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A.欲望 B.想要 C.将要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坞(wù) 哗笑(huá) 膘肥(biao) 俘虏(fú)
B.拴门(shuānɡ) 旖旎(nǐ) 丞相(chénɡ) 虬枝(qiú)
C.擂鼓(léi) 肋骨(lè) 蓟北(jì) 艄公(shāo)
D.薄弱(bó) 徘徊(huái) 顷刻(qīnɡ) 遐想(xiá)
3、下列四组词语中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溜(liū)平 秉(bǐng)性 B.薄(bó)弱 哗(huá)笑
C.威吓(xià) 调(tiáo)度 D.血泊(pō) 迸裂(bìng)
4、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描绘________(填时节)热烈的劳动场面和农村孩童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流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和儿童的______________之情。
(2)《稚子弄冰》作者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选取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片段,表达了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5、指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并仿照其中一种写一个句子。
(1)住方家的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
(2)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
(3)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
( )不自( ) 默( )( )声
( )尽脑( ) 随( )所( )
7、填空。
( )心所( ) 运( )自( ) 翻( )覆( ) 绞尽( )( )
( )不自( ) 一( )正( ) 养( )处( ) ( )拳( )掌
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我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龄”有许多简洁优美的别称,我们可以用“_________”来表示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用“_________”来表示男子二十岁的年纪,用“不惑”来表示人________岁,用“古稀”来表示人______岁。
(3)读《孟子》,我们知道“恻隐之心,______________”;读《论语》,我们知道“___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读《左传》,我们知道“_____________,必自毙”。
(4)从古诗中感受人间真情:诗中有对母爱的歌颂,如“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诗中有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如“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诗中还有报效国家的壮志雄心,如“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保存(cún chún) 骨气(gú gǔ) 秉性(bīn bǐng)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排比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分别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3】梅花与______、______并称为“岁寒三友”。你能写出一首描写梅花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通看懂: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等会。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1】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王抓住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弱点,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污辱晏子,晏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击楚王。
【3】晏子反击楚王有没有效果,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划出相应的句子。(用_____划)
【4】“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从“只好”你读出了什么?
“我”读出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段话,你认为晏子是个(________)的人。
作者主要是通过(_______)来刻画晏子这个人物形象的。
11、阅读读文,回答问题。
最贵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
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怀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开在柜台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他对小女孩说:“拿去吧,小心点。”小女孩连蹦带跳地回家了。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这儿买的吗?多少钱?”“本店商品的价格是买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宝石项链却是货真价实。她买不起的。”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______
(2)实实在在,一点不假。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小女孩很想买那条项链,这可以从文章第1自然段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看出。第4自然段中“连蹦带跳”一词写出了小女孩买到项链后的________心情。
(2)“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这句话中“所拥有的一切”是指________。
【3】小女孩买项链的钱不够,但是店主为什么把项链卖给了她?
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写话。
请你根据“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这句中“出神”一词,联系文中的有关内容,想象一下这个小女孩当时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训练场。
小河对岸的桃子熟了。鲜红嫩白的大水蜜桃引诱着猴们,他们一窝峰地涌到通向对岸的独木桥前,争先恐后要过桥。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啊!可由于众猴你拽我扯,谁也汉有通过独木桥,猴们急得吱吱乱叫。
这时候,猴王想出一个办法,跳出来说:“别争啦,别抡啦!现在考试,优胜者先过桥!” 于是,众猴静了下来,焦急地应试。猴王绞尽脑汁地出着考题。一道道考题过去了,优胜者还是没能决出,因为无论哪一道题都不止一只猴子答对,而独木桥却只能容一只猴子通过。没法子,只得继续考下去。
一只猴子终于不耐烦了,眼珠一转,瞄准了头顶上的一根藤条,纵身一跃,紧紧攀住,嗖的一声荡过河去了。
另一只猴子也抱着一根河上飘来的圆木浮过河去了。
当这两只猴窜上桃树大吃特吃鲜桃时,众猴们仍在独木桥前聚精会神地考试呢。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引诱( ) 你拽我扯( )
瞄准( ) 嗖的一声( )
【2】文中有四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引诱( ) 争先恐后( )
焦急( ) 聚精会神( )
【4】缩句。
当这两只猴窜上桃树大吃特吃桃时,众猴们仍在独木桥前聚精会神地考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上,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A. 谁该吃桃 B. 考试 C. 过河 D. 众猴争桃
【6】请你帮忙想想,猴子过河还可以有哪些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填空:这里两个自然段都围绕_________在写,我们看出,在威尼斯,人动______就动,人歇__________就停。第一自然段写了商人、青年妇女和_____、_______等人,这样写表现了 ______________
【2】选择。
朗读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时要读得(轻缓 沉重 清脆)才能表现出夜晚的宁静。
14、课内阅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吓跑它。过了一会儿,扭头看看,这小家伙竟扒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皮盖住眼睛,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写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写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伏案写作:_______________
睡的好熟: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词语找近义词。
居然( )生怕( )
信赖( )流泻( )
【3】读文中画“___”的句子,想象一下,珍珠鸟在做什么样的美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中画“”的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能力展示(阅读理解)
记忆中,贫穷落后的家乡有一座小山,人们都称它白头山。小时候并没有怎么在意?现在想来,真是名副其实。我从懂事时就记得,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它的山顶总是光秃秃的,尽是白石头。也许这就是它所以得名的原因吧!
30年过去了,我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如果要问有什么感受,我只能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了:过去连自行车都难得一见,如今摩托车在路上穿梭往来。有几家的门前还停着锃亮的“桑塔纳”呢!低矮的石房小屋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漂亮的幢幢小楼……大概游子总爱追寻儿时的记忆吧!在家乡转了儿圈之后,我突然发现,白头山不见了。我好纳闷,忍不住和一位老乡谈起这件事。老乡哈哈一笑,说:“白头山还在呀! 可是它早就不叫白头山了。”“那它现在叫什么山?”“翠云山!”老乡用手往前一指说,“山还是原来的山,名却不是原来的名了。”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展目望去,只见眼前的这座小山上一片碧绿,有如翠云密布。松树、柏树以及其它一些叫不出名儿的树木,挺拔直立,茁壮成长,显得生机勃勃。我恍然大悟,禁不住赞道:“好名字!真是好名字!”
这样看来,小山“改名”也就不足为奇了o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前面横线上。
【2】从文中摘录4个成语,并选…个造句。
【3】用“ ”画出描写白头山“名副其实”的词句。
【4】用“ ”画出文中具体说明“天翻地覆”的语句。
【5】“白头山”为什么后来改名为“翠云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一两句话写出你读了本文之后的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轮到聪聪表演皮影戏了,他选择的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一情节,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帮助理解情节。
大闹天宫(节选)
佚名
①悟空吃了蟠桃,又将太上老君五个葫芦里的金丹全部倒出来吃了,自知闯下大祸,于是又回到瑶池,偷了几罐好酒,回花果山去了。
②玉帝得知后大发脾气,命令李天王和哪吒太子率领十万天兵天将,布下十八层天罗地网,一定要捉拿悟空回来。但是天兵天将都不是悟空的对手,一个个都败下阵来。于是观音菩萨就建议让二郎神去捉拿孙悟空。
③二郎神奉命,带领梅山六兄弟,点了些精兵良将,杀向花果山。他请李天王举着照妖镜站在空中,对着悟空照,自己到水帘洞前挑战。悟空出洞迎战,与二郎神打得难分难解。梅山六兄弟见悟空这时顾不上他们,就乘机杀进了水帘洞。
④悟空见自己的老窝被破坏了,心里一慌,变成麻雀想跑,二郎神摇身变成了捉麻雀的鹰,抖抖翅膀就去啄麻雀;悟空急忙又变成一只大鹚(cí)鸟冲向天空,二郎神急忙变成了一只大海鹤,钻进云里去扑;悟空一见嗖地一声飞到水里,变成一条鱼。
⑤二郎神从照妖镜里看见了悟空,就变成鱼鹰,在水面上等着,悟空见了,急忙变条水蛇,窜到岸边,接着又变成花鸨(bǎo),立在芦苇上。二郎神见他变得太低贱,也不去理他,变回原来的样子,取出弹弓,朝着花鸨就打,把悟空打得站立不稳。
⑥悟空趁机滚下山坡,变成一座土地庙,二郎神追过来,见有个旗杆立在庙的后面,就知道是悟空变的,拿起兵器就朝门砸过去,悟空见被看出来了,往上一跳,变回原样就跑,二郎神驾着云追了过去。两个人一边走一边打,又来到花果山跟前。
⑦各路的天兵神将一拥而上,把悟空团团围住,在南天门观战的太上老君趁机把金钢琢朝悟空扔过去,悟空被打中头部,摔了一跤。二郎神的哮天犬跑上去,咬住了悟空,其他天神则扑上去把悟空按住,用铁链穿住琵琶骨捆了回去。
⑧孙悟空被绑在斩妖台上,但不论用刀砍斧剁,还是用雷打火烧,都不能伤他一根毫毛。太上老君启奏玉帝,把悟空放到八卦炉里熔炼,玉帝准奏。
⑨于是,悟空被带到兜率宫,众神仙把他推进八卦炉里,烧火的童子用扇子使劲扇火。
⑩悟空在炉中跳来跳去,偶然中跳到巽(xùn)宫的位置,这里只有烟没有火,熏得很厉害,就弯下身子蹲在里面。四十九天过去了,太上老君下令打开炉门,悟空忽然听到炉顶有响声,抬头看见一道光,用力一跳,跳出炼丹炉,踢倒炉子,转身就跑。
⑪孙悟空不但没有被熔化,反而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从耳朵中掏出金箍棒,迎风一晃,变成碗口那么粗。悟空抡起金箍棒,一路指东打西,直打到灵霄殿上,大声叫喊着:“皇帝轮流做,玉帝老头,你快搬出去,把天宫让给我,要不,就给你点厉害看看!”
⑫幸好有三十六员雷将,二十八座星宿赶来保护,玉帝才能脱身。
(文章有删减)
【1】(信息提取)孙悟空为了逃跑,先后都变成了什么,请你按顺序将下图补全。
________→大鹚鸟→________→________→花鸨→________
【2】(词语理解)在阅读名著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难懂的词语,请你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语文园地知识点)[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可以猜测到“花鸨”也是一种鸟。( )
(2)根据“炉”字,可以猜测到“八卦炉”是一个封闭的大炉子。( )
(3)“金箍棒”是一件很小的武器。( )
【3】(拟写标题)本文是《西游记》中“大闹天宫”这一故事的节选,请你给文章重新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4】(内容理解)下面是观看完皮影戏表演后,同学们对于故事内容的讨论,请你选出其中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大闹天宫”的“大”字写出了孙悟空闹的程度之狠。
B.孙悟空是因为闯了祸所以才离开天庭,回到了花果山。
C.孙悟空看到自己老窝被破坏,慌了,所以才变身逃跑。
D.孙悟空之所以没被炼化,是因为它是石头做的。
【5】(人物形象)看完聪聪的皮影戏后,大家对孙悟空的性格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请你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奇奇:我认为他的缺点多于优点,他仗着自己本事大,大闹蟠桃园,偷吃丹药,扰乱天庭秩序。从这些事件中我能看出他(1)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妙妙:我不认同你的观点,我认为(2)____________(从本文中概括)。
17、阅读理解。
童年的发现(节选)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 )
A.容纳
B.宽容
C.允许
D.或许
【2】选词填空。
发现 发明
爱迪生_______用钨做灯丝是最好的,经过他不断的努力终于______了电灯。
【3】“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短文,完成练习。
丹麦人喜欢“管闲事”。这是在丹麦工作多年的朋友一个极深的印象。 在公共场所,你的车子没有准确地停进划定的位置,或者你停车后没有及时熄火,从路上走过的任意一个人,或是一直在远处长椅上发着呆的一个什么人,便会走到你的身边来,请你把车子按规矩停好,或是请你让车子安静下来,停止排气。你在钓鱼,一些毫不相干的人会走过来。你以为他来给你助兴,他其实是来看你的鱼桶。如果你钓的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他就会要求你把这些鱼放回到你钓鱼的水里去。并且,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他们不只是提醒一下,说说而已,而是一直要在旁边监督着,直到你完全达到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才很欣慰地跟你道一声谢谢,然后继续走他们的路或去发他们的呆。邻里之间也更是管得宽。哪家的房子油漆好久没刷了,屋顶上的草发黄了,别人就会来敲你的门:“你的房子该修修了,要不要帮忙?”你如果说眼下没有功夫,或是要出门旅行,别人就会帮你请来油漆工或检修工。等你回来,把帐单给你,你如数付帐就是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准确—— 安静—— 开放——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再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毫不相干:
欣然:
你写的一句话:
(3)丹麦人喜欢“管闲事”,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4)你认为这是在管闲事吗?谈谈你的观点。
(5)你喜欢这些爱“管闲事”的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6)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19、阅读理解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日:“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和“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______吟“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吟“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吟“明月几时有”;______吟“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吟“漫卷诗书喜欲狂”;______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意思写词语。
比喻像潮水一样起伏的心情,难以抑制。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填序号,可多填)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______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______。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4】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
(3)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
(1) 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深深地感动了我。(缩句)
(2) 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改为反问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例如:
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在勇敢的考察队员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22、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你得服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写关联词。
(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4)田忌喜欢赛马。(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进入小学五年来,你认识了很多个性鲜明的同学,请细细回忆,选择其中一位,通过典型的事例介绍这位同学,运用在第五单元学到的“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求题目自拟,注意语句通顺,表达具体,400字左右。习作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