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虽然……但是… ②不但……而且…… ③因为……所以……
a.荷兰( )有老牛、绵羊,( )有幽静的环境。
b.( )狗尾草毛嘟嘟的,很像谷穗,( )我经常认错。
c.( )田忌第一次赛马失败了,( )在孙膑的帮助下,田忌决心再和齐威王赛一次。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写序号)
A.供电(gòng) 哗笑(huā) 水泊(bó) 困窘(jiōng)
B.翘起(qiào) 引荐(jián) 踉跄(liáng) 倭瓜(wēi)
C.眺望(tiào) 镯子(zhuó) 逛街(guàng) 龇牙(zī)
3、结合《金字塔》一文思考,下列哪一项不是作者围绕金字塔的“金色”写的?( )
A.远远望去,沙漠开阔而雄浑。
B.“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非常绝妙。
C.大漠夕照中的金字塔让人产生怀古幽思。
4、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______)
(2)为什么中华民族成为拥有诗歌传统的民族呢?因为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给使用它的人带来诗的灵性。(_______)
5、我会辩字组词。(6分)
篙( ) 漠( ) 瞻( )
蒿( ) 寞( ) 檐( )
6、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_____) dū du(_____)
tuī què(_____) shuǐ zhài(_____)
nà hǎn(_____) zhī yuán(_____)
léi ɡǔ(_____) zhē dǎng(________)
7、多音字组词。
禁jìn(_____) jīn(_____)
似sì(_____) shì(_____)
折zhé (_____) shé(_____)
8、读一读,给画线的字注音。
燕山 ________ 恐吓_______ 薄弱_______
窈窕 ________ 羞愧_______ 痴心_______
9、课外阅读(11分)
盼!盼!我盼望妈妈快来医院陪伴我,可是妈妈没来。
我倚在病床上,细心地倾听着病房外的脚步声,眼巴巴地盯着门口,心里充满了委屈。
平时,小伙伴们都羡慕我有一个好妈妈。在他们中间,我曾经夸过海口,我有一个天底下最疼爱女儿的好妈妈,可现在……我不明白,妈妈是那么疼爱我这个独生的娇宝贝,可为什么又总舍不得花时间来陪伴我?每天晚上不是家访就是辅导学生,几次答应带我去公园都没去成。每个星期天都将她班上的那个差生领到家中补课,还给人家吃鸡蛋……可对我却不管不问。平时不说,现在我病了,住院三天,妈妈只来看过我两次,而且每次都是匆匆坐一下就走。她怎么总有忙不完的事?想到这儿,我有些怨恨妈妈了。
突然,一阵轻轻的呼唤打断了我的沉思。“雷雷,吃药了吗?”护士长悄悄走到我的面前。我赌气地蒙上了棉被,眼泪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护士长轻轻地掀开了我的被子,说:“想妈妈了吧?起来,我来给你喂药。“护士长掏出她那雪白的手绢为我擦去泪水。她倒了一杯开水,将药粒弄碎后又加了少许的白糖,喂我喝。等我喝完药后,护士长让我躺下,然后轻轻地拍着我说:”快睡吧,雷蕾,阿姨给你讲故事,听完这个故事,你就睡着了。“阿姨低声地讲着故事,她的声音是那样柔美,眼睛是那样明亮。多像妈妈的眼睛啊!我又想起了自己的妈妈。
妈妈此刻在干什么呢?是在帮学生补课,还是在排练节目?是在批改作业,还是在探望生病的学生?
“妈妈――“一个小孩的哭声传了进来,紧接着一个奶奶抱着一个小孩走了进来。
护士长站了起来,接过了孩子,低下头,紧紧贴着孩子的脸,大滴大滴的泪水涌了进来。
她还在发烧,整整一天没有吃东西,一个劲儿地哭着要妈妈 我 老奶奶无可奈何地说
我流泪了。我忽然明白了:妈妈爱我,护士长爱她的孩子,然而她们更爱她们的事业。我一下子理解了妈妈。我没有理由责怪妈妈。
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我渲染在崇高的母爱之中……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1分)
倚( )呼唤( )探望( )
(2)用“∥“给文章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3分)
(3)“我“为什么流泪了?”我“明白了什么?(2分)
(4)请在第5自然段中找出描写护士长动作的词语,加上点。(2分)
这些动作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第8自然段中找出描写护士长动作的词语加上点。
这些动作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护士长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给第9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1分)
(6)请给短文拟个题目填在横线上。(1分)
10、 送报的少年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 8 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
他就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
“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 5 点钟就起床,每天要为二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少年每天大汗淋淋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 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
7 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 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 5 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转眼到了 8 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
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 8 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 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得不知说什么,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太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本文的主人公是( )。
A.送报少年 B.“我”的儿子 C.“我”
【2】对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送报少年工作很认真负责,对人很有礼貌
B.“我”并不十分了解送报少年的情况
C.送报少年的工作强度大,任务重
【3】“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太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这句话表明送报少年( )。
A.他上学去,不送报的原因
B.他了解爸爸的情况,体贴爱护爸爸
C.他对爸爸身体差的情况十分了解,所以不送报
【4】短文通过_____描写、_____描写、_____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5】文章的题目是“送报少年”,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去写“我”的儿子?
__________
11、阅读
动物的睡眠
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不全是为了休息。
夏天的傍晚,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地飞翔,它们边飞边捉蚊子、夜蛾等飞虫吃。可是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就用睡眠的办法来对付绝粮。冬天来临之前,蝙蝠三五成群地找个昏暗的山洞、屋檐集体睡眠。它们睡觉的方法很有特点,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东西,成团成簇地倒着睡觉。它昏昏沉沉一睡就是四五个月。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哈欠,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蝙蝠睡大觉在冬天,所以管它叫冬眠。
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事。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海参靠海底的虫子生活。夏天到了,海面上风和日丽,气候火热,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了。只会在海底蠕动的海参无法浮上海去追逐虫子,惟-的办法就是睡大觉。海参要睡多长时间呢?一般地说,要睡四五个月,夏天过去了,冬天来临了,原来热烘烘的海面变得寒气袭人,虫子们受不了,又回到海底过冬了。粮食来了,海参也醒过来了。因为海参睡眠的季节在夏天,所以叫夏眠。
蜗牛这动物更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冬天,它要冬眠,夏天天不下雨,它要夏眠,要是碰上了干旱的年头,二十个月不下雨,蜗牛就冬眠它二十个月。等到天气暖了又下着雨,蜗牛才推开大门,缓慢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顿。蜗牛真可称得上瞌睡大王了。
【1】本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动物的睡眠。(3 分)
【2】为什么海参需要夏眠呢?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1分)
【3】根据文本信息,完成下题:
①从文中的描述可以推测蜗牛喜欢(_______________)的环境?(1分)
A.高温干燥 B.温暖潮湿 C.低温潮湿 D.任意一种
②读了短文,动物睡眠不全是为了休息,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1分)
A.气候变化 B.习性怪异 C.环境不适 D.食物缺乏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两处过渡句,他们在文中起了作用。(2分)
【5】这篇说明文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课内阅读。
我们的 给予( )我们 的食品——我们将共享( )。
我们的 给予我们 的彩虹——我们将保卫它们。
我们的 给予我们 的生命——我们保持它们洁净。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在横线上添恰当的词语。
【3】这段话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
【4】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
① 表示解释说明。②表示意思转折。③表示意思更进一层。
13、阅读理解。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的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1】曹雪芹,名___,字___,号___,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2】《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小说以______为背景,以______的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14、课内阅读。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 三 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在选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正在这时候”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孩子“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的原因,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孩子不明白父亲为什么突然要拿着枪指着他,让他跳下海。
B.孩子过度紧张,听不清父亲说了什么。
C.孩子吓傻了,他觉得自己的父亲也害怕得糊涂了。
【4】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芳草地。
选文一 民国元年,一位打山东来的摔跤手成了无敌手。那摔跤手个子大赛面墙,肩厚似牛臀,臂粗如大腿,光头圆脸冒红光;浑身的肌肉一使劲,好比上上下下到处肉球,再动两下,肉球满身乱滚。这小子拿手的本事是摔跤时,两手往对手肩上一搭,就紧紧抓住,腰一给劲,就把对手端起来。你两脚离地使不上劲,他胳膊长你踢不上他,你有再好的跤法也用不上。他呢?端着你一动不动,你再沉再重也没他劲大。等你折腾够了,他把你往地上一扔,就赛给他玩够的小小狗,扔在一边。据说他这手是从小练的一个怪招:端缸。
选文二 这怪人在街头站了一会儿,忽然打腰里掏出一个小纸盒,从里边抽出一根一寸多长的小细木棍儿,棍儿一头顶着个白头。他举起小木棍儿,从上向下一划,白头一蹭衣褂,嚓地生出火来,把木棍儿引着,令街上的众人一大惊,不知怪人这小棍儿是嘛奇物。怪人待手里的小木棍儿烧到多半扔在地上,跟着从小盒再抽一根,再划,再生火,再烧,再扔。就这么连划了十多根,表演完了,嘛话没说,扬长而去。
从此天津人称怪人这种“一划就着”的玩意儿叫“自来火”。
【1】借助表格梳理文章内容。
选文一的主要人物是山东小子,主要的描写方法是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奇怪”之处是________
选文二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主要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奇怪”之处是怪人点“自来火”。
【2】选文一中,“肩厚似牛臀”“________”等词句是对“山东小子”的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是动作描写。这样写表现出“山东小子”____________的特点。
【3】选文二中,“表演”一词极具深意。请你联系选文,说一说它的深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两篇选文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东小子”之所以能成为称霸一方的“无敌手”,是因为他有一身的蛮力
B.“自来火”就是火柴,只是当时未普及使用,因此人们称之为“奇物”
C.“怪人”表演结束后扬长而去,作者对此持批判态度,讽刺了当时社会的愚昧无知
D.两段选文选用不同的描写方法,目的在于表现不同人物的特点,突显主旨
16、白色山茶花
山茶花又开了,那样洁白而又美丽的花朵,开了满树。
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观察 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 谨慎)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
所以我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与屏息于生命的美丽。
1.圈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无视——( ) 惊讶——( )
3.改写句子,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所以我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与屏息于生命的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摘录短文中描写山茶花生长的过程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照样子写句子。
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
就因为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以下散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3分)
带白蘑菇回家
①妈妈爱吃蘑菇。
②到青海出差,在幽蓝的天穹与黛绿的草原之间,见到点点闪烁的白星。那不是星星,是草原上的白蘑菇。从鸟岛返回的途中,我买了一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
③回到宾馆,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毯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
④小姐进来整理卫生,细细的眉头皱了起来。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小姐就暖暖地笑了,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听了小姐的话,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
⑤上火车的日子到了。小姐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梅花形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放进去。
⑥进了卧铺车厢,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塞在床下。对面一位青海大汉说,箱子上捅了那么多的洞,想必带的是活物了。小鸡?小鸭?怎么没听见叫?天气太热,可别憋死了。
⑦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
⑧他轻轻地重复,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已十分陌生。半晌他才接着说,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
⑨我一筹莫展地说,那可怎么办?他说,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通风。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蘑菇们平安地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不料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闷热如桑那浴池,令人窒息。青海汉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快想办法!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
⑩我束手无策。(A)青海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新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除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湖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
⑪人们无声地把面包、咸鸭蛋和可乐瓶子移开,为我腾出了一方洁净的桌面。
⑫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白蘑菇黑色的血液,渐渐被蒸发了。
⑬终于,北京到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车友们告别,对大家说,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
⑭由于路上蒸发了水分,白蘑菇比以前轻了许多。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B)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代——白蘑菇炖鸡最鲜。
⑮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
【1】本文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白蘑菇回家”可谓是一波三折,请简要概括故事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A)(B)两处使用了两种称呼“青海大汉”和“青海汉子”,请说说作者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大汉”和“汉子”怎样不同的性格特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表达效果如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结尾“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这句话该如何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歌颂人与人之间宽厚无私的帮助。
B.表达了为人子女者对母亲的孝心。
C.赞扬了质朴而又美好的社会风尚。
D.体现孝母之心对人们心灵的触动。
18、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1】结合句子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纳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方面写出了王熙凤的打扮与众姑娘不同。
【3】用波浪线画出侧面描写王熙凤的句子。
【4】从文中第一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士兵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大雾漫天”的意思是:_______。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________。
【2】把船只“一字摆开“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
A.统一行动,避免走散。
B.增大受箭面积
C.这样有排场,有气势。
【3】鲁肃吃惊,担心曹兵出来,可诸葛亮却笑着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从这里表观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
【4】这段话最主要表现了什么( )
A.军士们精神抖擞
B.鲁肃胆小
C.诸葛亮足智多谋
D.曹操愚蠢
【5】诸葛亮为什么笑?笑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电话是现代通话的一个工具,联系工作办点儿事都比较方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猜不着了,我告诉你,歌剧,刘三姐,没看过吧?(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话人人都会打。(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打电话啰唆误了自己的事。 打电话啰唆耽误了别人的时间。(用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射门进球对球迷来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改成反问句)
(2)晏子对楚王说:“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改成转述句)
(3)用三个恰当的关联词,分别将下列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①人们保护环境。 ②能避免一些灾难的发生。
(4)田野边,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不停地摇摆。(写成拟人句)
(5)工人高高地举起汽油灯,逐一介绍着洞内形状各异的景物。(缩写句子)
(6)老爷爷讲故事。(把句子扩写具体)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8)“风一更,雪一更, 。 。”
“水有源,故 ;木有根,故 。”(补充完整)
23、习作乐园(30分)
人们都说,童年是一首歌,一场梦,一只船,在你美好的童年时光里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的事肯定数不胜数,任选一两个具体事例以记叙文的形式来展现童年的快乐,题目自拟,字数4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