏在竹林中。
(2)土楼显示了魅力。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大虫大吼一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瓦蓝瓦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美丽的白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样的美景,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对我说:“那是我的铅笔,请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春城无处不飞花。(仿写一个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伟大、坚强的民族”这个句子。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1)每个人的记忆中,总有一段时光,常常萦绕在心头。请以“那一段______________的时光”为题,根据自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主题明确,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2)如果给你的大脑插上想象的翅膀,那么你未来的生活环境可能发生哪些不可思议的变化?这其中可能运用了哪些高新科技?你可能有怎样奇妙的经历?请将你的奇思妙想写下来吧。要求:题目自拟,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具体有趣,45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