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欢乐谷。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让我们认识了一个聪慧的孩子
B.《手指》中,丰子恺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让我们看到手指各具特点
C.《童年的发现》中,小作者因为老师误会了他的笑而耿耿于怀,借文字发泄不满
D.幽默是智慧的闪现,不同于低俗的搞笑
2、下面关于课文内容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天窗》叙述的是孩子们借助那一方天窗,观看屋子外面的世界,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
B.《母鸡》一文,作者对母鸡的讨厌,最终转变为喜爱、敬佩,是因为母鸡对鸡雏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爱打动了他。
C.《猫》一文中,“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一句,运用了明褒实贬的手法,表面上看作者不喜欢猫,实际上还是喜欢的。
D.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可以感受到人物的一些特点及品质,这样的描写手法,我们应该学会,可以为我们的作文增色不少。
3、下面四组词语中的生字书写没有错误的是( )。
A. 腾空而起 晶莹缤纷 波涛凶涌 突兀森郁 惊慌失措
B. 惊心动魄 夺眶而出 万练倒悬 崩泻而下 井然有序
C. 轩然大波 闻名遐迩 万马奔腾 默默无闻 镇定自若
D. 端端不安 视死如归 风和日丽 气势磅礴 视死如归
4、按要求填空。
1.《祖父的园子》选自_______(作者)的_______(文章名)。
2.《月是故乡明》的作者是________。
3.“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选自____代诗人______的《月夜忆舍弟》,意思是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
4.“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 这是_____代诗人_____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外地,每到重阳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5.“春草明年绿,__________。” 这是_____代诗人______《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你回不回来呢?
6.“自在飞花轻似梦,___________”。这是宋代词人秦观《浣溪沙》中的词句,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漫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7.“岁寒三友”分别是____、____、____;“四君子”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好看—( ) 闪烁—( )
存心—( ) 随意—( )
6、解释下列词语,并选一个写一句话。
饥寒交迫:________________
燃眉之急:________________
轻轻絮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姿态—﹙ ﹚ 著名—﹙ ﹚
建造—﹙ ﹚ 坐落—﹙ ﹚
反义词:
隐约—﹙ ﹚ 分明—﹙ ﹚
耸立—﹙ ﹚ 精粹—﹙ ﹚
8、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祖父 ( )地飞着
( )的黄瓜 ( )地大笑
( )的天空 ( )地睡着了
9、课内选段巧理解。
①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得微一笑。
②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田忌是如何赢得比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田忌赛马的故事,你能明白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涩涩的香布袋
一个普通小女孩的形象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虽然事隔多年,但抹也抹不去。
那是“十一”长假的第三天,我们旅游的景点是林州市石板岩村的王相岩。在下山的路上,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这儿的孩子正在放秋假,他们所谓的秋假其实就是回家帮助家长干活。”同时,她也向我们介绍了这里的三大特产--花椒、山楂、核桃。因此,我们特别留心石梯两旁的杂货。
突然,我的眼前一亮,一个卖香布袋的小女孩吸引了我。她穿着一件大红色外套,脑后随意地扎着一个辫儿,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过往的行人。她见我们走了过去,就对我们说: “买一个香布袋吧,能驱邪气,保平安。”妈妈摸了摸香布袋,问她:“这是你妈妈缝好,让你来卖的?”“妈妈没让我做,这是我自己做的。”“那你这香布袋里面装的是什么?”她说:“是我上山采来的治腰酸背痛的中药。”“你看这孩子的手多巧啊!”妈妈一边点头一边称赞到。我问她:“你也在放秋假吧!”她摇摇头 说:“我没有上学。”“没上学?”我追问道:“你今年多大了?”“9岁了。”我急着问:“那你怎么还没上学?”她怯怯地说:“我家里没钱。”原来,她是一个因家里穷而上不起学的失学儿童,与她同龄的孩子已经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了。看着她亲手缝制的五颜六色的香布袋,我和妈妈挑选了一个。她卖5角钱一个,妈妈掏了5元钱递给她,她说:“太多了,我找不开。”妈妈一边拉我离开,一边说:“不用找了,不用找了。”我回头向她招手说:“再见!”同时心里默默地祝福她,祝她早日跨入学校大门。
回到家,我仔细地端详着香布袋,才发现上面绣的“桃花洞纪念”5个字中,有两个字的笔画都少了一笔。我想:一定是哪个上过学的小伙伴帮她写的字,她在绣字时,因不识字而漏绣了。看着这香布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苦涩。我把它挂在书桌前,让它来激励我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建造更多的希望小学,让全国像她一样的孩子都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读书。
鉴赏感悟:
这篇文章是写人物的,通过一件事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小姑娘商量、勤劳但也可怜,在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小姑娘不能读书的深深遗憾,从而一个美好的愿望随机生成,那就是要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读到书,能够学习到知识。
文章以回忆性的文字展开叙述,在叙述中阐述了深刻的印象,让人读来深受感动。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重——(________) 宽敞——(_________)
【2】为什么“看着这香布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苦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让你对小女孩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峭壁上的树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1】从第四自然段中找出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用“______”标出。
【2】“像俯冲搏猎的雄鹰”“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其中“雄鹰”“风景”“灵魂”分别指什么?
雄鹰: _______________。
风景: _______________。
灵魂: 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行文线索是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酸枣树的同时,写了桃、梨、杨、柳四种树;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写法,这样写的目的是突出酸枣树的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西游记》节选
①“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这山上果有一妖精。他在云端里,见悟空外出化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吃唐僧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便摇身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拎了一罐斋饭,径奔唐僧面前,说是特地请他们用斋。唐僧再三推辞,八戒却一嘴把个罐子拱倒,就要动口。
②不巧悟空摘桃回来,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举棒当头便打。唬得唐僧忙用手扯住悟空。悟空道:“它是个妖精,专门骗你哩。”说罢又掣铁棒,朝妖精劈脸便打。妖精化身逃走,留下一具假尸首。
③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行者道:“师父莫怪,且来看看罐子里什么东西。”沙僧搀着长老,近前看时,哪里是什么香米饭,却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却是几只青蛙、癩蛤蟆,满地乱跳。长老才有三分儿信了。怎禁猪八戒气不忿,在旁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她是此间农妇,(因为 如果)送饭下田,才路遇我们,怎么栽她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她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紧箍咒,故意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
④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行者就叫:“头疼!头疼!莫念!莫念!有话便说。”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念念不离善心,你怎么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将来取经何用!你回去吧!”行者道:“师父,你叫我回哪里去?”唐僧道:“我不要你做徒弟。”行者道:“你不要我做徒弟,只怕你西天路去不成。”唐僧道:“我命在天,该哪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你快回去!”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唐僧道:“我与你有什么恩?”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俺因 ,致下了伤身之难,被 压在两山界,幸 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原来这唐僧是个慈悯的圣僧。他见行者哀告,却也回心转意道:“(既 即)如此说,且饶你这一次。”
【1】请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打上“√”。
【2】短文选自《西游记》哪一回目?正确的选项是( )
A.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 B.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C.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D.外道内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3】关于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唬得唐僧忙用手扯住悟空(吓) B.怎禁猪八戒气不忿,在旁唆嘴道(挑拨)
C.怎么栽她个妖怪(诬陷) D.变做这等东西,演幌你眼(晃动)
【4】在第④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闹天宫 观音菩萨 如来佛 B.大闹龙宫 如来佛 太白金星
C.大闹龙宫 太白金星 如来佛 D.大闹天宫 如来佛 观音菩萨
【5】第①自然段画线句子中,“月貌花容”这个词语,让我们体会到白骨精是个_______的妖怪。白骨精“径奔唐僧面前”,会对唐僧说:“__________________。”
【6】“原来这唐僧是个慈悯的圣僧”至少有两点理由:
(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7】第②自然段和第④自然段中的孙悟空有什么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扑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大惊失色—(______) 出错—(______)
【2】先用“ ”画出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词语或句子,再说说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孩子面临的危险情况。
【3】你能想一个救孩子的方法吗?和船长的方法比一比,你觉得谁的方法好?你觉得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名著,做阅读。
《三打白骨精》节选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进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唆嘴”的理解意思不恰当的是( )
A.搬弄是非
B.搬弄口舌
C.挑唆
D.因为生气而大声说
【2】”掩你的眼泪”是何意思( )
A.唤起你的同情的眼泪。
B.挡你同情的眼泪。
C.掩面而哭。
D.障眼法。
【3】“人烟凑集之所”,作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这一段,关于人物特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八戒痛恨悟空。
B.悟空嫉恶如仇
C.唐僧慈悲心肠。
D.八戒喜欢搬弄是非。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饭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用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唐僧连忙扯住悟空。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连哀求。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嘱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1】给上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白骨精想吃唐僧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吃到唐僧肉,白骨精先后变成了(____)(_____)和(_____)。
A.村姑 B.老妇人 C.白发老公公 D.癞蛤蟆
【4】选文中,描写孙悟空三次打妖怪,都用了“____”这一词语,表现了孙悟空___的性格特点。
【5】选文刻画人物时,动词的运用颇为精到。说说下列句子中动词的运用好在哪里。
(1)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上闪出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多处写到了唐僧的表现,如“扯住悟空”“责怪悟空”“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非常生气”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引路人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中,街上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歉。“噢,噢,不要紧。”哎呀!这时我才发现他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你回去吧!”说着,就伸手搀扶着他。“太谢谢你了,小姑娘。”他很感动地说。我们一起向前走去。
突然,我感觉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嚷着说:“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你走这边,小心绊倒。”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会绊倒的。”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到衣袋里去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了猛烈撞击,赶紧拿出自己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他说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清。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他那模糊的眼睛在闪光。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雨中,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1】“我”看见下水道水泥板被拿开的直接反应是(____),盲人大伯的反应是(____)。
A.把水泥板重新盖好 B.躲着这块水泥板走
【2】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的第3、4句话,用“ ”画出写实的句子,用“ ”画出写作者联想的句子。
【3】下面几句话中,哪一句最能确切表达短文的中心思想?在括号内打“√”。
①短文赞扬了作者乐意为盲人做好事的好行为、好品质。( )
②短文赞扬了盲人大伯时时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
③短文赞扬了盲人大伯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心灵,表达了作者要像盲人大伯那样做人的决心。( )
【4】这篇短文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
A.事情发展 B.时间 C.地点变换 D.逻辑
【5】说说“引路人”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沃克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实行 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为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在其下面打“√”
我担心(实行 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2】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
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不慌张。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再一次愣住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短文在描写沃克医生时,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
【5】根据下面这段话及选段内容,试想刘伯承心里在想些什么?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奇迹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才华出众。20岁开始发表作品,刚刚29岁就创作了轰动法国文坛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随后又创作了一系列的戏剧、诗歌、小说。可是,正当他激情奔放的时候,心脏病恶性发作了,那年他才40岁。
看见雨果发青的脸色,听到他沉重的喘息,人们(爱惜、痛惜)万分,说:“这颗巨星将坠落了。”随后发出沉重的叹息。
雨果并不悲观,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进行体育锻炼。每天清晨外出散步、做操、打拳,接着跑步、游泳、爬上……
“生命在于运动”,雨果的病情慢慢好转了,体质逐渐增强了。他又获得了充沛的精力,重新拿起笔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直(致、至)晚年,仍创作不懈,60岁创作了《悲惨世界》这部世界文学名著。80岁那年,写成了戏剧《笃尔克玛》。雨果逝世于1885年,活了84岁。看见雨果40岁得了心脏病,最后却成了长寿者,人们惊叹不(已、己):“这真是迹!”
奇迹怎么来的呢?体育锻炼!
【1】用“/”画去括号内不合适的字词。
【2】这篇短文的中心意思是( )
A.说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B.赞颂了雨果为了创作而不懈地努力。
C.赞扬了雨果的文学才华。
【3】结合课文请你说说雨果是怎么长寿的?(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
家是风雨中一间小屋,家是大雪天的一把酒壶。
家是什么?
家是锅碗瓢盆油盐酱醋,
家室高堂孺子共伴红烛。
家是什么?
家是远行时的一声声叮嘱,
家是重逢时流落的泪珠。
家是什么?
家是姑舅叔伯彼此相助,
家是赵钱孙李兄弟手足。
家是亲情的归宿,
家是半夜梦醒依旧未眠的慈母,
家是人生课堂——
读不完的一部长书……
【1】第1小节诗中,作者把家说成 ,这是因为 。
【2】诗中,作者运用比喻手法来描写家。在这一系列比喻中,你喜欢的说法是 ,
这是因为 。
【3】读了这首诗,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感受。
20、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1、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娘,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妈妈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句子创作室。(按要求写句子)
(1)窗外闪过白杨树的身影。(扩句,不少于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引起人们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恶劣的气候条件阻止不了施工人员前进的步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小三看不出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银杏树发芽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在这金色的海滩上完成一座最美的雕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姑娘救了那只受伤的蝴蝶。(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你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了解呢?请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你感兴趣的一处写一写。题目自拟,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