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保卫公物
B.反映情况 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
C.灌溉稻田 生活俭朴 远大幻想
D.发现问题 参加演出 改正错误
2、理解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
A.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往家走,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B.牧童横坐在牛背上回家,一支短笛因为没有口,但他还是乱吹着。
C.牧童横骑在牛背上回家,只有一只短笛还在信口吹着。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
1.震撼 震惊
这场地震造成的损失,令人( )。
奥运赛场上的感人事迹( )着我的心灵。
2.珍惜 爱惜
老师教育我们要( )时间。
奶奶教育我们要( )粮食。近义词、同义词的辨析我们主要把握下面几个方面
4、填空。
1、《游园不值》是( )朝诗人( )写的一首( )诗。
2、叶绍翁,字( ),号( )。南宋时著名的( )诗人,诗歌多写( ),尤其擅长( )。
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古人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岳飞这样提醒:_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朱熹这样劝说:少年易老学难成,___________。
(2)对联是我国的文化瑰宝,随处可见。如“地满红花花满地,__________”“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您带着全村妇女,______打糕,______炮火,_____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__________啊!”这两句话表现了大娘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________________之情。
6、比一比,再组词。
虚(_________) 辨(__________) 惨(_________) 僧(_________)
虑(_________) 辩(__________) 掺(__________) 赠(_________)
7、读拼音,写字词。
舞台上,一位xiàng mào(________)清秀,艺术zào yì(________)颇高的姑娘正在演奏。她用mǔ zhǐ(________)轻轻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像一条niǔ(______)带将她和观众的心连在一起。琴声kòu(______)人心弦,人们xiǎng shòu(________)着,陶醉着,仿佛春风拂过心扉,让人忘却了往日的yōng lù(________)和烦恼。
8、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脏 挑 夹 弹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雪夜中的一盏灯
我家对面有一座山,山腰上有一所学校,童年,我就在这里上学。
隔着弯弯曲曲的小河和绿油油的稻田,我的窗户正好对着学校里张老师的窗户,我常常喜欢向那里眺望。每晚,那个窗口都闪烁着灯光。
那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天气也格外冷。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早早就钻进了铺得软软的被窝。一觉醒来,我又习惯地向对面山腰望去,透过纷纷扬扬的雪花,张老师的窗口像往常一样闪烁着灯光,在这沉沉的雪夜,这灯光显得分外明亮、耀眼,我猛然想起,张老师的木柴已经烧光了! 这样冷的天,张老师拿什么取暖?我急忙翻身下床,悄悄爬上小楼阁,把大哥留着大年三十炖猪头的好木柴“背”了一捆,向对面山腰跑去。
赶到老师窗下,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寒风夹着雪花顺着窗棂的缝隙不住往里灌,年久失修的窗扇也在风中不住颤抖着。张老师握着红笔,正在批改作业。他不停地跺脚,还不时放下笔来,往手里哈着热气,灯光照着他清瘦的面庞和冻得发青的嘴唇,他的鼻尖和耳朵冻得通红…… 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难受极了。我贴着窗户,轻轻地叫了一声:“张老师”。他吃惊地抬起头来,认出是我,便急忙打开了门……回到家,我又钻进被窝,还做了一个梦:我梦见张老师穿着厚厚的新棉衣,做在红红的炭火旁给我们批改作业,他的眼睛闪着光,脸上露出了笑容……
学校门前的桃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一批批同学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张老师窗口的灯光却无论风霜雨雪,暑往寒来,每天都亮到深夜。他是在用青春和心血点燃着知识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路……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喜欢( ) 前进( ) 寒冷( ) 急忙( )
近义词:分外( ) 吃惊( ) 明亮( ) 往常( )
【2】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序号上打“√”)
(1)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为张老师送柴,说明“我”尊敬关心老师。
(2)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张老师伏案批改作业,说明张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3】理解句子的含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难受极了。”我难受是因为( )。
A.张老师冷得厉害。
B.张老师工作到深夜,实在太辛苦了。
C.张老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那么恶劣,工作却那么辛苦,会把身体搞垮的
【4】“学校门前的桃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一批批同学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文章写这一句是为了说明( )
A.“我”毕业离校已有多年。
B.张老师教出了许多学生。
C.张老师多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培养了许多学生。
D.在漫长的岁月中,张老师培养了一批批学生。
10、细读《桥》选段,回答问题。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祭”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3】你能从文中找出全村人爱戴老汉的具体表现的句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就是被揪的小伙子,此时此刻你会对老汉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哪些话使你感动的?用“ ”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6】假如你就是被救的一位村民,在老汉的坟墓前,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祖父的园子》片段,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文段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2】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①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②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选文第②自然段先进行_______________描写,再进行_______________描写。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_______________在人们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句描写威尼斯人的日常生活,把句子写完整,突出人与小艇的密切关系。
(1)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学生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_______________在小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选文中画线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好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1】用“﹏﹏”画出孩子陷入危险的句子。
【2】猴子在事件中起的作用是( )
A.猴子逗孩子使危险发生,因此它是事情的起因。
B.猴子引导孩子一步一步陷入危险,因此它是事情的发展。
C.猴子戏弄孩子,导致危险的后果,因此它是事情的结局。
【3】“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为什么不由得发起抖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的老师
烈日炎炎,村子里的人们都聚在大树下乘凉、谈天。
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看起来颇清秀纤细的小瑛老师走了过来,她微笑着和树下的人们打着招呼。
等小瑛老师走过,人们的话题自然地转到了她的身上。“多好的闺女呀,天天带着学生来帮我干活。”五保户王奶奶什么时候也忘不了提这件事。“是啊,人家是大学生,听说书教得才叫好呢!”① “好是好,只可惜好景不长,人家要调走了!”“什么!调走?听谁说的?”“昨天我还听孩子们谈这件事呢。我早就说过,人家是城里姑娘、大学生,②哪能吃得了咱这份苦?”“是啊,听说她爸爸还是个大局长呢,还能不给女儿找份好工作?”
“那不是小瑛老师班上的小柱子吗?叫过来问问!”“柱子,你过来,问你点事儿。”柱子答应了一声,跑过来:“什么事?”
“柱子,听说你们老师要转走了?”“嗯,”柱子低下了头,眼光黯淡了下来。“要转到哪儿?是不是回城?”“回城?才不是呢。老师说西藏比我们这儿还缺老师,她是自愿报名到那儿教书去的。”柱子的眼中有留恋,但更多的是自豪。
“啊——“大树下的人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呆住了……
(1)画线句①中的“好景”指的是 (2分) 画线句②是个 问句(2分)改成陈述句: 。(2分)
(2)第三自然段中人们议论小瑛老师的语气不想同,心情也不同,王奶奶的心理是 ,画线句①的人物心理是 。(4分)
(3)“柱子眼中有留恋,但更多的是自豪。”柱子留恋的是 ,柱子自豪的是 。(4分)
(4)“人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呆住了。”这句话可用成语 来代替。人们呆住的原因是 。(3分)
(5)小瑛老师的形象是通过人们的语言塑造出来的,这种写法叫做( )(1分)
A.语言描写 B.侧面描写
(6)人们喜欢小瑛老师是因为:(6分)
①
②
③
15、课内阅读。
《堂吉诃德》节选
说罢,他虔诚地向他那位杜尔西内娅小姐祷告一番,求她在这个紧要关头保佑自己,然后把盾牌遮稳身体,横托着长枪飞马向第一架风车冲杀上去。他一枪刺中了风车的翅膀,翅膀在风里转得正猛,把长枪迸作几段,一股劲儿把堂吉诃德连人带马直扫出去;堂吉诃德滚翻在地,( )。桑丘·潘沙赶紧骑驴来救。跑近一看,他已经不能动弹,驽骍南得把他摔得太( )了。
桑丘说:“天哪!我不是跟您说了吗,仔细着点儿,那不过是风车。除非自己的头脑给风车转糊涂了,谁还不知道这是风车呢?”
堂吉诃德答道:“甭说了,桑丘朋友,打仗的胜败最拿不稳,看来把我的书连带书房一起抢走的弗瑞斯冬法师对我冤仇很深,一定是他把巨人变成风车,来剥夺我胜利的光荣。可是到头来,他的邪法( )敌不过我这把剑的锋芒。”
【1】按原文填空。
【2】把堂吉诃德战风车的句子用“___”画下来,并说说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堂吉诃德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堂吉诃德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西游记》选段(有删改),完成练习。
那大圣闻言暗笑道:“你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一路云光,只管前进,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
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1】读下面《西游记》中的回目,你觉得上面的选段最有可能出自哪一回?( )
A.乱蟠桃大圣偷丹
B.五行山下定心猿
C.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D.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2】从选段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孙悟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称孙悟空为“大圣”,你还知道《西游记》中对孙悟空的其他称呼吗?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这句话中,“变化是有的”是指_______________,“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了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用“ ”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体现了( )的( )特点。
【2】用“~~~~~”在文中画出武松沉着应战的动作,并说说从中感受到武松的什么特点?
19、课内阅读。
《牧场之国》(节选)
①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③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1】画横线的句①是文章的_______句,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②在朗读中应读出_____的语气。
【3】对画横线的句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马儿自由驰骋,在这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B.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作者赞叹了草场与骏马的和谐。
【4】请体会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1)小敏做好了今天的家庭作业。
_____________
(2)乌云遮住了太阳。
_____________
(3)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山洪淹没了村庄
①改为“把”字句
②改为“被”字句
(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或反问句。①洞里空气稀薄,怎么能工作呢?(改为陈述句)
②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改为反问句)
(3)用关联词把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
(4)广场周围,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招展。(修改病句)
(5)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改为比喻句)
(6)星星在天上一闪一闪的。(改为拟人句)
(7)这幢楼真高啊!(改为夸张句)
(8)威尼斯入睡了。(把句子写具体)
(9)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进寻常百姓人家。(缩句)
(10)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改为间接叙述)
22、句式变换。(6分)
(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2)只要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大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23、习作。(任选一题)
选题一:读了《悬崖上的草莓》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感想,那就赶快拿起笔一吐为快吧!
选题二:我最_______的一个人。
写一个人,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你对他的感激、钦佩、怀念、愧疚……先想好写谁,写他(她)的什么事,然后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