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倾听别人发言时,下列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要认真、耐心听别人讲话
B.一边听一边做简单的记录
C.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D.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问发言人
2、关于对课文《祖父的园子》说法错误的是( )
A.《祖父的园子》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
B.《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节选于著名作家萧红写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C.“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暗淡,富有神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D.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3、给下列横线上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主人家,怎么不来筛酒?( )
A.斟酒 B.将酒置壶内,放于火上使热。
【2】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
A.闭上眼睛,蹲下身体 B.睁开眼睛,蹲下身体。
4、知识巩固。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1.胚胎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
2.惩罚的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
3.哈哈大笑仿写__________________
4.用规律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
5、形近字组词。
陷__________ 诈__________ 跨__________ 楷__________ 谓__________
馅__________ 蚱__________ 胯__________ 揩__________ 渭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shǒu wàn(______) tì tóu(______) píng zhàng(______) máo dùn(______)
jī fěng(______) fàng sì(______) xiǎo tǐng(______) sāo yǎng(______)
7、补全成语。
抑扬顿(____) 一筹(____)展 疲惫不(_____)
(____)不介意 以身(____)国 神机妙(_____)
震耳(____)聋 旁(____)无人 不失风(_____)
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村晚》这首诗中,表现了乡间牧童放牧时悠闲自得的诗句是“_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
(2)《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和赞美之情。
(3)《梅花魂》中的“魂”指的是___________,“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文中主要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情。
9、整本书阅读。
金铃现在的同桌叫尚海,个子比金铃整整矮了肩,体重也只有金铃的一半,是个袖珍型的“男子汉”。两个人走到一块儿,金铃像只胖胖的大白鹅,尚海就像具围着大白鹅跳米跳去的小公鸡。
【1】以上片段选自作家__________的儿童长篇小说《____________》。
【2】片段中的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金玲__________但尚海__________的体型特分。
10、课内阅读。
A.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B.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1】选文中画“ ”的句子写了鸡雏们吃得很饱,而母鸡却消瘦了许多,从中我们能体会到母鸡的________。
【2】指出选文中的句子所表现的母鸡的特点,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慈爱 勇敢
A.(____) B.(____)
【3】理解选文,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二自然段中“它还半蹲着”体现了母鸡的温顺可爱。
B.选文的字里行间都体现了母鸡的慈爱、勇敢和辛苦。
C.选文暗含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11、阅读
《三国演义故事》节选
①那年,曹操占领了荆州,又派兵追赶刘备。考虑到自己兵马少, 抵挡不住曹操,刘备决定先撤退。
②在撤退过程中,当地很多百姓追随而来。大家扶老携幼,推车挑担,慢慢腾腾地赶路。见此情景,不少将领劝说刘备:“干脆把百姓留下吧!曹军追上来,可就完啦!”“想想后面的曹军,可都是轻骑,一天一夜能跑三百多里呀!”“不”!刘备回过头望着连哭带喊的百姓们,眼泪差点儿掉下来,“我怎么忍心丢下这老老小小不管呢?走,一起走!”刘备果断地下达了命令。就这样,军队中夹杂着许多百姓, 一天才走十几里地。结果,在长坂坡,被曹军追上了。
③一场恶战开始了。曹军的兵力强盛,把刘备的人马打得七零八落。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被冲散,不见了踪影。
④忽然,有人来报告他说:“赵云将军不见了!”
⑤刘备大吃一惊,心想:赵云是自己得力的战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好哇!这时候,有人说看见赵云往北跑了,还断定:“赵云一定投降曹操去了!”
⑥“胡说!”刘备非常生气,“赵云跟我多年,忠心耿耿,他不会扔下我投降曹操的!”
⑦正说着,又有人高声喊:“赵将军回来了!”刘备高兴地迎上前去,只见赵云抱着他的儿子,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刘备几步走到赵云跟前,握住他的手,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刚才断定赵云去投降曹操的人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⑧所以,刘备虽然兵力弱,但还是有很多能人愿意投奔他,并助他成就了大事业。
【1】根据上下文,试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扶老携幼: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章划分段落(用“△”标出),再把下面的段落大意补充完整。
(1)由于刘备坚持带百姓一起撤退,在长坂坡_______
(2)曹军大败刘军,赵云_______
(3)很多能人投奔刘备,_______
【3】读第 5~7 自然段,从中摘录描写刘备心情变化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语句,想一想,它们各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刻画人物,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动作描写 ②外貌描写 ③语言描写 ④心理活动描写
(1)刘备几步走到赵云跟前,握住他的手,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______)
(2)“胡说!”刘备非常生气,“赵云跟我多年,忠心耿耿,他不会扔下我投降曹操的。(______)
【5】读了故事,你觉得刘备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饭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用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唐僧连忙扯住悟空。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连哀求。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嘱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1】给上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白骨精想吃唐僧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吃到唐僧肉,白骨精先后变成了(____)(_____)和(_____)。
A.村姑 B.老妇人 C.白发老公公 D.癞蛤蟆
【4】选文中,描写孙悟空三次打妖怪,都用了“____”这一词语,表现了孙悟空___的性格特点。
【5】选文刻画人物时,动词的运用颇为精到。说说下列句子中动词的运用好在哪里。
(1)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上闪出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多处写到了唐僧的表现,如“扯住悟空”“责怪悟空”“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非常生气”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挑战课外阅读。
呼兰河传(节选)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侯,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蜂子的钩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
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我跑得很远地站看,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音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儿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盛着(__________) 缘故(___________) 寂寞(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异想天开: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处写到了祖父的“笑”,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我”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欣赏名著。
西城是蜀军堆放粮草的地方。诸葛亮亲自率领五千精兵,去西城搬运粮草。粮草装车完毕,诸葛亮指挥一半人马先把粮草运走。这时,诸葛亮身边只剩下两千五百士兵和一些文官了。诸葛亮刚刚坐定,探马接连来报:“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杀奔西城而来!魏军离城二十里地!”“魏军离城只有五里地了!”
众官听了,个个吓得面如土色,手足无措。诸葛亮率领众官登城一望,只见大路上尘土飞扬,魏军兵分两路直奔西城而来。诸葛亮拈须一笑,吩咐道:“快将所有的旗帜放倒,全部士兵一个都不准在城头露面。打开四面城门,每一个大门口用二十名军士装作百姓模样,清扫街道,不得慌张,也不得东张西望。”众人见诸葛亮如此镇定自若,仿佛是有了主心骨,各人按令行动去了。而此时的诸葛亮却身披鹤氅,头带纶巾,在城楼前凭栏而坐,让两个童子点上香,悠然自得地拂琴自娱。
司马懿到城下,只见孔明独居城楼,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立童子手捧宝剑,右立童子手执拂尘。他素知孔明谨慎,从不涉险,以为诸葛亮在城中埋伏有重兵,大开城门正是诱敌之举。想到这里,他忙下令大军撤退。司马懿大军一退,诸葛亮拍手大笑,说:“我若是司马懿,一定不肯退兵。”
【1】以上选文出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情节内容。(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分析三次笑的不同内涵。
⑴“拈须一笑”: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笑容可掬”:___________
⑶“拍手大笑”:_______________
【4】文段运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说说对比的作用。
众官“面如土色,手足无措”与诸葛亮“拈须一笑”
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司马懿知道真相后会怎么想?诸葛亮的这一计策在实战中可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观在已经四十多 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 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 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 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风光旖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巍峨雄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妙绝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你对“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这句话中“只”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在文中画出“我”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月亮,并说明“我”为什么要写这些地方的月亮。
【4】在古诗中“月”往往寄托诗人的情怀,请你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米芾拿着五两纹银买的那张纸,左看右看,觉得不过是一张普通的纸。可他再也不敢轻易下笔,只是在那里认真地琢磨字帖,用手在书案上画来画去,想着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方法。琢磨来,琢磨去,他便入了迷,把字帖上的字一个一个地都印进了自己的脑海里。
【1】在正确读音上打“‘√”。
①琢(zuó zhuó)磨来,琢磨去,他便人了迷。
②玉石只有经过反复琢(zuó zhuó)磨,才能成为玉器。
【2】找出文中两组反义词。________ ________
【3】用琢磨造句。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感悟
快手刘
文/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他两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谁知快手刘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手刘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面。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声。“怎么样?你输了吧!不罚你钱,买块糖吃就行了。”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围了几圈的人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奇无比,那时他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童年和少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他令人痴想不已的表演中慢慢消磨掉的。
④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故事,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
⑤高二暑假回家,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竟然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葫芦和变戏法,但那只木箱,已经破损不堪,再也看不出先前那悦目的绿色。再看他,饱满的曲线没了,尖尖的骨形突露,眸子没了光彩。这双手尤其使我吃惊,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手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他抓住两只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口,缓慢迟钝地翻来翻去,四个小球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
⑥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 “指头中间夹着呢!”叫声让他慌张不已,手抖抖索索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球在哪儿了,无怪乎周围的看客只是寥寥无几的孩子。
⑦“在他手心里!绝对没错!”孩子们吵着闹着叫他张开手,他却攥得紧紧的,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什么也没有……”可这些稚气的小孩儿偏偏不依不饶,非叫他张开不可!他哪能张开?一张开,就会漏洞百出。我真不愿意看见他这幅窘相,走到孩子们中间,用手指那木箱说:“球在这箱子上呢!”
⑧孩子们被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快的速度把手里的小球儿塞在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
⑨快手刘笑呵呵地翻开地上的碗说 瞧 就在这儿哪 怎么样 你们说错了吧 买块糖吧 孩子们给骗住了 再不喊闹 一两个孩子掏钱买糖 其余的一哄而散 只剩下我和快手刘呆立在那儿,他灰蒙蒙的眸子里充满疑问,显然他不明白,我这个陌生的青年何以要帮他解困。
⑩在饱经风霜的岁月里,艺人的高超技艺,却没有人来传承,他晚年竟变得如此凄凉,为什么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1】给划线的的句子加上标点。
【2】阅读全文,用文中原词填写下表。
时间 | 快手刘的手 | 快手刘的演技 | 观众 | “我”的表现 |
“我”童年时 | 敏捷灵活 | ____ | 围了几圈 | 揭他老底 |
“我”高二暑假 | ____ | 漏洞百出 | ____ | ____ |
【3】品析下面的词或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挤”字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连用三个感叹号,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标题为“快手刘”,文章却用大量笔墨写他表演“不灵”,这样写有何目的?至少说2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脾气,在饭桌上就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生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不成?”弟弟挨了训,虽然很委屈,但张一张嘴又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目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儿‘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问题:“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它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他要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肆,都一一谦虚地拒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少年气盛,一口答应。结果,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问题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他用慈样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笑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会意——(________) 浮现——(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体现爸爸“疾言厉色”的句子。
【3】爸爸原来认为大人说话时小孩子不应该插嘴,通过“我”举的哪两个例子进行反驳,爸爸最后心服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生”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①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一座十分美丽的水上城市。
②威尼斯的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7.6万平方千米,却由118个小岛组成,并由约170条水道和400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代车,故有“水都”之称。河、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
③威尼斯全市的河道弯弯曲曲,宽窄不一。运河最宽处,约有100米;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以开窗握手。
④威尼斯的桥梁各具风姿,格调极其不同。其中,有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理阿托大桥。该桥建在大运河上,桥上还开了许多店铺。文艺复兴时期修建的叹息桥别具特色,全桥由屋覆盖。而在涨潮时,水涌入圣马可广场,这时,广场上会出现许多临时的木板桥。
⑤威尼斯的船,是当地唯一的交通工具。这里的船各式各样:集体乘坐的,个人使用的,出租的,应有尽有。
【1】威尼斯的三大特色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去掉好不好?写出你的看法。
(1)威尼斯的船,是当地唯一的交通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河最宽处,约有100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威尼斯的桥的特点是____________。介绍其特点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在短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说明威尼斯的河道宽窄不一的语句。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山溪平静。(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嘴角漾着笑。(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题目:假如我是 (中国古典名著中的人物)
提示:孙悟空、哪吒、武松、诸葛亮、曹操……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假如你是中国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你会怎么样?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展开想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习作。文中不得出现真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