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安庆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恶耗   积蓄   肥沃   一声不吭

    B.咆哮   踌躇   企望   肃然起敬

    C.尊重   锻练   祥瑞   马革裹尸

    D.放肆   由衷   签字   迫不急待

  • 2、根据括号里的词语描述情景,不恰当的一项是(            

    A.(相映成趣)公园里草木浓绿一片,点缀着三两朵红花,二者相互映衬,显得格外美丽。

    B.(乐此不疲)他到了国外,整日沉迷于国外的新鲜事物,一点也没有想家的想法。

    C.(不可胜数)大榕树上的鸟儿太多了,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数都数不过来。

    D.(恍然大悟)我被眼前的数学题难住了,没有思路,老师做了一条辅助线,我瞬间懂了。

  •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丝绳上的特技表演看得人心惊胆战

    B.看过周总理的传记后,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C.这个护士的医术真是高明,他给小孩子扎针,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_神情   ________的时刻   跨越________

      ______   ________的民族   捐献________

  •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将相和》中“将”是_______,“相”是________。文章描写了___________、渑池之会、________________三个小故事。

    2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

    3怪生无雨都张伞,__________________

    4《猴王出世》节选自《______________》,我知道里面的许多故事,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孔明借东风——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无志空长百岁。

  • 6、把词语补充完整

    习以为(         一(  )莫展

      )思苦想    照本宣(   

    旷野(   )郊   不屈   

    不可思(         激情四(  

     

  • 7、看拼音,写词语。

    xiōng yǒu chéng zhú(________  mó quán cā zhǎng(_______) yuè yuè yù shì(______

    xìng zhì bó bó(______) yáo yáo lǐng xiān(______) bú dòng shēng sè(______

  • 8、加偏旁组字再组词(8分)

    满分5 manfen5.com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1】“大虫”三招:扑、掀、剪。武松对付老虎那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表现了武松__________的形象。

    【2】“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 ”的句子,从中找出武松与虎搏斗时的两个动作:“_______”“_______”“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表现了武松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从选段中画“          ”线的句子可以读出老虎的______________。作者这样反复描写老虎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你又读出了武松_______的形象。

    【5】读了选段,你发现武松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

  • 10、温暖的雪书

    清晨出门,才惊喜地发现,昨夜下了一场大雪,地上积起了厚厚的一层。

    这几年,杭州难得下雪,即使下雪,落地就融化了。这场意外的大雪,立即引起了早起的人们一阵阵的惊呼。

    雪景很美,可是,一出门,我开始担心起来,路上的积雪已经冻结,很滑,不知道汽车还能不能开。开了几年车,还从没有在雪地上行驶过,我担心自己的技术和安全。

    小区外,停在室外的汽车上,都堆积了厚厚的积雪,就像覆盖着一床厚实的棉絮。 找到自己的小车,挡风玻璃上,也都积上了一层厚雪,必须先将积雪铲掉。忽然发现,我的车前挡风玻璃上,有人在积雪上写了一个字,细细分辨,是个“慢”字。字写得歪歪扭扭,估计是用树枝写的。他是在提醒我吗?他会是谁呢?我的心里暖暖的。

     

    我发动了车子,打开暖气。乘预热的时间,将车上的积雪,一点一点慢慢铲除。

    这时候,小区里陆续有人走出来。

    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惊呼,谁在我的车上画画了,回头一看,是停在我后面的一辆车。我好奇地走过去,只见她的车前挡风玻璃上,画着一幅画,是一座房子,还有一只高高的烟囱。女车主不解地看着画, 这是什么意思啊?联想起我车上的那个“慢”字,我笑着对她说,这是一座房子,一个家,画画的人可能是要提醒你小心开车吧。女车主也笑了笑,对对,是得慢点。

    会不会还有其他的字或者画,我突然很想知道。

    一辆辆车看过去,果然,每辆车的前挡风玻璃的积雪上,都被写上了字,诸如小心、慢、安这些字;有的车上,画着一座房子、一颗心、一个孩童什么的;还有一辆车上,画着几个大大的惊叹号。

    这个人,他是在提醒我们啊。

    大家就此议论开来,猜着那个写字画画的人,会是谁呢?我们的一位邻居?社区里的保安?晨练的老人?路过的行人?

    猜不透。大家恍然明白,是谁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提醒和问候,是大家的安全啊。一个有经验的老驾驶员,告诉我们雪天开车的注意事项,大家听了直点头。

    这是我搬到这个小区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大家离得这么近,是大雪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啊。

    启动车子,缓慢地驶离小区,赶往单位。车前挡风玻璃上的“慢”

     

    字和积雪,都已经消融,可是,一个陌生人无声的问候,暖暖地,留在了我的心里。

    1这篇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车前挡风玻璃上的‘慢’字和积雪,都已经消融,可是, 一个陌生人无声的问候,暖暖地,留在了我的心里”这句话理解正确的 是 ( )。

    A.这件事情令“我”和邻居的关系更加亲近,令人难以忘怀。

    B.这件事情是“我”从来不曾遇到过的,让“我”难以忘怀

    C.那些写在雪上的字随积雪消融,但善意提醒传达的关爱却给“我”和其他人留下了深深的感动,永远难以忘怀。

    3“小区外,停在室外的汽车上,都堆积了厚厚的积雪,就像覆盖着一床厚实的棉絮。”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发挥想象补充最后一自然段“我”的心理活动,不少于 3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良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这两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在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

    (1)像笼子似地罩在上面。 ______

    (2)非常静,没有一点儿声音。 ______

    【3】把段落中写景的文字用“﹏﹏﹏”画出来。

    【4】根据课文片段的内容填空。

    白天,________乘坐着小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坐着小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坐着小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坐着小艇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二自然段既写出了戏院散场时的________,也写出了威尼斯的________。一_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

  • 12、课内阅读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文中写“周瑜很高兴”,他高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跟周瑜立下军令状是一时冲动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课文,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________的人,周瑜是个________的人。

  • 13、阅读练习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孩子走到桅杆顶端横木上是为了__________

    【2】用“——”画出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孩子面临的危险情况。

    【3】“四十秒钟——大家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是很短的,为什么“大家”觉得“太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是怎样做的?你认为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文阅读。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盘旋——   陆续——  

    倾诉——   会合——  

    2"~~~~~"画出文段中的拟人句。

    3文段中,分号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是( )

    A. 转折关系 B. 并列关系 C. 递进关系

    4这一段文字主要写的是(   )

    A. 鸟儿在空中盘旋的形状变化很多。 B. 鸟儿在林中不停地鸣叫。   C. 鸟儿归林的场面壮观

  • 1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空城计

    街亭失守以后,诸葛亮一面命关兴、张苞领人马到武功山埋伏作为疑兵,一面派张翼带兵去修理剑阁,平整回川的道路,又秘密传令,叫全军暗暗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诸葛亮调兵遣将,先带领五千兵马去西城搬运粮草。忽然飞马送来消息,说司马懿带领大军十五万朝西城这边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的五千兵马,已分了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下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众文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得脸色发白。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杀来。诸葛亮知道想走也来不及了,于是连忙传令下去,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却把四面城门大开,每一个城门,用二十个军士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可乱动。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氅,戴上纶巾,带领两个童子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前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笑着不肯相信,下令停止行进,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悠闲地弹琴。左面的童子手捧宝剑,右面的童子手拿麈(zhǔ)尾。城门内外有二十多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军,前军改作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或许诸葛亮没兵,故意做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就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中了他的计。”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众官无不惊奇,便问诸葛亮:“司马懿是魏国名将,如今带了十五万大军到此,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诸葛亮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了如此模样,便怀疑有埋伏,所以很快退走。我并非想要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才决定如此。我们只有二千五百兵马,如果放弃城池逃走,必不能跑远,岂不被司马懿捉住?现在他们一定从山北小路退走,我已让关兴、张苞在那里等候迎敌。”部下听了,都十分佩服。

    1联系上下文,猜测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见了如此模样_________________

    众官无不惊奇_________________

    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_________________

    岂不被司马懿捉住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你仔细揣摩他当时的心理,分析这两次“笑”的不同之处。

    (1)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空城计”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你试着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外阅读。

    童年的时光

    童年犹如一杯清香甜酸的柠檬茶,沁人心脾,给我留下长久的回味。

    童年是清香的。那时的天空很蓝,蜻蜓、蝴蝶、“ 拜拜跳”在草丛中飞舞、跳跃。我在草丛中追着蝴蝶奔跑。山间清朗的风,带着花草的芳香,迎着我的面颊吹过。我能感觉到风从耳边吹过,心中无限喜欢这种清香的感觉,想再多待一会儿,多享受一会儿。只是山间旖旎(yǐ nǐ)的风光在太阳落山后仿佛就无处找寻了,不知疲倦的我只得随母亲下山。

    童年又是甜蜜的。那时我参加了绘画班。绘画班的老师姓陈,年轻貌美,温和善良。班里的同学大多是温文尔雅的,而我与他们相比则胖点,而且年龄最小,可能因为这样,陈老师最喜欢的就是我。绘画的时候,我的眼睛总是盯着门口,仔细观察是否有人参观。有人看的时候,自然要表现得最好,一笔一画都要规范;没有人看时,自然要能省就省啦。休息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躺下,好像一只懒猫。“过来!”陈老师说。我就会迅速地爬过去,倚在她腿上,同她谈天说地,甜蜜无比。

    童年偶尔会酸。7岁那年的阳春三月是我忘不了的。那时的我平凡又调皮,总是忘带作业甚至课本。有一次,语文老师一怒之下,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揪起我的衣领,把我带到办公室。面壁思过了一节课,我写出了这样一段话:“老师啊老师,我想对您说,我犯了错,您可以批评我、骂我,但是不要不让我读书,您不让我读书,我学不到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不了本领,将来就找不到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我是会来找您算账的。”当语文老师当众读这段话的时候,全班同学爆笑,大家都笑出了眼泪。

    童年犹如一杯清香酸甜的柠檬茶,我时时喝它,越喝越想喝,越喝越回味无穷。

    1文章的结构是(   )

    A.总一分 B.分一总 C.总一分一总

    2你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童年是清香的?请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年是甜蜜的,这种甜蜜表现在(   )

    A.休息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躺下,好像一只懒猫。“过来!”陈老师说。“我”就会迅速地爬过去,倚在她腿上,同她谈天说地,甜蜜无比。

    B.老师让“我”面壁思过一节课,“我”写出了一段话,让全班同学爆笑不止。

    4当语文老师读“我”写的那段话时,全班同学爆笑的原因是(   )

    A.“我”写的话真实可信,同学们认为“我”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B.“我”不怎么懂事,写出来的话幼稚可笑。

    5童年犹如一杯清香甜酸的柠檬茶,除此之外,你觉得童年还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梅花赞

    有人曾赞美过娇艳的牡丹,因为它美丽,能与百花媲美,在百花中夺魁;有人喜欢短暂的昙花,因为它只是开放一个晚上,所以令人格外珍爱;而我唯独钟情于那小小的梅花,它朴实,但在平凡中,它又有着一股万花不能比的精神。

    “墙角数只梅,_____________。遥知不是雪,_____________。”是呀!在百花凋零,万物都失去了勃勃生机的时候,只有梅花,坚强地挺立着,与寒风顽强地拼搏着。愈是寒冷,花开得愈香,我想这大概就是大多数中国人喜欢梅花的道理吧!

    我爱梅花,不仅仅是因为它那坚强不屈的品质还有就是它的朴素。春天来临的时候,百花竞相开放,它们不停攀比着。而梅花只是低头躲在那花丛中,过着与世无争、自由快乐的生活。只有到冬天,其他花儿都谢了,它才会出来开出那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好一个“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梅花就好比是我们的革命烈士一样,在风雪的面前坚强不屈,在敌人的面前表现出那一份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可真令我佩服不已,我一定要学习它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1补充文中的诗句。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分外——____)     顽强——____)     高兴——____

    3作者为什么喜欢梅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了哪些具有梅花精神的人?梅花精神在他们身上有怎样的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的丈夫和她儿子。

     

    (1)“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____ 部。(2分)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2分)         

    (3)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2分)

    (4)假如你在祭奠的现场,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内阅读。

    刷子李(节选)

    ①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②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③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④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⑤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⑥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

    1结合课文作者是通过两方面来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一是直接描写他穿的_______________、刷浆时的_______________;二是通过曹小三的_______________来间接突出。

    2第①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从“_______________”一词我们能体会到师傅的技艺曹小三没料到。

    3“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小三想多看几眼,好出去宣传师傅没有真本事。

    B.曹小三不敢说,也不敢看,怕被师傅责骂。

    C.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曹小三想看又不敢看,怕师傅失了脸面,极其矛盾。

    D.曹小三对师傅的本领一直很怀疑,在努力寻找师傅的破绽。

    4“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从“仔细搜索”一词,你能体会到曹小三心里想的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曹小三在学徒的头一天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巨大的章鱼正用它那八条长长的腕死死地缠住克勒松。(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的咳嗽可能和东南风好像真有联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肯定句)

     

    (2)楚国的大臣们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缩句)

     

    (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成陈述句)

     

     

  • 22、按要求写句子。 

    (1)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根据句式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改变语序,不改变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4)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略了。(修改病句)

    给句子治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请以“瞧我这个人”为题写一篇敬佩自己的文章。

    要求:1.写出你的特点,展现你的个性,书写认真,字迹工整。

    2.有恰当的描写(外貌、动作、心理等),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