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咸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各项中词语搭配不恰当的是(   )

    A.巍峨的高山 B.丰富的文化 C.稀奇的空气

  • 2、请找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把序号写在盒子里

    满分5 manfen5.com

     

     

  • 3、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A.《两茎灯草》出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的吴承恩。

    B.汉字中以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C.《手指》的作者是丰子恺,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

    D.豆蔻年华指男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字并改正过来.(5分)

    情不自尽(   )随心所遇(  )始料不急(  )杯水车新( 同心胁力

    禁飘带舞(   )严阵以侍(   )居高邻下(   冲锋馅阵 含辛如苦

     

  • 5、解释下列词语,并选一个造句。

    1.嗔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叮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恬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填上合适的反义词。

    1._______使人______________使人_______

    2.______________之母。

    3.宁为玉_______,不为瓦_______

    4.宁可站着_______,也不跪着_______

    5.______首方悔读书______________发不知勤学_______

    6.爸爸很_______,不像妈妈那样______

    7.从室内看外面很_______,从外面看室内却很_______

  • 7、写出下列句子用的修辞方法,并仿照着写句子。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儿露出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根据提示补充名言。

    (1)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__

    (2)恻隐之心,____________。——《孟子》

    (3)__________,必自毙。——《________

    (4)人有耻,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文中的“国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找出能够反映方志敏生活清贫的语句,画上“﹏﹏”。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4】读文中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传世宝”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点字“传世宝”加上了引号,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

    D.表示突出强调

  • 10、课内阅读(10分)

    村里的一位老人站出来高声说:“看看我们周围的孩子他们全都是健康的这要归功于瑞恩和我们的加拿大朋友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生命听到这儿瑞恩和父母都流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1)这段话选自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主人公叫________(2分)

    (2)他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梦想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瑞恩和父母都流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却实现了这说明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毛主席在花山(节选)

    1948年的春夏之交,毛主席转移到了花山村。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里,他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一天早晨,毛主席正在看地图,忽然抬起头,问警卫员:“①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

    警卫员说:“报告主席,为了不影响您的工作,我和村长商量了,要他请乡亲们到别处碾去了。”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这怎么行?”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②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警卫员解释道:“这碾子一转,对您工作干扰太大。”

    毛主席递给他一支烟,自己也点燃了一支,说:“这怎么会呢?多年的战争生活,使我习惯了在各种环境中工作。这样吧,我交给你一个任务,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

    “是!”警卫员拔腿就走。

    “③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

    …………

    警卫员帮大娘端着盛满玉米的簸箕回到了花椒树下的碾台。一会儿,陆续又来了几个碾米的老乡,碾台吱扭吱扭地转了起来。警卫员刚回到院里,毛主席就叫他进来。他走进去,毛主席把笔放下,说:“任务完成得不错。还有一件事等着你办。”说着,毛主席从桌上拿起一筒茶说:“你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沏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警卫员知道,这筒茶叶是在南方工作的同志送的,转了几道手才送到毛主席这里,毛主席一直没舍得喝。他站在那里,表示为难。毛主席说:“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④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了个礼。毛主席笑着说:“快去吧,炊事员还等着你呢。”

    【1】短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两件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①和句子②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_,句子③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句子④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_

    A.坚持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

    B.与群众的深厚情谊,对警卫员的关心和教育

    C.十分体察民情,留心百姓的生活

    【3】短文主要对毛主席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

    【4】文中描写的两件事,表现了毛主席对群众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读《威尼斯的小艇》选段,完成练习。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形容速度快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

    2用“  ”画出选文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作者围绕中心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描述? 

     

    3用一句话归纳选文第1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画线句子与船夫的驾驶技术没有关系,可以删去。你认为这样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 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 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 便下令返航。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

    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1】下面词的意思。

    不慎:_____

    犹豫:_____

    【2】试着写出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局。

    ( )——( )——( )

    【3】第四五自然段中写其他人的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 的犹豫而耻辱”船长这一席话的意思是(     )。(多选)

    A.是孩子对船长的信任让船长感到耻辱的。

    B.实际上并不是船长救的这个孩子。

    C.如果当时船长毫不犹豫地去拯救小男孩,他就不会感到耻辱。

    【5】你觉得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父亲》,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父亲

    父亲很小就远离家人到兰州煤矿里做工,我是在外公外婆和母亲的呵护下一点点长大的。我是那么快乐而满足,从来没觉得父亲不在身边有什么两样,有什么不妥。转眼,我6岁了,突然有一天我被告知是有父亲的,并且他要回家来了。

    还没等我意识到是怎么回事,一个黑瘦矮小的男人出现在我视线里,甚至在我还没来得及想象我的父亲该是如何的高大魁梧,现实就已摆在眼前,想闭上眼睛拒绝一回也来不及了。比外婆还矮的父亲给我一个打击,我竟有些恨他,全然没有亲切的感觉。“爸爸”这两个字眼,我使用的频率极低,有这样一个父亲,不值得我引以为自豪。‖

    我渐渐“懂事”,每次与他上街,总是先“扫描”一下,看看四周有没有熟人。如果有,我立即跳下他的自行车,很要面子地自己朝前走,装作与他没有关系似的。他呢,也从来不追,更不问为什么,只是远远跟着,看着我“拙劣”的表演。‖

    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就在父亲接连地找到工作又接连地失去工作的喜喜忧忧中过去。我渐渐明白,兰州十几年的煤矿生活并没有给父亲留下什么,除了仅存的一份死力气。那些技巧性的、在办公桌上写写画画就能赚到钱的工作,注定与小学都没毕业的父亲无缘。

    在承受了别人的白眼和妻女疑惑的眼神后,父亲不声不响买回来一辆破三轮,埋头修理并重新油漆了一番,于是,父亲的“运输公司”草草开张了。尽管我在作文中歌颂过清洁工,赞美过搬运工,但那是没摊在我身上——站着说话不腰疼。而在骨子里,我对这种廉价劳动力的工作是有些轻视的。

    我毫不掩饰我的反感,但父亲对我的皱眉撅嘴视而不见,每天早早晚晚地把三轮车推进推出。‖

    渐渐地,我和母亲习惯了父亲每天在餐桌上讲蹬三轮时看到的新鲜事,沉闷的父亲竟也有这样绘声绘色的口才。我们也习惯了父亲每天清晨把三轮车“砰”地一声推出去,平平淡淡说一声“我出去了”的招呼。渐渐地,我对同学说起父亲的职业已不会脸红。父亲对他的工作是那么充满希望,甚至引以为荣。父亲在用他的踏实和诚实无声地告诉我:工作不分贵贱高低,只要你劳动,只要你尽力,就一定会有所得。‖

    就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习惯缠着父亲撒娇,讨点零花钱,看父亲憨憨又得意地笑着:“拿去吧。”在不知不觉中,家里充满了和谐的笑声,我叫起父亲来声音那么清亮。

    若有一天,你和我一同上街,看到前面有个黑黑瘦瘦的男人挥汗如雨卖力地蹬三轮,听到我大声地叫“爸爸”后,你一定会看到掉转头的那一张满足而快乐的脸……‖

    1短文已经用“‖”划分成五个部分了。默读短文,然后在横线上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读短文,思考“我”对父亲的内心情感变化,然后按照变化的顺序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喜欢自豪

    3句子“每次与他上街,总是先‘扫描’一下”中的“扫描”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用横线画着的句子表达了父亲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短文中的父亲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用波浪线画出这些语句。

     

  • 15、阅读趣味园(共23分)

    刷子李(节选有改动)

    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那天,曹小三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千活,到镇南道给姓李的人家新造的楼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曹小三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楼房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自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二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1】用一句话概括刷子李的人物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刷子李这一人物特点的?( )

    A.选取刷墙这件典型事例

    B.刷子李的特殊打扮

    C.曹小三对刷子李的情感波折

    D.以上都是

    【3】细读选文,梳理曹小三对刷子李的情感变化。

    (崇敬)——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曹小三发怔发傻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写曹小三情感变化的作用是( )

    A.写出曹小三情感丰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B.突出曹小三善于观察、做事细心的人物特点

    C.侧面衬托了刷子李的人物特点,烘托了刷子李鲜活的人物形象

    D.侧面衬托了曹小三是一个听话、能干、有上进心、尊敬师长的人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歧路亡羊

    战国时期,有位著名的思想家,名叫杨朱。有一天,杨朱的邻居跑丢了一只羊,于是全家出动寻找,又来请杨朱的僮仆帮助追寻。杨朱问道:“仅仅是丢了一只羊,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人去找?”

    邻居说:“村外的岔路太多了,所以人去少了不行。”于是杨朱就让僮仆和邻居一起去找羊。

    过了半天,找羊的人陆续都回来了。杨朱问邻居:“羊找到了吗?”

    邻居垂头丧气地说:“跑丢了,没有找到。”

    杨朱又问:“怎么会找不着呢?”

    邻居回答:“岔道太多了,岔路之中又有岔路,谁知道跑到哪条路上去了呢?所以找不着了。”

    “哦,是这样……”杨朱深思好久,整天没有笑容。他的学生见他这样,感到很奇怪,不解地问:“丢了一只羊,并不是一件大事,况且羊又不是老师您的,您为什么这样闷闷不乐呢?”

    杨朱回答说:“我并不是为一只羊而闷闷不乐,而是由这件事联想到我们学习和研究学问的事。如果我们在学习方面,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不能专心一致,也会像在岔路上找羊一样,结果一无所获。”

    【1】“歧路”指________________。“亡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杨朱闷闷不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外阅读。

    三轮车夫

    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辆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别啰唆,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这个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容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1】第一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表面上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它的含义还有_____________

    【2】读下面句子,写出人物的内心想法。

    (1)“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_______________

    (2)她把心一横:“20就20。”______________

    【3】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前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至少两处),用“﹏﹏”画出来。

    【4】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

    【5】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快乐阅读。

    《泥人张》(节选)

    但是不一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噪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见像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  竟然)端杯饮酒,眼晴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使(收拾  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停,起身去柜台结帐。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像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用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儿乐。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标出。

    2能体现泥人张技艺高超的句子就打“√”,不能体现的打“×”。

    A.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_________

    B.这破手艺也想赚钱,卖都没人要。_________

    C.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 ________  

    D.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禿子还灵巧。______

    E.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________

    3泥人张捏海张五的像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理解

    朱总司令让马

    朱总司令对战士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就拿行军来说吧,当通过崎岖狭小的山路时,他总是命令饲养员把马停在路旁让部队先过,像慈祥的父亲叮咛(nínɡ)再叮咛:同志们,当心一点,别滑下山崖了。到了宿营地,他就又不顾自己的疲倦,东走走西瞧瞧,检查部队住下了没有,帐篷搭得牢不牢,会不会被风吹跑,脚洗了没有……他常常教导我们说:我们红军部队是革命的大家庭,同志间要发扬阶级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我们长征的每一个同志都是将来的干部,多带出一个同志,就给革命增添一份力量。他自己正是这样以身作则的好榜样!长征途中,他的马常常是让给走不动的伤病员骑的。

    那时候,我们是骑兵警卫班。途中,班长胡光隋同志的马在一次战斗中被打死了,从此他只好步行。有一次行军,他的脚碰伤了,走路一瘸(qué)一拐的,眼看就要掉队了。后来,这事被朱总司令发现了,他亲切地问:小胡,脚怎么了?骑上我的马吧!

    没等胡班长答话,他已跳下马来,并吩咐饲养员扶胡班长上马。胡班长为难了半天,不骑吧,眼看就要掉队了;骑吧,朱总司令这么大年纪给自己让马,心里实在不忍……他正犹豫不决,一抬头,见朱总司令早跑着赶队伍去了,饲养员同志说:你就骑上吧!

    胡班长无可奈何,这才流着眼泪爬上马背。到了宿营地,胡班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我们,大家听了,都非常感动,胡班长更是感激,他以后悔的心情像做结论似的说:在朱总司令面前,有病要撑着,千万别让他看见,要不他就非让马给你骑……他这么大年纪了,我们骑马让他走路,心里怎么过意得去啊!说着眼圈又湿润了。

    从此,我们警卫班有马的同志也很少骑马了,路上见了伤病员,都争先恐后地让马。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语。

    无微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第三自然段中画出描写胡班长心理活动的句子。

    3给短文分层。

    4结尾写道:我们警卫班有马的同志也很少骑马了,路上见了伤病员,都争先恐后地让马。大家为什么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选择最恰当的中心思想,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歌颂朱总司令对战士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处处以身作则的高贵品质。    

    (2)赞扬朱总司令在工作上以身作则。  

    (3)赞扬警卫班的战士争先恐后地让马。  

    (4)朱总司令让马使胡光隋感激不尽,使战士们深受教育。(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张骞开辟丝稠之路。

    ①写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②写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朋友正陷入困境,有些灰心丧气,我用雪莱的名言来鼓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正如歌德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要学习处理和搜集信息的能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澈见底的小溪从脚下慢慢地流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爸爸的咳嗽和东南风有关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了主席台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你好好养病吧,我已经向你的老师请假了。”(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实践乐园。

    课文的第二至第五自然段都是采用“先总后分”的方法介绍维也纳的。请你学习这种方法,将下面的片段补充完成。

    课间的校园是欢乐的海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