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攀枝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关于研究报告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报告的标题要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

    B.写研究报告时要写出研究目的,写清楚研究方法

    C.搜集资料的办法主要有: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等

    D.研究报告必须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结论”

  •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其人弗能也。

    B.因释其耒而株。

    C.冀得兔。答

    D.看边李树多子折枝。

  • 3、我国古代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的镌刻在铜器上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读拼音,写词语。

    xiè  méi   jǔ  jué jiāo cuò

    1)人在______,骆驼在吃草。它们在______的时候,上牙和下牙______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fàng  sì   shēn  yín

    2)水渐渐窜上来,_______地舔着人们的腰,木桥开始痛苦地________

      tōng guī yú jìn   è  hào gāng  qiáng

    3)当妈妈拉响手榴弹与敌人________________传来时,_________的小金花把脚一跺,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____________,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____________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____________,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2.“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这句话说明当时的建造工艺____________

    3.本文运用打比方、列数据、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____________

  • 6、巧猜字谜。

    1.人不在其位——______

    2.需要一半,留下一半——______

    3.酿酒之后隔日香——______

    4.中国——______

    5.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______

    6.有火才能煮熟饭,有水才能把田灌,蚕儿吐丝一圈圈,日头出来亮了天。——______

  • 7、用带点的词照样子造句。

    满分5 manfen5.com

     

     

  • 8、请把关于“虎”的成语和俗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____________  龙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虎____________

    明知山有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焉得虎子。

    及至看到庙门上的榜文,____________的武松才知道前面真的是____________。可是武艺高强、豪放勇猛的他,毫不退缩,毅然选择了上冈,真有“_____________”的大丈夫气概。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与理解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

    在乡下,三月的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早已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

    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 )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 )在一起,悉心( )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几颗小脑袋( )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 )上了斑斓的衣衫。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 )在一个线拐子上。

    好了!开始放了。嘿!风筝!全是风筝!这些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

    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我们几个小伙伴便带着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niǎn)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线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1】把下面这些动词填入第二段中的括号里。

    拼  缠  系  抵  弯  穿

    【2】选文第二段中“几颗小脑袋”代指______

    【3】认真读选文第二段,根据内容说说做风筝的过程。

    做骨架→__________

    【4】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5】这篇短文以____为线索,回忆了童年时________这两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____之情。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们的先生

    从今天起,我们的新先生也可爱起来了。我们进教室的时候,先生已在位子上坐着。先生上学年教过的学生们都从门口探进头来和先生打招呼,“先生早安!”“配巴尼先生早安!”大家这样说着。其中也有走进教室来和先生匆忙地握了手就出去的。这可知大家都爱慕着先生,今年也想请他教。先生也是一边说着“早安”,一边去拉学生们伸着的手,却是不看学生们的脸。和他们打招呼的时候,虽也现出笑容,但额上皱纹一蹙,脸孔就板起来,并且把脸对着窗外,注视着对面的屋顶,好像他和学生们打招呼是很苦的。完了以后,先生又把我们一一地注视,叫我们默写,自己下了讲台在桌位间巡回。看见有一个面上生着红粒的学生,就让他中止默写,两手托了他的头查看,又摸他的额,问他有没有发热。这时先生后面有一个学生趁着先生看不见,跳上椅子玩起洋娃娃来,恰好先生回过头去,那学生就急忙坐下,俯了头预备受责,先生把手按在他的头上,只说:“下次不要再做这种事了!”然后便走开了。

    默写完了以后,先生又沉默了,看着我们好一会儿,然后用粗犷的亲切的声音这样说:“大家听着!我们从此要同处一年,让我们好好地过这一年吧!大家要用功,要规矩。我没有一个家属,你们就是我的家属,去年以前,我还有母亲,母亲死了以后,我只有一个人了!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喜欢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我现在并不要你们用口来答应我,我确信你们已在心里答应我了。我感谢你们。”这时候校役来通知放学,我们都很静很静地离开座位。那个跳上椅子的学生,走到他的身旁,颤抖地说:“先生!饶了我这次!”先生用嘴去亲着他的额头说:“快回去!好孩子!”

    【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第1自然段写了哪三件事。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对上学年教过的学生很有感情,正在努力克制内心的感动。

    B.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从“拉”字可以看出先生很爱学生,对学生充满了不舍。

    C.“不看学生的脸”这一描写暗示了先生对于学生过分的热情,表现出冷淡与不在乎。

    【3】理解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并回答问题。

    (1)和他们打招呼的时候,虽也现出笑容,但额上皱纹一蹙,脸孔就板起来,并且把脸对着窗外,注视着对面的屋顶,好像他和学生们打招呼是很的。

    这句话运用了____描写和____ 描写,“苦”字写出了____

    (2)这时候校役来通知放学,我们都很静很静地离开座位。

    “很静很静”写出了____ 。

    【4】结合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学生都爱慕这位先生?

    ____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声尖响

    “咔嚓——呼”,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沉闷拥挤的车厢里激起一片惊呼。原来,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人。

    一阵忙乱之后,就听见乘客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霉头!”“现在乘车啊,真是……”

    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一声不吭的站起来,走到玻璃窗前。座位上一对盲人夫妇手握着手,默默坐着,雨水已打湿了他们的脸和前襟。姑娘的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住洞口。

    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

    “对不起,师傅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地刚说了一半,一阵狂风把她娇小的身子刮退半步,话也咽了进去。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伞柄,助她往前一顶。只听“咝——”,伞面被尖利的破璃撕开一道口子,伞骨也断了一根,但洞口又封住了。“唷——”在乘客的惋惜声中,姑娘却朝着身边这位四十多岁、面带歉意的大汉感激的笑了,笑得弯了眉毛。

    “你去吧,我来!”大汉胸前红字告诉人们,他是一位钢铁工人。他的声音也像金属撞击一样铿锵有力。

    姑娘又去忙着招呼售票,只是声音更甜更亮。

    “玻璃窗修好了?”盲人夫妇问。

    “雨停了。”大汉回答。

    “那就好。”

    乘客们都善意的笑了,车厢里显得格外温暖。

    公共汽车又驶过两站。大汉身边一位正在背外语的小伙子突然伸出手说:“你该下车了,交给我吧!”“你怎么知道?”“咱们都是老乘客了。”“那,哈哈……”

    又过了两站,小伙子也要下车了,一位女同志刚想接过来,可是伞柄却被一个面皮白白的学生急忙抢了过去。周围的人又笑了。

    一站又一站,一人又一人。伞柄被众人握得暖烘烘的。这暖意不断传给后来者,也传给了车厢里的每一个人。

    1本文运用的叙述方法是_____________

    2本文以___________为线索,记叙了在冷风骤雨的天气里,公共汽车车厢玻璃破了以后,售票员和乘客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3“大汉”“面带歉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姑娘却朝“大汉”“感激的笑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中画线部分,想一想:“大汉”为什么要“欺骗”盲人夫妇,乘客们为什么又“都善意的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情节,可以分为“震飞玻璃”→“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6联系全文,可见文章结尾处的“暖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那时,我们上学需要自备课桌。为了保险和守护幼稚的秘密,多数同学的课桌都上了锁。这也省去我们中午来回背书包的负担,潇洒轻松。很多同学买不起文具盒,可又有什么关系呢?毛主席不是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吗?因此,大家竞相在课桌的门板的内侧“掏壁橱”,用硬纸片或薄木板分隔、拼凑、粘贴成大小不一与方圆各异的“厅室”,圆珠笔、尺子等文具可以穿插其间,而不会轻易移位或掉落。只要打开课桌的门板,内面就是一个“敞篷文具盒”,既方便又省空间。课桌内设计出的“一室二厅”,除了放书包,搁自制玩具,还可以养蚕、藏鸟。

    说起养蚕,首先得为它建造一个舒适的家园,文具盒无疑是最佳选择。为此,不少同学居然经得起零食的诱惑,把积攒下来的钱买了超豪华的文具盒,当然不是为了装文具,而是给蚕宝宝做窝。其次,还要定期采摘桑叶,洗净后晾干。对蚕如此关怀备至,专业精神可嘉。在听讲的间隙,或完成作业之余,打开文具盒,瞧瞧蚕宝宝吃桑叶的小模样,煞是可爱,内心顿感满足。当蚕宝宝一天天长大,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提到藏鸟,不禁回忆起同学们掏鸟窝的情景。不得不佩服一些男生的爬树本领,仿佛与生俱来。几乎什么树都能爬,即便与猴子PK,估计也不相上下。他们不惜冒着可能摔伤的危险,还要付出烈日暴晒、蚊虫叮咬等代价掏鸟窝,好不容易换来的一时的喜悦,只可怜最终却在课堂被收缴,沦为老师的“战利品”。

    那时的课堂,经常能领略这般情景:台上老师在讲课,台下课桌内的蚕宝宝正美美地吃桑叶,鸟儿也不时地嘀咕或左冲右突,更有同学们的嬉笑声参差其间,宛如趣味盎然的“交响乐”,教室自然而然成为“绿色课堂”。

    【1】给短文取一个合适的标题: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竞相:_______________

    关怀备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然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回忆了童年时的哪些事?请按顺序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 ”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把______比作__________

    【5】用一两句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并写一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既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又写出曹操的________

    【2】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是______句,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3】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原因是( )

    A.使船两面受箭

    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

    C.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时间。

    【4】“漫”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部,“漫”字在字典的解释有:(1)水过满,漾出来;(2)满、遍;(3)没有限制。文中“大雾漫天”中的“漫”应选 ______

    【5】”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句话说明了诸葛亮( )

    A.诸葛亮胆子很大。

    B.诸葛亮很喜欢喝酒。

    C.诸葛亮推断事情正确,他很了解曹操的为人性格。

  • 14、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许是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 )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 )在新垦的田野上( )荷兰人种满了心爱的花儿( )有郁金香( )风信子( )百合花( )在茫茫花海中( )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不但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的花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很久以前,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他们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那可怜的模样了,它出落得十分庄重、典雅,就像一位作家说的那样,“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

    2按照提示,从短文的第四自然段中提取词语。

    体现荷兰人爱怜郁金香的词语:_____

    描写郁金香的词语:_____

    3短文最后一句话“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说明了_________

    4读了短文,我们不仅欣赏了荷兰的花,还了解了荷兰的人。荷兰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内现代文阅读。

    《景阳冈》(节选)

    那只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过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zhǎo zhuǎ)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jié( )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两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páo xiào( )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bèng pèng)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1】根据拼音写词语、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动词对刻画武松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选自我国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作者是____________,请写出本书中你印象最深的二位英雄好汉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雾(漫  幔)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进  近)曹军的水寨(zài  zhài)。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操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  功),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 )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 )近曹军水寨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请你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ài  zhài)    (nú  nǔ)    (bī  bí)近

    【2】请你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漫  幔)天     靠(进  近)   来(攻  功)

    【3】诸葛亮请鲁肃同去借箭,在船上为什么不和鲁肃下棋,而要喝酒呢?既然诸葛亮神机妙算,每一步安排都有自己的用意,那他这样做的用意又是什么呢?________

    【4】借箭的经过,突出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很有预见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

    ①他识天文,知道此时必有大雾,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

    ②他懂地理,借助风向预计回来时一定顺风顺水。

    ③他了解鲁肃和曹操的性格,知人善用。

    ④他有一定要让周瑜叹服的志气和决心。

    ⑤他考虑周全,布置妥当。

  • 17、课外阅读。

    ①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他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案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于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②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你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③“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④“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⑥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摆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⑦“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1第①自然段中说道:“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请你在原文中找出“精巧生动”所指的具体内容,画上“   ”。

    2第①自然段中用了两个比喻句来描写冯兰瑞老人的眼睛,请你找出来画上“   ”。

    第一个比喻句写出了老人的(   ),第二个比喻句写出了老人的(   )。

    A.一本正经   B.全神贯注   C.粗中有细   D.精益求精

    3从“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这句话可以看出此刻冯兰瑞老人的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选出体现冯兰瑞老人技艺高超的句子。

    (1)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   (   )

    (2)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   )

    (3)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摆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   )

    5除了技艺高超之外,你认为冯兰瑞老人还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与象共舞

    象是泰国的国宝。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

    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了。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

    (1)近义词:起初________ (2)反义词紧张________

    2   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3读句子,回答问题。

    (1)“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这样的目光指的是怎样的目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内阅读。

    (节选)

    我转身向西边望去,只见西面的山峰、树木、庙宇、楼房,也全都罩上了一片金晃晃的红光。还有那从渔村里飘起来的乳白色的炊烟和在山林中飘荡着的薄纱似的晨雾,也都变成了金晃晃红彤彤的颜色,像一缕缕色彩鲜艳的缎子,在山林和楼房之间轻轻地飘拂着、飘拂着。于是,那山峰、树木、庙宇、楼房,就在这袅袅的炊烟和晨雾之中,时隐时现,似真似幻。眼前的这幅带有神奇色彩的优美画面,多么像那虚幻缥缈的仙境!

    1选文通过哪些景物写出了日出后的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描写的景色总体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3)大娘,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妈妈忘记?

     

  • 22、改为双重否定句。

    (1)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应该很清楚。

    _____________

    (3)每一个孩子都应该爱自己的母亲。

    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与表达:

    相信同学们一定被《哦!冬夜的灯光》所打动。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每天也都在演绎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用你的笔记录一个动人的故事。题目自拟,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