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亳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描写方法]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外貌描写)

    B.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心理描写)

    C.武松说:“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语言描写)

    D.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动作描写)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练

    B.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

    C.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磨拳擦掌跃跃欲试

    D.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除了这等亨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字塔夕照》《不可思议的金字塔》都采用图文结合的表达方式来介绍金字塔。

    B.《跳水》一课多次描写水手们的“笑”,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C.“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探无底洞”这些故事都来自古典名著《西游记》。

    D.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看拼音,写词语。

    mà zha dù jì duàn liàn cí xiá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5、有关团结的名言。

    ①二人同心,_________

    ②人心齐,_________

    ③众人拾柴_________

  • 6、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

    2)这种可耻的行径怎能不激起人们的痛恨呢?(

    3)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势转动着身躯。(

    4)这巴掌大的地方什么也种不下。(

    5)猫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 7、读拼音,写同音词。

      )近   )食 吩(     )伤

    chóu   )恨   )谢   )备   忧(  

    línɡ   )晨   )铛   )巧   )俐

  • 8、读拼音,写词语。

    dù jì xiōng táng   duàn liàn   yǎng zūn chǔ yōu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lòu xiàn chuán shāo zǔ dǎng chuí tóu sàng q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日全食

    2009年7月22日中国出现罕见的日全食奇观。在乐山城区发生的时间是上午9时06分,此时天空突然黑下来,太阳被月亮完全“吃掉”,看上去犹如一个挂在天上的“黑饼”,周围一圈耀眼的光芒,随后逐渐东移。

    所谓“食”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发生的原理是地球上局部地区被月影所遮盖而造成的。日食必发生在农历的初一。日食共有三种,即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全食。太阳被完全遮住就是日全食。一次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5个过程。此次日全食的初亏时间在乐山是7点57分57秒,食既到生光从9点03分12秒到9点07分15秒结束。重庆市发生的时间比乐山晚10分钟。

    此次罕见的日全食天象堪称21世纪我国可以看到的最壮观的天象之一,几乎覆盖整个长江流域,有些城市可以观看到日全食的时间将持续6分钟,预计我国有3亿人看到。因为视野开阔,没有障碍物遮挡,办公室或自家阳台都是很好的观察点。

    日全食发生时整个天空漆黑一片,运输、建筑等行业都需提前做好安全应对措施,防止4-5分钟的“黑夜”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正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司机在日全食发生后,应立即打开车灯减速小心驾驶。高空作业者也要避免突然伸手不见五指而发生事故。同时,在日全食发生时,切不可用肉眼直接对太阳进行观看,可使用优质的太阳镜或天文望远镜观察。

    早在19世纪早期,天文学家根据日食和月食的规律就推算出2009年7月会发生全球性日全食。两年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日食组发布确定性消息,2009年7月22日,在中国境内可以观测到21世纪人类可以观测到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根据推算,下次发生全球性日全食的时间是2241年,而上海地区可以观测到日全食的时间则是2309年。

    【1】填空:

    一次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食甚、______________5个过程。

    【2】第一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D.下定义

    【3】根据文中说明,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A.日食是一种天文景象。

    B.日食共有三种,即全日食、日环食和日全食。

    C.2009年9月22日出现罕见的日全食奇观,堪称我国可以看到的最壮观的天象之一。

    D.根据推算,下次上海地区可以观测到日全食的时间是2241年。

    【4】根据短文信息,在日全食发生时,你想提醒观察者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给别人留一点缝隙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十九世纪初,雨果中学毕业后进入法学院学习。但是他的兴趣在于写作,为此他的叔叔还特意奖励给他一支从英国带回来的钢笔。这种钢笔在当时很少见,所以雨果格外珍惜。

    一天中午,雨果从食堂吃饭回来,却发现自己的钢笔不见了!雨果仔细回忆了一下,中午他离开教室时,教室里只剩下同桌贝瑞了,而吃完饭,自己又是第一个到教室里来的,所以钢笔一定是贝瑞拿走的。

    下午上课时,同学们都陆续进了教室。普瓦图老师也走了进来。雨果站起来怒气冲冲地说:“老师,我的钢笔不知道被谁偷走了。”听了雨果的话,同学们都表示不是自己所为。“很简单,挨个搜查一下书包就知道了。”雨果说着眼睛瞟向贝瑞,贝瑞则紧张地低下了头。“别这样说,也许是你不小心放在别处忘了呢?”普瓦图老师见状,笑了笑说,“这样吧,大家先帮雨果找一下,说不定就找到了。”

    于是,同学们都起身在教室的各个角落找起来,突然听到贝瑞激动的声音:“找到了,老师,我找到雨果的钢笔了!”普瓦图老师笑着接过钢笔递给雨果。雨果张开嘴巴,似乎想要说什么,被普瓦图老师用眼神制止了。

    放学后,普瓦图老师把雨果留了下来。雨果不解地说:“我敢肯定就是贝瑞拿走了钢笔,您这样做不是让他逃脱了吗?”普瓦图老师拍了拍雨果的肩膀说:“他拿没拿其实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他以后还会不会再拿。经过今天这次警告,我想贝瑞以后一定不会再做同样的事情。有时候,我们要学着给别人留一点缝隙,给他们一次悔改的机会。我想,这样做比惩罚更有效果。”雨果听完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而普瓦图老师对他的教导也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并成为他日后交际的一个准则。

    1这篇短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时间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你认为是贝瑞拿走了雨果的钢笔,你是根据文中的哪些描述作出的判断?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3根据对话前的提示语及人物语言,猜一猜说话者内心的想法。

    (1)雨果站起来怒气冲冲地说:“老师,我的钢笔不知道被谁偷走了。”

    雨果心想:________________

    (2)雨果不解地说:“我敢肯定就是贝瑞拿走了钢笔,您这样做不是让他逃脱了吗?”

    雨果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讲述的是_____(谁)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5在这件事情上,你同意普瓦图老师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________

    ①小时候,我们家外边的街上,摆着一个小摊儿,卖些画片儿、凤车、泥玩具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既便宜又受我们小孩子欢迎。

    ②小摊儿的主人是王大爷,就住在我家大院里。他人很随和,逢人就笑。那时候,小街上的人都不富裕,王大爷賺的钱自然就不多,只能勉强生活。

    ③王大爷手艺好,能做各种各样的泥玩具,涂上不同的颜色,非常漂亮。

    ④那年春节前,我看中了他小摊儿.上新做成的一只小花狗。黑白相间的小狗。脖子上系一条红绸子.绸子上挂着个小铃铛,风一吹.铃铛不住地响,小花狗就像活了一样。

    ⑤我太喜欢这只小花狗了。 每次路过小摊儿都反复地看.好像它也在看我,只等我一招呼,就会扑进我的怀里。那一阵子,我满脑子都是这只小花狗,只可惜没有钱把它买下来。

    ⑥春节一天天近了。小花狗肯定也要过节了,不知会跑到谁家,和哪个幸运的孩子一起过。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难过,好像这只小花狗本来是我的而要被别人抢去一样。在这样的心情下,我干了一件蠢事。

    ⑦那一天.天已经快黑了.摊儿前围着不少人。趁着天暗人多,我伸出手,从摊儿上一把抓起小花狗,迅速放进怀里跑了。跑回院里,看看四周没人,掏出怀里的小花狗,我的心还在不停地跳。

    ⑧这件事很快就被爸爸发现了。他让我抱着小花狗给王大爷送回去。跟在爸爸身后,我非常害怕,头都不敢抬起来。

    ⑨王大爷爱怜地看着我,坚持要把小花狗送给我。爸爸坚决不答应,说这样会惯坏了孩子。最后,王大爷只好收回小花狗,嘱咐着爸爸:“千万别打孩子!过年打孩子,孩子一年都会不高兴的!"

    ⑩过了一年,王大爷要到其他地方去。最后一天收摊儿的时候,我站在一旁,默默地望着他。他看看我,什么话也没有说,收起摊子回家了。那一天,小街上显得冷冷清清的……

    第二天,王大爷走时,我去上学,没能见到他。等我放学回到家,一眼看见桌子上放着一只小花狗,脖子上系着红绸子,绸子上挂着小铃铛……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见过王大爷,但是那只小花狗却一直带在我的身边。

    【1】下列最不适合做本篇文章题目的一项是( )

    A.童年蠢事

    B.可爱的小花狗

    C.难忘王大爷

    D.童年的小花狗

    【2】第⑦段中“掏出怀里的小花狗,我的心还在不停地跳”写出了“我”当时( )的心情。

    A.激动

    B.快乐

    C.紧张

    D.后悔

    【3】“那一天,小街上显得冷冷清清……这句话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

    A.丰富了文章内容

    B.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

    C.烘托了“我”难过不舍的心情

    D.写出了冬天小街的寒冷

    【4】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为什么一直把小花狗带在身边?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花狗始终很漂亮

    B.寄托对王大爷的思念

    C.警醒自己不再犯错

    D.学习王大爷的品质

    【5】在后三个自然段找出与文中画“ ”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全文,按照叙述顺序简要概括情节要点。

    喜欢小花狗→______小花狗→_____小花狗→_____小花狗→带着小花狗

    【7】综观全文,王大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先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再联系文本说明理由。(不少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两茎灯草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严监生的__________描写,此时的他“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如果他能说话,此时他可能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文刻画人物时所用的描写方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写几个侄子时,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

    B.写赵氏时,主要运用了外貌、动作、语言描写。

    C.写严监生时,主要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动作描写主要写了他摇头和伸手指这两个动作。

    D.对严监生弥留时伸着两个指头的描写属于传神的细节描写。

    【3】后人评价严监生时,有两种说法,一是吝啬鬼,二是勤俭持家。你赞同哪种说法?请说说自己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1)作者离乡背井,漂泊天涯期间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作者列举了哪里的月亮?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____________

    ①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

    ②在喧嚣、繁华的大都市中;

    ③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

    ④在白雪皑皑的雪峰上;

    ⑤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

    ⑥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

    (2)作者喜欢那些月亮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你又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文中画线词“盛情邀请”中“盛”的意思是(  )

    A.参加盛会 B.盛意难却 C.身着盛装 D.盛气凌人

    2文中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入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本文的写法是“以虚写实”。

    3对本文表达方式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叙 B.描写 C.议论 D.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4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整本书阅读。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节选)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

    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看见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

    【1】本段节选 自我国四大名著中的《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根据回目及自己的阅读,我知道这一回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圣”指的是______________,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23分)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  神气在挥舞着鞭子  放声歌唱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3分)

     

    (2)请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3分)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6分)

      辽阔( 欢跃( 广阔(  

    (4)第二自然段突出了草原 的特点,第四自然段突出了草原 的特点2分)

    (5)请在短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抄写在下面的直线上,并仿照此句写一句话。2分)

    拟人句:  

    仿写:  

    (6)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了   的作用。(2分)

    (7)认真读短文,体会到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8)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 上。(2分)

     

  • 1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是春天一个明媚的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眨着眼珠,正探头打量这个新鲜的世界。

    屋前的空地上,女儿站立着,像一棵小树。黑色的眼睛眨巴着,她伸出手,不时往空中轻轻一拈。阳光镀亮了她仰起的双颊,仿佛有两朵小红云飘到她脸上了。

    “孩子,你在做什么?”我走过去。

    她向我一摆手,说:“别过来,我在捉阳光哩。”

    “捉阳光?”我十分好奇,“阳光捉得住吗?”

    “能!”她手指向不远的地方,那里放一个小玻璃瓶,在阳光下闪射着柔和的光芒。

    “我捉了半瓶子阳光了!”说话时,女儿的眼神很亮。

    我走近一看,早晨的阳光刚好照亮半个瓶子,这就是女儿所捉的半瓶子阳光了。

    我走到她身边,问:“你怎么知道你抓住了阳光?”

    “知道。风走过来,树叶有声音;阳光走过来,水里有亮亮的波纹。”

    我往远处望,前边的一条小河真的泛起明亮的阳光。

    “抓到阳光时,手会暖暖的。”女儿边说边把手上的阳光轻轻放进小瓶子里。

    我伸出手,手心果然有一点意。难道我也抓住了阳光了?我童心大发,兴奋地叫嚷起来:“我也捉住阳光啦——

    女儿慌忙止住我,说:“小声点!你这一吵,会把阳光吓跑的。”

    我在屋内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挺直腰,我看见女儿正拿一面小镜子往屋内反射太阳。看见我从书堆中仰头,就冲我摆手,说:“爸爸快看,阳光走到我们屋里来了。”

    她的手一颤动,镜子里反射过来的阳光就满屋子游动了。有几缕顽皮的光线跳上我的书桌,倏地钻进我敞开的心里来了,于是我的心也了,感觉体内也有一条河流在流动,波光潋滟的。

    太阳渐渐落山,阳光暗淡了。女儿守着那个瓶子,看见我走过来,她幽幽地说:“阳光又流走了。”我看到她手上的阳光只有浅浅的一层了。

    “爸爸,阳光灭了。”她突然向我喊了一句。

    “阳光灭了?”我纠正说,“不是灭了,是太阳落山,阳光暗了。”

    “不!阳光是灭了。”女儿很倔强,“阳光是灯。”

    天暗了,我拉亮了屋内的灯,突然想起女儿所说的“阳光是灯”的话,觉得这满屋子的灯光也是阳光了。坐在电脑前,我写下了华兹华斯《彩虹》里的一句诗: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1给短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文前横线处。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在第1段中,作者给树叶上的露珠赋予了人的动作。______

    (2)“我”在屋内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这是太阳偏西照进了屋里。______

    (3)“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儿童眼里的世界纯真美好,没有受到半点污染,成人要向儿童学习”。______

    (4)短文中加点的两字“暖”字的意思是一样的。______

    3“女儿”认为自己捉住阳光的理由是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短文中的女儿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上自(      )的青铜礼器,下至(      )历代名人书画,还有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106,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18日和19,3000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2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的作用。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收藏—(   )  珍贵—(   ) 销毁—(   )

    4选文第1自然段的段落方式(结构、关系)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理解。

    海上英魂

    ①1894年8月,由于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中日甲午战争爆发。9月16日,12时50分,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与日本舰队相遇,双方展开激烈战斗。

    ②日本舰队军舰多,航速快,火力强。他们依仗这些优势,妄想一举歼灭我军舰队。北洋舰队面对强敌,毫不示弱。各舰官兵同仇敌忾(kài),奋勇杀敌。一时间黄海海面战火熊熊,硝烟弥漫,喊杀声、炮轰声响彻云霄。

    ③战斗打响后,我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战舰,冒着密集的炮火,纵横海面,频频发炮,屡中敌舰。突然,邓世昌发现以主力舰“吉野”为首的日军四艘快速战舰逼近“定远”舰。“定远”舰是北洋舰队的旗舰,是我军整个舰队的指挥中心。邓世昌立即指挥“致远”舰开足马力,快速行进到“定远”舰之前,拦住敌军“吉野”舰,保护“定远”舰。“致远”舰虽因此陷于四艘敌舰的包围之中,但仍左冲右突,顽强迎战。不久,舰上本来就配备不足的炮弹打完了,邓世昌又命令用步枪射击。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战,“致远”舰弹痕累累,舰身倾斜,即将沉没。这时,日军“吉野”舰驶近“致远”舰。邓世昌怒视“吉野”舰,对大副说:“敌军舰队全仗‘吉野’横行,如果撞沉‘吉野’,我军一定能取得胜利。”他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官兵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致远’舰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以我伤残之舰撞沉‘吉野’,与‘吉野’同归于尽。”全舰官兵齐声高呼:“撞沉‘吉野’!撞沉‘吉野’!”邓世昌登上驾驶台,双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吉野”舰猛冲过去。

    ④敌军见队发现“致远”舰向“吉野”舰猛烈地猛冲,立即集中火力,轰击“致远”舰。“致远”舰的甲板上起火了,但它并没有停止前进,而是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继续冲向“吉野”舰。“吉野”舰上的敌军见此情景,惊恐万状,敌军舰长也吓得目瞪口呆,魂飞魄散。但“致远”舰这时不幸被敌军鱼雷击中,锅炉爆炸,舰上燃起熊熊大火。“致远”舰渐渐沉入水中。

    ⑤邓世昌落水之后,仍不停地大喊杀敌。他的爱犬游到他的身边,用嘴衔他的手臂和辫子想救起主人;有个随从还把一只救生圈扔给邓世昌,但是他都拒绝了。邓世昌决心实践自己的誓言:“与军舰共存亡!”他沉没在汹涌的波涛之中,壮烈牺牲了。

    1根据理解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同仇敌忾:_________________

    惊恐万状: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是对邓世昌的________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邓世昌___________的崇高精神。

    3第四自然段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这句话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

    4“‘吉野’舰上的敌军见此情景,惊恐万状,敌军舰长也吓得目瞪口呆,魂飞魄散。”这句话是对敌人的什么描写?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哪里可以看出邓世昌实践了自己的誓言:“与军舰共存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邓世昌舍身为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B.战斗中爱国将士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强敌时的团结无畏精神。

    C.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只需要好好享受就行了。

    7修改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历史上有无数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除了邓世昌,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请选一位你最了解的简要介绍一下他(她)的事迹,并说一说你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

    (2)他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

  • 21、甜甜想要写一首有关童年的诗歌放在校报的特刊栏目中,请你仿照格式帮她续写。

    童年

    童年,

    是一首动听的歌,

    我用细嫩的小手,

    将一个个音符串联成一首歌;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百变的句子。(按要求改写句子)

    1.巨浪打翻了小船。(改写成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不少文从墨客前来茶楼对句。始终没有妙句对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半湾活水千江月(给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兴奋的样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某个情形,回想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写下来。注意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